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筆記為近日閱讀 中觀派(Madhyamika)、瑜伽行派(Yogacara)發展—從《龍樹與中觀哲學》及《佛教思想發展史論》-楊惠南著.東大出版.兩部書中摘錄筆記。謝謝.
(可shift+click新開視窗看較大下圖)
龍樹(AD.150-250)-中論(不生不滅)-龍樹著作的主師是[空](sunyata)與[中道](madhyama-pratipat).師從Rahulabhadra.
有關中觀之哲學主題為中心的著作.
1、《中觀論頌》(Madhyamika-stortas);Le Ba de systématisation d'Anfang0d1H k$]-R
2、六部有關中觀(Madhyamika)的論典{亦即布敦《佛教史》上冊,所列舉的六部作品:(1)《七十空性論》(Cunyata-saptati),詮釋所有存在事物都是緣起,並詮釋因果與雜多(Pluralism)都是空幻的作品;(2)《根本般若》(Prajna-mula),破斥由我(self)或非我(non-self)而生之真實性;(3)《六十頌如理論》(Yukti-sastika),有關理論(指龍樹之哲學)的邏輯證明;(4)回淨論》(Vaidalya-sutra),說明與論敵和一般因明學者論辨的方法;(6)《圓滿施設論》(Vyavahara-siddhi),說明在第一義諦中皆無實體、在世俗諦中有世間諸行,二者並行不悖。(以上見:Bu-ston,History ofBuddhism,I Part ,pp.50-51)
提婆(Aryadeva)著《百字論》.以上為根本中觀師。從形式上區分以下為隨侍中觀師
應成派 又稱「世間極成部行中觀學派」.應成派開創者:佛護(Buddhapalita)-AD.470~540.以應成法註釋龍樹中論-空的哲學-
-應成法(歸繆證法Prasangika-vada-):是一種指出論敵主張之內在矛盾,以否定其主張的推理方法,類似西洋邏輯中的歸謬證法(reductioadabsurdum);例如,《中論(卷一)觀因緣品(第一)》中的證明[不自生](並非自己生圯自己),即是採用這種方法。亦即,假設[自生]是對的,則有內在的矛盾產生,可見[自生]是錯的,[不自生]才是對的。指的是一種由先前(pra)假設(通常是論敵的主張)中的內在(sanga)矛盾,而導出互此一假設不成立的推理方法.
自己不提出任何主張(亦即 一方面破他,一方面又 自無所許).
月稱(Candrakirti).AD600-650著《明句論Prasannapada》
又稱 經(量)部行中觀派(Madhyamika-Sautrantika)
1.批判論敵之主張的錯誤.
2.以[三支作法]證明自己之主張--[空]的正確性。後者顯然是自續和應成派最大的差異所在。而二派之間的爭議,應該主要是限於方法論上的不同。亦即應成派主張用謬證法證明論敵這錯誤,而不自已提出固定的哲學;而自續派卻堅持採用[三支立量]來證明自己之哲學-[空]
主張觀念論(Idealism). 勝義諦看一切事務都是空的。然在世俗諦中--人無法直接認識外物(但不妨承認事物的真實性!),我人所認識到的外物其實只是內心的影像(image)或觀念(ideal)而已。
清辯(Bhavaviveka)-西元600-650年.(自立論證派-Svatantrika-vada)更多著力於論證諸法一切皆空。以為龍樹的哲學-[空],可以用唯識宗的因明(Hetu-vidya){所謂因明(Hetu-vidya)即唯識宗的學者們,特別是陳那(Dignaga;A.D.400-480)等人所發展出來的一套佛教邏輯。它的一個重要特色是[三支作法],亦即由[因](hetu)與[喻](udaharana)兩個前提,推論到結論[宗](pratijna)。例如,由[遠山有煙(故)]之[因]及[凡有煙的地方必定有火,例如灶]之[喻](指[灶]),推論到[遠山有火]之結論[宗]。因此,基本上,因明的三支作法,類似西洋傳統邏輯當中的[三段論式](shllogism)。(參見:沈劍英,《因明學研究》,上海:中國大進科全書出版社,1985,第1章。)},來證明其成立。例如,清辯的《掌珍論》(Karatalaratna)捲上即說:
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
在究竟的真理當中,一切為法(samskrta)都是空的(sunya)。理由有兩個,一是[因]支,另一是[喻]支。因支說:凡是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pratyayodbhavat);而喻支則說:凡是因緣所生的,都像幻事(魔術,maya)一樣,都是空的
和清辯這種經部行中觀學派正好對立的是[瑜珈行中觀學派](Yogacara-Madhyamika)。依照布敦的《佛教史》,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有智藏(Jnanatarbha)、吉祥護(Crigupta)、寂護(Cantiraksita;A.D.725-788)、蓮華戒(Kamalacila;A.D.700-797)和師子賢(Haribhadra)等.
佛護、清辯(即清辯),月稱、靜命(即寂護)等大中觀師,皆依聖天(即提婆)為量,等同龍猛。故彼父子(指龍猛與聖天)是餘中觀師所依根源。故諸先覺稱彼二師名根本中觀師,稱諸餘者名隨侍中觀師。又有一類先覺知識,作如是言:就立名言而立名者,略於二類大中觀師。謂於名言許名境者,名經部行中觀師;及於名言不許外境者,名瑜珈行中觀師。就勝義諦亦立二名:謂勝義諦現空雙聚,名理成如幻;及許勝義諦唯於現境斷絕戲論,名極無所住。二中初者許是靜命論師及蓮華戒等。其如幻及極無所住之名,印度論師亦有許者.(1)龍樹、提婆是[根本中觀師其他像佛護、清辯、月稱、寂護等都是[隨時中觀師]。(2)從[名言](abhidhayaka或naman),亦即世俗之言語(即世俗諦)的觀點來看,[隨侍中觀師]又可分成兩派:主張[外境]實有的,稱為[經部行中觀師]主張[外境]實無的,稱為]瑜珈行中觀師]。(3)從[勝義諦](究竟真理)的觀點來看[隨侍中觀師]也是可分成兩派:主張[現空雙聚]的,稱為[(理成)如幻派](sgyu-ma rigs grub);主張[唯於現境斷絕戲論]的,稱為[極無所住派](rabru mi gnas-pi)。(4)寂護與蓮華戒二人屬於[(理成)如幻派]。
在以上有關宗喀巴的說法當中,(1)是容易理解的。而(2)中說到[瑜珈行中觀師],無疑地與前文布敦《佛教史》所說的相吻合;那是一個與後代瑜珈行派(Yogacara),亦即唯識宗(Vijnana-vada)合流的中觀學派。瑜珈行派在形上學(Metaphysics)上是一個典型的唯心論(Idealism){Idealism一詞,在知識論(Epistemology)上譯為[觀念論],亦即主張我人無法真正而直接地認識外物;我人所認識的只是內心的[觀念](idea)而已。但在形上學(Metaphysics)上,Idealism一詞卻譯為[唯心論],亦即主張在西方哲學當中,在完全不同的意義;前者乃從認識的過程而言,後者卻旨在探討萬物存在的根源問題。瑜珈行派主張萬法唯識所現,沒有真正的外境存在,這自然是形上學意義下的Idealism(唯心論)。而瑜珈行派的某些學者,例如護法(Dharmapala;A.D.530-560),主張[相分]乃[依他起性]所攝,亦即主張外境是(某種意義的)真實存在,但凡夫都不可能真正而直接地認識其真實本質--[唯識所現];這即是知識論上典型的觀念主張。}亦即主張萬物(外境)的本質並不是物或其他東西,而是心--阿賴耶識(alaya-vijnana)。與之合流的[瑜珈行中觀學派],自然也會(在[名言]上)主張[外境](萬物)的不存在。
第(3)、(4)點是較難理解的。但是第(4)點既然說到[理成如幻派]的代表人物是寂護和蓮華戒等,亦即是瑜珈行中觀派的學者,那麼這兩人和這一學派的主張去探究,或許可以理解宗喀巴的意思。宗喀巴在說明瞭[理成如幻]與[極無所住]兩派之後,又引了智軍論師的話說:聖父子(指龍樹及提婆)所造《中觀論》中,未明外境有無之理。其後清辯論師破唯識宗,於名言中建立許有外境之宗。次,靜命(寂護)論師依瑜珈行教,於名言中說無外境,於勝名中說心無性,別立中觀之理。故出二種中觀師;前者名為經部行中觀師,後者名為瑜珈中觀師[現空雙聚](現象與空理二者合一)吧》,另一方面,清辯的經部行中觀學派只主張勝義諦中[外境](現境)是空,世俗諦中不空[外境];因此,在勝義諦中,[外境](現境)斷絕了一切的戲論,成為空無所有了。這也許就是宗喀巴所謂[極無所住派]的主張--[勝義諦唯於現境斷絕戲論]吧?
清辯的[經部行中觀學派]與寂護等的[瑜珈行中觀學派],應該都是屬於清辯所首創的[自續派]。因為,宗喀巴的弟子--凱度(Khai-dud,或Mkhas-grub),在其《Ston-thun-bskal-bzan-mig-hbyed》一書當中,曾把瑜珈行中觀學派,叫做[瑜珈行中觀自續派](Yogacara-madhyamika-svatantrika)。不但這樣,凱度不列舉了一些布敦和宗喀巴所沒有列舉的論師,例如解脫軍(Vimuktasena)、覺吉祥智(佛智足,Buddhajnanapada)和無畏笈多(Abhayakaragupta)等,他們都和寂護、蓮華等戒一樣,屬於[瑜珈行中觀自續派]
和經部師乃至清辯等經部行中觀學派一樣,月稱主張在世俗諦中,外境是真實地存在。
中觀學派[因緣(所)生](pratityasamutpanna)的思想模式;亦即,[內識]與[外境]是相互依持的存在,有[外境]才有[內識],反之,有[內識]也才有[外境],絕對沒有獨存的[內識]或獨存的[外境]。而且,站在中觀學派一切皆空之勝義諦的立場,如果[外境]是空的,依存於它的[內識]自然也是空的,絕對不可能有[內識]實有有而[外境]虛無的唯識說法。所以,月稱說:[總如所知(外境)非有故,應知內識亦非有。
以下 為印老部份說明:
《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法」以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為先,「大乘佛法」以空性、真如等為量。龍樹面對佛教界的相互抗拒,於是探求佛法的真義,以「佛法」的中道madhyamā-pratipad緣起,貫通大乘空義,寫出最著名的一偈,如『中論』卷四(大正三0‧三三中)說: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眾因緣生法」,是緣起法的異譯。第二句,依梵本是「我等說是空性」。緣起與空性的統一,可見當時的經文及大乘行者,已有這種見解,龍樹不過是論述得更精密更完成而已。緣起與空性,不是對立的,緣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緣起。從依緣而起說,名為緣起;從現起而本性空說,名為空性。出發於緣起或空性的經典,所說各有所重,而實際是同一的;說得不同,只是應機的方便。龍樹是大乘行者,所以依空性成立一切,如『中論』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11.010。『迴諍論』說:「若人信於空,彼人信一切;若人不信空,彼不信一切」▼ 11.011。空,是成立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法則。大乘經說空性,大都是:「空中無色,……無智亦無得」。一切無所得,一切不可安立,一切法空而隨順世俗說有,不免引起誤解:真實義並沒有善惡因果,說善惡因果,只是化導愚人的方便。說空而有輕視或破壞世俗事的傾向,問題就在這裏。所以龍樹重空性,而說緣起與空性,不但不是對立,而且是相成的。『般若經』廣說空,重在勝義,但空也有虛妄不實的意義,龍樹著重這點,專依無自性ni?svabhāva明空性
。為什麼一切法空﹖因為一切法是沒有自性的。為什麼無自性﹖因為是緣起有的。『中論』貫徹了有自性就不是緣起,緣起就沒有自性的原則,如說:「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眾緣中有(自)性,是事則不然」▼ 11.012。這樣,緣起是無自性的,無自性所以是空的;空無自性,所以從緣起,明確的說明了緣起與空性的統一,如『迴諍論』▼ 11.013說:
「若法依緣起,即說彼為空;若法依緣起,即說無自性」。(頌)
「諸緣起法即是空性。何以故﹖是無自性故。諸緣起法其性非有,無自性故。……無自性故說為空」。
緣起與空性的統一,關鍵在沒有自性。緣起是無自性的、空的,所以可依緣起而契會空性。空性是無自性的,所以依空而緣起一切。緣起即空,也就是「世間即涅槃」了。」( Y 34p128~130 )
《印度佛教思想史》:「龍樹說緣起即空的中道,然空是『阿含經』以來,佛教界一致宣說的修行法門,只是解說有
些不同而已。『大智度論』提出了三種空:一、分破空,二、觀空,三、十八空▼ 11.048。「分破空」,即天臺宗所說的析法空。以?為例:將?分析到極微paramā?u,而極微是假立的,如「推求微塵,則不可得」。「觀空」:外境是可以隨觀心而轉的,如『阿含經』所說的不淨觀Aś}ubhā-sm?ti,十遍處da?a-k?tsna-āyatanāni等。如一女人,或見是美麗清淨的;修不淨觀的,見是惡露充滿的;嫉妒他的生瞋恨心;無關的人「無所適莫」。好惡、美醜,隨人的觀感不同而異,可見外境沒有實性,所以是空。「十八空」a??ādaś}a-śunyatā?:雖隨法而有種種名字,而所以是空的理由,都是「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 11.049。這是說一切法本來自性空,也就是出離二邊戲論的中道,是大乘空的精義▼ 11.050。『智論』含容的統攝了三種空,偶爾也以前二空為方便,但究極的離戲論的中道,是十八空──本無自性空。『智度論』在說到空,無相animitta,無願apra?ihita為甚深義時,又提到三種空:一、「三昧空」:在三昧samādhi──定心中,觀一切法空;空是能緣的三昧(心)空,以空三昧觀一切法,所以說一切法空。二、「所緣空」:所緣境是空的,緣外境的空相,名為空三昧。三、「無自性空」,如『大智度論』卷七四(大正二五‧五八一中──下)說:
「不以空三昧故空,亦不以所緣外色等諸法故空。……此中說離是二邊說中道,所謂諸法因緣和合生,是和合法無有一定法故空。……無自性故即是畢竟空,是畢竟空從本以來空,非佛所作,亦非餘人所作,諸佛為可度眾生故,說是畢竟空相」」( Y 34p139~140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