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0

J-Newsletter-40 龍樹菩薩 中觀學派分支大義

J-Newsletter-40 龍樹菩薩 中觀學派分支大義

以下筆記為近日閱讀 中觀派(Madhyamika)、瑜伽行派(Yogacara)發展—從《龍樹與中觀哲學》及《佛教思想發展史論》-楊惠南著.東大出版.兩部書中摘錄筆記。謝謝.

(可shift+click新開視窗看較大下圖)






龍樹(AD.150-250)-中論(不生不滅)-龍樹著作的主師是[](sunyata)[中道](madhyama-pratipat).師從Rahulabhadra.

有關中觀之哲學主題為中心的著作.

1、《中觀論頌》(Madhyamika-stortas);Le Ba de systématisation d'Anfang0d1H k$]-R
2、六部有關中觀(Madhyamika)的論典{亦即布敦《佛教史》上冊,所列舉的六部作品:()《七十空性論》(Cunyata-saptati),詮釋所有存在事物都是緣起,並詮釋因果與雜多(Pluralism)都是空幻的作品;()《根本般若》(Prajna-mula),破斥由我(self)或非我(non-self)而生之真實性;()《六十頌如理論》(Yukti-sastika),有關理論(指龍樹之哲學)的邏輯證明;()回淨論》(Vaidalya-sutra),說明與論敵和一般因明學者論辨的方法;()《圓滿施設論》(Vyavahara-siddhi),說明在第一義諦中皆無實體、在世俗諦中有世間諸行,二者並行不悖。(以上見:Bu-ston,History ofBuddhism,I Part ,pp.50-51)

提婆(Aryadeva)著《百字論》.以上為根本中觀師。從形式上區分以下為隨侍中觀師

應成派 又稱「世間極成部行中觀學派.應成派開創者:佛護(Buddhapalita)-AD.470~540.以應成法註釋龍樹中論-空的哲學-


-應成法(歸繆證法Prasangika-vada-):是一種指出論敵主張之內在矛盾,以否定其主張的推理方法,類似西洋邏輯中的歸謬證法(reductioadabsurdum);例如,《中論(卷一)觀因緣品(第一)》中的證明[不自生](並非自己生圯自己),即是採用這種方法。亦即,假設[自生]是對的,則有內在的矛盾產生,可見[自生]是錯的,[不自生]才是對的。指的是一種由先前(pra)假設(通常是論敵的主張)中的內在(sanga)矛盾,而導出互此一假設不成立的推理方法.


自己不提出任何主張(亦即 一方面破他,一方面又 自無所許).

月稱(Candrakirti).AD600-650著《明句論Prasannapada

又稱 ()部行中觀派(MadhyamikaSautrantika)

1.批判論敵之主張的錯誤.

2.[三支作法]證明自己之主張--[]的正確性。後者顯然是自續和應成派最大的差異所在。而二派之間的爭議,應該主要是限於方法論上的不同。亦即應成派主張用謬證法證明論敵這錯誤,而不自已提出固定的哲學;而自續派卻堅持採用[三支立量]來證明自己之哲學-[]

主張觀念論(Idealism). 勝義諦看一切事務都是空的。然在世俗諦中--人無法直接認識外物(但不妨承認事物的真實性!),我人所認識到的外物其實只是內心的影像(image)或觀念(ideal)而已。

清辯(Bhavaviveka)-西元600-650.(自立論證派-Svatantrika-vada)更多著力於論證諸法一切皆空。以為龍樹的哲學-[],可以用唯識宗的因明(Hetu-vidya){所謂因明(Hetu-vidya)即唯識宗的學者們,特別是陳那(Dignaga;A.D.400-480)等人所發展出來的一套佛教邏輯。它的一個重要特色是[三支作法],亦即由[](hetu)[](udaharana)兩個前提,推論到結論[](pratijna)。例如,由[遠山有煙()][][凡有煙的地方必定有火,例如灶][]([]),推論到[遠山有火]之結論[]。因此,基本上,因明的三支作法,類似西洋傳統邏輯當中的[三段論式](shllogism)(參見:沈劍英,《因明學研究》,上海:中國大進科全書出版社,1985,第1章。)},來證明其成立。例如,清辯的《掌珍論》(Karatalaratna)捲上即說:

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
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
在究竟的真理當中,一切為法(samskrta)都是空的(sunya)。理由有兩個,一是[]支,另一是[]支。因支說:凡是有為法都是[因緣()](pratyayodbhavat);而喻支則說:凡是因緣所生的,都像幻事(魔術,maya)一樣,都是空的

和清辯這種經部行中觀學派正好對立的是[瑜珈行中觀學派](Yogacara-Madhyamika)。依照布敦的《佛教史》,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有智藏(Jnanatarbha)、吉祥護(Crigupta)、寂護(Cantiraksita;A.D.725-788)、蓮華戒(KamalacilaA.D.700-797)和師子賢(Haribhadra).
佛護、清辯(即清辯),月稱、靜命(即寂護)等大中觀師,皆依聖天(即提婆)為量,等同龍猛。故彼父子(指龍猛與聖天)是餘中觀師所依根源。故諸先覺稱彼二師名根本中觀師,稱諸餘者名隨侍中觀師。又有一類先覺知識,作如是言:就立名言而立名者,略於二類大中觀師。謂於名言許名境者,名經部行中觀師;及於名言不許外境者,名瑜珈行中觀師。就勝義諦亦立二名:謂勝義諦現空雙聚,名理成如幻;及許勝義諦唯於現境斷絕戲論,名極無所住。二中初者許是靜命論師及蓮華戒等。其如幻及極無所住之名,印度論師亦有許者.()龍樹、提婆是[根本中觀師其他像佛護、清辯、月稱、寂護等都是[隨時中觀師]()[名言](abhidhayakanaman),亦即世俗之言語(即世俗諦)的觀點來看,[隨侍中觀師]又可分成兩派:主張[外境]實有的,稱為[經部行中觀師]主張[外境]實無的,稱為]瑜珈行中觀師]()[勝義諦](究竟真理)的觀點來看[隨侍中觀師]也是可分成兩派:主張[現空雙聚]的,稱為[(理成)如幻派](sgyu-ma rigs grub);主張[唯於現境斷絕戲論]的,稱為[極無所住派](rabru mi gnas-pi)()寂護與蓮華戒二人屬於[(理成)如幻派]



在以上有關宗喀巴的說法當中,()是容易理解的。而()中說到[瑜珈行中觀師],無疑地與前文布敦《佛教史》所說的相吻合;那是一個與後代瑜珈行派(Yogacara),亦即唯識宗(Vijnana-vada)合流的中觀學派。瑜珈行派在形上學(Metaphysics)上是一個典型的唯心論(Idealism)Idealism一詞,在知識論(Epistemology)上譯為[觀念論],亦即主張我人無法真正而直接地認識外物;我人所認識的只是內心的[觀念](idea)而已。但在形上學(Metaphysics)上,Idealism一詞卻譯為[唯心論],亦即主張在西方哲學當中,在完全不同的意義;前者乃從認識的過程而言,後者卻旨在探討萬物存在的根源問題。瑜珈行派主張萬法唯識所現,沒有真正的外境存在,這自然是形上學意義下的Idealism(唯心論)。而瑜珈行派的某些學者,例如護法(Dharmapala;A.D.530-560),主張[相分][依他起性]所攝,亦即主張外境是(某種意義的)真實存在,但凡夫都不可能真正而直接地認識其真實本質--[唯識所現];這即是知識論上典型的觀念主張。}亦即主張萬物(外境)的本質並不是物或其他東西,而是心--阿賴耶識(alaya-vijnana)。與之合流的[瑜珈行中觀學派],自然也會([名言])主張[外境](萬物)的不存在。


()()點是較難理解的。但是第()點既然說到[理成如幻派]的代表人物是寂護和蓮華戒等,亦即是瑜珈行中觀派的學者,那麼這兩人和這一學派的主張去探究,或許可以理解宗喀巴的意思。宗喀巴在說明瞭[理成如幻][極無所住]兩派之後,又引了智軍論師的話說:聖父子(指龍樹及提婆)所造《中觀論》中,未明外境有無之理。其後清辯論師破唯識宗,於名言中建立許有外境之宗。次,靜命(寂護)論師依瑜珈行教,於名言中說無外境,於勝名中說心無性,別立中觀之理。故出二種中觀師;前者名為經部行中觀師,後者名為瑜珈中觀師[現空雙聚](現象與空理二者合一)吧》,另一方面,清辯的經部行中觀學派只主張勝義諦中[外境](現境)是空,世俗諦中不空[外境];因此,在勝義諦中,[外境](現境)斷絕了一切的戲論,成為空無所有了。這也許就是宗喀巴所謂[極無所住派]的主張--[勝義諦唯於現境斷絕戲論]吧?
清辯的[經部行中觀學派]與寂護等的[瑜珈行中觀學派],應該都是屬於清辯所首創的[自續派]。因為,宗喀巴的弟子--凱度(Khai-dud,或Mkhas-grub),在其《Ston-thun-bskal-bzan-mig-hbyed》一書當中,曾把瑜珈行中觀學派,叫做[瑜珈行中觀自續派](Yogacara-madhyamika-svatantrika)。不但這樣,凱度不列舉了一些布敦和宗喀巴所沒有列舉的論師,例如解脫軍(Vimuktasena)、覺吉祥智(佛智足,Buddhajnanapada)和無畏笈多(Abhayakaragupta)等,他們都和寂護、蓮華等戒一樣,屬於[瑜珈行中觀自續派]
和經部師乃至清辯等經部行中觀學派一樣,月稱主張在世俗諦中,外境是真實地存在。
中觀學派[因緣()](pratityasamutpanna)的思想模式;亦即,[內識][外境]是相互依持的存在,有[外境]才有[內識],反之,有[內識]也才有[外境],絕對沒有獨存的[內識]或獨存的[外境]。而且,站在中觀學派一切皆空之勝義諦的立場,如果[外境]是空的,依存於它的[內識]自然也是空的,絕對不可能有[內識]實有有而[外境]虛無的唯識說法。所以,月稱說:[總如所知(外境)非有故,應知內識亦非有。
以下 為印老部份說明:
《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法」以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為先,「大乘佛法」以空性、真如等為量。龍樹面對佛教界的相互抗拒,於是探求佛法的真義,以「佛法」的中道madhyamā-pratipad緣起,貫通大乘空義,寫出最著名的一偈,如『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中)說: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眾因緣生法」,是緣起法的異譯。第二句,依梵本是「我等說是空性」。緣起與空性的統一,可見當時的經文及大乘行者,已有這種見解,龍樹不過是論述得更精密更完成而已。緣起與空性,不是對立的,緣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緣起。從依緣而起說,名為緣起;從現起而本性空說,名為空性。出發於緣起或空性的經典,所說各有所重,而實際是同一的;說得不同,只是應機的方便。龍樹是大乘行者,所以依空性成立一切,如『中論』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11.010。『迴諍論』說:「若人信於空,彼人信一切;若人不信空,彼不信一切」▼ 11.011。空,是成立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法則。大乘經說空性,大都是:「空中無色,……無智亦無得」。一切無所得,一切不可安立,一切法空而隨順世俗說有,不免引起誤解:真實義並沒有善惡因果,說善惡因果,只是化導愚人的方便。說空而有輕視或破壞世俗事的傾向,問題就在這裏。所以龍樹重空性,而說緣起與空性,不但不是對立,而且是相成的。『般若經』廣說空,重在勝義,但空也有虛妄不實的意義,龍樹著重這點,專依無自性ni?svabhāva明空性





。為什麼一切法空﹖因為一切法是沒有自性的。為什麼無自性﹖因為是緣起有的。『中論』貫徹了有自性就不是緣起,緣起就沒有自性的原則,如說:「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眾緣中有()性,是事則不然」▼ 11.012。這樣,緣起是無自性的,無自性所以是空的;空無自性,所以從緣起,明確的說明了緣起與空性的統一,如『迴諍論』▼ 11.013說:





「若法依緣起,即說彼為空;若法依緣起,即說無自性」。()





「諸緣起法即是空性。何以故﹖是無自性故。諸緣起法其性非有,無自性故。……無自性故說為空」。





緣起與空性的統一,關鍵在沒有自性。緣起是無自性的、空的,所以可依緣起而契會空性。空性是無自性的,所以依空而緣起一切。緣起即空,也就是「世間即涅槃」了。」( Y 34p128~130 )





《印度佛教思想史》:「龍樹說緣起即空的中道,然空是『阿含經』以來,佛教界一致宣說的修行法門,只是解說有





些不同而已。『大智度論』提出了三種空:一、分破空,二、觀空,三、十八空11.048。「分破空」,即天臺宗所說的析法空。以?為例:將?分析到極微paramā?u,而極微是假立的,如「推求微塵,則不可得」。「觀空」:外境是可以隨觀心而轉的,如『阿含經』所說的不淨觀Aś}ubhā-sm?ti,十遍處da?a-k?tsna-āyatanāni等。如一女人,或見是美麗清淨的;修不淨觀的,見是惡露充滿的;嫉妒他的生瞋恨心;無關的人「無所適莫」。好惡、美醜,隨人的觀感不同而異,可見外境沒有實性,所以是空。「十八空」a??ādaś}a-śunyatā?:雖隨法而有種種名字,而所以是空的理由,都是「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 11.049。這是說一切法本來自性空,也就是出離二邊戲論的中道,是大乘空的精義▼ 11.050。『智論』含容的統攝了三種空,偶爾也以前二空為方便,但究極的離戲論的中道,是十八空──本無自性空。『智度論』在說到空,無相animitta,無願apra?ihita為甚深義時,又提到三種空:一、「三昧空」:在三昧samādhi──定心中,觀一切法空;空是能緣的三昧()空,以空三昧觀一切法,所以說一切法空。二、「所緣空」:所緣境是空的,緣外境的空相,名為空三昧。三、「無自性空」,如『大智度論』卷七四(大正二五‧五八一中──下)說:





「不以空三昧故空,亦不以所緣外色等諸法故空。……此中說離是二邊說中道,所謂諸法因緣和合生,是和合法無有一定法故空。……無自性故即是畢竟空,是畢竟空從本以來空,非佛所作,亦非餘人所作,諸佛為可度眾生故,說是畢竟空相」」( Y 34p139~140 )





_

J-Newsletter-39 「十念」與 朝鮮新羅華嚴宗-元曉法師--「遊心安樂道」

J-Newsletter-39 「十念」與 朝鮮新羅華嚴宗-元曉法師--「遊心安樂道」

先摘列淨土 有關「十念」各家說明如下:

並附著作等身的 元曉法師及其「遊心安樂道」一文對淨土之重要看法。

十念

()原始及部派佛教所倡行的十種禪法︰即十種專念一對象以攝心、息妄想的方法,故云十念。出自《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四。

(1)念佛︰謂正身正坐,觀如來身相,繫念如來之十力、四無所畏、五分法身等功德,更無他想。

(2)念法︰謂繫念法,由欲而至無欲,離諸煩惱,除諸愛欲,無有塵勞,無瑕疵亂想之念,更無他想。

(3)念僧︰又名念眾、念比丘僧、或念聖眾;謂繫念四雙八輩成就善業與五分法身,自度復度他人,更無他想。

(4)念戒︰謂念戒能止諸惡,成就道品。

(5)念施︰又名念布施或念捨;謂念布施能破慳貪,生長福果;且布施之後不生後悔,亦不求報,即有罵之、杖之者,亦起慈心,不絕施意。

(6)念天︰謂念身口意清淨,不造穢行,眾行具足,乃成天身。

(7)念休息︰又名念滅;謂心意之想止息,志性專一而無卒暴,常求方便,入三昧定。

(8)念安般︰又名念安那般那,念出入息,或念無所起;謂觀息之長短、冷熱,又尋息之出入,數其長短,分別了曉。

(9)念身非常︰又名念觀身或念身;謂念此身乃髮毛爪齒、髑腦等所成,又思身由何處來,由誰所造。

(10)念死︰又名念當終亡;謂念命根斷絕,無形無響,亦無相貌,更無他想。 此外,《大乘義章》卷十二於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六念外,加念出入息、念死、念滅、念身而成十念。又,《光讚般若經》卷七立菩薩行法時,舉出念佛、念法、念聖眾、念戒、念布施、念天、念恬泊、念無所起、念觀身、念當終亡等十念。

()謂菩薩當護之十念︰依《菩薩受齋經》所載,此十念為︰念過去佛、念未來佛、念一切現在佛、念尸羅波羅蜜、念禪波羅蜜、念漚和拘舍羅、念般若波羅蜜、念禪三昧六萬菩薩在阿彌陀佛所、念過去當來今現和上阿闍黎。此中,初三佛寶,次四法寶,後二僧寶,即念佛、法、僧三寶。然文中唯有九念,疑似遺漏第四念布施。又,前舉念佛等十念為小乘聲聞法,此十念則係菩薩所護之十念。

()指聖者所修,往生阿彌陀國的十種因行︰此係《彌勒所問經》的說法,即憶念慈、悲、護法等十種心。性質及能力較佳的菩薩,可依此往生淨土。《大寶積經》卷九十二亦有此說法,而稱「念佛十種心」,即(1)於諸眾生起大慈不損害之心;(2)於諸眾生起大悲,而無逼惱之心;(3)於佛之正法,不惜身命,而樂於守護之心;(4)於一切法發生勝忍,而不執著之心;(5)不貪利養恭敬尊重,而淨意樂之心;(6)求佛種智,於一切時不忘失之心;(7)於諸眾生,尊重恭敬,而不下劣之心;(8)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之心;(9)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10)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而起隨念之心。《大寶積經》異譯本《發覺淨心經》,亦出此說。

()稱名十念︰《觀無量壽經》云(大正12‧346a)︰「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關於此十念之解釋,古來諸師有各種不同的說法。

(1)曇鸞《往生論註》卷上云(大正40‧834c)︰ 「百一生滅名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此中云念者,不取此時節也。但言憶念阿彌陀佛若總相、若別相,隨所觀緣心無他想,十念相續名為十念,但稱名號亦復如是。(中略)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辨耳,不必須知頭數也。」 此即以「念」作「憶念」義,憶念阿彌陀佛之總相或別相,口稱名號,心無他想,凝思相續至十,名十念。

(2)新羅‧元曉謂十念有顯了及隱密二種,即十聲稱佛為顯了十念,《彌勒所問經》所說慈等十念為隱密十念。又,《觀無量壽經》十念唯顯了十念,《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之十念通顯了、隱密二種。

(3)新羅‧義寂謂每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遍,為一念。

(4)宋‧遵式在《晨朝十念法》記載氣息十念之說,謂(大正47‧210b)︰「修淨業者,須每日清晨服飾已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但隨氣長短,不限佛數。」日本‧良遍《念佛往生決心記》亦稟承此氣息十念之說。

(5)日本‧空海《祕藏記》依密教意,謂十念為十波羅蜜之義(大正圖像1‧8a)︰ 「據密教十念成就,謂十波羅蜜圓滿也。或難云︰經云十念成就得生西方淨土。西方淨土者,初地菩薩所生之土也。十波羅蜜者,於十地中地地修,地地圓滿。若以十念成就擬十波羅蜜論者,生淨土時十地可究竟。何故云初地菩薩所生之土也﹖答云︰是密教所謂橫義,初地與十地無高下故,今卿所難次第義耳,十地自布施波羅蜜至於智波羅蜜,地地各有一波羅蜜,是顯教所說地地遷登之義,今密教所說,言菩薩地者,是心也,法文也,佛也,菩薩也,凡異餘乘如此。」

(6)善導將十念解釋為十聲稱名,《觀經疏》〈玄義分〉云,十聲中具足十願十行,故上自一生稱名,下至十念稱名,以佛願力皆得往生。日本‧源空《選擇本願念佛集》即承善導之說,謂念聲是一。

〔參考資料〕 ()《增一阿含經》卷一〈序品〉、〈十念品〉、卷二〈廣演品〉、卷四十二〈結禁品〉、卷四十三〈善惡品〉;《光讚般若經》卷七〈觀品〉;《諸經要集》卷三。()《無量壽經宗要》;《遊心安樂道》;《無量壽經記》卷上;《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無量壽經疏》;《華嚴經孔目章》卷四。()《般舟讚》;《往生禮讚》;《安樂集》卷上;《安樂集私記》卷下;《釋淨土群疑論》卷三、卷五、卷七。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p.262.2 ~ p.264.1)



元曉617~﹖)

朝鮮新羅華嚴宗僧。俗姓薛,幼名誓幢。二十九歲出家於皇龍寺,後遍遊諸方,精研教義。以文辭縱橫、辯難風發,故人稱萬人敵。新羅‧真德王四年(650),與義湘入唐求法,途中,悟及「萬法皆由心起,毌須外求」之義,遂獨自攜囊而返。又,據載師嘗留宿瑤石宮,與公主生下一子薛聰(博通經史,為新羅十賢之一),乃還俗,自稱卜姓居士。又作歌行世,且持樂器至各村落,以載歌載舞之方式教化民眾,使庸夫黃髫皆識佛陀之號,咸念南無。後住芬皇寺,纂輯《華嚴經疏》,未完即命終,年壽不詳。諡號「和諍國師」。

師言行狂悖,晦跡塵中,或入酒肆娼家,或持金刀鐵錫,或作疏講華嚴,或撫琴樂祠宇,或宿閭閶,或坐禪山水,恣意隨緣,放浪優遊。當新羅王設百座仁王經大會,遍請碩德時,師雖為州所薦舉,但諸德皆惡其為人,故諫王勿納。其後,王夫人病,醫藥無效,廣求靈法,得《金剛三昧經》,然無人能解,遂命師作疏;師成疏五卷,但為宵小所竊,因此重錄略疏三卷,延遲三日於黃龍寺敷演。王臣道俗雲集,此法遂廣行於國內,王夫人亦因而不藥而癒。其著作除上述一疏之外,另有《瓔珞本業經疏》二卷、《無量壽經宗要》、《阿彌陀經疏》、《遊心安樂道》、《彌勒上生經宗要》、《大乘起信論疏》、《般舟三昧經略記》、《十門和諍論》、《法華宗要》、《二障義》、《判比量論》等書。其中《二障義》、《判比量論》二書佚失已久,近年始為日本學者橫超慧日、神田喜一郎所發現。

附一︰里道德雄〈朝鮮半島的佛教〉(摘錄自《東亞佛教概說》)

元曉其人何止於新羅佛教,即使比起中國佛教任一時代來,其業績亦絕無遜色。堪稱一位傑出而卓越的高僧。據說,元曉是新羅湘州人,姓薛,幼名誓幢。長而得度於皇龍寺,專心修學,後來師事於興輪寺法藏及高句麗僧普德,學習《涅槃經》等,也不時雲遊四方,從未怠忽研鑽。真德女王四年(650),元曉學而有成,邀同普德門下的同門義湘,試圖入唐,可是,行至海門與唐州交界時,突遇暴風雨,宿於道旁土龕(塔下之室)中。第二天一覺醒來,放眼一看,竟然置身古墳裏,腳底下還散亂著骸骨。狂風暴雨依然不息,第二天晚上,還是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在古墳裏住下去。夜漸深,幽鬼出現了,幢幢鬼影,煞是嚇人。於是乎,元曉就想了︰「第一天晚上,一心以為那是個土龕,一切平安無事。今晚,心想業已託身鬼鄉,才有這麼多鬼魅作祟。可知,全是心生,才有種種的法生,只要心滅,龕墳本來是不二的。」又想︰「這正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也是心外無法之證。何需別求真理於我心表徵之外呢﹖」然後,元曉告別義湘,旋踵而回,終生未曾再起離開故國之念。這便是元曉所謂萬法唯識之論,然其根據則在於真理的普遍性與獨特性。朝鮮由此脫離了求法佛教的時代,進入依據自內證而立的教法,自行確立本國佛教的時代。這一個故事的真偽暫且不提,但,確也是個極富時代意義而意味深長的插曲。從此,元曉或沒身於俗塵之中,或跋涉山野,過著自由奔放的生活。從此,他時寄身祠宇,彈琴遣懷,甚或出沒於酒肆、青樓,有時又坐禪於山水之間。元曉的日子,可稱得上隨意之所趨而清遊,從未有過絲毫顧忌。其間,他還參與過動亂時期裏的軍事計劃,獻策於帷幄之中,也在宮中講佛經,深獲新羅各階層人士的尊崇。單從元曉打動瑤石宮寡公主的芳心,生下了日後被讚為新羅十賢之一的名儒薛聰一事,便能知曉他在宮中是如何地深得人心。

據富貴原章信博士統計,元曉著作被確認其曾存在者共有五十七部二百三十卷,其他還有八十一部、九十九部、二百四十餘部……等,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追究其原因不外是許多別人的論書都被歸列於元曉名下。其代表性著作如下︰

(1)《無量壽經宗要》,一卷。

(2)《阿彌陀經疏》,一卷。

(3)《金剛三昧經論》,三卷。

(4)《十門和諍論》,二卷。

(5)《大乘起信論疏》二卷。

(6)《華嚴經疏》,八卷。

(7)《彌勒上生經疏》,三卷。

(8)《彌勒上生經宗要》,一卷。

其他重要著作有《涅槃》、《入楞伽》、《般若心經》、《瑜伽》、《維摩》等諸經的疏,《楞伽》、《維摩》、《成唯識論》等的旨要及《四分羯磨記》、《梵網宗要》等的戒律書,尤以《起信論疏》等諸疏,頗得中國本土佛教界的尊重,名之為《海東疏》,進而成為清涼澄觀的思想根據。

元曉的思想複雜多歧,若欲勉強略述一下他的思想根幹,似可稱之為︰基於起信論式如來藏思想及佛性論的華嚴教學。因此,元曉思想大有諸教總合之態,因此元曉曾為此立下四教判,論評如下︰(1)三乘別教︰如《四諦論》。(2)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等。(3)一乘別教︰如《瓔珞》、《梵網》等。(4)一乘滿教︰如《華嚴經》。

質言之,這是以一乘圓教的無二之趣、一味之宗為目標,以圖百家圓融的思想,和後來的《十門和諍論》有一脈相通之處。因為《十門和諍論》的理想在於集往昔教學的大成,進而樹立新的新羅佛學,所以,論起來,元曉的地位可稱之為朝鮮佛教八宗之祖而無愧。

到了晚年,元曉又潛心淨土教,成為新羅淨土教學先驅,業績不凡。他著過《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的疏,尤其是在《無量壽經宗要》及《遊心安樂道》二書中,力說必須透過稱名念佛的實踐,救濟一切眾生。此說與憬興的定性二乘不往生說相並存,雙雙成了新羅淨土教學史上二大主流。除此之外,元曉曾雲遊全國,化導民眾,撰寫《願往生歌》等獨特鄉讚,作為新羅鄉歌,對於淨土門的民眾教化方面可說有了很大貢獻。

附二︰李能和《朝鮮佛教通史》上編(摘錄)

師生小名誓幢,第名新幢(幢者,俗云毛也)。初母夢流星入懷,因而有娠,及將產,有五色雲覆地,真平王三十九年大業十三年丁丑歲也。生而穎異,學不從師,其遊方始末,弘通茂跡,具載唐傳與行狀,不可具載,唯鄉傳所記,有一二段異事。 師嘗一日,風顛唱街云︰「誰許沒柯斧,我斫支天柱。」人皆未喻,時太宗聞之,曰此師殆欲得貴婦產賢子之謂爾,國有大賢利莫大焉。時瑤石宮(今學院是也)有寡公主, 敕宮吏,覓曉引入宮,吏奉敕將求之。已自南山來過蚊川橋(沙川俗云年川,又蚊川,又橋名,榆橋也)遇之,佯墮水中濕衣■,吏引師於宮,禠衣曬晾,因留宿焉,公主果有娠,生薛聰。聰生而睿敏,博通經史,新羅十賢中一也。以方音通會華夷方俗物名,訓解六經文學,至今海東業明經者,傳受不絕。

曉既失戒生聰已,後易俗服,自號卜姓居士(他本作小性居士)。偶得優人,舞弄大瓠,其狀瑰奇,因其形製為道具,以《華嚴經》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命名曰無礙,仍作歌流於世。嘗持此千村萬落,且歌且舞,化詠而歸,使桑樞瓮牖玃猴之輩,皆識佛陀之號,咸作南無之稱,曉之化大矣哉。其生緣之村名佛地,寺名初開,自稱元曉者,蓋初輝佛日之意爾,元曉亦是方言也,當時人皆以鄉言稱之始旦也。

曾住芬皇寺,纂《華嚴疏》,至第四十回向品,終乃絕筆。又嘗因訟,分軀於百松,故皆謂位階初地矣。亦因海龍之誘,承詔於路上,撰《三昧經疏》,置筆硯於牛之兩角上,因謂之角乘,亦表本始二覺之微旨也。大安法師,排來而粘紙,亦知音唱和也。既入寂,聰碎遺骸塑真容,安芬皇寺,以表敬慕終天之志。 〔參考資料〕 《宋高僧傳》卷四;《三國遺事》

卷三、卷四;《三國史記》卷四十六;《高麗史》卷十一;《東史會綱》卷五;望月信亨《中國淨土教理史》。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p.1097.2)

==========================================

No. 1965

[4]遊心安樂道

[5]釋元曉撰

遊心安樂,略開七門:初、述教起宗致;二、定彼土所在;三、明疑惑患難;四、顯往生因緣;五、出往生品數;六、論往生難易;七、作疑復除疑。

言述教起宗致者。然夫眾生心性,融通無礙,泰若虛空,湛猶巨海。若虛空故,其體平等,無別相而可得,何有淨、穢之處?猶巨海故,其性潤滑,能隨緣而不逆,豈無動、靜之時。爾乃或因塵風,淪五濁而久轉,沈苦浪而長流;或承善力,截四流而不還,至彼岸而永寂。若斯動、寂皆是大夢;以覺言之,無此、無彼,穢土、淨國本末一心,生死、涅槃終無二際。然歸原大覺,積功乃致,隨流長夢,不可頓開。所以聖人垂迹有遠、有近,所設言教或衰、或興。至如牟尼世尊現此娑婆,誡五惡而勸善;彌陀如來居彼安養,引九輩而導生,斯等權迹不可具陳。

今此所明極樂國者。蓋是感願行之奧深,現果德之長遠,十八圓淨,越三界而超絕;五根相好,[6]併六天而不嗣。珍香法味遂養身心,誰有朝飢、夜渴之苦?玉林芳風溫涼常適,本無冬寒夏熱之煩。群仙共會,時浴八德蓮池,由是長別偏可厭之時[7]皺;勝侶相從,遠遊十方佛土,於茲遠送以難慰之憂勞。況復聞法響音入無相,見佛光明悟無生?悟無生故無所不生,入無形故無所不形,極淨極樂,非心意之所度;無際無限,豈言說之能盡?如是淨土,十方諸佛之所歎勸,三乘聖眾之所遊居。

然審察如來歎勸意者,為欲攝護中、下根故。娑婆世界雜惡之處,於緣多退;安養寶剎純善之地,唯進無退。故《起信論》云:「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念佛因緣故,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正定聚故。」

一切凡夫雖念佛,未至十解,體是退位。若在穢土,逢四退緣,即[8]使退轉;若生西方,有四緣故,終不退還。言四緣者:一、由長命無病,故不退;穢土由短命多病,故退。二、由諸佛、菩薩圓善智識故不退,如經言:「得與如是諸上善人會一處故」;穢土由多惡知識故退也。三、由無有女人,六根境界並是進道緣,故不退,如經曰:「眼見色即發菩提心」等;穢土由有女人故退。四、由唯有善心,故不退,經云:「無毛端[1]計造惡之地」;穢土由有惡心、無記心,故退也。又彼二經皆說:「其往生者,皆得不退。」不言但不退人乃得往生也,猶如此間具三受人,若生彼土,則無苦、捨,唯有樂受也。

總而言之,初地以上,悲願自在無所不生,更何須勸?十解以去,種姓決定,復無悲退,亦非正為;十信以前及諸凡夫,發心未固,昇降隨緣,厭穢欣淨,故佛勸攝。西方長壽,一生修行登地;娑婆短命,多劫劬勞猶退。故《華嚴》曰:「如此娑婆世界一劫,於西方安樂世界[2]為一日一夜。如是乃至百萬阿僧祇世界,最後世界一劫,於勝蓮華世界賢首如來剎為一日一夜。」教起意致,略述如此。

第二、定彼土所在者。佛土圓[3]融,本無東、西;扣機多端,方現此、彼。

由是試論,彼界所在一乘、三乘,分齊不同。若依一乘,極樂淨土是屬華藏世界海攝。何以故?以是十佛之土圓融不可說故,普賢因分所見無分齊故;若依三乘,西方淨土通成四土:一、法性土;二、實報土;三、受用土;四、變化土。於中法性、實報,一味樂等,周遍法界,非餘所測;受用、變化,酬願乘感,隨機所[4]歎,指方可得。故《小無量壽經》曰:「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今將之彼界淨與不淨,略以四對顯其階降。謂因與果相對故;一向與不一向相對故;純與雜相對故;正定與非正定相對故。

所言因與果相對者。謂金剛已還菩薩所住名果報土,不名淨土,未離苦諦之果患故;唯佛所居乃名淨土,一切染患無餘滅故。依此義故,《仁王經》言:「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一切眾生暫住報,登金剛原居淨土。」

第二、一向與不一向相對者。謂八地已上菩薩住處得名淨土,以一向出三界事故,亦具四句一向義故;七地以還一切住處未名淨土,以非一向出三界故,或乘願力出三界者,一向四句不具足故,謂一向樂、一向淨、一向無災、一向自在。七地以還出[5]現之時,或時生起報無記心,末那四[6]牛時現行故,非一向淨,非一[7]向世善[8]法功能所生。釋[9]曰:「乘善名出世」,從八地以上,乃至佛地[10]名出世,出世法為世法對,[11]出世法為出世法對治。以四緣為相,從[12]出善功德生起此淨土故,不以集諦為因,乃至廣說故。

第三、純與雜相對門者。凡夫、二乘雜居之處,不得名為清淨世界;唯入大地菩薩生處,乃得名為清淨世界。彼非純清,此純清故,依此義故,《瑜伽論》云:「世界無量,有其二種:謂淨、不淨。清淨世界中,無那落迦、傍生、餓鬼,亦非欲界、色無色界,純菩薩眾於中止住,是故說名清淨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薩,由願力故,於彼受生,無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若非異生菩薩,得生於彼。」解言:「此第三地是歡喜地,以就七種門地,第三淨勝意樂地故,攝十三[13]位,立七種地。」具如彼論之所說故。

第四、正定與非正定對門者。非正定相三聚眾生苦生之地,是為穢土;唯正定聚所居之處,名為淨土,於中亦有四果聲聞,乃至復有四疑凡夫,唯無邪定及不定聚耳。

言正定等者。總說眾生界略有三聚:如《無量壽經》曰:「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如是三種,其相云何?若總說者,一闡提人為邪定聚;二乘頂位以上,菩薩初發心住以上,判為正定;若已[14]起入,未至其位,為不定聚。決定不退,無斷善根,如是名為正定聚義。

依《瑜伽論》正定二:一、本性正定;二、習成正定。五種性中,菩薩性人,不依五逆及斷善根,是名本生正定聚也;其二乘性,及不定性,得作五逆及斷善根,斷善根時,名邪定聚;即是彼人,續善根後,未趣入時,為不定聚。已趣入時,則有三品,本來上根而趣入者,即作正定,中根至燸,下根至頂,各作正定;餘屬不定。若是不定種性之人,直向大乘而入趣者,修行信心,逕一萬劫,信心成就,方為正定。如《起信論》即明此義,是約習成正定聚說。若其本來菩薩種性,直向大乘而趣入者,始趣入時,永得不退,不由業力墮於惡趣。依此而言,入十信位便得不退,不同前說不定性人,如是等說,皆就穢土。

若就得生彼淨土者,定性二乘則不往生,從無餘後或可往生;不定性中,三品之人,皆發心者,皆得生彼,生彼之時即入正定,由外緣力所住持故。三聚分別,略義如是。

今此經說無量壽國,就第四門說為淨土。所以然者?為欲[15]不容大、小,兼引凡、聖,並生勝處,同趣大道故。如下文云:「設我得佛,國中人民,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又言:「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知其數者,不取正覺。」乃至廣說故。而論說曰:「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者,是說決定種性。二乘未入無餘,未發大心,非謂不定根性聲聞,及趣寂性,出無餘後。為簡此故,言二乘種。由是道理,不相違也。

又言「女人及根缺」者,謂生彼時,非女、非根缺耳,非此女等不得往生,如韋提希而得生故。然《鼓音聲王陀羅尼經》曰:「阿彌陀佛,父名月上轉輪聖王,母名曰殊勝妙眼」等,乃至廣說者,或曰:「是說化佛所居化土,論所說者是受用土。」或言:「是法門父母,如《維摩》說。」由是道理,故不相違。

上來四門所說淨土,皆是如來願行所成,非生彼者自力所[1]辦,不如穢土外器世界,唯由眾生苦果所成,是故通名清淨土也。

第三、明疑惑患難者。於中初明所疑境;次明對治疑想;後明生彼化胎優、劣。

言明所疑之境者。如下文曰:「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業,願生彼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五百歲中不聞三寶,故說邊地。」乃至廣說。

此言佛智,是總標句;下之四句各顯四智。不思議智者,是成所作智,此智能作不思議事,謂如不過丈六之身,而無能見頂者;不增毛孔之量,而遍十方世界;一念稱名,永滅多劫重罪;十念念德,能生界外勝報。如是等事,非其所測,是故名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者,是妙觀察智,此智觀察不可稱境,謂一切法如幻、如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非逐言者所能稱量,是故名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者,是平等性智,此智廣度,不同小乘,謂遊無我,故無不我;無不我,故無不等攝,以此同體智力,普載無邊有情,皆[2]全同至無上菩提,是故名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正是如來大圓鏡智,始轉本識,方歸心原,一切種境,無不圓照,是名為大圓鏡智。此一[3]中智,有五殊勝,如解脫身,二乘同得如是鏡智,[4]此一智中,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無等,是一勝也;如前三智,菩薩漸得,大圓鏡智,唯佛頓證,更無餘類,故名無倫,是二勝也;過於不思議智為最,踰於不可稱智為上,寬於大乘廣智為勝,是為第三四五勝也,是故名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是顯四疑所迷境也。

次、明對治疑惑相者。謂如有一性非質直,邪聰我慢,薄道心人,不了四智而起四疑:一者、疑成所作智所作之事。謂同經說「十念念佛得生彼國」,由不了故,生疑而言:「如佛經說:『善惡業道,罪福無朽。』重者既礙,理致無差。如何一生無惡不造,但以十念能滅諸罪,便得生彼,入正定聚,永離三途,畢竟不退耶?又無始來起諸煩惱,繫屬三界,而相纏縛。如何不斷二輪煩惱,直以十念出三界外耶?」為治如是邪思惟疑,是故說名不思議智,欲顯佛智有大勢力,故能以近為遠,以遠為近;以重為輕,以輕為重。雖實有是事,而非思量境,所以直[5]而仰信經說,不得以自淺識思識。若欲生信,應以事說,譬如千年積薪,其高百里,豆計火燒,一日都盡。可言:「千年之積薪,如何一日盡耶?」又如躄者,自力勤行,要逕多日,至一由旬,若寄他船,亦因風勢,一日之間,能到千里,可言:「躄者云何一日至千里耶?」世間船師之力,[6]尚作如是絕慮之事;何況如來法王[7]之力,而不能作不思議事耶?是為對治第一疑也?

第二疑者,謂[8]疑妙觀察智所觀之境。經中讚佛智云:「妙觀察智,諸法非[9]有無,遠離二邊,不著中道。」由不了故,生疑而言:「如今現見稱量,物重則低,物輕必舉。若言輕而不舉,重而不低,如是說者,有言無義。因緣生法,當知亦爾,若實非無,便[10]隨於有;如其非有,則當於無。若言非無而不得有,非有而不墮無,則同重而不低,輕而不舉,故知是說有言無實。」如是稱量,則墮諸邊;或執依他實有,墮增益邊;或執緣生、空無,墮損減邊;或計俗有、真空,雙負二邊,墮相違論;或計非有、非無,著一中邊,墮愚癡論。如釋論云:「非有、非無是愚癡論故」。為治此等邪稱量執,是故安立不可稱智,欲顯諸法甚深,離言、絕慮,不可尋思稱量、如言取義。如《瑜伽論》說:「云何甚深難見之法,謂一切法。何以故?第一甚深難見法者,所謂諸法自性,絕諸戲論,過言說道。然由言說為依正故,方乃可取、可觀、可覺,是故諸法甚深難見。」是為對治第二疑也。

第三疑者,謂疑平等性智等濟之意。如同經說:「一切眾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當得菩提。」由不了故,生疑而言:「若言『眾生皆有佛性,悉度一切有情,令得無上菩提』者,是則諸眾生雖多,必有終盡,其最後佛,無利他德,所化無故,畢不成佛,功德闕故;無[1]他有功,不應道理;闕功成佛,亦無是處。」作是邪計,誹謗大乘,不信平等應度之意。為治如是狹小疑執,是故安立大乘廣智,欲明佛智無所運載,運載一切,皆入無餘,故曰大乘;其所運載,無限無際,故名廣智。所以然者,虛空無邊故,眾生無數量;三世無際故,生死無始終。眾生既無始終,諸佛亦無始終。若既諸佛有始成者,其前無佛果,無聖教;無聖教故,無聞薰習;聞薰習無而成佛者,則無因有果,但有言無實。由是道理,諸佛無始。雖實無始,而無一佛本不作凡,雖皆本作凡,而展轉無始,以是准知眾生無終;雖實無終,而無一人後不作佛,雖悉後作佛,而展轉無終。是故應信平等性智無所不度,而非有限,是以安立大乘廣智,是為對治第三疑也。

第四疑者,謂大圓鏡智遍照一切境義。云何生疑?謂作是言:「虛空無邊故,世界亦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亦無邊;眾生無邊故,心所差別根欲性等皆無邊際。云何於此能得盡知,為當漸漸修習而知;為當不修忽然頓照。若不修習忽然頓照者,一切凡夫皆應等照,等不修故,無異因故;若便漸修終得盡知者,即一切境非無邊際,無邊有盡,不應理故。如是進退,皆不成立,何得普照,名一切種智?」為治如是兩關疑難,故立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欲明如是大圓鏡智超過三智,而無等類;二諦之外,獨在無二。兩關之表,超然無[2]開,只應仰信,不可比量,故名最上勝智。

云何於此起仰信者?譬如世界無邊,不出虛空之外;如是萬境無限,咸入一心之內。佛智離相,歸一心原,智與一心,渾同無二,以始覺者即同本覺,故無萬境出於智外。由是道理,無境不盡,而非有限,以無邊智照無邊境故。如《起信論》云:「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3]相念,不稱法性,故不能了;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則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悉能開示一切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是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無所見故,無所不見,如是對治第四疑也。

若不得意,如言取義,有邊、無邊,皆不離過,且依非有邊門,假說無邊義耳。若人不決如是四疑,雖生彼國,而在邊地;如其有人,雖未明解,如前列四智之境界略而能自謙,心眼未開,仰推如來,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隨其行品,往生彼土,不在邊地。生彼邊地者,別是一類,非九品攝。是故不應妄生疑惑。

後、明生彼化胎優、劣者,如《無量壽經》說:「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汝見彼國從地已上至淨居天,其中所有微妙嚴淨自然之物,為悉見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見。』『汝寧復聞無量壽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眾生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聞。』『彼國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寶宮殿,無所障礙,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汝復見不?』對曰:『已見。』『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對曰:『已見。』『其胎生者所處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爾時慈氏菩薩白言:『世尊!何因何緣,彼國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4]佛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5]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此諸眾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6]須,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復次,慈氏!他方佛國諸大菩薩發心欲見無量壽佛,恭敬供養,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彼菩薩等命終得生無量壽國,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皆無智慧,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諸聲聞眾、無由供養於佛、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佛語彌勒:『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牢獄,種種莊嚴,張設床帳,懸諸繒幡。若有諸小王子得罪於王,王輒內彼宮中,繫以金鎖,供養飲食、衣服、床褥、華、香[7]妓樂,如轉輪王,無所乏少。於意云何,此諸王子寧樂彼處不?』對曰:『不也!但種種方便,求諸大力,欲自免出。』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寶胎生宮殿,無有刑罰,乃至一念惡事。但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修諸善本,以此為苦,雖有餘樂,猶不樂彼處。若此眾生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亦得遍至無量、無數諸餘佛所修諸功德。彌勒當知!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如來真言,無合致怪,後悔難追,可不慎哉!

第四、顯往生因緣者,凡諸所說往生之因,非直能感正報莊嚴,亦得感其依報淨土,但[1]求如來本願力故,隨感受用,非自業因力之所成[2]辨,是故說名為往生因。此因之相,經、論不少,若依《觀經》說十六觀;《往生論》中說五門行;今依此《無量壽經》說三輩因,上輩之中說有五句:一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此顯[3]返起正因方便;二者、發菩提心,是明正因;三者、專念彼佛,是明修觀;四者、作諸功德,是明起行,此觀及行即為助業;五者、願生彼國。此一是願,前四是行,行願和合乃得生故。

中輩之說有四句:一者、雖不能作沙門,當發無上菩提心故,是明正因;二者、願生彼國。前行此願,和合為因也。

下輩之內,說[4]說二種人,二人之中,各有三句。初人三者:一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是明正因;二者、乃至十念,專念彼佛,是為助業;三者、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是明不定種性人也。第二人中有三句者:一者、聞甚深法,歡喜信樂,此句兼顯發心正因,但為異前人,舉深信耳;二者、乃至一念念於彼佛,是為助因。前人無深信,故必須十念;此人有深信,故未必具足十念;三者、以至誠心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此就菩薩種性人也。

經說如是,今此文略辨其相,於中有二:先明正因,後明助緣。所言正因,謂發無上菩提心也,即不願世間富樂,及與二乘菩提,菩薩一向志願三身菩提,名無上菩提之心。總標雖然,於中有二:一者、隨事發心;二者、順理發心。

言隨事者,煩惱無數,欲心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於此三事決定期願,初是如來斷德正因,次是如來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為無上菩提,即是三心,總為無上菩提之因。因、果雖異,廣長量齊,等無所遺,無不苞故。如經言:「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5]禮發心。此心果報雖是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6]被,故說此心為彼正因,是明隨事發心相也。

所言順理發心者,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是故雖願悉斷、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有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如經云:「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乃至廣說。故如是發心,不可思議,是明順理發心相也。

隨事發心有可退義,不定性人亦得能發;順理發心即無退轉,菩薩性人能乃得發。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正因之相,略說如是。

次明助因。助因多種,經、論往往,不須委述,一一准知。今且明其下輩十念,此經中、下輩十念,一言之內,含有二義:謂顯了義,及隱密義。

隱密義者,此望第三對純淨土果以說下輩十念功德,此如《彌[7]勒發問經》言:「爾時彌勒菩薩白言:『如佛所說阿彌陀佛功德利益,若能十念相續不斷念彼佛者,即得往生。當云何念?』佛言:『非凡夫念,非不善念,非雜結使念,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樂國土。有凡十念,何等為十?一者、於一切眾生常生慈心,於一切眾生不毀其行,若毀其行,終不往生;二者、於一切眾生深起悲心,除殘害意;三者、發護法心,不惜身命,於一切法不生誹謗;四者、於忍辱中生決定心;五者、深心清淨,不[8]貪利養;六者、發一切種智心,日日常念,無有廢忘;七者、於一切眾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謙下言說;八者、於世談語不生味著心;九者、近於覺意,深起種種善根因緣,遠離憒擾散亂之心;十者、正念觀佛,除去諸疑。』」

釋曰:如是十念,既非凡夫,當知初[ >]以上菩薩乃能具足如是十念。於純淨土為下輩因,是為隱密義之十念。

言顯了義十念相者,望第四對淨而說。如《觀經》言:「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後,即得往生」,乃至廣說以何等心名為至心?云何名為十念相續者?什[1]公說言:「譬如有人,於曠野中值遇惡賊,揮戈拔劍,直來斷殺。其人勤走,視度一河,爾時但念渡河方便,既至河岸,為著衣度?為脫衣度?若著衣納,恐不得過;若脫衣[2]納,恐不得暇。但有此念,更無他意,當念度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雜餘念,行者亦爾。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無間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為十念。」此是顯了義十念相也。

今此兩卷雖說十念,亦此隱密、顯了二義,然於其中顯了十念與《觀經》意[3]少有不同。彼《觀經》中,不除五逆,唯除誹謗方等之罪;此兩卷經,除其五逆,誹謗正法,如是相違,云何通者?彼經說其雖作五逆,依大乘教,得懺悔者;此經中說不懺悔者,由是義故,不相違也。或有說言:「《彌勒所問經》十念者,非[4]而純淨土說,亦同《觀經》第四對淨土而說。所以然者,所說十念,雖言非凡夫念,而是十信、三賢菩薩之所修習慈悲心等以為十念。」故《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說:「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何等為十?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逼惱心;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彌勒!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彌勒!若人於此十種心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

解云:

即此經者,與《彌勒所問》同本異譯。所言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之者所能發者,凡謂無性一闡提者;愚謂趣寂二乘種性;誹謗正法,造五逆等,名不善士具煩惱者。除此餘人[5]成一心,得生彼國,必有是處。是故應知《彌勒所說》十念非凡夫念等者,非但地上所修十念。若不爾者,地前菩薩何無慈悲,豈不往耶?若《觀經》中修十六觀當生彼國,廣如彼說九品之行,次門當述。

若《往生論》明五因行。如彼論云:「若善男子、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嘆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云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故。云何讚嘆?口業讚嘆,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云何作願?心常[6]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毘婆舍那故,一、觀佛國功德;二、觀佛功德;三、觀菩薩莊嚴功德。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廣說如彼;往生因緣,略說如是。

第五、出往生品數者。唯《觀無量壽經》說往生彼土不過九品,故彼經言:「『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爾時世尊故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頗梨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一者、不殺生,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是三事,名為淨業。』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嘆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上法忍,[1]逕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授記,還到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嘆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2]明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嘆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授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樂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相,名第十四觀。

「『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嘆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薰修。如此行者,臨命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見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女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法,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地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3]即敷已,開目合掌,讚嘆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生[]逕七日,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過[4]小一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

「『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眾惡,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讚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滅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汝稱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得聞佛名、法名,及聞僧名,聞三寶名,即得往生。

「『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是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為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說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1]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逕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智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能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如是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後,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解云:

總分九品,略有二家:一釋,此之九品,並是十信菩薩,約進、約退,造善、造惡,昇、降不同,分成九品。初三人是十信位,從本不退直趣入者,行有淺、深,成上三品;中三品人,退大乘心,發小乘意,退大乘行,修小乘業,行有淺、深,成中品三;下三品人,退大乘心,趣生死流,退大乘行,造生死罪,罪有重、輕,成下品三。二釋,言發大菩提心,修行菩薩行,行有淺、深,成上三品;發菩提心,修行聲聞行,行有淺、深,成中三品;不發大、小二乘心,不修大、小二乘行,唯趣生死心,唯造生死罪,造罪重、輕,成下三品。此[2]即麁分九品也。

若細別論,上品上生者,發三種心,則《起信論》曰:「信成就發心位,在十信終心也。」生彼便得無生法忍者,是謂緣觀無生忍,以《本業經》說無生忍在解位故;上品中生者,位在十信初,此間一劫是彼一日故,經一小劫得無生忍者,謂證理無生忍,則當初地也;上品下生者,是十信以前,信歸三寶受菩薩戒以去是也。以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故七日之中,唯見佛身,而心不了,三七日後了了見聞者,謂此人未得依業識門而見如來故,三七日後,方入十解,見佛唯從心起故。經三小劫[3]住歡喜地者,謂彼小劫當此僧祇,所以中品[]逕一小劫,下品[]逕三小劫。同入初地者,以勝解行地諸菩薩者,根有利、鈍,行亦勒、怠故,唯長、短異,而功行等。下餘品中,准之可知。中三品內,上者,是煗、頂、忍決擇分位也;中品者,前三方便解脫分也;下品者,五停以前趣善凡夫。此三品人並是現般,但以生便半劫分為三品耳。下三品者,總是一切趣惡凡夫,造眾惡逆,輕、重不同,遇緣聞法滅罪,有成三品,更無位別。

若依《無量壽經》,總說三品。如彼經說:「佛告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聚。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諸佛、如來,皆共讚嘆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能,願生彼國。此眾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應發無上菩提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

「佛語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飲食沙門,懸繒、燃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智慧,[4]以如上輩者也。』

「佛語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5]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當熟[6]之!思之!能於其中,端心正行。

舉要言之,三乘聖人,及地前三賢,並二乘七方便發心以去,假名菩薩,乃至方便道前,四眾男、女,無根、二根,至於龍、鬼八部,但能發菩提心,專念阿彌陀佛,厭惡穢剎,欣樂淨土。臨命終時,正念現前者,皆得往生也。若勇猛精進,觀行分明,臨終最後心不亂者,並得上生;乃至臨終最後十念相續,現在前者得下品。此中菩薩往生自有三輩;二乘往生自有上、中、下;凡夫往生自有上、中、下。各有九品,但經中不能委細分別,大、小凡夫,合論九品,究實即有無量差別也。

詳四十八願及《觀經》旨,凡夫是正生;聖人是兼生。彼經唯言:「為未來世一切凡夫,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處。」勸人往生,不論菩薩。於凡夫中,謗大乘人不得往生,以斷善根故;二乘人中,[1]惡法學人不得往生,不信有十方淨土故;菩薩不願生者,亦復不生,以懸願自在故;若二乘無學,不問[]惡與不[]惡,皆得往生,以三界穢土中,無受生處故。生人品類,略義如是。

六、往生難易,於中有二:先明二處優、劣;後述往生難、易。

言優、劣者,夫總讚實德,誰劣?是故齊是法王,俱稱善逝,身充萬能,土盈眾美。但以為化眾生,或居穢土,則[2]近墟滿野;或處淨剎,則奇寶盈封。若論其處,非無優、劣,兜[>]天宮,則搆虛而立;極樂世界,則就地而安,此則人、天趣別。若據此土法論彼界,則天優人劣也;若論淨、穢者,兜率是穢界,極樂則淨剎。[3]粗分此彼,有其十四異:謂兜率天,界地挾隘,亦男、女雜居,亦有現行欲染,亦有退轉,亦壽四千歲,仍有中夭,身量亦爾,又三性心起,故以惡心或墮地獄,又三受互起,又六塵境令人放逸,又男生在父膝,女在母膝,又唯以菩薩為說法主,又或得聖果,或有不得;若西方土,反此為相,若就此義,西方大優也。

後論往生難、易。或說西方易生,兜率難生,且有七種差別:一、極樂是人易生,兜率是天難生;二、極樂但持五戒得生,兜率具修十善方往;三、極樂乃至十念往,兜率具施、戒、修往;四、西方終憑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往,兜率可憑唯自力往;五、西方有觀音菩薩等當來此土勸進往,兜率無此事;六、西方經、論具讚勸,兜率但一經讚說;七、古來大德向西方多,向兜率者少。由此義故,西方易往生,兜率難上生也。

或說兜率易生,極樂難生,所以知者?知[4]止天宮同在此內,[5]不大、小所共信許,既是化[6]在,[7]故定得生。准《上生經》四眾行六度事法,八部聞名喜讚,懺悔惡業,修十事行,迴願生彼,一切皆得;極樂世界,准《對法論》別時意趣者,如說若有願生極樂世界得往生,意在別時,猶貨一錢而得千錢,故彼經言:「非小善根因緣而得生彼。」《天親論》云:「女人及根闕,二乘種不生。」[8]可彼佛毫相,如五須彌,豈凡夫類,能見此相?如是等義,[9]成證非一,是故願西方萬一不生。

或說,在前二說,並不盡理,凡其往生難、易,一任因緣。緣謂諸佛、菩薩同體大悲;因是四眾九輩所起願行。同體之悲,雖無局人;眾生之業,猶是參差。若是業因熟者,[10]願隨便生,非以人、天如難往,亦以淨、穢如有礙;若其願行闕[11]聞者,在前無[12]誠,豈由同界而易生?復以化身而輒謁,由是王舍城內,三億餘家,同居一城,而不聞如來之名。那落伽中,九十億人別住,難家猶來見金色[13]三相。則知眾生起行,良由勝緣之相屬,有失、不失。或有性自屬彌陀,或有本來繫慈氏,如逐所屬,各得道速;[14]強於無屬,多勞少益。是故長者之婢母,受化於羅云;非想[]三天子,悟道於[15]遣身。

然則委心所尊,競務其業,[16]往之易,早于彈指。何為徒交難、易之論。如其發心決定無疑,六事易是辨,九品非難修,罪業雖多,銷過朝陽之却暗界,趣雖幽阻,通逾王印之開塞。但以[17]剋舟之學徒,守株之行者,疑乎覆千界之舌相誠言,信乎愚一心之井[18]蝦說。豈非藏[19]遺燕石,疑慮隋珠?悲復哀哉!

第七、解妨除疑者。

問:「如《攝大乘論》釋作別時意,豈不[20]覺彼耶?」

答:「彼論所明,有別時、有不別時。若唯空發願,即是別時;若行、願兼修非是別時。若天親菩薩判十念行作別時意者,何故造《往生論》勸人往生?又《觀經》教興意者,緣韋提希生阿闍世[21]王逆子,因厭五濁,願生極樂。佛即為說三福業,十六觀門,勸[22]無生往生,乃至十惡、五逆,悉勸往生。既淨土請主,身居五濁,復生逆子,佛說皆生,即知現居五濁凡夫,悉得往生也()。」

問:「韋提希是大菩薩,為化眾生,現受女身,生於逆子。豈實是凡夫類耶?」

答:「縱令實是菩薩,現受女身,化眾生者。必須隱其實能,現同凡夫,攝化同類,即現同凡夫,身居五濁,常知即引五濁凡夫往生極樂也。《攝論》曰:『由唯發願,是別時意。』故知三福、十六觀、七日念佛等,那別時也?」

問:「如《往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1]乘不生。』云何女人等三,亦得往生?」

答:「理實可然,若無種,定得往生。言[2]正種者:一於此土中,或有男子,或有女人種,於女人因決定招女根者,此人縱修淨土行,亦不得往生。以淨土中無女人故,此是定業,不可復勸,即是業障也。盲、聾等缺根,可知亦爾也。若有悔除,不入其類。二乘者,種二乘因,不信大乘及十方淨土,亦不得生也。彼論所明種者,定業種也。」

問:「若爾,何故《觀經》曰:『受持五戒,即生至彼。聞說四諦,悟[3]罪漢果等。』」

答:「此不愚法人,信有十方諸佛,及淨土發願往生。若悟果竟,佛為說《法華經》,並迴心向大,是《智度論》之所判也。」

問:「眾生惡業甚重,能障於淨土,非小善能除,何故《觀經》云:『臨終十念[4]即往生[5]得也。』?」

答:「心是業主,受生之本。臨終之心,猶如眼目,能導一切業。若臨終心惡,能引一切惡業;若心善者,能引一切善業。如龍所行,雲即隨之,心若西逝,業亦隨之。」

問:「如《彌勒所問經》說十念中云:『非凡夫念,不雜結使念。』今此眾生體是凡夫,結使不斷,云何念佛而得生耶?」

答:「或云:『若如彼經,唯佛一人得生,餘皆不得,以十地後心菩薩[6]獨有二種無明故。』今解彼經,云凡夫念者,若不發菩提心,求出三界作佛,而直爾但念佛求生者,是凡夫念,彼不得生。故皆須發菩提心也。不雜結使念者,唯須一心相續,觀佛相好,而若口念佛,心緣五欲者,是雜結念也。念佛是淳淨心,與結使相違也。或有異義見前[7]同。」

問:「眾生罪業,大積如山,何得十念須滅爾許惡業。假令百千萬遍,猶是太少,若不滅惡業,復何得往生淨土乎?」

答:「有三義:一者、若臨終時正念現前者,此心能引無始以來,及一生所作善業,共相資助,即得往生也;二者、諸佛名號,總萬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之中總念萬德,則滅罪業,惡業礙往,除罪何繫?故下品生中云:『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三者、無始惡業,從妄心生;念佛功德,從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闇。真心暫起,妄念即除;如日始出,眾暗悉除。由此三義,乃至臨命終時十念成就者,定得往生。」

問:「淨土勝妙,是法王所居,蓮[8]華藏,非凡夫行處。理須凡行凡地,聖踐聖場,寧得底下凡夫,生斯妙處?」

答:「是凡夫,即不得遊於淨土;既是法王,何得踐於五濁?雖是法王,為化眾生故,遊於五濁;亦雖是凡夫,為供養佛故,生於淨土。又四十八大願,初先為一切凡夫,後兼為三乘聖人,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又十解以去,不畏生惡道,故[9]可願生淨土。故知淨土奧意,本為凡夫,非為菩薩也。」

問:「親遇善緣,預九品生,頻見文義,憤心雲披。若有眾惡,不識修善,已入三途,為有方便,救彼亡靈,令除業障,生極樂界以不?」

答:「愚情難通,聖教有術。故《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第二十八卷,〈灌頂真言成就品〉曰:『爾時十方一切剎土,三世一切如來,毘盧遮那如來,一時皆伸右無畏手,摩清淨蓮華明王頂,同說不空大灌頂光真言曰:

「『「唵([10]唯中擡聲引呼)() [11]荷暮[12]伽廢(無計反)嚕者娜[>()] 摩訶畝[13](能乙反)囉麼抳() 鉢頭[14](二合)入縛攞() 跛(二合)[*(/(@)/)]嚲野[*]()

「『若有眾生,隨處得聞此大灌頂光真言,二三七遍經耳根者,即得除滅一切罪障;若諸眾生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諸罪,猶如微塵,滿斯世界。身壞命終,墮諸惡道,以是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屍陀林中,散亡者屍骸上,或散墓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獄中、若餓鬼中、若修羅中、若傍生中,以一切不空如來不空毘盧遮那如來真[15]言本願,大灌頂光真言加持土沙之力,應時即得光明及身,除諸罪報,捨所苦身,往於西方極樂國土,蓮華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墮落。』

「此等經文,往往而在,悔哉!罪業自造,苦果影追,痛哉!獨[16]因獨厄,無人救護。自非同體大悲,弘濟祕術,誰能遠開幽鍵昇華臺?雖無他作自受之理,而有緣起難思之力。則知以遇呪沙即有緣,若不被沙,何論脫期?惟夫大悲無方,長舌無雜,不行、不信,後悔無[17]反。然則不信用者,徒負厚恩,報日轉遠;有順行者,接魂華蓮,孝順便立。幸逢真言,令出不難,凡百君子,誰不奉行?散沙墓上,[18]尚逝界,況乎呪衣著身,聆音誦字()?」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7 No. 1965 遊心安樂道
【版本記錄】
CBETA 電子佛典 Rev. 1.13 (Big5),完成日期:200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