J-Newsletter-45大總持行,即一門深入(總持諸行為一行的方便).
(顯然 一門所含攝範圍超過目前認知的「宗派」一詞許多。)
先從查詢統計看,「"一門深入"」這個名相在大藏經中出現最多81處楞嚴經、華嚴經 以及其次在許多 淨土與少數禪宗、以及相當少數的法華經等之相關註疏釋論中使用(包括以"一門、一門專精、一門深"…搜尋。此沒有確切統計僅憑手記概略數字)。其中從雜阿含498經後有相當多經論延續這個 故事性的譬喻(CBETA, T02, no. 99, p. 130, c7-p. 131, a24),說明提到佛法趣入涅槃如同出入一個莊嚴城池,而此城池僅有一門…云云。 我的理解是 這些在各經點論疏中不斷重複使用的譬喻,以及強調要進入此城只有通過三十七道品的學習(不同的經典或提及多寡不同,但是總括約略是三十七道品)才能達致無上遍正等正覺。特別是丁福保佛學辭典中「一門:出生死之道譬如門也(引法華經 楞嚴經),深入:竟有梵語以為貪之別名」(這個意思可連到後文的結論意見。所有資料散附文後請查)。
但此處不應專在「一門」兩字上打轉就是。
我看到大部分所指稱「一門深入」的「門」使用,意思大約在 對於XX種、項修行「法門」的廣修Vs專一的討論上。也有把「深入」本身直接當成一個法門的[1]。通常「法門」有一點「系統」之意,也就是說都是 一整套的 一個體系的。如果說把數息「法門」中的「數」-關注在數肚子的起伏這個「技術 方法」上專一心志窮20年之不可變-當成是一門深入之意,則就定學修行上雖有讚嘆,但應不是「一門深入」在此所應說到的層次。
包括許多淨土 與禪宗修行的祖師大德的苦口婆心的勸修討論裡,也最常使用一門深入一詞(念佛圓通 念佛三昧)。但是我想學佛的人各各不同,有其不同的福德資糧 資質根性環境習氣 因緣…會接觸到不同法門,「一門深入」一詞對所有學佛者都有深刻的號召力,乃是因為誰都想這一生「多多少少」成就點 甚麼東西 吧!專心看起來"當然"比較有"累積",所以大多都同意一門深入不是排斥其他門,至少認為從一門先累積找到個立足點,從這個立足點有了相當功夫才能 參考 涉入 旁通其他門…。或於雖事相上有差別,但是若理體融通則進入任何一門處,也都能清淨平等深徹法性。
一般說道「門」則幾乎等同於「宗派」之意[2]。
但是以太虛大師在其《佛法總學》中所說最能理解。他說明
…以上之境為觀而修行,則有二行:一、波羅蜜行,即普修六度。二、大總持行,即一門深入(總持諸行為一行的方便) 。如修一行三昧、一心念佛、一心三觀,或依陀羅尼、法界觀、唯識觀,及禪宗之向上一著等而專修。」[3]
…
「總持」即陀羅尼義。普通指陀羅尼為咒,是取狹義。然陀羅尼義實甚廣,如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忍陀羅尼等。此中所明一切法大陀羅尼,即指陀羅尼中之大陀羅尼也。非但指密宗之咒,──密咒中有是大陀羅尼,亦有僅為一事一用之小陀羅尼。
一切法皆大總持義,如天台圓教一色一香皆法界義,賢首圓教事事無礙法界義,皆任何一法包一切法,等於密教大陀羅尼。何以故?如云隨拈一法皆為法界,今拈一紙亦即攝一切法;蓋任拈一法既皆法界,則一切法皆不能出此法界外也。又如事事無礙,則任何一事物即一切事物,一切事物亦即一事物,即境即心,即身即佛。
此一切法大總持即大乘之妙用,融會前二而成就。前二為體與相,此即為用。又所謂大總持,謂一眾生即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即一眾生,一剎那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剎那等。明此則更無空界時劫拘限,速疾圓成佛果,普度眾生之大用。如是大乘法三義甚深甚廣,今為初學粗略而談,廣如性、相、台、賢、禪、密各宗義中說。(太虛大師全書 1p380~381∼)
太虛大師也有文字分大乘派別為理門(禪宗)、行門(律宗 蓮宗)、果門派(真言宗、淨土真宗、日蓮宗)[4],文中排列組合禪律淨密為好幾個「門」,…但是所提及一門深入,所指的「門」是指修一行三昧[5]、一心念佛、一心三觀,或依陀羅尼、法界觀、唯識觀,及禪宗之向上一著等而專修—之其一。[6]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一門:
(譬喻)謂出生死之道,譬如門也。法華經譬喻品曰:「唯有一門,而復狹小。」文句五上曰:「門者出要路也。」楞嚴經一曰:「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又入涅槃之門也
深入:
(術語)梵語曰尼延底,譯曰深入。貪之別名。貪能深入所欲之境,又能深入自心故名深入。法華經壽量品曰:「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
謝謝
Jensen 潘健明 合十
[1] 唐 澄觀在 《華嚴經行願品疏》卷6:「九有一門。拔生死苦。令發大心。令出二死。十有一門。深入法門。文中。初事智決斷故不生疑。後理智照寂。故亡二想。諸想都寂。故為深入。四善男子我從是來所見諸佛常得親近下。明發心成益。得十四益。即前五果。而為次不同。初六門求法無厭。前三門近友。後三門持法。二常聞菩薩地下二門。明平等地總持門。前門即平等地。後即總持門。」(CBETA, X05, no. 227, p. 130, a14-20 // Z 1:7, p. 317, c14-d2 // R7, p. 634, a14-b2)
[2] (《教制教典與教學》,頁177-180). (《學佛三要》,頁66-68、71-74).
[3] 《太虛大師全書 第一編 佛法總學》 1p380~381)
[4] (妙空記)(見海刊七卷六期)
[5]印順導師(《中國禪宗史》,頁57-58、60)「一行三昧」,是般若 與念佛的合一。修「一行三昧」的,先要「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在般若修學中,更修「一行三昧」,這是速疾成佛的法門。「一行三昧」,是「繫緣法界」的,即緣一法界的無分別相而修。這與一般的般若觀照法界,有什麼不同呢﹖「一行三昧」是以念佛為方便的。「一行三昧」的念佛,「不取相貌」,這是不觀佛的相好,而是「專稱名字」的。一心稱念佛名,如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就能見三世一切佛。「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一切佛都是「乘一如,成最正覺」的。所以這是「繫緣法界」──「一如」而稱名,也就是從持名念佛,而直入實相念佛的。這樣念佛的「一行三昧」,與般若相應,是速疾成佛的法門。
[6] (太虛大師全書 14p2155~215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