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6

佛陀的古道(The Buddha’s Path)--毗耶達西法師(Ven.Piyadassi)編輯,方之中譯 2 of 2

佛陀的古道(The Buddha’s Path)--毗耶達西法師(Ven.Piyadassi)編輯,方之中譯 2 of 2
(南傳佛教基本教義)
(FROM http://dhamma.meibu.com/index1.htm )


慈愛是一種積極的力量。有慈愛的人,每一行動都得以純潔的心來做的,對別人幫助、救援、鼓勵,使別人的道路更容易、更順利、更適合於克服苦惱、贏得更高的快樂。
發展慈愛的方法是通過考慮憎恨的害處和不憎恨的好處。根據現實,根據業來考慮,實在是沒有什麼要恨的。恨是感覺的一種愚蠢方法,此種感覺產生越來越多的黑暗,妨礙正確的理解。恨限制,愛解放;恨壓制,愛開放;恨帶來自責,愛帶來平安;恨激動,愛沈著、平靜、鎮定;恨分裂,愛團結;恨強硬,愛溫和;恨阻礙,愛幫助。這樣,通過正當的研究,評價恨的結果以及愛的好處,人就應當發展愛。[xl]
正思惟的第三個方面是“悲”(憐憫或同情)。悲的意義是這樣界說的:“好人對別人的災難擔心的品德。”“好人看到別人的痛苦給與同情的品德。”殘忍、暴力是悲的直接敵人,而一般的悲傷則是間接或戴假面具的敵人。雖然後者可能在友愛的偽裝下出現,但那不是真正的“悲”,而是虛偽的同情。這樣的同情是欺騙性的,必須努力區分同情的真偽。真正有同情心的人,不傷害別人,不壓迫別人,並努力解救他們的苦難,無分別地給他們以安全感。
通過教導和示範,佛陀就是大悲湣者。他向一切眾生發大悲心,他的行動從來沒有脫離悲心。佛陀的全部教導都滲透這種高尚的悲心。善與惡不能共存,惡滅時,善才能建立起來。有各種自私思想的人不能修悲心。自我犧牲的人,內心充滿著憐憫純潔的思想,並希望幫助別人,為別人服務。自私者不能真正為別人服務。因為他們的自私動機阻止他們為善。他們一成為自私和自我擁有的人,就不能淨化自己的心。硬心腸要由憐憫與同情來克服。假若你去掉佛陀教義中的“悲”,你就是去掉了佛教的心臟。因為一切道德、一切善行和公正,都是以“悲”作為基礎,作為它們的母體。菩薩或要成佛的人所修的一切波羅蜜,都是從“悲”開始的。悲是溫和,是心的一種品德,而見解或智慧則是洞察力。悲由智慧來指導,而智慧也由悲來啟發。它們彼此是手挽手前進的。都是佛教的脊樑骨。
必須注意,不要把悲心與悲哀的病態表現、精神痛苦的感覺和多愁善感混為一談。一個親人的損失,人哭,但那不是悲心。假如我們仔細分析這些感情,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感情,是我們內心私愛思想的表面化。我們為何感到悲傷?因為親愛的人死了,他是我們的親屬和朋友,他不存在了,我們感到失去了從他那裏得到的快樂和其他一切,所以我們悲傷。難道我們沒有看到所有這一切是圍繞“我”、“我所”在轉嗎?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自私自利要對這一切負責。我們能把這叫做悲心或憐憫嗎?不是我們的親屬和朋友在我們的眼前死了,我們為何不同樣感到悲傷呢?因為我們與他們沒有關係,他們不是我們的親友,他們的死,我們不損失任何東西,我們仍然享有已經有了的快樂和舒適。現在,這很清楚,就是親人死亡,我們的悲痛感情,是我們自私的結果。這是一種心理上敏感的事,所有世人都受這樣的弱點所支配。精神高度發展的人,他控制這類感情,儘量如實看情況。根據業力,如實看待事物,知道事物不是像它們所出現的那樣。
悲,無疑不是心理上的軟弱狀態。它是一種堅強的持久力。當一個人受難,真正有同情心的人,心裏就會擔憂。但這不是悲傷。這種心理上的震動,推動著他採取行動,激勵他拯救受難的人,這需要精神力量,需要許多耐心和四無量心中的舍心。那些匆忙作出結論的人說悲心是一種軟弱的表示,這是因為它有軟弱的性質。不知他們這講的是什麼?按照他們的說法,可能只有迫害才是堅強的表示。
菩薩過去生中的事,詳細地告訴我們,他是如何努力幫助別人的,如何援助孤立無援並解脫他們的苦難的。生命對一切眾生都是寶貴的,但是菩薩,在他為成佛作準備時,做了許多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為了別人,他甚至施捨自己的肢體和犧牲自己的生命。像菩薩這樣偉大人物的慈悲無私的事情,在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為救一肢舍多財,舍去一肢保命全,
財肢生命全施捨,真正只求憶不忘。[xli]
菩薩為達到如此高度的境界,就修悲心觀。
你被突然的痛哭聲或看到別人的不幸而感動,你的心就產生憐憫,希望自己的行動與慈悲的感情一致,你邁向需要幫助的人,援助他從不幸中解脫。你不自私貪圖某種報酬,不試圖利用這種行動竊取他的財物,這是“悲”字真正的、恰當的意義。假如你利用機會得到報酬或為你的人道表現獲得榮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為窮苦和需要的人服務,唯一的希望是獲“功德”──得到更多的利益與報酬,我認為這好像不是很正確地幫助別人。假若我們以這樣自私的動機看待事物,那我們的善行就被玷污了。我們不應當過分有意於我們善行的果報,並被它所支配。像我們的身影一樣,果報是會跟著而來的。因為行動是會有反應的,種子會生長幼苗,因會產生果。知道業果是正見,但是變成被業果所支配,就會引起貪欲,而貪欲則是正見、清淨和安寧的障礙。
當我們向一個饑餓的人提供食物時,我們沒有必要想升天堂,或想來世的善報,或者希望得到好報。因為那不是佛教徒的態度,或事實上的正確態度。由於抱著這樣希望的思想,就在我們自私的思想上,只能是火是加油。仔細分析,你會看到給那個人食物唯一真正的原因,是因為那個人饑餓。佛陀說饑餓是最糟糕的失調。[xlii]當我們看到他已經吃完食物,他就不餓了,他感覺愉快,那時我們也感到愉快和高興。這樣的無私行為,確實為我們帶來真正的歡喜。對別人的快樂感到高興,是四無量心的第三喜無量心或同情的歡喜。你現在會看到四無量心的慈、悲、喜、舍所起的作用是如何一致地在互相支持著吧。
這樣,通過無私慷慨的佈施,我們就不是吝嗇的人了。這樣不僅我們的財物是大方的,而且我們的思想也是大方的,我們就變得越來越胸懷寬廣了。
因此,在佛教教義中,我們應當盡力理解業果的真實意義。
知道我們的行為對善惡果報是很有必要的。為了知道善惡如何感果這可以,但我們不應有貪心去執著它。正確理解業力及其如何起作用,可以激勵我們成為正直和富於同情心的人。
同情不僅僅限於對窮人和需要的人給食物和類似物資的東西,或給乞丐一個銅錢。一切純潔動機的行為,沒有貪,沒有邪見,沒有驕傲,都被視為真正仁慈的行為。對文盲傳授知識,指導笨人和未受教育的人沿著正確的道路走,對弱者和膽怯的人給與力量和支持,照顧病人,等等,都是仁慈的行為。
奇怪的事是例如佛陀照顧病人的模範行為。他是一位偉大的醫師。佛陀不僅以友好的感情治療病人,而且也以悲心照顧病人。《法句義疏》[xliii]記載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舍衛城一位青年人聽佛說法,增強了信心,加入了僧團,成為著名的帝須。過了一段時間,他病倒了。先是身上長了一些小膿泡,這些膿泡慢慢地變大了,開始破裂,最後發展到全身潰爛。他的同伴比丘們,不願意照顧他,他成了孤獨無依的人。佛陀知道這件事情後,就去火房燒了一些開水。接著佛陀來到帝須所在的地方。他看到帝須躺在一角落的床上。比丘們知道佛陀要做什麼,就連床帶病人抬到火房。佛陀要比丘們為帝須洗淨袈裟並晾開,而他自己則為病比丘輕輕地洗淨潰瘍。病人的精神好些了,安心地躺在床上。如是佛陀就為他說法,帝須集中精神聽,在說法結束時,他證得了四果四向的聖位──阿羅漢果並圓寂了。火葬按時舉行,佛陀將他的遺物藏於一座塔中。[xliv]
無人類性格是一種特殊宗教、民族、種族或文化的特點。所有那些有眼看和有心理解的人,都會發現,一切友好的行為、憐憫同情,都是普通的人道行為。但是,唉,當人們被錯誤指引和錯誤領導時,他們說並計畫什麼……“聖戰”。戰爭就是戰爭,何必說什麼“神聖”?有戰爭,就永遠不會有和平。所有戰爭都是野蠻的。
書中說到一次事件,此事件曾經一度將佛陀帶到戰場。釋迦族人和拘利族人為爭盧奚多河之水處於戰爭邊緣。佛陀知道災難即將降臨,便到他們那裏去,問他們是什麼更寶貴?是水,還是人類的血?他們承認人類的血更寶貴。佛陀說服了他們,策劃中的一場屠殺戰爭被制止了。[xlv]
佛陀是有名的和平使者,他不斷使用的唯一武器是慈悲。他以真理和慈悲武裝自己,馴服了阿羅婆迦、盎崛利摩羅、醉象那羅祗梨及其他傷害過他的人或動物。被馴服的盎崛利摩羅成為佛陀的弟子,後來成為阿羅漢。他讚歎說:
某些被棍所馴服,某些又被棒打從,
馴服我是堅定者,棍棒武器均不用。[xlvi]
佛陀的弟子們“為眾多人好,為眾多人之幸福”被敦促四出弘法,不傷害任何人,沒有任何強迫別人改變信仰的事件發生。
佛教的慈悲觀,沒有妥協讓步的限制,一切眾生,甚至包括在腳下爬行的最小生命,都在慈悲的範疇以內。佛教的生命觀是這樣的:沒有什麼生命不被考慮在慈悲範疇以內,人與動物和昆蟲之間,人與人之間,如貴與賤、富與貧、強與弱、聰明與愚癡、黑與白、婆羅門與旃陀羅,或者像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猶太教徒、穆斯林、佛教徒等等,慈悲對他們沒有分別。因為慈悲,如我們在前面所看到的,是沒有界限的。我們如果在上述的虛妄基礎上試圖將人們分開,其分別的念頭就會乘虛而入,這些無限制的品德,就變成有限制的人。這種限制是與這些道德倡導者的崇高理想相違背的。
佛陀教導的慈悲精神感動了西元前三世紀印度佛教大帝阿輸迦的心。他在成為教徒以前,像他的父親賓頭沙羅和祖父旃陀羅崛多一樣,是一個好戰的國王。他希望擴張自己的領土,就侵略和征服了迦陵伽。在這次戰爭中,成千的人被殺,更多的人受傷當了俘虜。但是後來當他信佛之後,悲心大發,他發現屠殺是愚蠢行為。當他想到大屠殺時,他感到很悲傷,如是就放棄了戰爭。他是有記載的唯一軍事國王在勝利之後放棄戰爭的征服而開始用佛法征服的人。正如他的第十三號石刻敕令所說的:“他把劍插入鞘,不再抽出,希望不傷害眾生。”
東方世界到處傳播佛陀的慈悲信仰,主要是由於阿輸迦大帝的事業心和不懈努力的結果。佛法使亞洲溫和不侵略。我們能說同樣的溫和與不侵略仍流行於亞洲國家,像他們過去做的那樣嗎?令人懷疑。為什麼?因為現代文明沉重地壓在亞洲土地上,一種被接受的論點是:這種所謂文明的興起和發展相配合,人的修養(這是內部發展的結果)降低了,他變得更壞了。由於現代科學的進步,發生了許多變化,所有這些變化和發展,作為物質的和外界的因素,趨向於使現代人越來越世故,與他的粗疏或者固執相配合,更加講究享受,心的品質變得自私和殘忍。實利主義的浪潮,似乎影響人類,影響他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人們是那麼被感覺器官所限制,他們如此勢利地生活在物質世界中,不接觸內心的善良。
假若是用佛陀教義中的慈悲來支配人們的行為,今天我們就不會是生活在猜疑、恐怖、嫉妒、傲慢、貪、嗔、癡這種氣氛中,這種氣氛使整個世界更加成為軍營,不斷地驅使我們朝著世界末日善惡決戰戰場的邊緣。
這是一種宗教的生活觀,是一種需要完全建立在精神和諧與幸福之上的慈愛和理解的生活。今天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佛法的光輝。
-------------------------------------------------------------
注釋
[i] 見葉均譯《法句》第一頁。──譯者
[ii] 《中部》第一七經、第一一七經及各處。
[iii] 《中部》第七八經、第一一七經及各處。
[iv] 《中部》第一九《雙考經》(Dvedhavitakka-sutta)。
[v] 《中部》第三八經。
[vi] 根據佛教說,行佈施和持戒,對未來受善報是有幫助的,那就是說未來生活好,但是不能斷生死、得解脫──涅槃。
[vii] 《毗奈耶.大品》:心理上的柔順等是解脫官能上的快樂才有的。
[viii] 《中部》第二六經,第三六經。
[ix] Pabbajja sutta(《出家經》)。
[x] 在印度,有四個主要種姓:刹帝利(Ksatriyas)、婆羅門(Bramanas)、吠舍(Vaisaya)、首陀羅(Sudras)。前三種姓被說成是較高的種姓。
[xi] 《法句》第三O二偈。
[xii] 《增支部》第一卷第八O頁。
[xiii] 《法句》第四九偈。
[xiv] 詳見《中部》第五經,第一七經。
[xv] 這個經的全文在《增支部》第四卷第三五四頁;《自說》第三四頁;簡要意義在《法句義疏》第一卷二八七頁;《長老偈》第六六偈。據說彌醯是釋迦族人。《法句》偈文(三三、三四)如下:“輕動變易心,難獲難制服,智者調直之,如匠搦箭直。如魚離水棲,投於陸地上,以此戰粟心,擺脫魔境界。”(見葉均譯《法句》第八頁──譯者)
[xvi] 《中部》第二二經。參閱《中部》第五四《哺多利經》(Potaliya-sutta)。
[xvii] Anicca(無常)、Tuccha(空)、Musa(假Mosadhamma)(虛妄法)。
[xviii] 《中部》第一O六經。
[xix] 《中部》第六二《大教誡羅侯羅經》(Maharahulavada-sutta)。
[xx] 《法句》第四二偈。
[xxi] 《法句》第一三偈。
[xxii] 《中部》第三二經。
[xxiii] 《中部》第三二經。
[xxiv] 《法句》第一O三偈:“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
[xxv] 《法句》第二O一偈。
[xxvi] 《法句》第二一二到二一六偈。(這五首偈文,作者全文引用的只有一首。其餘四首,都只引用了頭一句。其他三句,均以虛號……代替。現將葉均譯的全文抄錄如下:
從親愛生憂,從親愛生怖;離親愛無憂,何處有恐怖?
從貪欲生憂,從貪欲生怖;離貪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從欲樂生憂,從欲樂生怖;離欲樂無憂,何處有恐怖?
從愛欲生憂,從愛欲生怖;離愛欲無憂,何處有恐怖?──譯者)
[xxvii] 《經集》第七二偈。
[xxviii] 《經集》。
[xxix] 未證阿羅漢果位之人。
[xxx] 阿羅漢。
[xxxi] 《增支部》第五卷第三四二頁。
[xxxii] 《增支部》第四卷第九四頁。
[xxxiii] 《中部》第三一經、第一二八經;《增支部》第一卷第七O頁及他處。
[xxxiv] 《中部》第三六經。
[xxxv] 《中部》第二一經。
[xxxvi] 《長部》第一經。
[xxxvii] 《法句》第五偈。
[xxxviii] 《毗奈耶.大品.犍度》第六卷。
[xxxix] 《中部》第五六經;《增支部》第二卷第一九O頁。
[xl] 蘇摩長老和我合著《法燈》第二O一二頁(錫蘭康提佛教出版社)。
[xli] 第五三七《大須陀須摩本生》(Maha Sutasoma Jataka),巴厘聖典會《本生故事》第五卷。
[xlii] 《法句》第二O三偈。
[xliii] 第一卷第三一九。
[xliv] 孔寧漢在1862-62年考古報告中寫道:“在祗陀園(Jetavana)寺東北,有一座塔,建在佛陀曾為一位病比丘洗手腳的地方……塔的殘餘仍然存在,是一堆堅實的磚塊,離祗陀園寺550英尺。殘跡堆是24.5英尺高,全部是用24*10*3.5英寸磚修建的。充分證明其古老。”
在孔寧漢繪製的舍衛城的地圖上,在規劃中,這座塔是用H標明的,見《印度考古調查》第三四一頁(1871,西姆拉)。
[xlv] 《增支部義疏》第一卷第四三一頁;《經集義疏》第三五七頁;《長老尼偈義疏》第一四一頁。
[xlvi] 《長老偈》第八七八偈。
第九章 正語
所有的宗教和哲學都主張,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和他所生活的社會美好,應提倡某些道德觀念。這些道德觀念的標準則不一樣,某些人的道德觀念,可能不適合其他的人。正確和錯誤的行為準則,有時要依靠世界人民的不同背景──他們的地理、經濟和社會情況等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道德的原則標準是不一樣的。
看起來,是否由於時代的變化,人們好像在想宗教導師們所制定的某些道德原則已經過時。他們熱衷於自己的快樂生活。假若他們認為道德行為準則是障礙,那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將這些準則擱置一邊,然後接受新的行為方式,不久成為習慣,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無人介意說這些行為不好。不過有許多道德原則,不分膚色、種族或宗教,都是期望要遵守的。
佛教的道德範疇是廣泛的,有各種各樣,但是佛教的道德或戒的作用則只有一個,而不是很多,這就是人的語言和行為的控制。換句話說,就是語言和行為的純潔。佛教教義中規定一切道德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戒行,但是戒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因為戒對定有幫助。另一方面,定又是從真實智慧獲得的一種手段。它們輪流起作用,產生佛陀教導的最後目的──心解脫。所以戒、定、慧是人的情感和理智的混合體。佛陀為此目的指導他的弟子。
佛陀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僅是有理性的,而且是一切美好的生活現實──道德圓滿和精神解脫。這包含佛陀要我們培養善良的情操,放棄壞的情感。因為僅有善良情操不能引導我們獲得最後解脫,但是這方面應當發展。善良的情操應當經常與正見相結合。這樣,就清楚地知道了戒、定、慧是一根繩的三股,通過這根繩的幫助,謹慎的人就能達到最高的目的,並宣佈其成就說:“所作已辦。”就是這樣,佛法指導信徒通過清淨的生活和正見,斷除諸惡,得到解脫。
在這一章中,我們將討論正語,下兩章分別討論正業和正命。由於這三種屬於戒的一類,在八正道的範圍內,說的是全部佛教的道德準則,像佛典中所解釋的那樣,用簡單的幾句話來解釋戒,這並不是不可以的。
佛教的最高目標──究竟解脫,不是驟然可以證得的,它是一種逐漸的過程,一般要循序漸進地修持。正如經中經常指出的,得到精神上的清淨,是通過戒行的修持而來的。沒有戒行的修持,精神上的清淨和證入解脫是不可能的。佛陀告誡弟子們,在進入定和慧的道路之前,首先在道德行為上要遵守戒律。所以,從頭開始是必要的。佛陀教導修道的起點是戒,是道德的行為。要在戒的堅定基礎上站穩,就必須努力制伏瞬息變幻的心念。
佛陀向弟子們指出了克服語言和身體犯罪的方法。弟子馴服舌頭、控制身體的行為,使自己賺取生活方式的純淨,嚴持戒律,就能在道德基礎上很好地建立起來。所以,他修學一些重要的戒條並認真地遵守,即使是最微小的違犯也要戒掉。[i]他要這樣控制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努力守護自己的根門。[ii]因為假若他對根門缺乏控制,不健康的念頭就會蒙蔽他的心靈。守護住根門,見色、聞聲等等,他就既不被這些外境所迷惑,也不會引起反感,而是心境保持平衡,捨棄一切歡喜和厭惡,熱情地修習官能的控制。
他吃東西有節制[iii]並憶念:不是為自我放縱,不是美化身體,而是為了梵行保持不受損害。他專心警寤策勵,[iv]清除自己心裏的諸煩惱。[v]這種行為或生活模式,只適用於比丘而不適用於俗人。
假若弟子們熱衷於修道,他就會毫不猶豫地前進,開始更加艱難的修定任務,通過採取適合於他性情[vi]的主題,不停地繼續前進,圓證菩提。他逐漸一點一點地、一刹那一刹那地[vii]通過克服妨礙修定的重重障礙,淨化自己的心靈。他就是這樣努力,注意控制變幻無常的心的。折伏諸根,他的語言、行為和心念都在控制之下,他就得到了自製。他現在這樣修學戒和定,力圖通過如實知見,如實看待事物,獲得真正的智慧。如我們在前面討論過的,它包括看待一切因緣所生法的無常、苦和無我的性質。這對一位修定的佛弟子來說,“世界”不是外在的或經驗主義,而是人的身體和與身俱來的識,此即五取蘊世界。對這個五蘊世界,他努力瞭解是無常的、苦的和無我的。佛陀對這個身心世界,曾在對大王一次話中提到,他說:
大王,經常記住,看世界是空──捨棄有‘我’之看法。[viii]如是即可征服魔羅(死)。
一個佛弟子是這樣修慧時,他就能正確理解“無常之物不值得歡喜,不值得重視,不值得執著。”[ix]他不認為五蘊、五根和與之相應的境是“我”和“我所”。佛陀曾告誡說:
諸比丘,非汝等之物,棄舍;棄舍,于汝等有利。諸比丘,何為非汝等之物:啊,諸比丘,色身非汝等之物,棄舍;棄舍,于汝等有利;受非汝等之物……想非汝等之物……行非汝等之物……識非汝等之物,棄舍;棄舍,于汝等有利。[x]
他這樣如實理解事物,體會五取蘊的真實性質,“無依止而住,在世間不執取任何事物。”[xi]──蘊與官能世界,在生活中感受最高的快樂──涅槃。簡單一句話,這是雅利安(聖)弟子通過逐漸修習而達到最終目的的方法。
讀者會注意到,通過逐漸修持,實為最後解脫的這種自我淨化、自我控制,沒有任何外力強迫。對於已辦或未辦之事,既無獎賞,也無懲罰,不用聖水洗浴,既不向什麼神上供,也不禮拜神、禮拜太陽或火。為什麼呢?因為清淨和染汙完全依靠自己,外界的有情或無情,不能也不批准我們的清淨和解脫。《法句》說:
非裸行結髮,非塗泥絕食,
臥地自身塵,非以蹲踞住,
不斷疑惑者,能令得清淨。[xii]
關於佛教的道德準則──戒,現在讓我們來詳細地討論一下。在巴厘文的另一原典《長部》第一經中,我們發現有一個關於“戒”的很長和很複雜的故事,在這裏我們暫不作討論。
在正當行為的專案中,最基本的是守五戒。這是佛教道德的ABC,是在家信徒要遵守的基本戒條。這些戒條是:
1.不殺生。[xiii]
2.不偷盜。
3.不邪淫。
4.不妄語。
5.不飲酒。
愛德溫.阿諾德爵士在《亞洲之光》中,是用下面的話來形容五戒的:
不殺唯恐汝自殺,原因全為憐憫他,
走在人生向上路,此行可謂最低下。
自由給與方可取,但非貪得強與欺,
為人不愛非義財,只取屬於彼自己。
不作偽證不詆毀,更不妄言說是非,
內心清淨說實話,此方堪稱真諦輝。
避開藥物麻醉劑,用彼能使智亂昏,
澄清心境洗身體,無須神酒蘇摩羹。[xiv]
不觸鄰居人妻妾,不作肉欲犯罪行,
此種行為是非法,亦非人情適當行。
這些戒是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和實踐的,不光是念一念,說一說就能完事的,或者是只適用於別人而與自己無關。
“心中知道戒條之人,但不實踐,有如人點燃燈,卻又閉上眼。”[xv]
佛教不要求在家信徒像期望僧團成員一樣遵守所有的戒律。但是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道德觀念對向上之路是重要的。皈依三寶、成為佛教徒的人,期望他至少要守這五條基本戒。五戒是道德的起點。五戒不限定在某個特殊日期或地方才遵守,而是終生經常在一切地方都要遵守的。除那些至少證了初果以上的人以外,其他一切人都有可能犯戒。不過一旦有違犯發生,後悔對一個的軟弱和缺點是毫無用處的。因為後悔沒有好處,不能幫助自己或幫助別人,它只能擾亂人的心靈。另外,根據佛教說,戒是可以遵守的,犯錯誤不是“罪行”,“罪行”那個字眼,對佛陀的教義來說,是無關的。沒有“破壞佛的法律”這樣的事,因為佛不是立法者,不是對有情懲惡獎善的裁決者。所以沒有“罪行”悔恨、悲傷或遺憾的事。事情的作者要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他遭受苦果或享受樂果,是為善還是作惡,那是他自己要關心的事。還應當說,一切善或惡的行動,不必要成熟,一個人的善業強可能壓服惡業,反過來也是一樣。
上述已清楚地表明,沒有法律或規定,沒有人強迫你,是你自願答應守戒,自己為你的行為負責。假若違犯了你已經遵守的戒,那你就很有必要下決心不再犯,糾正自己的缺點,努力改正,不再違反。一個細心的思想家應當體會到遵守這些戒條的唯一目的是控制自己的感情衝動,控制邪惡的傾向和錯誤的行為。這是為清淨和快樂鋪平道路,促進誠實,給社會以安寧。經過仔細分析,我們知道遵守這些戒條,是減少社會一切邪惡根源貪、嗔、癡唯一的方法。例如第一條戒,沒有嗔恨和殘忍的思想,就不會有傷害;第三條戒的情況尤其是貪;第二條戒和第四條戒,可能是由於貪和嗔;第五條戒是貪。癡則隱藏在所有這五戒的背後。
要注意的重要之點是從飲酒而引起的癡。它障礙清醒的思路,減弱推理的能力,令人粗疏大意,令人頭腦發昏和成為其他邪惡的主謀。醉漢對自己的行為是不負責任的,可能犯下任何的罪行。所以,違犯這一條戒,可能導致一個人違犯其他所有的戒。佛陀說:
諸惡致狂亂,尤其濫用意,此諸惡基礎,行者應捨棄。[xvi]
可能有人爭辯說:有節制的飲酒無害。但是有一種說法:
先是人飲酒,接著酒飲酒,然後酒飲人。
所以,比較好的是心中經常記住佛陀的警告:
留意,自我控制和沈著。
讓我們避開麻醉藥物和酒類。這些東西使人看不清生活的真諦與解脫的道路。
記住!第三戒和第五戒有密切的關係,它們彼此支援,二者都產生“享受”。在巴厘文藏經中,有時將第五戒省略,作為八正道中所說的道德準則,歸納到第三條戒中。接著又有沙彌十戒。[xvii]這十戒的構成,是對上述的五戒之外,再增加五戒。[xviii]這五戒是:
6.不非時食。
7.不歌舞觀聽。
8.不著花蔓、好香塗身。
9.不坐高廣大床
10.不捉金銀。
還有在家信徒在特殊日期遵守的八戒。這裏所說的特殊日期,是指月圓日和新月日。八戒的構成是將第七戒和第八戒合併為一戒,略去第十戒。
遵守戒律的人,用佛陀的話說,是善士;假若鼓勵別人守戒,那他就更是善士了。[xix]
在八正道中,正語之下,說到有四戒:戒妄語、戒誹謗、戒粗惡語、戒無益語。
這些佛教的行為準則乍看起來好像是消極的,但不應以為戒條只是消極的禁止。在田裏準備下種以前,有必要先除草。同樣,人也很有必要首先淨化自己的言行,然後再去為善。我們應當承認,自己的心經常會起一些不健康的念頭,燃燒著貪、嗔、癡三種毒火,處在一種不健康的狀態中。從這種狀態中所表現出來的語言和行為,當然不可能是健康的。因此,需要首先制止邪惡,制止不嚴謹的行為。勸人為善,首先要純潔語言和行為。喜歡為別人做好事的人,不做某種不適當的事是困難的。這就需要極大的精神力量、最大的毅力和決心。另一方面,因為一個人的憐憫和同情,這不是消極守戒,而是不傷害別人;不說謊,是因為愛真理,等等。
細心的佛經讀者,會發現佛陀也曾經說過戒律積極方面的意義。舉例如下:
不殺,不奪取任何有情之生命;彼放下棍與劍,謹慎、憐憫,須對一切眾生慈祥與同情。戒不與取,(只)取所與……彼居住清淨,無偷竊之意向。不誹謗……彼與爭論者和解,與友好者加強友誼。彼說話和藹,令人歡喜愉快,有助於協調一致。不說粗惡語,彼說話文雅、悅耳。感情深厚……不說無用之語。彼說話適時,與事實相符。對於目的,同法與律一致,語言值得珍藏(于心),有理、適當、有鑒別,說在是處。[xx]
這樣,我們就看到佛陀在正確語言中,又是如何強調積極方面意義的。不管怎樣,努力的人,熱心專注于清淨之道,沒有時間浪費在無益的空談之中,而是敦促和激勵自己,遵循有路標的道路前進。[xxi]
佛陀的教導,沒有什麼含糊不清的。一個人知道惡就是惡,善就是善,避免錯誤,走正確的道路,為何還躊躇呢?假如一個佛教徒已經懂得了佛陀的教導,他棄惡從善是很自然的事。佛陀的教導是: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正如這首重要偈文所說的,在行善之前,先止惡是很重要的。當一個人善惡兩者都做了,如是在戒行中加強了自己。假若他願意,那他就能夠通過修定,調禦自己的心,致力於更加艱難的修習。不過想這樣來訓練自己的心,沒有戒行為背景,沒有有規律的行為,而只是一種願望和設想,那是不能實現的。
在佛教中,八正道是基本的清淨之道。佛陀說:
行為、[xxii]知識、[xxiii]法[xxiv]與高貴之道德生活,有情依此淨化,非由血統與財富。[xxv]
無論何惡,與惡有關,屬於惡──一切均由心生(按字義講,心領先於一切)。無論何善,與善有關,屬於善──一切均由心生。[xxvi]
心或思想被攝護時,身業亦被攝護,語業亦被攝護。
心未被攝護時,身業亦未被攝護,語業亦未被攝護。[xxvii]
所有這些行為(業)的根源是貪、嗔、癡或無貪、無嗔、無癡。在第一個三(貪、嗔、癡)影響之下的行為,是無益的,是應該譴責的,其結果是痛苦,導致進一步的作業,而不是業的消滅。在第二個三(無貪、無嗔、無癡)影響之下的行為,是有益的,值得讚歎,這些行為帶來快樂,進一步導致業的終止,而不是增長。[xxviii]
這樣,由於有三個不同的心所為緣有三種為善和作惡的方法。它們產生的結果與所作的業相一致。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心同水庫相比較。水庫需要注意保持水源的來源和清潔。假如水庫被破壞,水源被污染,喝了水管中的水,人就會出現麻煩。假如他知道水不好,將水管的龍頭關掉,即是水庫被污染了,他也不會遭受麻煩。由於他不願意永遠關上水管,那他的任務就要清理水庫,這樣他就能夠打開水管並喝水。人的心也像水庫,有兩個排泄口,即語言和身行。心的失落,是通過這兩個出口。假若思想是純潔的,它們的擁有者就享受善果;假若思想不純潔,他必受惡果。假若他不讓惡思想從這兩條通道逃離,他的語業和身業就不會受到染汙,因為那兩條通道得到保證而被關閉了。不過心──這個水庫,是沒有受保護的,他必須作一番認真的努力來守住他。這樣,心的內含才不會被污染。為此,他需要修定。雖然他的心是這樣定下來了,集中並保護好了,但它仍處於不安全的狀態中。所以他需要智慧,需要洞察力保持它不受污染。一旦這樣做到了,他的心就不受諸漏的污染和不淨的影響了。
從這個譬喻,雖然有可能懂得戒行守衛語業和身業是道的起點,但它對人的修持與淨化仍然是那麼重要。
對佛教的道德準則,已作了這個簡單的一般介紹。現在讓我們來討論正語。語言對人是很重要的。因為僅僅一句話,能夠改變一個人對整個善惡的看法。語言的天賦,動物是被拒絕有的。人既有這個天賦,難道我們不是真正的幸運者嗎?但是我們當中為自己和他人的福利注意使用這個天賦的人,該是多麼的少啊!只要人們說話考慮更為周到和文雅一些,他們所寫的文章更加正確和誠實一些,許多麻煩和誤解是能夠避免的。
語言是一種有極大價值的天賦,通過它能夠表達思想和與別人分享概念。假若無骨而柔順的舌頭被允許不受拘束地轉動,它就能夠起破壞作用。家庭之間的許多爭吵和打架的麻煩,國家之間的戰爭,難道它不負責任嗎?如果人能馴服自己的舌頭,難道世界不是更美好生活的地方嗎?
語言不應由毒害心靈──貪、嗔、癡、驕、自私等等所支配。多言肯定是妨礙安寧、妨礙正確的心念的。胡亂轉動的舌頭,導致所有四種錯誤形式的語言。佛陀說:
諸比丘,在饒舌的語言中,有五種不利與危險:喋喋不休的說話人說妄語、誹謗語、粗惡語、無用語,死後生惡趣。[xxix]
1.在正確語言的範圍內,首先是戒說妄語,要說實話。這樣的人,正如《慈經》中說的是品德高尚的人;不但如此,而且是坦率正直的。他誠實、正直和可靠。他不離開真理贏得名聲或使別人高興。他好像嚴格,但“真理是一個,因為無第二。”[xxx]“佛陀從不今天說了的話,明天又說相反的話。”[xxxi]“因為彼所說如所做,彼所做如所說,彼被稱為如來。”[xxxii]佛陀所以被稱為“審諦真”。
關於這種說謊的惡行,佛陀在對七歲小沙彌羅侯羅[xxxiii]的第一次教導中就謊言不應取的問題(我們知道年幼兒童自覺或不自覺地經常說謊)是那樣地強調。
有一次,佛陀去看小羅侯羅。羅侯羅準備了座位,並拿來了洗腳水,佛陀洗了腳坐下,小羅侯羅向佛陀致敬後,就坐在他的身旁。接著佛陀在一個容器中倒入一點水,說:
──羅侯羅,汝見容器中之少量水否?
──是,見到,世尊。
──即是如此,羅侯羅,可鄙者,乃有出家地位之人所說無恥謊言。
接著佛陀將水倒掉,對沙彌說:
──羅侯羅,汝注意此少量之水被倒掉否?
──是,注意到,世尊。
──即是如此,羅侯羅,確實應棄舍者,乃有出家地位之人所說之無恥謊言。
接著佛陀翻轉水的容器,對沙彌說:
──羅侯羅,汝見此容器翻轉否?
──是,已見,世尊。
──即是如此,羅侯羅,應翻轉者,乃有出家地位之人所說之無恥謊言。
佛陀接著又將容器立起,對沙彌說:
──羅侯羅,汝見盛水容器已空否?
──是,已見,世尊。
──即是如此,羅侯羅,應空者,乃有出家地位之人所說之無恥謊言。……即是如此,羅侯羅(例舉一個國王的象作比喻),任何無恥說謊之人,我說彼無惡不能作。所以,羅侯羅,確實如此,汝應訓練自己:“即是玩笑話,吾亦不說謊。”[xxxiv]
2.誹謗或離間是舌頭能犯的第二種惡行。巴厘文的這個字,意為“破壞友誼”。誹謗他人是最壞的行為。因為誹謗者捏造假話,企圖損害他人的名譽。誹謗者經常是同時犯兩種罪行:他說的是假話,因為他所說非實;接著他又在背後罵人。
在梵文詩中,背後罵人被比作蚊蟲。蚊蟲雖小,但有毒,它來時唱歌,落在你的身上吸血。如果是雌蚊,可能還會傳染瘧疾給你。還有,誹謗者的話,可能像蜂蜜一樣的甜,但他的心裏如充滿著毒液。
讓我們防止破壞友誼的兩舌吧,讓我們說有利平安與和諧的語言以代替招致煩惱的話吧。[xxxv]讓我們為生活在不和與敵對的人們帶來和平與友好以代替散播不良的種子吧。佛陀說:
團結,不要爭吵。
“唯有和諧值得讚歎。”[xxxvi]是阿輸迦刻在石上的銘文。由於人們是互相依賴的,我們必須學會和平、友好和協調地生活在一起。
3.下一戒是不說粗惡語,要說愉快和有禮貌的話。我們說的話,能夠產生得或失、讚歎或譴責、美譽或惡名、悲慘或幸福。一句溫柔的話,能夠溶化最堅硬的心;而一句粗惡語則能造成不可以用言語形容的苦惱。
在說別人的壞處之前,我們應一再考慮,因為這是要破壞他的品德或好名聲的。但是稱讚別人時,假如我們把他的形象略加一點色彩,則沒有關係。因為這不會導致不愉快和不滿。正如佛陀所說:
人嘴生出小柄斧。
當彼說出惡言語,
愚人用此自刎死。[xxxvii]
在佛陀的時代,有時舉行一種叫做“愚人節”的儀式,只有頭腦遲鈍的人才參加。在一周之內,他們用塵土和母牛糞塗身。粗暴地對人們謾駡和叫喊。即使是朋友、親戚、苦行者或比丘,他們也不放過。人們為擺脫他們,會扔給他們少量的銅錢。有一次,佛陀的弟子們懇求佛陀不要進入正在舉行愚人節的一個城市,直到那個節日過去。佛說:
愚人與未受教育之呆子皆如此攻擊,而智者則培修正念,證得不滅之涅槃。[xxxviii]
人的語言常常表明他的品德。一句粗魯話,一種不愉快的姿勢,一種狡詐的微笑,可能將一個好品德的人變成一個罪犯,將一個朋友變成一個敵人。《法句》說:
對人莫說粗惡語,汝所說者還說汝。
憤怒之言實堪痛,互擊刀杖可傷汝。[xxxix]
菩薩的過去生中,有一個故事告訴我們他是如何使他母親斷除粗惡語的。把說他那位母親粗魯,愛說壞話。她的兒子知道她這個缺點,但不願簡單地明說來傷害她。菩薩當時是波羅奈的國王。有一天,他和母親及侍從在前往一個公園的路上,一隻藍色的〖木堅〗鳥發出尖銳刺耳的聲音,是那麼不和諧。他們都捂住自己的耳朵,並叫喊“粗惡的叫聲,刺耳的叫聲,我們不要再聽到。”其後不久,菩薩與母親和侍從正在園中散步,一種印度郭公鳥(杜鵑)叫的聲音是那麼好聽,人們都歡喜,希望它再叫。
這是菩薩等待的好時機,他說:
親愛的母親,樫鳥的叫聲是可怕的,我們都把自己的耳捂住,不願聽。人不歡喜粗魯的語言。郭公鳥雖說是黑色,不美,但是它那好聽的叫聲,贏得了所有人的喜愛和注意。所以,一個人的語言,應當是友好的和有節制的,是平靜和富於意義的……
兒子這樣勸告之後,母親的語言精煉了,姿態也優美了。[xl]
愉快禮貌的語言對人有吸引力。對社會是一種財富。可是優美常常被粗魯損壞。“語言發自內心,心的語言,常常是樸素的、優美的和充滿力量的。”[xli]
4.關於正語的第四戒,也是最後一戒,即戒除無意義的話或閒話。這些閒話在任何地方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人們最不歡喜污蔑他人的閒話了,報紙上連篇的閒話,這些無事的人無休止地放肆閒聊,犧牲別人的時間,自己取樂。正如J.L.霍拉德說的:
總之,閒話不是惡意的,就是低能的個人自白。它是低級、無意義的,常常說的是齷齪事情,把鄰居當成終生的敵人。
佛陀對此的寶貴教導是:
諸比丘,汝等在一起時,有二事應作:或者談法,或者保持安靜。[xlii]
佛陀對閒話、誹謗和謠言是很有辨別力的。因為這些東西干擾寧靜和修定。《法句》說:
雖誦一千言,若無義理者,
不如一義語,聞已得寂靜。[xliii]
聖者,在巴厘文中,有時被稱為“牟尼”,其意為保持安靜的人。是的,“安靜是寶貴的。”所以,除非你保證能改進安靜,否則,就不要說話。
多話乃是危險源,安靜能免諸不幸;
多嘴鸚鵡籠不閉,不會說話鳥高飛。[xliv]
“不以多言故,彼即為智者。”[xlv]“不以多言故,彼為持法者。”[xlvi]惟恐有人誤解“牟尼”的安靜,佛陀又說:
愚昧無知者,不以默然故,而名為牟尼。[xlvii]
在本章結束時,讓我們聽一聽《善說經》所說的:[xlviii]
善說:(1)高貴語言適當;(2)說“法”[xlix]不說“非法”;(3)說愉快之語言,不說不愉快之語言;(4)說真實語,不說謊言。唯說不自負、不傷他人之語,此實為善言。真實為永恆之語言,此乃古法。聖者在真實中建樹幸福與法。佛陀之平安語言導向苦盡、涅槃,此實為善言。
注釋:
[i] 《中部》第一O七《解脫律儀》(Patimokkhasathvara)。
[ii] Indriyaguttadvara(守護根門)。
[iii] Bhojane mattannuta(於食知量)。
[iv] Jagariyamanuyutto(警寤策勵)。
[v] 見《增支部》第二卷第三八頁。
[vi] 性情和修定的主題,見第十四章。
[vii] 《法句》第二三九偈。
[viii] Attanuditthimuhacca,意為去掉有我見(《經集》)。
[ix] 《中部》第一O六經。
[x] 《相應部》第三卷第三二頁;第四卷第八一頁。
[xi] 《念處經》(Satipatthana-sutta),見第十三章。
[xii] 《法句》第一四一偈。
[xiii] 包括他自己。
[xiv] 蘇摩(Soma),草名,其汁是吠陀祭品的重要組成部份,是神的飲料。
[xv] W.Y.埃文斯-溫茨(W.Y.Evans-Wentz)編《西藏瑜珈與密教》(1935,倫敦)第六五頁上的引文。
[xvi] 《經集》第三九九偈。
[xvii] 沙彌(Samanera)是進入僧團的人,但還不是到年齡的比丘(Bhikkhu)。比丘遵守重要的戒有二二O(二二七)條,見《毗奈耶》的《經分別》(Vinayasut Havibhanga)或I.B.霍然(I.B.Tomer)譯《律書》(Book of the Discipline)一、二、三卷,巴厘聖典會版。沙彌也不過雨季安居(Vassa)三個月──七月至十月,比丘是要過的。沙彌的年齡到達二十歲時,受比丘戒。但有時只是年齡也不行。假若他缺乏知識,沒有為過比丘生活對法和律作充分的研究,他就不是適當的候選人。
[xviii] 不過第三條改為“我遵守非梵行(Abrahmacariya)戒。”
[xix] 《增支部》第二卷第二一七頁。
[xx] 《中部》第二七、三八、五一各經;《長部》第一經和他處。
[xxi] 《長老偈》第六三七偈。
[xxii] 行為或業,在這裏的意思是意志作用或求道的願望(Maggacetana)──《義疏》。
[xxiii] Vijja(明),即求道之智慧。──《義疏》。
[xxiv] 法(Dhamma)在這裏表示(Samadhi)──《義疏》。這一偈文,簡要地說明道的三部份:人類通過戒、定、慧,取得真實清淨心。
[xxv] 《相應部》第一卷第三四頁;《中部》第一三四經。
[xxvi]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一頁。
[xxvii] 《增支部》第一卷第二六一頁第一O五經。
[xxviii] 《增支部》第一卷第二六三頁第一O七、一O八經。
[xxix] 《增支部》第三卷第二五四頁。
[xxx] 《經集》第八八四偈。
[xxxi] 《佛史》第一二頁第一一O偈,參閱《增支部》第三卷第四O三頁“當我已明確說彼,何能另說一個!”
[xxxii] 《長部》第三卷第一三五頁第二九經。
[xxxiii] 他七歲參加僧團。
[xxxiv] 《中部》第六一經。
[xxxv] 《中部》第二七、二八經和他處。
[xxxvi] 敕令第一二號。
[xxxvii] 《相應部》第二卷第一四九頁。
[xxxviii] 《法句義疏》第一卷第二五六頁。
[xxxix] 《法句》第一三三偈。
[xl] 《本生經》(Jataka)第二六九故事。
[xli] C.N.博雅(C.N.Bovee)著《各時代的智慧》(Wisdom of the Ages)第二七四頁。
[xlii] 《中部》第二六經。
[xliii] 《法句》第一OO偈。
[xliv] 見《西藏瑜珈與密教》第六一頁。
[xlv] 《法句》第二五八偈。
[xlvi] 《法句》第二五九偈。
[xlvii] 《法句》第二六八偈。
[xlviii] Subhasita-sutta(善生經),見《經集》。
[xlix] 這裏的“法”(Dhamma)包含有意義的話,沒有閒話;“非法”與之相反。
第十章 正業
正業是佛教八正道戒律中的第二項,戒除三種錯誤的行為,即殺生、偷盜和邪淫。正如我們在前章中討論過的,強調對一切眾生要有同情心,只取別人所給與的東西。過一種純淨和貞節的生活。這些是五戒的前三戒。其餘二戒是不妄語和不飲酒。遵守這些戒條的人,在陶冶性情、促進自己與他人和睦相處的正當關係時,不需要很多學問就能懂得這些基本修持的法則。這樣的道德行為,給人以無畏、安全和平靜的感覺。一切道德的生活,都是建立在慈和悲的基礎之上的,這是我們在“正思惟”一章中已詳細討論過的。一個人沒有慈和悲這兩種顯著的品德,不能真正被稱為有道德的人。口業和身業沒有慈和悲,也不能被認為是善的有益於身心的。一個人有了慈悲和深感內疚的好思想,肯定不會有殺生和偷盜等行為;而殺生等這些不道德的行為,是因為殘忍、貪心和無知才幹出來的事。
一些精神修養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心沒有被調伏,總是找藉口在語言或行為中作惡。“思想未攝護,身業亦未攝護,語業與意業亦複如是。”[i]
佛陀說:
愚人是因其行為而被知,聖人亦複如是,由於行為才被人知。
有三種品質之人,應知為愚者。何等為三?錯誤之身業、錯誤之語業、錯誤之意業。有此三種品質,應知為愚者。
有另外三種品質之人,應知為聖者。何等為三?正確之身業、正確之語業、正確之意業。有此三種品質,應知為聖者。
如是,諸比丘,汝等應作如是修持:“我等棄舍愚者所有之三事,培修聖者所有之三事。”諸比丘,汝等應作如是修持。[ii]
由自己的行為塑造自己的品質,無人能給別人以好的品質。每個人應當通過審思明辨,通過注意、努力、憶念和修定活動來建立它。正如一個人要精通一種技藝,必須努力學習。所以要精通高尚行為的技巧,就要依靠好而強有力的品質,他一定要刻苦,要警惕。正如威廉.霍斯所說的:
在所有情況下,好品質是一個人努力的結果。它不是從父母繼承而來的,不是外界的優勢創造的,不是出生、財富、天資或地位的附屬品,而是一個努力的結果。
假若我們想獲得一種有價值的高尚品質,我們就應該記住佛陀反對粗心大意和幻想的警語:
警惕,經常記住。[iii]
在性格的培養中,第一件必要的事是鍛煉克制自己。例如,假若一個人專門講享受,他的善行和品德就會下降──所有宗教和哲學導師都同意這一點。那些高興飲酒的人,被衝動所驅使,享受快樂,是完全不能教育的,直到他們學會控制自己的心行為止。
節制是由於就道德上的考慮和好處而來的。特別是青年人,應當發展道德上的慈愛。因為慈愛滋養精神生活。沒有節制的心,在無意義的活動中浪費自己的生命。品質是要建立的東西,這要依靠我們的決心。
但是持戒,決不是遵守法律條文。佛陀不是專橫的法律制訂者。在佛教中,沒有強迫。俗人或比丘接受戒律是自願的。
看佛陀如何訓練它的弟子,是有趣的事。有一次,馴馬者祗屍拜訪佛陀,隨之有了下面這樣的對話:
──祗屍,汝是訓練者,是馴馬人,汝如何訓練馬,令其馴服?
──世尊,我訓練馬,令其馴服,採用溫和與生硬二法,亦二法兼用。
──祗屍,若要馴服之馬,不服從汝之訓練,汝對此馬將如何處置?
──世尊,在此種情況下,我殺之,理由為何?恐彼對我師氏族產生懷疑。現在,世尊,佛是馴服人之絕世訓練者,世尊,佛如何訓練人使其馴服?
──祗屍,我訓練人,令其馴服,亦用溫和與生硬二法,亦二法兼用。祗屍,此下為溫和法:此是身善業,此是身善業之果;此是語善業,此是語善業之果;此是意善業,此是意善業之果。此是天(神),此是人。
祗屍,此下為生硬法:此是身惡業,此是身惡業之果;此是語惡業,此是語惡業之果;此是意惡業,此是意惡業之果。此是地獄,此是畜生界,此是惡鬼界。祗屍,如是為溫和與生硬二法。(如上)
──世尊,若有人不服從佛之訓練,佛將如何處置此人?
──祗屍,在此種情況下,我殺之。
──佛肯定不奪彼之生命,但佛為何說“祗屍,我殺之”?
──實如是,祗屍,如來不奪彼之生命。然若有人不服從溫和與生硬二法及二法兼用之調禦,如來認為與彼同住有智比丘無必要言及彼、勸告彼。祗屍,當如來與同住比丘認為某人無須說及與勸告時,此即在聖戒中殺人。[iv]
這一段對話,清楚地告訴我們,佛陀不對其弟子強加戒律。但是他作為有悲心的老師,對他們指出什麼是正確的和什麼是錯誤的以及其後果。佛陀又說:
我說:“諸比丘,汝等舍惡。”惡能被捨棄。若彼惡不能捨棄,我將不作如是說。因舍惡能做到,故我對汝等說:“諸比丘,汝等舍惡。”
若此惡之捨棄導致損失與痛苦,我將不說“舍惡”。
“諸比丘,汝等修善。”善能修持。若善不能修持,我將不作如是說。但因修善能做到,故我對汝等說:“諸比丘,汝等修善。”
若修善導致損失與痛苦,我將不說“汝等修善。”但因修善導致幸福與快樂,故我說“諸比丘,汝等修善。”
個人自願遵守戒條,要由他作必要的努力來轉變為行動。假若他漠不關心,他懶惰,別人以守戒的行為作榜樣來勸說他、支持他,那是無益的,責任在他自己。《相應部》中說:
依照所下種,汝獲其果實。
為善者得善,作惡者受惡。
種下善培植,汝享其果實。[v]
1.第一戒不殺生,對一切眾生給與同情,是不受任何限制的。佛教的“眾生”,包括一切有生命有呼吸的動物。被承認的一種事實是:一切活人或動物,都愛護生命和厭惡死亡。因為生命對一切眾生都是寶貴的,他們的目的是保護生命、延長生命不受傷害,這甚至適用於那些有知覺最微小的動物。如說:
于求樂有情,刀杖加惱害。
但求自己樂,後世樂難得。[vi]
一切眾生的快樂,取決於他們擁有生命。所以,剝奪他們的生命,包括剝奪人們一切喜愛的東西,這是極其殘酷和無情的。因此,那些要殺害別人的人,為他們自己帶來的是被殺者的仇恨與惡意,難道這還奇怪嗎?《法句》說:
一切懼刀杖,一切皆愛生,
以自度他情,莫殺莫教殺。[vii]
如我彼亦是,如彼我亦然,
以自與他比,不殺不教殺。[viii]
不傷害,不屠殺其他生命,是一個佛教徒的標準,這是大家都感到的。以殘忍成性對待動物的人,有機會時,很可能也是虐待人的人。當殘忍的思想慢慢地發展到著魔程度時,就有可能成為殘忍的癖好者。佛教典籍指出:
殺生之人,常在此生受苦,結局可悲。死後,其粗暴行為之業力,將長期迫使其進入苦難。若此等生命毀滅者投生富有之家,即是其體美、健康等,然其業力仍將隨彼等進入墳墓。
另一方面:
向別人表示憐憫、不殺生之人,將得善生。若投生人間,將有健康、美貌、財富、權勢、才智等。[ix]
正業就是正行。業的教義,是佛教的主要教義之一,是我們自己意志作用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業”。假如一個人懂得業的作用和業報,他可能不會去冒不善行為的風險。惡行會得惡報,像“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x]
值得注意而又有趣的是,近幾年來,有些對業和來生作了一些研究。許多可信的故事,能夠在吉納.塞米納拉小姐所寫的最有趣的兩本書中看到。[xi]
是的,世界似乎不圓滿、不平等。在我們人類中,更不用說動物界了,我們看到有些人出生可憐,深陷災難,極不愉快;而其他一些人則出生富貴、快樂,享受豪華的物質生活,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什麼苦難。還有,少數得善報的人,被賦與敏銳的智慧和極大的精神才能;而另外許多人則完全是無知。為什麼我們當中一些人健康、美貌、有朋友,而其他一些人則可憐的虛弱、貧窮而孤獨呢?為什麼有些人生來就長壽,而另外一些人則短命,在青春年華時就死去?為什麼有些人生來就富裕、有名望、被人重視,而其他一些人則完全被忽視?這些錯綜複雜的問題,需要解答。
我們發現的這些巨大的差別,不是外力或超然的神力所造成的,而是由我們自己的行為和反應所致。所以,我們製造自己的業;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管是善還是惡,都是如此。
因此,所有的人都應該懂得停止傷害他人,培養充滿同情和仁慈的無量心。殺就是殺,不管這種殺是為娛樂而殺,還是為食物、或為健康而殺,藉口說“我是這個或那個好理由才殺的”如此等等為自己辯護,是毫無用處的。假若我們殺了,我們就應當坦率地承認,並認為那是不對的,倒不如直言不諱的好。
接著討論關於素食主義的問題。佛教不禁止吃肉。假若你不看到、不聽到、不懷疑一個動物是專為你而殺的,這種肉是可以接受的。否則,就不能接受。在佛陀的教導中,沒有規定或命令說佛教徒應當完全或主要以素為食。是否吃肉,純粹是個人的事。不過吃受了精的蛋,是犯第一條不殺生戒的。
2.在正業之下,要遵守的第二戒是不偷盜,誠實地生活,只取自己分內應得的東西。竊取他人之物,雖不像奪取他人的生命那樣嚴重,但這仍是一條嚴重的罪行。因為這奪去了他人的某種快樂享受。由於無人願意被盜,不難理解,奪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是錯誤的。慫恿一個人去盜竊的思想,永遠不能是善的或好的。還有,偷盜導致暴力甚至謀殺。
容易違犯這條戒的,是那些從事商業買賣的人。因為商業界各種各樣的欺詐和不誠實,都是在不能遵守第二條戒所出現的。一個人能用其筆和舌進行盜竊。社會上的人們,總是眼向外去哄騙和盜竊別人。這就使社會不可能有平安和快樂。
有人說因為貧窮而引起偷盜,這有其一定的真實性。但假若人們懶惰,逃避勞動,或者誤用其聰明或職能,他們也會變窮的。接著他們就會冒行竊之險,去偷別人的財物。另外一些人可能認為要享受快樂生活,盜竊是容易做到的一種手段。這樣,犯罪就會增加。減少貧困和消滅失業,是政府的職責。
偷盜,有各種形式。例如,一個雇員工作拖拉或工作不認真,但他仍獲得全部報酬,這樣他就是一個真正的盜賊。因為他得到的錢,不是他掙來的。假如雇主對工作負責的雇員不能付給適當的工資,這一條同樣適用於他。所以,正如卡萊爾說:
你做一個誠實的人,那麼你就可以相信世界是就少一個壞蛋。
3.正業之下應守的最後一條戒是“不邪淫”。在這個問題上,除了“開示”和書中的知識之外,更需要的是自我控制。在《關於正思惟》一章中,我們詳細討論了縱欲和棄舍。在這裏,根據佛教所說,我們將簡單地盡力理解什麼是性欲的錯誤。讓我們首先聽一聽另一巴厘文原典《增支部》開宗明義的經中所說的吧:
諸比丘,我知無任何其他色如女人之色吸引男人之心。諸比丘,女人之色注滿男人之心。
諸比丘,我知無任何其他聲……我知無任何其他香……我知無任何其他味……我知無任何其他觸……如女人之聲、香、味、觸吸引男人之心,女人之聲、香、味、觸注滿男人之心。
諸比丘,我知無任何其他色、聲、香、味、觸如男人之色、聲、香、味、觸吸引女人之心。諸比丘,女人之心注滿此諸物。
這裏是以正確語言解釋性欲的一次說法,其真實性,無人能否認。佛陀描述性欲是人最強烈的衝動。假若一個人成為此種衝動的奴隸,即使是最剛強的人也會變弱,即使是聖人也可能降低身份。性欲的衝動,尤其是年青人,像一種火,需要慎重對待。假若不注意,不節制,它能夠招致不可以言語形容的災害。“無火如貪欲”,[xii]“諸情欲不滅,彼等仍燃燒。”
由於佛陀是一位講求實際的哲學家,他不希望自己的在家信徒都過苦行生活。確實,他稱他們為“在家行欲人”。佛陀知道人的生性和衝動,知道人的欲望和迫切需求,他不像對比丘所做的那樣,不禁止在家信徒的性生活。但是他告誡他們,批判那些為滿足性欲願望的錯誤方法。他進一步推薦遵守八條齋戒,對在家弟子在齋戒日或要求的日期,特別強調要遵守第三條不邪淫戒。
假若一個人決定過獨身生活,他就應做認真的努力,身、語、意要貞節。假若他不能堅持獨身,也可以結婚,但他應當戒除錯誤的和有害的性行為。正如佛陀在《敗亡經》[xiii]中所說的:
若男子溺愛女人(過放蕩生活),是醉漢、是賭徒,揮霍自己所得─此是彼敗亡之因。
不滿足于己妻,若與妓女及他人之妻通姦──此是彼敗亡之因。
青年已過,娶十余歲幼女為妻,因謹慎防範而不能入睡──此是彼敗亡之因。
說到女人,佛陀簡單地說:
放蕩不羈與不道德之行為,是女人之腐敗。[xiv]最好之妻是彼使其夫快樂。[xv]妻是最好之伴侶。[xvi]
戈德史密斯寫道:
理想的妻子,在生活中能給予更多的服務,比穿著裙子的哲學家、咆哮的女英雄或潑婦王后要好。她使自己的丈夫、孩子幸福,比傳奇般描述的整個職業是以箭殺人的女士品德偉大得多。
屍羅查拉比丘(麥基奇尼先生)寫第三戒時,他說:
是我們的心每時每刻在造成我們是什麼樣子。在性欲這種事情中,心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確實,我們可以說,假若在這裏心完全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下,那麼我們在別處就沒有或無必要再警惕的人。
假若我們環顧自己周圍,我們能夠看到在這種性欲事情中過去由於缺乏心理上的控制所產生的人類種族。考慮到我們歡喜稱之為“低級動物”的以及它們的性行為,在這裏到底哪一種是真正的低級?是動物還是人?關於性行為,到底哪一種是正常的、有規律的?哪一種是不正常、沒有規律的、是反常的?在這些問題上,動物是比較高級的,人是比較低級的。為何如此呢?簡單地理由是:有思考能力的人,正確使用思考能力,就能使自己成為性衝動的主人;但是他在可悲的性欲中,使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實際造成自己比動物更加成為性衝動的奴隸。[xvii]
佛陀在《中部》第四十一經和他處解釋第三戒,是有趣的和重要的。該經講的是所有十善業和十不善業。下面是略加壓縮的內容。
佛陀在答復婆羅門戶主沙羅問為何有些人死後轉生不好,而另外一些人則好的問題時說:
諸戶主,有些人死後轉生不好,是因彼等生活不如法,不正當,不和諧。
當時那些婆羅門不能完全理解佛陀所說的意思,要求他詳細解釋。佛陀答復說:
諸戶主,有些人對眾生殘酷無情;有些人偷盜;有些人邪淫享樂,與受母親、父親、雙親、兄弟、姐妹或親戚保護者(處女)發生關係,與有夫之婦、與(在此方面)應受懲罰之人,甚至與已訂婚者[xviii]等發生性關係。
諸戶主,此是有關身之非法、非正當與非和諧之三行。
佛陀接著說到語言中的四非法,即妄語、誹謗語、粗惡語和無益語。他說:
諸戶主,有些人貪求。彼等貪求他人的財物,想:“屬於彼者可屬於我。”有些人惡毒,心壞,想:“讓此等眾生被打死,被屠殺或被消滅,不讓彼等活命。”有些人有邪見、有顛倒之看法,想:“無佈施與供養(之果報),無善惡之報應,無此世界亦無他世界(《義疏》:對在他世界者,無此世界;對在此世界者,無他世界。)無對父母(善惡之果報),無有情自然生起(此否認有天人),無出家者與婆羅門如法生活之善行所說此世他世、證得最高智慧(此否認一切智之諸佛)。”
諸戶主,此是有關思想之非法、非正當與非和諧之三行。
佛陀接著解釋有關身、語、意如法、正當與和諧的三行,與上面所說相反。
心裏要很好地記住,就是佛陀作為宗教導師,向印度社會就道德範疇指出了正確和錯誤的方法以及不道德不嚴謹行為的惡果。但他從不干涉性欲的問題,從不以訓誡或某種方法來插手,因為這些是政府的事。不過在自己的“王國”以內,就是說在他的教團範圍以內,他的態度是不同的,有時他對弟子們很嚴格。他作為指導者和老師,經常告誡僧團的成員要注重善行,看到哪怕是極微小的錯誤都是可怕的,要莊重、安靜和謹慎。這樣,不愉快的人就會有那些愉快人的愉快和幸福,可能還會增多。[xix]
跟著佛陀並參加僧團的人,過著一種清淡的苦行生活,佛陀給他們特殊的訓誡,禁止比丘有一切種類的性關係。但是比丘是自由的。假若他認為比丘生活太艱難,出家沒有快樂,他可以脫去袈裟還俗,過一般人的在家生活。在這種情況下,佛陀像慈父一樣勸告並作解釋,但他從來不強迫信徒違反各人自己的意願過苦行生活。因為這是思想問題,必須這樣對待才行。佛陀推薦的修定和其他行持獲得的好處之一是高尚的目的──病態情況的消除,此種病態如不戒除而縱欲的結果可能會出現。
《法句》兩首偈文(第246、247)列舉了要遵守的戒,用一句話簡略地說明了犯戒的惡果。偈文如下:
若人於世界,殺生說妄語,
取人所不與,犯于別人妻,
及耽湎飲酒,行為如是者,
即於此世界,毀掘自善根。[xx]
在這裏和前一章,我們已經詳細地討論了五戒,這是皈依佛、法、僧成為佛教徒要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義務。在結束語中,簡單地說一說佛陀給小沙彌羅侯羅的訓誡,不是不必要的。他說:
──羅侯羅,汝作何想?鏡之用途為何?
──作反照之用,世尊。
──即是如此,羅侯羅,身應一再反思而後作,語業與意業也應一再反思而後作。
接著佛陀又說,關於反思,假若一個人發現一種身業要傷害自己、傷害他人或自他俱害,那是不善業,會產生痛苦,不應當作。假若反思一種身業既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或自他均不傷害,此為善業,產生快樂,應當作。同樣,語業和意業亦複如是。
佛陀接著說:
羅侯羅,凡過去出家者或婆羅門,曾淨化身業、語業與意業,彼等一再反思之後,已如是作;凡未來出家者婆羅門將淨化身業、語業與意業,彼等一再反思之後,將如是作;凡現在出家者或婆羅門淨化身業、語業與意業,彼等一再反思之後,均如是作。羅侯羅,故汝應如是修:“我等一再反思之後,將淨化身業;我等一再反思之後,將淨化語業;我等一再反思之後,將淨化意業。”羅侯羅,汝應作如是修。[xxi]
細心讀此壓縮《經》的人,會懂得佛陀是怎樣善於指出人的心理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和對他人對佛教的看法。“如我是,彼等亦是”這樣的標準,是我們都能接受的。
人給自己的欲望和嗜好讓路的傾向是很強烈的。但常常是在採取行動以前,考慮的不周到。所以,產生不是他所希望的結果。此《經》中說,由定產生的反思和考慮,是佛陀所強調的。對沙彌羅侯羅的忠告,雖然是在二十五個世紀以前所說的,但在今天仍然適用。好的忠告體現永恆的真理,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的。
注釋:
[i] 《增支部》第一卷第二六一頁。
[ii]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O二頁。
[iii] 《長部》第二卷第一二O經。
[iv] 《增支部》第二卷第一一一頁。
[v] 《相應部》第一卷第二二七頁。
[vi] 《法句》第一三一偈。
[vii] 《法句》第一三O偈。
[viii] 《經集》第七O五偈。
[ix] 《增支部》第三卷第四O頁;《中部》第一三五經(《小業分別經》Culakammavibhanga-sutta)。
[x] 《法句》第一偈。
[xi] 吉納.塞米納拉小姐(Miss Gina Cerminara)著Many Mansions。
[xii] 《法句》第二六二偈。(按:第二六二偈無此意,可能有誤。葉均譯《法句》等二五一偈首句是此意。──譯者)
[xiii] Parabhava-sutta(《敗亡經》);《經集》第一六、一八、二O偈。
[xiv] 《法句》第二四二偈。(葉均譯為“邪行婦人穢”──譯者)
[xv] 《相應部》第七頁。
[xvi] 《相應部》第一卷第三七頁。
[xvii] 《五戒》(可倫坡)。
[xviii] 意為“以花蔓裝飾訂婚”。
[xix] 《毗奈耶》;《增支部》第三卷第六七頁。
[xx] “繁榮與幸福”之根。
[xxi] 《中部》第六一經。
第十一章 正命
戒的第三項,也是最後的一項,是正命。正命是不以經營軍械和殺傷武器、屠宰動物、人類、麻醉飲料和毒品為謀生手段。雖然佛陀只說了這五種,但是我們知道,還有許多其他錯誤謀生的方法。我們必須記住,這是佛陀在西元前六世紀對印度社會說的,當時印度社會的構成,甚至像現在一樣,大部份是由農、牧民和商人構成的。有趣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佛教藏經中,有描寫農民和牧民生活的部分文字。《經集》(哈佛東方叢書第三十七卷)的第二經和第四經,對這一事實的記述,是充分的證明,印度是一個農業國家,其政府是不“民主”的(按指古代──譯者),大多數的邦,是封建國家,在一個國王的統治之下,就像佛陀自己種族釋迦族那樣。但也有些共和國,像離車族,是在頭人和長老的元老院統治之下。在王國中,國王是統治者,所有的人都要服從他,對他忠誠。這些國家,同現在的許多國家比較,生活是平靜的。由於謀生的方法有限,所以佛陀只說了上面他批判的那五種。
我們不應以為佛陀只說普通人的錯誤謀生方法所產生的惡果和正確謀生方法所產生的善報。在許多經典中,尤其是在《長部》和《增支部》中,我們發現有關統治者應當採取的生活方法,其中明確指出國王應如法治理國家,不應不如法。統治者也要像臣民一樣守戒,期望他們有好的品德,成為國家的好領導人。佛教典籍談到國王的“十種義務”或“十王法”:佈施、持戒、遍舍、正直、溫和、不奢華、無忿、無害、忍耐、愉快。[i]正如佛陀所指出的,統治者應首先如法忠實、正直,樹立自己,避免邪惡,以這樣的行為來領導人民。他說:
若被列為人中最好之人不真正如法生活,尚需我等說他人何用?彼等將仿效。若王不正直,全國人民將生活在痛苦中……若王正直,其他人將仿效,全國人民將生活在幸福中。[ii]
統治者不能坐享榮譽,期望他對人民仁慈盡職,“如慈父對待孩子。”[iii]只顧自己享樂的國王,專門陶醉于權威思想,是不會被稱讚的,相反地是被輕視的。[iv]國王對一切人都應當是公正、忠實和正直的,人民期望他應避免以貪、嗔、恐怖和欺騙四種錯誤的辦法對待自己。[v]
印度的阿輸迦大帝在這方面,由於他的模範行為,後來被稱為“法輸迦王”。他可以被認為是所有時代最公正、最英明和最仁慈的統治者之一。這一點,是在他的“敕令”中體現出來的:
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孩子。
正如我要我自己的孩子此生和來世都享受一切繁榮和幸福一樣,我要為所有的人都如此作。
世界應因我而舒適。世界從我應獲幸福而非痛苦。[vi]
沒有比促進整個世界幸福更為高尚的義務。
我應為整個世界的利益而工作。[vii]
阿輸迦王遵照佛陀的教導,公正地治理國家,是一位模範的統治者,可以說這是毫無疑問的。H.G.威爾斯寫道:
擁擠在歷史中成千上萬的國王中……阿輸迦的名字大放光彩,它幾乎是唯一放光的星。[viii]
那是二十三個世紀以前的事了,從那以後,事情似乎變壞了,人們越來越不大注意同類的福利了,他們毫不猶豫地使用各種手段,為自己的貪心搶奪他人的財物,甚至發展到剝奪他人的生命。
在現今的世界上,正命是最難遵守的法則。許多種類的工作,對社會是有害的,不適合於真正的佛教徒。如軍備和核戰爭工業、酒類商業、屠宰動物、黃色報刊、不誠實的廣告宣傳和包括高利貸的商業等等。佛教不是心量狹小的宗教,它以理解和同情,關心人類的脆弱心靈。但是虔誠的佛教徒,不能承認與別人在一種職業中謀生而降低自己的道德標準。[ix]
關於正命的戒,是要為個人和社會帶來真正的幸福,促進團結和人民當中的正當關係。不公正和錯誤的謀生方法被應用到個人、家庭和國家。錯誤的和不正當的謀生方式,為整個社會帶來許多不幸,帶來不協調和麻煩。當一個人或一個社團屈服於剝削他人的惡行時,這就妨害社會的平安與和諧。這純粹是自私和貪心,它鼓勵人採取錯誤和非法的生活方式。這些人全然不顧對他們的鄰居和社會因而引起的損失和痛苦。所以佛陀說:
不因自因他,智者作諸惡,不求子求財,及謀國(作惡)。不欲以非法,求自己繁榮。彼實具戒行,智慧正法者。[x]
佛陀不是不知道在家人有妻室兒女的責任和負擔。所以,他不希望他像比丘一樣的道德行為。但是他著重強調在家人應當努力,至少遵守一般人所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義務五戒。他應當努力,用正當的手段,如法的行為謀生養活自己的妻室兒女。什麼是不正當和非法的手段呢?殺、盜、哄騙、陰險和欺詐。這些惡行,不能被認為是正當的謀生。從道德上講,這是非法行為,是不正常的生活,是非正道的行為。
佛陀不輕視在家人,而是對他們的弱點和缺陷表示同情。總之,社會的真正構成,不只是苦行者和出家人,而是在家的男女構成社會的大多數,他們最終成為社會的個體。所以社會的好壞,要依靠構成社會的個體。假如所有的個體都好,過一種正派的生活,自然社會也就能好。
有些經,如佛陀專為在家人說的被稱為“在家毗奈耶”的《豺經》[xi]《虎路住者經》[xii]等,清楚地表明佛陀關心在家弟子的物質福利和精神發展。對年輕在家人的說法,佛陀用簡單的語言,解釋一個在家人對所有與他有關係的人有充分的責任,這就是父母與孩子、老師與學生、丈夫與妻子、朋友與親戚、主人與奴僕等相互之間的責任,以及對出家人與婆羅門的宗教責任。佛陀就是在這方面鼓勵在家人過如法的生活,盡自己最朋的能力來完成自己的責任,不要留下什麼不做。
C.A.F.裏斯.大衛斯夫人就《豺經》寫道:
佛陀的人與人之間的慈愛和善意的教義,在這裏,是民主的,有比在別處說得更詳細的社會倫理……說實在的,我們可以說,即是在現在,此種戒律準則是基本包含著人類的利益的,正視他們的智慧是那麼相同和寬廣,所說的話,還那麼新鮮,實際與今天聯繫在一起,這裏就像在當時的王舍城一樣。“恒河岸上的村莊或種族,曾經是幸福的,那裏的人民充滿著同情和慈愛精神,充滿真正的高尚精神。這些精神,是通過這些樸素而簡單的說法表現出來的。”[xiii]能夠這樣說,今天的泰晤士河岸上的村莊或家庭的幸福是不會少的。[xiv]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佛陀證得圓滿菩提以後,沒有老是幽居小室,而是以印度的方式,沿著大道,從城市到城市,比鄉村到鄉村,到處遊行。他感化的平民比感化的貴族要多。國王和王子們都向他請教,要求指導,但是佛陀卻到貧窮、下等和沒有幫助的人當中去。在他那個時代,他深知印度政治、社會和經濟的情況,瞭解人民。這樣,他沒有將自己的說法,局限於高級哲學和先進的心理學的討論問題上。作為一位具有無限悲心和理解實際的導師,他念念不忘群眾的社會和經濟福利,總是希望通過他的勸告,減輕人民的痛苦,看到他們生活得不要太不幸。確實,真正的快樂,來自清淨安寧的生活。但是很明顯,沒有某種程度的物質和經濟的保證,道德和精神上的進步,就不能取得成就。
到目前為止,作為與比丘有關的,在清淨和自由道路上的進步,要有四緣,那就是衣、食、住、藥。這是起碼的生活必需品,沒有這些,人就不能生活。這也是在家人的最起碼的基本需要。
佛陀見到比丘,就詢問他們的生活情況,這是他的習慣。如問:
汝等好。汝等生活如何?我深信汝等好,汝等不缺食物。[xv]
有一個令人感動的牧人故事。[xvi]這個人因尋找一頭失去的公牛,錯過了午飯。在回來的路上,他疲勞、饑餓,就到佛處聽法。但是佛陀知道此人整整一天未吃飯。人們問是否能讓他先吃飯,佛陀同意。他知道饑餓的人,不首先讓他吃飽飯就對他說法,那是無益的。該時佛陀說:
饑為最大病,行為最大苦;如實知此巳,涅槃樂最上。[xvii]
從現代的意義上講,雖然佛陀未說物質進步如何重要,也未說世俗福利的重要,但是他沒有完全忽視這一點。因為這是正如前面所指出的,是人的精神進步的基礎。所以,佛陀很坦率,關心某些方面的物質條件和社會福利。
公認的事實是,貧困是犯罪的主要原因。假若人們被剝奪了上述僅有的生活必需品──四緣,或者假若這些東西不充足,尤其是食物,人們的心就不會是安靜的。他們就不能也不想道德行為,或有如法生活和思想。需要沒有辦法滿足,他們就墮落成為不公正,採取不正當的方法獲取生活資料。由於缺乏經濟上的保證,沒有錢,人們就偷盜,就犯其他的罪。《究羅檀頭經》[xviii]說為了提高一個國家的社會和經濟條件,認為農民和商人應該給與必要的優惠,以便他們經營好農業和商業,對勞動的人們應付給適當的工資。這樣,他們有了足夠的生活費用,經濟有保障,犯罪就會減少,就會有安寧與和睦。
在另外一部經中,佛陀對為他修建祗園精舍的富翁給孤獨說:在家人應享有四種快樂,即第一是所有樂,就是經濟有保證的快樂,這樣,他由於他自己的努力,擁有合法得到的足夠財富,無須再去從事上面詳述的五種商業。第二是受用樂,或者說通過合法財富的審慎開支所得到快樂。第三是無債樂,思想愉快,想:“我不欠任何人的債。”第四是無罪樂,有這樣快樂思想:“我因身、語、意三業無過失行為而樂。”[xix]
佛教中所有這些討論和啟示,是要說明在家人作為社會的一員,應當努力工作來謀生,加強自己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免得成為自己和他人的負擔。但同時他應避免錯誤和不正當的謀生方法,不要偏離職責和正確的道路。
佛陀關於正命的指示和勸告,是對在家人和僧團成員說的。他明確地向弟子們解釋說,比丘的生活,應當絕對清淨,無有缺陷。在這件事上,佛陀確實很強調,他說:
諸比丘,無論何種比丘,彼等哄騙,不聽話,胡言亂語,狡滑、易怒、驕傲、不冷靜──此等比丘,非我之弟子。彼等已離戒法,在此戒法中,彼等不生,不增長,不繁榮。[xx]
佛陀進一步說:
諸比丘,此種淨行不哄騙人,非為陰謀,非為利益與偏愛,非為榮譽,非為閒話空談。無“讓人民知我”等等之意圖。但是,諸比丘,此淨行為節制,為棄舍,為無欲,為寂滅。[xxi]
正如《出家經》指出的,佛陀自己帶頭,並為弟子們作出示範,他說:
我已離開家,棄諸惡語行,清淨是我命。[xxii]
要戒除的五種錯誤經商問題,不會在比丘身上出現,因為他不做買賣,他沒有家庭生活的責任和負擔。他離了家,生活簡單,所需無幾。正如佛陀所說的,虔誠在家人的職責是向他提供四緣──衣、食、住、藥。[xxiii]
由於比丘進入了清淨生活,他應避免一切錯誤的生活方式。因為假若他的生活不清淨,他就不能有任何程度的信念和樂趣來修清淨之道。因此,佛陀說:
一道引世利,一道向涅槃。
佛弟子比丘,當如是了知,
莫貪著世利,專注於遠離。[xxiv]
我們要結束本章中八正道戒律方面的討論了。緊接著的前面兩章,我們討論了正語和正業,它們與正命構成佛教道德的倫理準則。這一事實在《中部》第七十八經中再一次由佛陀簡明地作了說明:
戶主,何為善戒?身善業,語善業,我說包含於善戒中,是生活之圓滿清淨,此等被稱為善戒行。何為此行之根本?是意……何意?有各種不同之意(思想),此是無貪、嗔、癡之意。由此而得善戒行。……
語言和行為,是思想的體現。在佛教中,動機和效果都應考慮。不過動機好,假若效果不好,我們就應當戒除這樣被錯誤指導的言和行。
注釋:
[i] 《本生經》第一卷第二六O頁。
[ii] 《增支部》第二卷第七五頁。
[iii] 《長部》第二卷第一七八頁。
[iv] 《相應部》第一卷第一OO頁。
[v] Chand(貪、欲)Dosa(嗔)Bhaya(恐怖)Moha(癡),這些被稱為對人民的錯誤方法。
[vi] 第一號敕令。
[vii] 第二號敕令。
[viii] 《史綱》(倫敦,1934)第四七頁。
[ix] 約翰.沃爾特斯著《心不動搖》第四七頁。
[x] 《法句》第四八偈。
[xi] 《長部》第三十一經。
[xii] 《增支部》第二卷。
[xiii] T.W.裏斯.大衛斯著《佛教》(倫敦,1907)第一四八頁。
[xiv] 《佛陀的對話》第三部份第一六八頁。
[xv] 《中部》第三一經;《增支部》第一卷第七O頁及他處。
[xvi] 《法句義疏》。
[xvii] 《法句》第二O三偈。
[xviii] 《長部》第五經。
[xix] 《增支部》第二卷第六九頁第二六經。
[xx] 《增支部》第二卷第二六頁第二五經。
[xxi] 《增支部》第二卷第二六頁第二六經。
[xxii] Pababjja-sutta(《出家經》);《經集》第五卷第四O七頁。
[xxiii] 《增支部》第二卷第六五頁第六O經。
[xxiv] 《法句》第七五偈。
第十二章 正精進
現在的人,比過去的人繁忙和緊張,其表現、語言和動作,甚少表示安靜或輕鬆的。假若你站在繁華的街道一角,細看身旁匆忙經過的人們,他們的臉色興奮,你就會發現,在他們當中,有許多人沒有休息。他們氣氛緊張,精神紊亂,心不安定。這種繁忙和緊張,主要是由於現代文明的結果,難道這樣說是錯誤的嗎?外部世界是這樣繁忙時,人的“內心世界”也就沒有休息了。因此,他的內心安寧和平靜也就沒有了。他似乎是在尋求外部的快樂,但是快樂並不依賴於外部世界,並不依賴于現代文明。歷史曾一再證明,而且還會繼續證明,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持久不變的東西。民族和文明的產生、繁榮和衰亡,時間的卷軸記載著這些經過的表演。這種沒有根基的景象與凋零的消逝,就是人類的歷史。人使外部世界在自己的統治之下,科學技術似乎應允它們能將這個世界改變成樂園。但是人還不能控制自己的心,為他所有的科學發展並不更好。
人是帶著衝動出生的,衝動使他從安寧道路與正直偏離。現代文明強烈地鼓勵許多這類衝動。正如佛陀所說:
一切在燃燒,一切都是火焰。何為“一切”都是火焰、都在燃燒?眼根在燃燒,可見之色境在燃燒,眼識在燃燒,眼觸在燃燒。感受是樂還是苦或非樂非苦,以眼觸為緣而生起,彼亦在燃燒。
彼等與何物一起燃燒?與貪火、嗔火、癡火燃燒,與生、老、死、憂、悲、苦、傷、苦惱一起燃燒。同樣,
耳根在燃燒……
鼻根在燃燒……
舌根在燃燒……
身根在燃燒……
意根在燃燒……意境在燃燒,意識在燃燒,意觸在燃燒,受……在燃燒……
智者見此,對眼根、可見之境、眼識、眼觸與受無欲……對耳、鼻、舌、身、意無欲……對意境、意識、意觸與受無欲……因為無欲、貪欲滅除。由於貪欲滅除,其心解脫。此心解脫時,得漏盡智……[i]
只要尚有燃料,火就會保持燃燒。我們增加的燃料越多,火就燒得越旺。此與生命之火相同。我們不斷滋養官能,以滿足其愛好。確實,我們的官能需要食物,不應讓它們挨餓,但重要的是給它們適當的食物,以減輕每一官能的貪心。除非如此,是不會有衝動的控制的,是不會有和諧和心境安寧的。假若我們要精神進步,我們就必須作必要的努力,攝護我們的思想。因為不善思想隨時準備潛入壓服懶惰之人。正如《法句》所說的:
唯求住淨樂,不攝護諸根,飲食不知量,懈惰不精進,彼實為魔[ii]服,如風吹弱樹。[iii]
思想和官能的控制不是容易的事,剝奪不善思想的心,阻止邪惡傾向和抑制衝動是很困難的。但是假若我們希望緩和緊張,有緩和那種已經逐漸削弱、直至人和心都被毀的這種精神渴望,我們就必須去做這種困難的事。
就像烏龜一樣,感覺危險時,就立即縮回所有肢體。所以,聖者應努力攝護和控制自己的根門和欲望。
但是一個如何控制其官能呢?是不是閉上眼、堵住耳、不看不聽外面的東西?當然不是。佛陀有一次與波羅奢耶的一個青年婆羅門弟子郁多羅談話時,佛陀問:
──郁多羅,波羅奢耶婆羅門教弟子官能控制否?[iv]
──可敬之喬達摩,波羅奢耶婆羅門教弟子官能控制。
──但波羅耶奢婆羅門以何種方法教弟子控制官能?
──可敬之喬達摩,以如是法:不以眼見色,不以耳聞聲。可敬之喬達摩,波羅奢耶婆羅門以如是法教弟子控制官能。
──郁多羅,若如是,盲人與聾人應已控制彼等之官能。郁多羅,因盲人不以眼見色故,聾人不以耳聞聲故。
婆羅門青年沈默不語,並知佛陀已向阿難尊者說此事。佛陀說:
阿難,波羅奢耶婆羅門以一種方法教弟子控制官能,可是在聖戒中,阿難,(所教之)最上官能控制不同。
阿難,何為最上官能控制?阿難,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生起喜悅與不喜悅,喜悅與不喜悅二者。彼如是知:“我已生起喜悅與不喜悅,喜悅與不喜悅二者。彼亦是緣起法,是粗俗、是相依構成。但不管是何平靜,彼是安寧與高尚。”如是於彼生起之喜悅與不喜悅、喜悅與不喜悅二者息滅,餘下平靜。正如人已睜眼,應閉眼;或已閉眼,應睜眼,即是如此以相同之速度與自在,作喜悅與不喜悅、喜悅與不喜悅二者幻滅,如是終歸于平靜。
以耳聞聲……
以鼻嗅香……
以舌嘗味……
以身觸某可觸物之受……
以意緣意境,生起喜悅與不喜悅、喜悅與不喜悅二者……(如前)……餘下平靜。[v]
起最大破壞作用的精神力量是欲望,它是強烈的、極端的貪心,這種貪心被無知所驅使。愚昧眾生的這種欲望,成為仇恨和其他一切痛苦的原因。它們(貪、嗔、癡)不是核武器,但它們對人起最大的破壞作用。炸彈和其他武器,是由於人的貪心要征服別人和擁有別人的財富。他的嗔恨要屠殺,他的愚癡要征服與破壞,因而製造出武器來。名譽、權利和統治欲望,已經為人類帶來不可以言語形容的苦惱。假若不努力制止隨時準備統治自己思想的欲望,他就會成為自己思想的奴隸,那他就不再比野獸優越了。因為他和野獸一樣,都是吃、睡和滿足自己的肉欲。但是野獸在精神上不能發展,而人則不同。人擁有的潛在本質是能夠發展的,成為自覺,為他自己和他人的福利來使用他的心。假若人缺乏這種考驗自己心的本質,缺乏發展善思想和拋棄惡思想的本質,他的生命就缺乏魄力和勇氣。所以佛陀經常告誡弟子們要警覺,要控制惡思想,培修善思想。
起來並坐起,為汝心安寧,努力自修習。[vi]
諸比丘,此法是為積極、堅強與堅定之用途而說,非為懶惰。[vii]
諸比丘,真誠熱心為何不能成就?
真正地任其剩下皮、筋、骨,任其身上之肉血乾枯,但力量仍不減退,直至通過勇敢與堅強,通過力量與精進而贏得證悟。[viii]
佛陀曾經這樣做,鼓起了弟子們行動的勇氣,後來經過佛陀贊許的阿毗浮長老的偈文,給精進的人們以很大的勇氣和力量。偈文如下:
汝自奮發作精進,于法工作應勤奮。
掃蕩一切群魔主,如象掀翻蘆頂房。
於此法律若是者,住於警戒與留心。
捨棄流轉諸生死,了結痛苦不再生。[ix]
佛教中的精進,暗示著精神力量而非物質力量。在動物中,物質力量是主要的,而在人中,精神力量則是主要的。人應當鼓起勇氣,為制止惡行、培修健康思想而發展這種精神因素。佛弟子應當永遠不放棄精進的願望或永不停止精進。因為佛陀還是菩薩時,從未停止過勇猛精進。他是勇猛者的生動形象。他因是有志於佛果的人,被過去諸佛的話所鼓舞:“你要充滿熱情,努力精進,不遲疑,前進。”[x]他不斷地努力,證得了最後的佛果。他為了表示決心,堅持向自己的目標──佛果前進,甚至把生命都不放在心上。
“呸,此生命!在(與情欲)鬥爭中失敗,那就生不如死。”[xi]佛陀在菩提樹下深入定境完成圓滿菩提時,他的正精進,達到了最高峰。正如他的生活清楚地所顯示的,從那一刹那起,他是不怕疲勞的。從他成佛的時候起,直到他的入滅,他不懈地努力,不顧疲勞,使人類向善向上。他在自己前進的道路上,很明顯,是遇到過許多障礙的。雖然他經常身體不好,但是他在精神上總是留意的,精力是旺盛的。佛陀用戒規和他自己的模範行為,教授一種勤奮和精進不息的生活。
以上說明佛陀及其弟子們的顯著特點。佛陀因為不是他自己的力量來拯救人們,所以他很強調“道”的這第六個因素──正精進。他不是救世主,他不保證從輪回生死的枷鎖中拯救他人。但是他隨時準備指導他們走上向上之路,鼓勵他們,給與他們道義上的支持。一個人提升另一人從低到高,最後拯救他的思想,這會使他軟弱、懶惰和愚蠢,會降低他、掩蓋他尊嚴的每一點火花。
正如一個商品菜園經營者,他在下種以前,先除草。修定人也是一樣,在修定之前,先除去心田上的雜草。假若園丁不除草,他的下種是不能成功的,是不值得的。他接著還要在田裏施肥,保護不受鳥獸之害。修定人也是一樣,看守自己的心田,適當地施以營養。
正精進的作用有四,這就是防止、棄舍、修習和隨護。[xii]
1. 什麼是防止精進?
於此,有比丘,於未生之惡與不善思想,令其不生,(為此)彼努力,發展能力,增強其心。
於此,有比丘,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觸物感受或緣意境,理解既非奇跡,亦非特殊(此即彼不被其一般形狀或細節所動)。因貪求與失意,惡與不善思想于未節制諸根之人心中生起。彼作如是控制,攝護諸根,節制諸根,此即名為防止精進。
2. 什麼是棄舍精進?
於此,有比丘,於已生之惡與不善思想,令其棄舍,(為此)彼努力,發展能力,增強其心。
於此,有比丘,不接受已生起之諸欲而棄舍之,拋開與抵制此諸欲,使其最後息滅。對已生起之惡意與傷害思想,亦複如是。此即名為棄舍精進。
3. 什麼是修習精進?
於此,有比丘,於未生之善思想,令其生起與增長,(為此)彼努力,發展能力,增強其心。
於此,有比丘以解脫為目的,以隱退、無欲、寂靜為基礎,修習諸菩提分。此諸菩提分,即正念、擇法、勤、喜、輕安、定、舍,[xiii]此即名為修習精進。
4. 什麼是隨護精進?
於此,有比丘,護持有益之定境……此即名為隨護精進。
上面所說這些,就是四正勤。有偈文如下:
止舍修護四正勤,由彼日屬教眾生;
於此比丘勤精進,達到苦盡入無生。[xiv]
此處提到的不善思想,是貪、嗔、癡,即諸惡之三種根源,其他一切情欲,都集中圍繞在這些根源上,而善思想則是其對立面。
這四正勤的唯一目的是修定成功。它們是修定必不可少的。正如我們在前面看到的,正精進是包括在定的範圍內的。因此,正精進是互相有關係和互相依賴的,它同時與正念和正定兩種因素一同起作用。沒有正精進,精神上進步的障礙就不能排除。正精進排除作為輕安障礙的邪見和不善思想,促進和獲得健康的心理因素,幫助定的發展。
修定人的心懈怠時,是他應鼓起勇氣的時候,他應以精進壓服懶惰。心和心所的執拗,是定的危險敵人。因為人的心不活動時,懈怠就生起,這會導致大的懈怠,進而產生對定沒有興趣和冷淡。
佛陀的警告,反對這種懈怠。他說:
當努力時不努力,年雖少壯陷懶惰。
意志消沉[xv]又懶弱,怠者不以智得道。[xvi]
諸比丘,若懶惰與冷淡尚未生起,我知無任何單獨力量能阻止其生起;或若已生起,因精進令其棄舍。努力精進之人,懶惰與冷淡不生起;或已生起,立即棄舍。[xvii]
精神修養通過此四大努力,不是一個晚上就能成功的,它需要時間,要經常鍛煉和修持。一個運動員或健身者,不是鍛煉一天或兩天就完事的,而是要按計劃繼續不斷地煉下去。正規鍛煉,無不必要的節制,對身體的適應是重要的。假若他只是適當地煉一煉,開始做一做,他就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好的運動員。精神修養,應當運用這同樣的金箴──正規工作,不斷加強。
一個人在作精神修養時,無必要與邪惡思想鬥,一切應順其自然。假如我們努力與邪惡思想鬥,我們是不會成功的。代之要做的是:我們應當注意,注視我們的思想,它們生起時,分析它們,儘量緩和緊張。這個技巧,就像游泳的技巧一樣,假若你肢體不動,你就會下沉;假若你旋轉,你就不是向前游泳。或如睡眠的人一樣,假若你與不能入睡的思想鬥,你就睡不著,對你,這只是一種思想苦惱。躺下以後,你應不作任何努力,一定要順其自然,你只要放鬆緊張的肌肉就行了。
另外,自我苦惱是兩種極端之一,因為它無益,佛陀要修定人避免。為了制止邪惡思想的生起,就折磨自己的身體,那是無用的,因為這樣的折磨常常是以厭惡和失敗而告終。思想上一落空,跟著而來的是不關心修定了。所有我們的精神鍛煉,都應順其自然,自覺的來做。“熱情而又謹慎,就像在夜晚跑步。”
正如佛陀指出的,希望通過開悟獲得解脫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應避免走極端。他們應當保持中道。修正精進的人,也應遵循相同的中道。
例如一個騎馬人,注意馬走的速度。馬走得比他需要的速度快時,他就將韁繩往回拉。另一方面,馬跑得慢了時,他就用靴刺踢馬,以保持均勻的速度。修正精進的人也要這樣,不要過度,以免緊張;避免鬆懈,以免成為懶惰,就像騎馬人一樣,經常保持平衡。下面的例子,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比丘的故事:室縷拿俱胝頻設尊者身心作了一次猛烈但非成功的努力。接著他在幽靜處產生了如下的思想:
佛陀的弟子,熱情努力,我是其中之一。但是我的心未從諸漏解脫。我家有錢,我能享受財富和為善。我是否可以放棄修持,恢復到原來的在家生活,受用財富和為善?
佛陀知道了他的思想,走近他,並問:
──室縷,汝是否想過“佛弟子熱情努力……(如前)……為善?”
──是,世尊。
──室縷,汝作何想?汝以前在家時,是否善於彈琴?
──是,世尊。
──室縷,汝作何想?汝之琴弦過緊,其音調能彈否?
──不,世尊,實不能彈。
──室縷,汝作何想?汝之琴弦過松,其音調能彈否?
──不,世尊,實不能彈。
──然汝之琴弦非緊非松,取其中,其音調能彈否?
──當然能彈,世尊。
──室縷,修精進亦複如是,過於勤奮成緊張,過於鬆懈成懶惰。因此,室縷,汝應下堅定決心:“我瞭解諸根[xviii]平等,通過努力的一致,抓住目標。”
──是,世尊。
室縷尊者遵照佛陀之指示,後來證得圓滿果位,成為阿羅漢之一。[xix]
關於如何除去散亂心,以及對修定者如何重要,《中部》第二十經中佛陀作了實際說明,其要點如下:
諸比丘,比丘要有較高之思想,應隨時憶念五事。何等為五?
1.若比丘憶念一事,與貪、嗔、癡相聯繫之邪惡不善思想在其心中生起,為擺脫此不善思想,彼應憶念另一善事,如是邪惡不善思想即被滅除、消失。由於此等不善思想消失,其心堅定、安靜、一體、集中(其定)。
如善巧之木匠或其學徒,用精細之竹釘打出,消除粗糙之竹釘。比丘應憶念善事,擺脫惡事,亦複如是。彼與貪、嗔、癡相聯繫之邪惡不善思想即被滅除、消失。由於此邪惡不善思想滅除、其心堅定。……
2.若比丘心中憶念善事,其不善思想仍然生起,彼應想不善思想無益,作是念言:“確實,我此等思想不善,有罪,帶來苦果。”彼之不善思想即可滅除、消失。由於此等不善思想消失,其心堅定。……
3.若比丘想不善思想之無益,彼等不善思想仍在心中生起,彼應不管,不憶念彼等不善思想,然後不善思想即被滅除、消失。由於此等不善思想滅除,其心堅定。……
4.若比丘不管,不憶念不善思想,而不善思想仍在其心中生起,彼應憶念滅除彼等思想之根源。然後此邪惡不善思想即滅除、消失。由於邪惡思想之滅除,其心堅定。……
5.若比丘憶念邪惡不善思想之根源滅除,彼等邪惡思想仍在其心中生起,彼就咬緊牙關,舌舐上齶,抑制、克服,以(善)心控制其(惡)心。然後不善思想即被滅除、消失。由於彼等邪惡思想被滅除,其心堅定。……
若比丘,由於憶念善境,想不善思想之無益、不管、不憶念不善思想,憶念其根源之滅除,抑制、克服,咬緊牙關,舌舐上齶,以(善)心控制其(惡)心,不善思想即被滅除,其心堅定、一體、集中(其定),彼比丘被稱為正道之主人,沿此正道,思惟旅行。彼之所想,系彼所要想者。彼之不想,系彼不要想者。彼已斷除貪欲與縛。彼以離苦自豪。[xx]
我們不只是在修定的時候,需要這種最重要的精進。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可能,我們都應經常修習這種精進。在我們的語言中,在我們的活動和行為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需要精進,我們需要全心全意地、成功地來執行任務。假若我們缺乏這種熱情和努力,只是懈怠和懶惰,那麼我們已經從事的工作,我們已經從事的事業,就不能有什麼信心來繼續進行了。
為斷除支配人的貪、嗔、妒忌和許多其他惡思想,我們需要精神力量,需要勤奮的努力和警惕。當我們脫離城市生活的緊張、脫離世間惱人的偏見時,我們不是被誘惑失去控制,而只是在社會中成為一種努力去阻止這類時間的流逝。我們已經修過的任何定,都大大有助於我們冷靜地面對這一切。
在修正精進時,我們應當真誠於自己的思想。假若分析這些思想,我們就會發現它們不經常是好的或善的。雖然我們可能不經常以語言和行動或二者來表示這些思想,但是這些思想有時是惡的和愚蠢的。現在,假若我們允許這些思想一再出現,那是一種很不好的預兆。因為允許一種不健康的思想一再生起,它就成為一種擺脫不了的思想束縛了。因此,要作一種真正的努力,遏止不健康的思想是重要的。它們生起時,不予理睬。但不理睬是不容易的事。不健康的思想永遠控制我們的心,直到我們成功地不讓其生起為止。
可是有一事要記住:一個決心抑制有害衝動的人,就可能而論,應盡力回避那些被衝動纏住的人,不談那些衝動的事,要儘量避免沾染你神智清醒和思想的人和事。現在的社會,處在精神渙散與誘惑淹沒的危險之中。這些東西,只有我們從事穩步而艱難修心的工作,才能被控制。
由於世界的進步,獲益主要依靠我們自己的努力。肯定,我們應當作更加艱苦的努力來鍛煉我們的心,以此辦法來發展我們內心最好的方面。由於精神修養,需要作最大的努力,現在繼續努力吧。“不要讓你的時間空過,不要像雲蔭過後,不留下記憶的痕跡。”
正如普羅提諾所說:
退回觀察:若你至今未發現自己美麗,就學塑像人造一尊更美麗的像。他削去這裏,磨光那裏,使這條線更輕,使那裏更純,直至使塑像現一張美容。你也要這樣作,削去所有突出的部份,調直所有的彎曲,為所有陰暗處帶來光明,使一切都光輝美麗。你不停地塑造自己的形像,直到你的身上閃出道德的光輝,看到你的美德,最後深信是建立在無瑕的聖龕中。[xxi]
人的心影響身體深遠。若容許心起壞作用,並包藏邪惡思想,它能造成災難,甚至能屠殺生命。但是心也能治病。心以正精進和正見集中在正思惟上時,能產生巨大的效果。清淨的心和善的思想,確實導致健康輕鬆的生活。J.E.R.麥克多納說:
近來的醫藥研究,在實驗心理學中仍然被稱為靈學的,在心的性質上和它在世界的地位,我們有了一些瞭解。在過去的40年中,醫務人員中的堅定信念穩步地增長了,這就是有許多病因,還有器官和機能,都是由精神狀態直接引起的。身體患病,是因為心控制身體,悄悄地要使它患病,或別的什麼。因為它是在如此激動的狀況中,不能阻止身體患病,不管身體性質如何,抵抗疾病,毫無疑問,是與病人的心理情況有關係的。[xxii]
甚至有那麼明顯的一種怨言說,齲齒可能是由於精神的原因。1937年,在美國牙科會議上讀過一篇論文。作者指出兒童吃的食物是完全滿意的食物,但牙齒仍然可能腐爛。此種情況,調查的結果,普遍表明兒童在家裏和學校的生活中,有某些方面不滿意。牙齒腐爛,是因為長牙齒的主人精神緊張。
奧爾德斯.赫克斯利說:
心不僅能致病,也能治病。一個樂觀的病人,就比煩惱和不愉快的病人有更多的機會恢復健康。有信心恢復健康的事例記載,包括甚至氣質性的疾病,幾乎都立即治癒了。[xxiii]
有關這方面,在佛教國家中,觀察為求保佑、去邪惡、增福、求平安而聽誦經,是很有趣的事。為念誦用途所選定的經,就是所知道的Paritta經。“Paritta”是巴厘文,梵文是Paritrana,其主要意思是保護。在佛教史上,念經和聽經,起源很早。那些用心聽經的人,相信佛陀所說的真理。他們聽別人念誦,確信能產生精神上的安寧。此種安寧,能夠幫助有病要恢復健康的人。它也能幫助導致帶來快樂的心情,並克服心情上的不愉快。原來在印度,那些聽過佛說《保護經》的人,知道念的是什麼經,對他們產生的效果是相當大的。
根據佛法,心與身是緊密相聯的。心理狀態影響身體的健康和安寧。有些醫生甚至說沒有純身病這樣的東西。因此如果不是這些不良心理狀態是由於過去的行為(不善業果報)因而是不可改變的,那麼有可能使它們變成促使精神健康和身體安寧的因素。
誦《保護經》,如何能抵抗邪惡眾生的壞影響呢?那些壞影響,是邪惡思想的結果。因此,通過智慧和信仰聽誦《保護經》、全神貫注於真理所產生的定力原因而引發的善心,是能夠將其破壞的。念誦《保護經》,是為求保佑、釋罪或達到目的依靠真理的一種形式,這意味著要達到目的,是完全建立在真理的力量之上的。有一種說法:“真理的力量保護真理的信仰者。“這是念誦這些經的背後動因。假若真的道德保護有道德的人,那麼,對佛陀成佛以後所說的法,滿懷信心來聽的人,他就會得到一種善的心境,就會征服任何邪惡的影響。
由於用智慧聽誦《保護經》,也帶來物質上的賜福。根據佛陀說,正精進在克服苦痛中是必需的因素。[xxiv]以正當方法聽誦這些保護經之一,也能為行善產生力量,為以勤勞發展世間事業產生力量。
聽誦這些經,對聰明的信仰者能產生有益於身心的力量,此種力量能治病和防病。醫治身心疾病,沒有比這更好的藥物了。這些疾病是一切痛苦和不幸的根源。所以適當地聽別人誦這些保護經,就為物質的進步,身體的健康和安寧,帶來了必要的健康的精神條件。
-------------------------------------------------------------
注釋:
[i] 《毗奈耶.大品.犍度》。
[ii] 此處“魔”字,取欲念(Kilasa)之意,魔通常包含諸惡,佛教將其人格化即束縛人流轉生死的諸煩惱。
[iii] 《法句》第七偈。
[iv] 根修習(Indriya-bhavanam)。
[v] 《中部》第一五二經。
[vi] 《經集》第三三二偈。
[vii] 《增支部》第四卷第二三四頁。
[viii] 《中部》第七O經。
[ix] 《相應部》第一卷第一五七頁。
[x] 《佛史》第一O七偈;《本生義疏》。
[xi] 《經集》第四四O偈。
[xii] Samvara(防止)、Pahana(棄舍)、Bhavana(修習)、Anurakkhana(隨護)。
[xiii] Sati(念)、Dhamma-vicaya(擇法)、Viriya(勤)、Piti(喜)、Passaddhi(輕安)、Samadhi(定)、Upekkha(舍)。
[xiv] 《增支部》第二卷第一五頁第一三、一四經。
[xv] 這是容納貪、嗔與傷害等思想。
[xvi] 《法句》第二八O偈。
[xvii] 《增支部》第一四頁。
[xviii] 根有五:信(Sadha)、勤(Viriya)、念(Sati)、定(Samadhi)、慧(Panna)。
[xix] 這一段情節在《長老偈義疏》中。
[xx] 詳見蘇摩長老(Soma Thera)著《散亂思想之消除》(錫蘭佛教出版社)。我為了簡略,刪去了所有的譬喻,只留了一則。
[xxi] 普羅提諾(Plotinus)《論美》,史蒂芬.麥肯納(Stephen Mackenna)譯,J.I.韋奇伍德(J.I.wedgwood)著《禪定入門》中的引文。
[xxii] 抵抗的身體基礎,見J.E.R.麥克多納(J.E.R.Mcdonagh)著《病的性質》。
[xxiii] 奧爾德斯.赫克斯利(Oldous Huxley)著《目的和手段》(倫敦,1946)第二五八、二五九頁。
[xxiv] 《相應部》第一卷第二一四頁。
第十三章 正念
對我們來說,宇宙間最重要的東西是我們自己,這樣說是不誇張的。另一方面,假若我們認為,不管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有某種其他了不起的東西,那負責的意見就是我們的心。在我們中,最了不起和重要的東西是我們的心。假若所謂一個人與磁石相比,那他的心就代表磁力。雖然磁力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它能夠做出奇跡來。人的心也是一樣,能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心是占支配地位的,是卓越的,代替所有存在的力量,因為它是超化學和物理學規律的。
現在,假若我們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那我們就應該保護自己,同時也保護他人。《法句》說:
若人知自愛,須善自保護。[i]
下面佛陀的教導,[ii]說明這個論點:
諸比丘,從前,有一個雜技演員爬上竹竿,對其徒喊道:“孩子,現在汝爬上竹竿,站到我肩上。”其徒如是作時,師又說:“孩子,現在我保護汝,汝亦保護我,如是彼此相看,我等表演戲法,賺錢,從竹竿上安全下來。”
可是其徒說:“不,老師,不如是作。師自護,我自護,如是自護自管,我等表演戲法,賺錢,從竹竿上安全下來。那是其法。”
佛陀接著說:
諸比丘,正如其徒對師所說:“我自護”,故汝等應修念處[iii]-即為自護修念處;“我將護他人”,應修如是念處-即為護他人修念處。通過自護,亦護他人;通過護他人,亦護自己。諸比丘,如何自護亦護他人?由一再修持,經常以其為業。
諸比丘,如何護自己亦護他人?由忍耐、無害、慈與悲……諸比丘,汝等應修念處,念言:“我決心自護。”“我決心護他。”
這種教導對有思想的讀者是清楚的,強調的是正念。佛陀勉勵我們為自他兩護修念處。
忍耐、不害、慈和悲是道德,通過這種道德,為他人帶來保護與安全。這些道德,沒有正念是不能修的。有正念的人,其思想、語言和行動是神志清醒的。
正念維護一個人不偏離正確的道路,鼓勵他做好事。因此,通過喚醒憶念,一再修持,經常以實踐作為自己的業務,就能保護自己和他人。
保護自己,不是自我主義,不是自私的個人安全,而是自我約束,自我訓練,二者都是道德和精神修養。在我們的精神堅強和信心的限度以內,我們能夠幫助他人。假若我們軟弱和困難,我們就既不能幫助自己,也不能幫助他人。利他主義,作為行動的一條準則,是以我們自己的品德和精神發展為基礎的。
“自護者護他,護他者自護”的說法,消除了長期以來對原始佛教信徒的錯誤看法──這種看法認為:他們是自私的,是厭世主義者。許多熱心的人想,真正努力訓練自己的修定者或者說除惡自護的人是以自我為中心,但這種想法是不公正的。一個人必須修持,必須自護,才能為他人服務。這種默不作聲的人,常常是看不見的幫助者。一個人可能是胸懷寬廣的,但是假若他的私生活成問題,不做好事,從佛陀的觀點看,他忽略了自己,很不好。不能真正為別人服務。他不是社會的真正幫助者。
我們也應當自護,反對剽竊這種說法的後一部份,並過分熱情地強調為別人服務。假若我們要保持平衡,這句話的前後兩部份應該統一起來都強調。
經中所說是明顯的,就是菩薩在證得無上菩提之前,先訓練自己,修波羅蜜,接著他悲智──這是他的教義中兩種主要的美德──雙運,在正確的道路上指導別人,成為人類的真正幫助者。在向別人伸出幫助之手的同時,作為菩薩,他沒有忘記幫助自己。我們應經常為別人服務,與此同時,不要忘記我們自己,在正念中訓練我們自己。這是自他兩利的正確方法。
在另外一個場合,佛陀說:
第一將自己安置于正道,然後教他人,賢者始無過(不會悔恨)。[iv]
在佛教典籍中,我們常常看到Appamada(不放逸)一詞,這個詞與Sati(念)一詞很接近。Appamada這個詞,很難翻譯得恰到好處。照詞義講,其意為憶念,不忽視。其反面的Pamada(放逸)是疏忽的意思,即允許其心在官能快樂的景物中遊蕩。所以Appamada(不放逸)包含著現前的注意,避免邪惡和做好事。這個詞明確用於表示憶念。
重要的是佛陀在最後告誡弟子們時,強調不放逸的重要性。他說:“精進不放逸。”這和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尊者最後的話同樣重要。舍利弗早佛陀而入涅磐,他也是主張不放逸的意義重要。他說:“精進不放逸,此是我對汝等之忠告。”
憶念,完全清醒,正智──這些是修定成功的方法。任何時候,自己清醒有憶念的人,是已經在不死的大門口了。
定是佛教的命脈,因為放逸是死亡。佛陀說:
無逸不死道,[v]放逸趨死路。
無逸者不死,[vi]放逸者如屍。
智者深知此,[vii]所行不放逸。
不放逸得樂,[viii]喜悅於聖境。
智者常堅忍,勇猛修禪定。
解脫得安穩,證無上涅磐。[ix]
關於不放逸的重要性,佛陀是這樣強調的:
如行走在大地上之獸跡,能容納於象跡之中,象跡是一切獸跡之最大者。憶念亦複如是,有憶念,此生後世均獲益。[x]
不放逸令未生之善思想生,亦令已生之惡思想滅。於彼不放逸中,未生善思想令生,若已生惡思想令滅。[xi]
泰然自若之人,以心不放逸圍繞其自身,勇敢真摯,克服沉睡放逸,如比賽之馬,超過老弱之駑。《法句》說:
放逸中無逸,如眾睡獨醒。
智者如駿馬,駑駘所不及。[xii]
避免邪惡,做好事,堅持正念與警覺是必要的。我們的思想和感情,需要注意和警覺來指導走向清淨之道。通過這樣不屈不撓的警覺,精神的進步才能實現。
假若一個人缺乏正念,多學亦無益。沒有正念,他就不能最好地利用自己的所學。甚至有學問的人,當他們缺乏這種最重要的正念品德時,也不能看到事物的前途。立場好的人,由於說話不注意,不考慮其後果,往往受到嚴厲的無可非議的批評。俗話說:
說出的話,失去的機會,射出的箭,永遠不能收回。
正念,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導致自他兩利的一切善與健康行為的主要特點。
讓我們來聽一聽佛陀的這些話吧:
啊!諸比丘,我知無一物如放逸者帶來如此巨大損失,我知無一物如不放逸者帶來如此巨大利益。[xiii]
佛陀警告弟子們,反對放逸。因為放逸對一個人的世間進步和出世間進步,都是決定性的。當他發現弟子們缺乏熱情時,就給他們警告說:“警策、注意!”由於這樣的一次勸告,許多人就改變了整個生活。典籍中記載簡單提醒這之後所發生的這類事例很多。如:
警惕與留意,比丘勤修習。善集諸思想,攝護汝自意。[xiv]
佛陀進一步說:
諸比丘,我不對每一比丘說彼應勤修不放逸,我亦不說彼不應勤修不放逸。諸漏已盡之諸阿羅漢,生活清淨,所作已辦,無負擔,彼已分段完全滅除生死煩惱達到目的,完全解脫束縛--對此等比丘,我不說“勤修不放逸”。何以故?彼等由於不放逸,已圓滿成就。彼等不可能再放逸。但正在修習之比丘,彼等未證得精神上之圓滿,熱望求解脫,得最高之安穩--對此等比丘,我說“勤修不放逸”。何以故?若此等比丘,住於適當處所,與善友交,攝護諸根,因系善門人家之子出家,現在此,由於上智,將實現並住于最高之圓滿清淨生活。諸比丘,為此等弟子,見此不放逸之善果,我說“以不放逸求得解脫。”[xv]
正如我們在前章討論過的,修定是道的最後三因素──正精進、正念、正定──的結合。這些因素,如一根繩的三股,它們互相盤繞和互相關聯。可是念被認為是繩中最強的一股。因為它在止和觀的獲得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念是清醒,是心的一種作用。因此,它是一種精神因素。沒有這種最重要的念因素,就不能知道外境,就不能完全知道自己的行為。它被稱為正念,是因為它是避免了錯誤指導的注意力,在防止虛假的方法中,對事物予以注意。念指導其擁有者,在正確的道路上走向清淨和自由。
現在,這種正念應當運用到一個人所做的每件事情上。在我們的一切行動中,我們期望有念。不管我們是行走、是站立或坐下,還是說話、沈默、吃、喝或大小便──所有這一切行動和其他一切活動,都應當有念,都應當很清醒。《相應部》中說:
啊!諸比丘,我說念,於一切處一切法中均重要。[xvi]
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注意佛經中的念字常與另外一個詞──正智一起用,同樣重要。在經中,經常有組合詞“念──正智”出現。念和正智是合作的。
正如從露天走入暗室慢慢地辨認室內景物一樣,人也是如此,在完全清醒時,注意瞭解事物比較好,看清它們的真實性質。被無明覆蓋的事物真實性質,是被不可知論欺騙。但是我們在本章將要討論的正念,幫助人的正見和心解脫。《相應部》中說:
諸比丘,正如人字形房屋,所有椽均集中于棟樑,依靠棟樑,固定于棟樑,連結在一起。即是如此,不管所說為何錯誤,均紮根於無明,固定於無明,並連結在一起。因此,諸比丘,汝等應自修:“我等以不放逸共住。”[xvii]
無明是領會不值得領會的東西,即邪惡。還有,它不知諸蘊會集在一起的性質,不知作為根與境的根境性質,不知主要事物的空或相對性。不知諸根控制的支配性質與四諦的真實性。
五種障礙滋養(或緣)此無明。它們妨礙對脫苦方法的理解。又是什麼東西滋養這些障礙呢?是生活的三種邪惡方式,即身、語、意的錯誤作法。這三種滋養物輪流由非抑制的諸根來滋養,非抑制的滋養物由缺乏正念和正智來表現。關於這方面,非抑制是由於景物(法)漂動,心的流逝,忘記存在的特性(無常、苦、無我)和忘記諸法的真實性質所造成的。
當心中不記諸法無常及其他性質時,就允許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自由,讓不健康的想像放任。正智的缺乏,意思是目的、適當、依靠和不癡無正智。當無正當目的做某事時,當考慮或做某些無益之事或此事阻礙發展時,當忘記那些努力之人的真正依靠──法時,當得到東西相信自己的幻想、認為它們是樂、是常、是實在時,那麼,非抑制就被鼓勵了。
在缺乏正念和正智的背後,是不明智或不如理思惟,書上稱之為離開正道的思惟。因為它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有我,以醜為美或以壞為好。
不如理思惟增長時,就出現兩件事:即無明和愛欲。無明是現在的,即將要來的是大量的痛苦。這樣,不如理思惟的人,就流轉在無窮無盡的生死輪回之中了,如船隻隨風飄蕩,又如混亂中的畜群或如套在車上的公牛。
“念”也是“記憶”或“想起”的意思,例如憶念,回憶,都表示記得,但是在教義中,念在思惟的意義上,像八正道其他任何一個因素一樣,最為重要。有兩種念,一種是錯誤的念,另一種是正確的念。前一種是指邪惡和不健康事物的念。而後一種則是指善和健康事物的念。現在,正念在八正道中被解說為“四念處”。“處”的原文是Patthana,此字是Upatthana的縮寫,其意為“近住(其心)”,即知道、分辨,就像在Satim upatthapetva一語中解釋的、其意為“保持現在”(他的念)。
提高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知道的熱情,並產生活動,喚起、激動控制官能、力量、覺支,念的方法是設計好了的念處。蘇摩比丘說:
關於對身體、感受、意義或意境的每一念處,能夠被考慮的是走向智慧道路的開始。所以,這些“處”,在一種意義上說,都是“起點”。還有,因為念處,振作了不放逸、決心和注意力,對手中的任何工作,精神上都處於有準備的狀態。
這些念處,許多都是關於所緣的境方面的。但都是有智慧導向涅磐的平靜簡單方法的一種。[xviii]
《念處經》,可以說是佛所說的經中就精神發展最重要的經。在佛教藏經中,有兩部《念處經》,一部是《中部》第十經,另一部是《長部》第二十二經。後者叫做《大念處經》,詳細解說四真諦,只是在這方面,它不同於前者。在本書末尾出現的經文,是壓縮本。
在整個佛教藏經中,沒有哪一部經受到信仰佛陀原始教義的人像《念處經》所受到的這樣高的尊敬。在斯里蘭卡,在家信徒在月圓日守八戒時,念這部經,並在寺院中度過一天,即使他們不完全懂得此經的意義,但他們專心注意聽,就這樣將精神集中在佛語上。比丘在將要斷氣的人床邊誦此經,使他的心可以集中在佛語上,這樣他的最後思想可以被淨化,這是司空見慣的事。
假若我們念此經,並努力理解,它就變得很清楚了。它包含著佛教的主要教義。“念”被應用到各個方面──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在我們有知覺的生命中,經常到處都要用“念”。
有人可能認為:這部經的內容已經很陳舊、不適用了,那是因為人已經適應其周圍的環境,被常規生活所支配。我們的性格依賴我們的習慣,這些習慣中,有我們大多數的欲望和傾向,不是導致正確思想和見解的,而是將心從通常的渠道拖向可厭惡的醜惡方面去。
生活喧嚷中的普通俗人,可能奇怪:一個忙碌的人怎能如經中所說的修念處呢?這是真的,經中所說某種念處修習的方法需要時間,需要一種與世隔絕的氣氛。但是可以肯定,在我們的上學工作中也能修習。例如不必要到僻靜的地方去抑制障礙。在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不協調的見聞,等等,這些見聞,引起有害的和不健康的思想,那時我們就需要念來抑制我們自己,不容納這些有害的和不健康的思想。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欲望、惡意、妒忌、驕慢和其他一些不好的思想肯定生起,打亂我們的心理平衡,那時我們需要定來阻止這類有害的東西。假若我們不是自己情欲的奴隸,假若我們意志堅定,我們就能夠控制自己,抑制我們內心的衝突。
還有,幽靜深思花費的時間並不是浪費。增強一個人的性格要走很長的路。假若我們能找到時間離開日常工作,花一天或兩天的時間來安靜地沉思,這對我們每天的工作和進步是一種有用的財富。這肯定不是逃避主義或生活懶惰,而是增強我們的心和精神品質最好的方法。這是有益的對思想感情的反省。通過考驗一個人的思想和感情,他就能夠調查事物內部的含義,找出內在的力量。“心在某些時候從生活的忙碌中避開或撤退,是精神健康所必需的。”
正念是一種心理因素,它使觀察力增強,幫助正思惟和正見。有秩序的思惟和回憶,是以人的正念為條件的。五官被神志清醒的心用作工具為思想提供食物。我們取得適合的或不適合的食物,依靠我們的念。例如假若我們以錯誤的念和非如理思惟為條件所取得的食物,它就使我們的心感到不舒服,常常是自我欺騙。
經中說的很清楚,一個人如何注意自己的思想,留心監督和觀察每一種好的或壞的、有益的或無益的思想。經的整個內容警告我們,反對疏忽和幻想,告誡我們精神上要警惕,要注意。事實上,熱心的學者會注意到,在某些時候念這部經,使他注意、認真、嚴肅。不待說,正念是一種品質,明白人是不會輕蔑地對待的。真的,當那麼多的人心理失掉平衡的時候,在心煩意亂時培修正念是重要的。
正念不僅產生專注一境的止,而且促進正見和正命。在我們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行動中,它是一種重要的因素。“念如對咖啡加鹽巴。”[xix]
不健康思想干擾集中,正如我們有前面所看到的,是正精進的作用。將這類思想排除在一邊,並增進和保持健康的思想。但是假若我們缺少正念或恒久的警覺,這是不可能做到的。正精進和正念攜手並進,以阻止邪惡思想的產生,發展和促進好的思想,正如佛陀在這部經中一開始就指出的:四念處是唯一的道路。解脫者已經沿著這條道路安全地走過。所以說:
有德與智者,其心常集中,
憶念彼自己,渡難渡洪流。[xx]
現在,讓我們來轉向那唯一的道路吧。
《念處經》(壓縮本)[xxi]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樓人之市場小鎮劍摩瑟曇,于拘樓人中,該時佛陀對諸比丘作如是言:“諸比丘。”彼等回答:“世尊。”佛陀接著所說如下:
諸比丘,淨化有情,克服憂、悲、苦、惱,到達正確之道路與證得涅磐。此是四念處之方法。何等為四?於此(在此教義中),有比丘,[xxii]于身修身觀,用熱心、正智與憶念,克服有關(身)世界之貪心與苦惱;彼于受修受觀,用熱心、正智與憶念,克服有關(受)世界之貪心與苦惱;彼于心修心觀,用熱心、正智與憶念,克服有關(心)世界之貪心與苦惱;彼于心境修心境觀,用熱心、正智與憶念,克服有關(心境)世界之貪心與苦惱。
一、身觀
1. 念出入息。
諸比丘,比丘于身如何修身觀?於此,有比丘至森林中,於一樹下或幽靜處,[xxiii]盤腿而坐,[xxiv]身體保持直立,憶念,警覺,念彼入息,念彼出息。彼作長入息時,彼知:“我在作長入息。” 彼作長出息時,彼知:“我在作長出息。” 彼作短入息時,彼知:“我在作短入息。”彼作短出息時,彼知:“我在作短出息。” “我知入息全過程。”[xxv]彼如是訓練自己。“我知出息全過程。”彼如是訓練自己。
彼如是於身內或外或內外二者修身觀(即觀想彼自己入出息與別人入出息以及觀想自己入出息與別人入出息二者)……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
比丘如是于身修身觀。
2. 身體之姿勢
複次,行時,彼知:“我行”;住、坐、臥時,彼知(即彼知姿勢);彼知身體其他任何姿勢。彼如是于身修身觀……(如前)……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
3. 四正智
複次,去前、去後,彼運用正智;向前自看與看他處,彼運用正智;彎曲、伸直,彼運用正智;穿衣、持缽、吃、喝、嚼、嘗味、大小便,彼運用正智;行、住、坐、臥、[xxvi]清醒、說話、沈默,彼運用正智。
彼如是于身修身觀……
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
4.憶念身體之厭惡
複次,彼憶念此身體,由皮包裹,從足到頭,充滿不淨,作如是想:“此身有發、毛、爪、齒、肉、筋、骨……。”
彼如是于身修如是觀……
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
5. 憶念物質元素
複次,彼憶念此身……作如是想:“此身有地、水、火、風固體元素……。
彼如是于身修身觀……
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
6. 九墓地觀。
複次,若彼見一死屍,……彼於自身作如是念:“肯定,我此身性質相同,將變成如彼死屍,逃脫不了。”
彼如是于身修身觀……
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
(經中解釋屍體的九個階段,每一階段,修定者對自身作如是觀:“肯定,我此身性質亦同,將變成如彼,逃脫不了。”)
二、受觀
比丘于受如何修受觀?於此,有比丘體驗樂受時,自知:“我體驗樂受。” 體驗苦受時,自知:“我體驗苦受。” 體驗中性受時,自知:“我體驗中性受。” 體驗世俗樂受時,自知:“我體驗世俗樂受。” 體驗非世俗樂受時,自知:“我體驗非世俗樂受。” 體驗世俗苦受時,自知:“我體驗世俗苦受。” 體驗非世俗苦受時,自知:“我體驗非世俗苦受。” 體驗世俗中性受時,自知:“我體驗世俗中性受。” 體驗非世俗中性受時,自知:“我體驗非世俗中性受。”[xxvii]
彼如是於內受或外受修受觀……(如前)……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
三、心觀
比丘于心如何修心觀?於此,有比丘知心有貪,作為有貪;心無貪,作為無貪;心有嗔,作為有嗔;心無嗔,作為無嗔;心有癡,作為有癡;心無癡,作為無癡;害怕之心情,作為害怕之心情(即無活動之心情);心煩意亂之心情,作為心煩意亂之心情(即不安寧之心情);發展之心情,作為發展之心情(色與無色禪定之識,即色界與無色界之定);非發展之心情,作為非發展之心情(即普通感覺存在之識);優越之心,作為優越之心(感覺存在之識);不優越之心,作為不優越之心(色界與無色界之識);定心,作為定心;非定心,作為非定心;解脫心,作為解脫心;未解脫心,作為未解脫心。彼如是于心內外修心觀……(如前)……
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
四、心境觀
比丘于心境如何修心境觀?
1. 五障礙
于此,有比丘於五障礙之心境修心境觀。彼如何于五障礙心境修心境觀?
于此,修定者有欲望時,彼知:“我有欲望。”或無欲望時,彼知:“我無欲望。”彼知如何棄舍已生起存在之欲望,彼知如何棄舍未來尚未生起存在之欲望(惡意、懈怠、愚癡、不安定與煩惱以及懷疑亦同)。
彼如是於心境內或外修心境觀。
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
2. 五取蘊
于此,修定者想:此是色,此是色生,此是色滅(受、想、行、識亦同)。如是彼于內外心境修心境觀……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
3. 六內與六外之官能基礎
于此,修定者知眼、知物質(可見)色、系縛依二者(眼與色)而起;彼知未生之系縛如何生起;彼知已生之系縛如何棄舍;彼知棄舍之系縛未來不生。
彼知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境,知系縛依二者而起;彼知未生之系縛如何生。彼知已生之系縛如何舍;彼知已舍之系縛未來不生。
彼如是于心境或內外修心境觀。
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
4. 七覺支
于此,修定者有念覺支時,彼知:“我有念覺知。”或無念覺支時,彼知:“我無念覺支。”彼知未生之念覺支如何生;彼知已生之念覺支如何發展圓滿(其餘六覺支:擇法[xxviii]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相同)。
彼如是于心境或內外修心境觀。
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
5. 四真諦
於此,有比丘根據實際,知“此是苦,此是苦因,此是苦滅,此是苦滅之道。”
彼如是於心境內或外、或內外二者修心境觀……
彼於心境,觀想發起因素,或彼於心境觀想分解因素,或彼於心境觀想發起因素與分解因素二者,或彼之憶念是以思想、“心境存在”建立起來,正是智慧與憶念需要之程度。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
諸比丘,確實如此,比丘於四真諦之心境修心境觀。
諸比丘啊,肯定,若有人以此方法修四念處七年,彼應期望有二果之一:在此,現在得解脫(究竟解脫,即阿羅漢果位);或若尚有餘執,得不還果(倒數第二位)。[xxix]
不用說七年,若有人于此方法修此四念處七月……六月……五月……三月……二月……一月……半月,彼應期望二果之一,在此,現在得解脫;或若尚有餘執,得不還果。
不用說半月,若有人于此方法修此四念處七日,彼應期望二果之一,在此,現在得解脫;或若尚有餘執,得不還果。
因此,諸比丘啊,為眾生之淨化,為克服憂、悲、苦、惱,為到達正道,為證得涅磐,此是唯一之方法,即四念處。
佛陀說了這些話之後,諸比丘心生歡喜,對佛陀的話,信受奉行。[xxx]
細心的讀者會注意到這部經中,專門關於憶念的只有四件事:身、受、心和心境(法)。所有這一切都是與人類有關係的。身觀使我們知道身體的真實性質,通過分析直到最後它的基本元素,沒有一點虛假。我們自己身體的這種仔細檢查,幫助我們看清人類身體的現象是什麼,看清它是一種過程,沒有任何潛在的實質或者沒有可以作為常和經久不變的核心。
我們知道,在這裏討論的入出息是自發的。在正常情況下,沒有人試圖有意識地入出息;但是就入出息修憶念時,我們有意識地努力這樣做,並知道入出息,其目的是培養和增長定的力量,得到心和身的平靜。有趣味值得注意的是:現代心理學家已經承認有意識地入出息的價值和重要性。因為它減輕人的心理緊張和煩亂。
還有,與身體有關的姿勢和行動,如走路等方面,運用正智,幫助我們消除散漫思想,改進我們的定力和增長注意力與不放逸的心。
接著是受觀,它是經中所說念的第二種形式,完全是主觀的,是一種“心理作用”。我們希望分析我們的受或感覺,決定它們是愉快的、不愉快的或中性的。一般說來,人們接受了不愉快的感覺時,是被壓抑的。他們不喜歡這樣的受,而是被愉快感覺所鼓舞。可是這種念的精神運用,幫助人以分析的看法來體驗所有的受,避免成為感覺的奴隸。他慢慢也會發現只有一種受,這種受也是一種過去的現象,沒有“我”感受。
心觀是念的第三種形式。它告訴我們研究我們自己心的重要性,知道我們形形色色的思想。──在這方面的一切錯誤作法的根源貪、嗔、癡等思想,以及抵制那些不健康思想的對立面。這種意識的冷靜辨別力和思想,使人懂得他的心的真正作用、它的真實性質和行為,如何為無用與有利行動,其心能夠被使用。修心觀的人,知道控制心,不受它的支配。
書中告訴我們大弗沙長老修念的有趣的故事。他經常注意自己的思想。他走路時,假若有一種邪惡思想佔據了他的心,他就會停下來不走了,直等到邪惡思想被除掉。人們看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感到奇怪,懷疑他是迷了路,或者是在路上遺失了某種東西。後來,他通過堅持修念,成為沒有諸漏的阿羅漢。這表明古人知道他們的思想,不只是在以一定的姿勢坐著修定的特殊時候,而是經常如此。
這種心觀也使我們知道我們稱之為心的,只是一種經常變化的過程,由同樣的心所構成,沒有被稱之為“我”的持久不變的實體。
第四也是念最後的形式,包括佛陀的所有教義“法”,其中大多數在現在的著作中都詳細討論過了。
經中對念的每種形式的描述,都以這樣的話作結語:
“彼以無依止而住,不執著世間事物。”這是修定者的目的,是要達到的結果,是誠摯和熱心人的一種成就。不執著世間事物,確實是困難的。我們的努力達到這樣高的精神生活水平,可能辦不到。但是它值得我們一再努力。某一天,也許不是此生,而是在來世,我們可能達到一切真正努力的人已經達到的最高峰。有人說:“播下一種思想,你就獲得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你就獲得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就獲得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就獲得一種命運──因為性格就是命運。”
注釋:
[i] 《法句》第一五七偈。
[ii] 《相應部》第五卷第一六八頁。
[iii] Satipatthana,意為“念處”。
[iv] 《法句》第五五八偈。
[v] Amata(不死)──涅磐(《義疏》)。
[vi] 這裏的意思不是說不放逸是永生的。遠非如此。一切有情都是不能不死的。這個概念是說不放逸的人所證得的不死涅磐是超生死的。放逸被認為是死,因為他們受輪回生死的支配。
[vii] 事實是不放逸者逃脫了生死輪回,而不是放逸者。
[viii] Gocara即念處(Satipatthana)。
[ix] 《法句》第二一、二二、二三偈。
[x] 《相應部》第一卷第八六頁。
[xi]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一頁。
[xii] 《法句》第二九偈。按字義講,是“快馬勝過弱馬。”
[xiii] 《增支部》第三頁。
[xiv] 《長部》第二卷第一二O經。
[xv] 《中部》第七O經。
[xvi] 《相應部》第五卷第一一五頁。
[xvii] 《相應部》第二卷第二六三頁。
[xviii] 蘇摩比丘著《念的方法》(可倫坡,1949)。
[xix] 《念處義疏》。
[xx] 《經集》第一七四偈。
[xxi] 我略微壓縮,未刪去重要內容,但省去了那些比喻。
[xxii] 從事此種修持之人是比丘(《義疏》)。
[xxiii] 假若你幸運有一個臥室或“殿堂”,它可能是在偏僻處和更加孤單的地方。
[xxiv] 這種姿勢如等腰三角形,大多數東方人這樣做。對某些人,尤其是西方人,不適用。但是他們能採取一種使他們不感到不舒適的姿勢。他們可以坐在椅上。但是這種專門的修定,不像其他的事,身體要直,不要僵硬,放鬆,手放在大腿上,或右手掌放在左邊,閉眼或眼觀鼻,不要勉強,閉嘴,舌舐上齶。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修這種定的人,也應身體“集中”,這對他的精神集中是一種幫助。
[xxv] Sabba-kaya意為“全(呼吸)身”。據《清淨道論》說,這裏的“kaya”(身體)不意味著物質的身體,而是整個入息和出息。
[xxvi] “躺下入睡,接著醒來,憶念‘睡時存在之身心事物在睡眠中終止者’,被稱為睡醒正智之作者。”(蘇摩《念的方法》)。
[xxvii] 世俗受是“家庭生活約束之受”,非世俗受是“出家約束之受”,非世俗樂受,是由修定帶來之快樂;非世俗苦受,是由於知道不圓滿,在解脫道路上進步慢;非世俗中性受,是舍、是觀察的結果(《中部》第一三七經。)
[xxviii] 此處“法”為心與物。
[xxix] 如《中部》第七O經。
[xxx] 我從巴厘文翻譯此經時,緊跟蘇摩比丘的《念的方法》,這是作為《中部》中《念處經》的一種譯本和注釋……。另有諾納波尼迦(Nyanaponika)長老以佛陀憶念方法為基礎寫的精神訓練手冊《佛教禪定的心臟》也是我參考的書。
第十四章 正定
為了人的內心發展,所有宗教體系都教某種定或精神修養,採取的修養形式,可能是默禱,個人或集體念誦某種“聖經”,或將心集中在某種神聖的物體上,集中在某個人或某個概念上。據信這些精神修養的效果是有時看到聖人並同他們談話,或聽到聲音,或某些相似的神秘事情。他們這些是幻覺、想像、錯覺,或者只是下意識的心理,還是真實的現象?這還不能肯定。心是看不見的力量,產生這些現象,都是很有可能的。迄今為止,某些修瑜珈的人和神秘主義者所表演的昏睡狀態,變成了麻醉,他們沒有感覺。[i]作者曾經看到有人是修定的姿勢,處於麻木狀態中,好像失去了思惟。因此,有些人看到這些現象,就錯誤地認為這是定的一種修習。
佛教典籍告訴我們,人由於禪,由於精神力量的發展,能夠得到心理上的力量。這種力量能使他看到遠方的東西,甚至看到各趣的眾生,聽到遠方的聲音,知道過去的生命,等等。但重要的是心裏應記住,佛教的禪,不是自我催眠,不是無意識或昏迷,而是一種心清淨的狀態,是搗亂的情欲和衝動被壓服下去。這樣,心就變成單純的定,進入一種意識清醒和憶念的狀態。
有趣的是看到近來靈學的研究,這些現象已經得到了某種承認。有實驗心理學方面,這個無感覺的問題,正在慢慢地取得陣地,得到的結果是它好像是超一般理解力的。[ii]
不過這些是副產物,與人的究竟解脫相比較,它們意義就不大了。有時,這些不尋常的事情,可能甚至成為系縛,延緩證悟。佛教所教的定,既不是為取得與什麼超人相結合,也不是為表示什麼神秘主義的體驗,更不是為什麼自我催眠。它產生止和觀,其唯一目的是證得牢不可破的心解脫,通過完全清除污染,從系縛解脫,得到無上安寧。
人是身心經常變化的一種程式,在這個程式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心。所以,在佛教中,最重視人的心。有一次,一位比丘問佛陀:
請問世尊,世界由何指導?世界由何牽引?在何法支配下,一切法運轉?
善哉,比丘!世界由心指導,世界由心牽引,在心法支配下,一切法運轉。[iii]
有些佛陀同時代的人,如尼乾子(耆那教的大雄)等,認為行為是最重要的,而佛陀則把心放在首位。[iv]控制和打掃乾淨心地是佛陀教義的核心。通過心清淨得到快樂,贏得圓滿的聖果。但是只要心是染汙的,沒有控制住,就不能通過它取得有價值的成就。所以佛陀強調心的清淨,對真實的快樂和離苦的解脫,是有重要意義的。
現在有許多人認為,自己和不受約束是同義語。由於現代文明的物質趨向,主要是官能上的,認為向我(心)的馴服,妨礙自我的發展。但是在佛陀的教義中,這是很不同的。假若一個人真正要變好,自我就必須在正確的路線上被壓制和馴服,斷除貪、嗔、癡,攝護心,訓練心,表現出來的行為沒有貪、嗔、癡。在佛陀教義中,這是走向真正幸福與快樂的道路。
只有心被控制住,在正確道路上保持有秩序的進步,它才對擁有者和社會有用。紊亂的心,要對其擁有者和他人負責。世界上發生的一切大破壞,都是人造成的。因為他們不曾學過對心的控制和平衡的方法。
階級、種姓、膚色,甚至財富和權力,都不能使人對世界有價值。只有人的品格使人偉大,使人值得尊敬。“是品格啟發智慧。” [v]正如佛陀所說的:
光體是出生之心,只是由於外來之物才被玷污的。[vi]
抑制心的衝動和控制邪惡嗜好,捨棄引誘物,捨棄在束縛中把持我們的東西,驅除在不健康思想形式下獵取人類心靈的惡魔,確是很難的。這些思想是貪、嗔、癡三個死(魔)敵的表現。通過堅持精神修養,直至得到真正的清淨以前,它們是不能被連根拔掉的。
心靈的控制,對快樂是重要的。這是道德之王,是一切真正成就的後盾力量。由於缺乏控制,各種各樣的衝突就會在人的心中生起。假若他是控制他們的,他就應當學會對欲望和嗜好不給與自由,應當努力生活自治、清淨和冷靜。
冷靜不是軟弱。任何時候,一種冷靜的態度表明一個人的修養。在事情順利時,一個人沈著冷靜是不太困難的,但不順利時,確實是困難的。就是這種困難的性質,才是值得完成的。因為由於這樣的冷靜和控制,使他建立起性格的力量。喧鬧、喋喋不休和忙亂的人,設想只有他們才是堅強有力量的,那是很錯誤的。《長老偈》中說:
空無是鬧聲,但滿是冷靜。
愚人裝半罐,聖者一池滿。[vii]
修心靜的人,在面臨生活變遷的時候,很少是混亂的。他努力正確看待事物,看事物的來龍去脈如何。他沒有憂慮和不安,努力看到脆弱的地方。“安靜的心……前進,不管幸運還是不幸,在他們自己個人的速度上行走,就像雷雨時的時鐘一樣。”[viii]
關於使心冷靜和有完美的生活引導,我們就能夠達到所希望的目的,這沒有多少爭論。但是刺激情欲的外境,引導我們進入更深的無明黑夜,並以誘餌來奴役我們。若真心誠意地棄舍與分離,是能導致我們達到輕安和究竟解脫的。
我們要達到圓滿成就的努力,往往會受到挫折,但是失敗沒有關係。只要我們真誠,動機純淨,不停地一再努力就行。到達一個山頂,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要從低到高慢慢地往上爬。如有技術的治金工人,去掉黃金中的雜質,要一點一點地來做。人應當努力,清除自己生命中污染。為了內心的發展,佛陀指出的道路是修定。讓我們現在來轉向這條道路吧。
一個被承認的事實是,當一個人的心過於被世間事務和物質的東西所吸引時,他精神發展的愛好就少。另一方面,他若真正修定或進行精神修養,就不大注意世間事務。瑜珈行者或認真思考的人,就不大愛好物質的東西,不大關心世間的事務。
雖然人類的大多數歡喜官能上的快樂,被表面上似乎重要和協調的事物所吸引,但是仍有許多東方人和西方人“眼中無塵”,熱心尋求某些不同于世間聰明、不同於世間偏見的東西。
近來,人們曾經忙於試驗和調查心理現象,這樣的研究,好像顯示出人類心靈隱藏的通道,驅策人尋求精神指導。人的內心發展的需要在增長,這是一個好的徵兆。
不待說,真正重要的思想生起,只能是長時期安靜的結果。內心由於幽靜,人的心就獲得力量。最偉大的創造力是在安靜中。但是喧鬧與安靜相比,人們似乎更歡喜喧鬧。絕大多數人每天負擔的事務那麼沉重,那麼全神貫注在表面上似乎重要的事物上。他們忽視安靜沉思的重要性。我們進入沉思時,我們就絕對地靜下來,如實看到我們自己。我們與實際情況面對面地站著,那我們就能學會克服軟弱和普通經驗的局限性。但是我們常常似乎很忙,就像關在籠子裏旋轉的小松鼠,它雖很活躍,但只是在籠子裏旋轉。母雞孵在蛋上,它表面上雖然不活動,在昏睡,但是它做出一些有用的事情來,它暖和自己的蛋,這樣小雞就被孵出來了。
我們應當每天至少用半小時像母雞孵蛋一樣。當我們的心沈著安靜時,這是利用它的優越條件的時候。我們用心從事安靜的資訊溝通,其目的是不帶一點虛假地瞭解我們的真實性質。現在,普通的俗人可能要問:“我們在家人,由於生活勞苦和需要,有那麼許多事情要做,怎能找出時間修定呢?”但是人卻能找出時間在他喜歡的事情中去放縱。假若他確實願意修定,他每天就能找出一個短暫的時間去修。不管是在黎明,還是在睡前,或者心調停好的時候,他都能修。有時不論時間如何短暫,那時他的思想能夠定下來。
假若人能這樣日復一日地努力修一點靜觀,他就能夠比較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他以一種更加有效的方法,有勇氣面對困難,以勇敢的精神面對煩憂,這樣更容易發現令人滿意的事。這是值得一試的。唯一的要求是必須要有決心並敦促作出努力。
佛教中討論的一切形式的定,都是導致精神健康的,不會招致疾病。因為精神上的緊張狀態,導致心理上的疾病。佛教的每一種定,都是為控制和緩和精神緊張狀態所作的一種努力。治好身體上的病並不難,但治好心理上的病確實是困難的。因此,需要努力清理心理上的污染,這可能是人能夠做的最困難的事,但這正是應當做的。“於此世間中,自稱從精神疾病獲得自由之人甚少,即使一刹那亦無,但諸漏已盡者(阿羅漢)例外。”[ix]
老那拘羅父體弱多病,來到佛所,向佛表示敬意,想從佛那裏聽到一點什麼使自己愉快和舒適一些。佛陀說:
汝實虛弱有病,有此身體之人,只要求片刻之健康是愚蠢。為此,汝應作如是修習:“我身雖有病,但我心無病。”汝自己應如是修習。[x]
應當強調的是:修定不是自願從生活中流放出去,或為以後修點什麼。定應該被運用到日常生活的事務中去,這樣做的結果是現在就得到定,它不是與日常生活相分離的,它是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假若我們忽視它,那生活就沒有意義了,就沒有目的和啟發了。
在佛教中,定[xi]佔有很高的地位。因為在佛陀的教義中,定被說得那麼重要。通過修定,才能斷除系縛,證得菩提和無上的涅磐。
關於定的解說,正如早期佛教著作中所傳下來的,或多或少是以佛陀自己採用並證得菩提和涅磐的方法以及他自己精神修養的經驗為基礎的。
正如佛陀成佛以前和成佛以後所修的和體證的定一樣,它分為兩種形式或兩個體系:一是心的集中或三摩地,這就是心一境性;二是觀慧或毗缽舍那。這兩種形式中的三摩地,有使心安靜的作用。由於這個原因,在某種範圍內,三摩地這個詞有安靜、穩定或靜止之意。心安靜包含著心一境性,假如你歡喜,或者說它是心專注一境。心一境性是由心集中注意有益於健康的境物、杜絕其他一切雜念而產生的。《中部》中說:
何為定?何為其特徵、需要與發展?
不管心一境性為何,此是定,四念處是定之特徵,四正勤是定之需要,不管修持如何,此法之發展、增長。在此,此即定之修持。[xii]
這種說法,清楚地表明定的三種因素,即正精進、正念和正定一起互相支持的作用。它們構成真正的定。
在原典和義疏中,說到有許多行業處,[xiii]其中有些注意修持之後,能使修定人達到很高的精神集中,進入所知道的禪那,導向“無所有處定“或者”非想非非想處定“。不過這些精神境界雖然可能很高,但它們不能、也不產生真理的證悟,不能從系縛解脫出來得到最高的安寧。
原典中說得明白,阿羅邏.迦羅摩和鬱陀迦.羅摩子是當時兩位最著名的禪師,喬達摩菩薩曾向他們請教。還有同時代的瑜伽行者,都不能向他指示獲得最高真理和脫離系縛、證得最高安全的方法。這是因為所有他們神秘主義的體驗,其最高頂點,仍是在“非想非非想處“,都不足以探測諸法因緣生的真實性質和如實看待事物。這些禪定的體驗,無疑產生很高的精神集中,導致絕對的寂靜,產生真正的現法樂住。現在這種快樂來自心輕安,而心輕安是書中所說的壓服五種特殊障礙的自然而然的結果。這五種障礙,就是我們現在要討論的。
在這裏必須說明的是,佛教中所教的修止或奢摩他,不是佛教專有的。在佛陀出世以前,瑜伽行者就修各種系統的止,就像他們現在仍在修的那樣。印度總是一塊神秘主義的國土,但是當時流行的瑜伽,從來沒有超越某一點。菩薩不滿於僅僅是禪悅和神秘主義的體驗,他的唯一目的是證涅磐。為此,他探測自己心中的最幽深處,尋求為他帶來圓滿的安寧與解脫的修行方法。
正如我們在前面看到的,菩薩最後在伽耶,坐在一株樹下修定,使自己適應於入出息念,他這樣修,得到了完全的止之後,就能夠修觀或如實智,使他能如實看待事物,看到緣起法的三種性質:無常、苦、無我,就是由於這種智,這種滲透的慧,菩薩能夠從堅硬的無明之殼中破裂而出證悟實際,完全理解“以前未曾聽說的法”──四真諦。[xiv]
Vipassana(Vi+Passana)意為“觀”,是一個派生詞,是以一種非凡的方法觀察(從Passana看,首碼Vi意味著非凡或特殊)。所以,Vipassana的意思是清楚的視力,超越于平凡的看法。它不是從面上看,不是只看外表,而是如實看待事物,這意思就是說看一切存在現象的三種特徵。是這種智力,以冷靜集中的心作為它的基礎,就能使瑜伽行者清除自己心中的一切污染,並看到實際──涅磐。所以觀的修習,是佛陀自己的一種典型教義,是佛陀獨有的體會,不是佛陀出現以前就有的。
止和觀一起前進,它們是同時而有的。[xv]由止與觀一起使定臻于完善,所以,止和觀是平行的。一方面是心的靜止,另一方面是敏銳的觀察。蘇摩說:
深入觀察力(觀)的發展,與安靜集中(止)相結合,各以一種方式起作用,二者是相等的,得到的力量都一樣。由於分析過度,就會有昏亂;由於靜止過度,惰性就會悄悄地潛入。[xvi]
佛陀說:
諸比丘啊,修止,比丘修止得止,如實看待事物。[xvii]
但是集中的止修持,其本身是永無止境的,它只是對某種更高、更重要的東西的一種手段,那就是觀。換句話說,這就是獲得“道”的第一因素正見的一種方法,為的是一個目的,只是一種手段,它在八正道中起著一種重要的作用。它也被稱為心清淨。此種心清淨是通過遏止障礙而產生的。被痛苦感受所迫的人,是不能有心清淨和集中的靜止的。很簡單、很清楚,只要人的身心被痛苦所折磨,他就不能得到定。佛陀對這一點,說得很清楚:
受苦之人,其心不定。[xviii]
諸比丘,為知貪、嗔、癡,應修二法,……何等為二?止與觀是也。為棄舍與滅除貪、嗔、癡,應修此二法……。[xix]
佛陀進一步說:
諸比丘,明分二法:止與觀。修止時,心亦止,由於修心,貪被棄舍。修觀時,慧(正見)亦觀。由於修觀,無明被棄舍。心被貪所玷污,不自由。因無明有染汙時,慧不發展。如是心解脫,乃因心消除貪;慧解脫,乃因心消除無明。[xx]
從前面所說的看,止和觀是清楚的。換句話說,道的正定和正見是不能分離的,它們在一起彼此相互支持。沒有集中止的某種措施,觀就不能修;沒有觀的某種措施和生活性質的某種知識,止就不能修。這一事實,佛陀是這樣解釋的:
無慧者無定,無定者無慧。兼具定與慧,彼實近涅磐。[xxi]
最高清淨的追求者,嚴格遵守戒律,修真正的苦行,焚毀自己的情欲,通過克服修定者面臨的許多障礙,發展禪定的道路。但是有五種特殊的障礙妨礙定和解脫之道。在原典中,這些障礙被稱為五蓋。佛陀提及這些東西時,他說:
諸比丘,有五障,招致失明,無知奪去智慧,與苦相聯繫,不能達涅磐。[xxii]
障礙,意思是妨礙和阻止精神發展的東西。它們被稱為障礙,是因為完全是覆蓋、斷絕和阻礙。它們關上解脫之門。前面說它們有五種。何等為五?
1.貪欲。
2.嗔。
3.昏沉睡眠。
4.掉舉惡作。
5.疑。
現在分述如下:
1.貪欲是貪圖所緣的境。貪欲思想,一定妨礙精神的修養。它們擾亂心和妨礙心的集中。貪欲是由於沒有抑制感官,在沒有攝護時,讓貪欲生起了,如是心流就被污染了。所以需要瑜伽行者攝護其心。反對這種關閉解脫大門的障礙。
2.其次是嗔。像貪欲的情況一樣,由於不明智或非如理思惟,因而產生嗔。當它不受阻礙地增長時,就逐漸損壞心,擋住人的視線。它曲解整個心和心所,如是就阻礙察覺真理,封鎖自己的道路。貪和嗔以無明為基礎,不僅妨礙精神的發展,而且是人與人、國與國之間傾軋和不和的根源。
3.第三種障礙──昏沉睡眠,是懶惰或一種心和心所的病態。它不是如某些有傾向性的人所想的身體的懶惰,因為即是解脫了這種煩惱的阿羅漢,也感受到身體疲勞。這種懶惰,像抹不開的黃油,使心堅硬,無活動性,這樣就減少瑜伽行者修定的熱情和認真了。因此,他就變成心理上有病和懶惰的人了。疏忽會導致更大的懶惰,直到最後產生一種毫無感覺的冷淡。
4.第四種障礙──掉舉惡作,是進步困難的另外一種不利情況。當心變成煩亂不甯時,就像混亂的蜜蜂在搖晃的蜂巢裏一樣,不能集中。這種心理上的激動,妨礙靜止,封鎖著上進的道路。心情煩亂是有害的。一個人為這為那發愁,為已辦和未辦以及不幸之事發愁時,他就永遠不會有心境的平安。所有這些操心和麻煩,所有這些煩躁和內心的不安,妨礙著心集中。所以這兩種不安和憂慮,都包括在五種障礙之內,它們妨礙著精神進步。
5.第五──最後的障礙──疑,是懷疑論者。疑是從巴厘文的Vicikaccha一字轉化而來的。字頭Vi是Vigata的縮寫,是無的意思;cikaccha是藥的意思。所以Vi+cikaccha,就是無藥。是的,一個人有了困惑不解,確實是患了可怕的病,除非他擺脫自己的懷疑,他就無藥可醫,就會繼續發愁,繼續患此種病。只要人被這種猶豫不決的思想所支配,他就會繼續對諸法抱懷疑態度。這對精神的修養是最不利的。評論者解釋這種障礙是無能力明確決定任何事情。這也包括得到諸禪定可能性的懷疑。
上述這五種障礙,都妨礙修定成功。不管是個人修定,還是集體修定,都有妨礙。
心被這些有害的力量纏住時,就不能就任何于身心健康有益的物體上修定成功。確實,人的貪、嗔等思想就某一物體上是能夠集中的,但那是邪定。很明顯,只要人還有染汙或煩惱,邪惡與不健康的思想就會產生。可是修三摩地的人是不可能作惡的。因為那些障礙已經被控制住了。
應當發展五種心理因素,即所知道的靜慮支來克服各種障礙,它們是:尋、伺、喜、樂和一境性。它們與五障礙是相對立的,是這些心理因素將瑜伽行者從較低的心清淨水平提升到較高的水平。與它們相聯繫的識,就變成所知道的禪那。這些心理因素,有秩序地逐步壓服封鎖禪定之路和各種障礙。
例如貪欲,被一境性所壓服;那就是心一境性;嗔被喜所壓服;昏睡被尋所壓服;掉舉惡作被樂所壓服;疑被伺所壓服。它們的排列是這樣的:
貪欲──一境性
嗔──喜
昏沉睡眠──尋
掉舉惡作──樂
疑──伺
現在,真正修定的人,找一個幽靜處,盡可能避開人群,通過單獨的修定,得到輕安。這會幫助細心的人回到世間來生活得更好,會以更有秩序和更有效的方法來生活,不會再墮落成為城市生活樂趣的犧牲者。誠實的學生為了對所學作深入研究,拒絕感官外境的吸引,尋找一個與性格相適應的環境,努力學習,達成自己的目標。修定者也是一樣,以同樣的方法,退居某個適合的地方,把心貫注在定的一個物件上。他現在是投身於最困難的任務。他看自己的心如何真正地工作,他觀察自己的思想如何來如何去,以及它們如何一再出現。他住於觀想的意境上。現在他有貪欲時,他知“我有貪欲”;無貪欲時,他知“我無貪欲”……修定者用這樣的方法瞭解其餘四種障礙(嗔、癡、慢、疑),如是以“道”的其他二因素--正精進和正念作幫助,構成三摩地。他首先得到近行定。接著鎮壓諸障礙,洗清內心流出的污染,逐步達到初禪,這被稱為根本定。通過不同的階段,在適當的時候,他得到其他三禪。[xxiii]在這種禪定的階段,他的認真穩定的心,能與無風天不閃爍的燈火相比。此種深定準確地固定自己的心,使其不動不亂,心和心所保持平衡,就像穩定的手拿著一對天平盤。只要他是在這種最高形式的定中,即是在最不利的條件下,他也不被擾亂。證得四禪以後,他就能發展超常態的力量,這就是得他心通、天眼通和宿命通等。
不過要注意的是,就是修這樣比較高的三摩地,仍不能使修定人處於安全的境地。因為尚存著在看不見的意趣沒有斷除,這些意趣雖然中止了,但什麼時候只要環境許可,它們就可能再次出現。假若減少了正精進和正念,就會使心染上病。由於他有染汙,不健康的衝動潛藏在他的心中,他還不是絕對安全的。他通過定,還得到心靜。定是得智慧的必要手段,通過智慧,他心中存在而看不見的意趣才能被連根拔除。這些意趣在人心幽深處時,被稱為隨眠。只要它們潛伏,就不必要食物。前五根和第六意根,以可見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形式提供必要的食物。這些食物是適意的還是不適意的,官能扮演刺激物的角色。不久,潛伏的意趣與其說它們上升到表面,毋寧說是被刺激起來了。當它們這樣被提醒和刺激時,就想逃離,找出路。假若人不能明智地予以注意,對已經生起的意趣加以控制,它們就從語言之門或行為之門逃離,或同時從這兩道門逃走。這就被稱為不軌或違犯行為。
關於意趣的三個階段,其第三是“不軌階段”,是粗的;第二是“生起階段”,是精細的;第一是“潛伏階段”,是更精細的。對治這三個階段,將心從這三個階段解脫的三種武器,就是戒、定、慧。由於戒,身和語的一切惡行被控制,越軌階段的行為被遏止。確實,馴服語言和身行,某種心理上的規定是必須的,但沒有必要是認真嚴肅的定。由於戒,人可能是平靜的,與語言和身行相結合,但不是意,他缺少定。戒雖然有助於心境的安定,但它不能控制意。定以慧為幫助,對付意趣的第二階段,如是就阻止它們逃脫。但是定沒有能力消除潛在的意趣,而是由慧來完成這個任務的。由於慧(就是智),一切衝動,一切意趣,包括其根源均被消除。這就是出離。
修觀消除潛在的意趣。所以修定的人,是他自己在定中增長智慧,如認識到:
“諸行無常……
諸行是苦……
諸法無我……”[xxiv]
智力的發展,意味著要瞭解五取蘊是無常、苦和無我。所以,熱誠明智的修定者要繼續修慧觀,直到有一天,他第一次得到智深入,瞭解他自己的真實性質,即他的諸蘊,部分體驗到涅磐,如是就證得初果。這種成就打破三種束縛(結)[xxv]:(1)自我錯覺,即有一“我”控制諸蘊的幻想;(2)疑;(3)濫用各種(錯誤)儀式。打破此三種束縛之後,他就成為須陀洹,意為預流者。[xxvi]由於他的煩惱雜質尚未完全燒盡,他還要轉生至多七次,但不會在人趣水平之下。[xxvii]他的語言和行為完全會是合乎首先的,並戒殺、盜、淫、妄、酒。
他繼續修自己的慧觀,削弱另外兩種束縛(結),即(4)貪欲和(5)嗔恚。他對涅磐看得更清楚了,證得二果,成為斯陀含,意為一來者,因為他不能證得阿羅漢果,他還要在世界上轉生一次。
最後他打破並削弱貪和嗔的束縛(結),[xxviii]然後證得三果,對涅磐看得更清楚了,被稱為阿那含,意為不還者。因為情欲被根除之後,他不能再在包括人間在內的欲界轉生了。欲界是較低的天界,有諸苦惱。他降生到大梵天界。[xxix]
通過正智,他證得四果,也是最後的果位,是圓滿的阿羅漢。以此證得,其餘五結[xxx]均被打破。這五結是(6)有色貪;(7)無色貪;[xxxi](8)慢;(9)掉舉;(10)無明。[xxxii]
他這種最後的淨化,達到的境界是黎明,是一切圓滿的常寂光照,其寂止的境界,非語言所能形容的,是毫不動搖的心解脫。這樣,世界對他就無任何作用了。
自由了,他知:“被毀者是生,住清淨行,所作已辦,不再有此到來(意思是不再有諸蘊相續,即不再有“有”或生)。[xxxiii]
阿羅漢已經超越善與惡,因為擺脫了產生業力的意志(即行,在緣起法中,是第二支)。雖然他未被排除在過去的業果之外,但他不再積累新的業力了。不管他做什麼,是想、是說或身體的行為,都不為他創造新的業力,而都是“無結果的”。這些行為不是以任何情欲或潛在隨眠為緣而有的,它們僅僅是一種作為,但影響他人。佛陀提到這些圓滿的聖者,他說:
遠離人世縛,超越天上縛,
除一切縛者,是謂婆羅門。[xxxiv]
猶如芥子小,來自一針尖,
彼斷貪嗔慢,被稱為大梵。[xxxv]
人的性格不同,《清淨道論》講有六種主要的形式,此六種又包括許多較小的形式,它們歡喜貪、嗔、迷戀、信、理智和散漫。由於性格不同,業處[xxxvi]也不同。這些業處散見各巴厘文原典,尤其是經典。《清淨道論》[xxxvii]說有四十種:
十遍。
十不淨。
十隨念。
四梵住。
四無色。
一想
一差別。
關於哪一種業處與哪一種性格相通適合,據說十不淨和身隨念適合於有貪心的性格;四梵住和四色遍適合於易怒的性格;入出息隨念適合於欺詐和散亂的性格;前六隨念適合於有信仰的性格;適合於有理智性格是死隨念、寂止隨念、四界差別和食厭想。其餘的“遍”和四無色適合於一切形式的性格。[xxxviii]
關於正定,要在本章中列出各種定的物件,既無餘地,也無必要。有興趣的人,可在《清淨道論》[xxxix]或《解脫道論》[xl]中去研究。
事實上,難度和速度的規定不能與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物件規定下來。《中部》中有兩部經(第六十一經、第六十二經),是佛陀教羅侯羅尊者時的告誡。這兩經全都是關於觀的指示。在第六十二經中,有趣而值得注意的是佛陀對羅侯羅說了七種不同形式的觀。據義疏說,羅侯羅接受這些開示時,還是一個沙彌,只有十八歲。下麵是那部經的摘要:
羅侯羅,修慈觀,因此觀斷除嗔。
羅侯羅,修悲觀,因此觀斷除殘忍。
羅侯羅,修喜觀,因此觀斷除嫌惡。
羅侯羅,修舍觀,因此觀斷除恨。
羅侯羅,修不淨觀,因此觀斷除貪。
羅侯羅,修無常觀,因此觀斷除慢。
羅侯羅,修數息觀,經常修,產生大果,有大益處。
沒有必要修所有四十種觀,重要的是選擇其中最適合於自己的一種就行了。要尋求有修定經驗的人幫助指導,但是在開始,書中所說的,對熱心修定的人就夠了。不過,最重要的是忠實地認識是什麼樣的性格。因為只有這樣作了,你才能選擇適合於你的定。一旦選定,就以堅定的信念去修。假若你被世間的日常事務所占住,你可能不易擺脫,不能每天在安靜的地方坐下來認真個一定時間的定。但是假若你虔誠,也能辦到,並能成功。修定必須按規定的時間來修一個相當的時期,你不應當期望很快就得到結果。心理的變化是很慢的。通過安靜觀想的修持,得到輕安的心,你能成功嗎?洛德.霍德的答復是有趣的:
……答復是“是”,但又怎樣呢?好,不是通過做“某種偉大的事”。有些人問:“如何是聖者、聖者?”答復來了:“在困難時需要高興,他們就高興;在困難時需要忍耐,他們就忍耐;在他們要站住不動時,他們就推向前進;在他們要說話時,他們就保持沈默。這就是一切,是那麼簡單,但又是那麼困難。這是一種心理衛生學的事。……[xli]
讓我們來討論觀想的四十種物件中的一種,這就是數息觀。數息觀是很有名的,是許多人喜歡修持的。菩薩在菩提樹下為求證菩提而努力時,是修的這種觀。佛陀自己最強調這種觀的重要性。有一次,佛陀說:“諸比丘,我希望單獨在幽靜處住三月,來我處只有為我送飯之人。”諸比丘答:“善哉,世尊。”在三個月末尾,佛陀對諸比丘說:
諸比丘,若他人(屬於其他信仰者)問汝等:“沙門瞿曇于雨季安居中常修何定?”汝等應說:“佛陀于雨季安居中常修數息觀。”于此,諸比丘,我數入息,我數出息……(如前經中所說)。諸比丘,正確說話者,應說入出息是聖者生活之方法,是淨住,是如來之生活方式。[xlii]
在佛教藏經中,有許多地方提到修這種數息觀。佛陀告誡羅侯羅時,就此種觀作詳細的指示,是不奇怪的。讓我們再次轉向《中部》第六十二經:[xliii]
羅侯羅比丘去到林中,在一株樹下或幽靜處,盤腿而坐,身體保持直立,憶念警覺,彼作入息,彼作出息。作長入息時,彼知:“我作長入息。”作長出息時,彼知:“我作長出息”;作短入息時,彼知:“我作短入息”;作短出息時,彼知:“我作短出息”。“我有意識知入息全過程”,彼如是訓練自己;“我有意識知出息全過程,”彼如是訓練自己;“我入息停止身體(息)作用”,彼如是訓練自己等等。
經中繼續說入出息事,末尾言:
羅侯羅,修數息觀,如是發展並常修習,產生多果,有大好處。羅侯羅,以念修入出息時,是如是發展與修習,即最後之入出息停止亦知,非不知。
在這裏應當注意到“彼有意識入息”和“彼有意識出息”等字。“有意識”意為“知道”,是“意念”。他是念息,而不念他自己。他的唯一目的是集中心的注意於息上,排除其他思想,將心固定在息上。因為假若“邊緣”區有什麼東西突然襲擊“焦點”區,他就不能集中,他就變成東拉西扯了。
修數息觀時,應將注意力固定在流動氣息振動的鼻孔上,注意是如何入出息的,而不是跟隨入出息跑,你的息不應停止。在你這方面,不作任何努力或勉強,應聽其自然。息可能變得很微弱,你不再注意它,但那不應意味著你的心是空虛的。當你次第繼續修這種念處時,當你的心完全集中在息上時,你會注意到只有一息,在其背後沒有別的什麼──沒有“我”或任何類似性質的東西──那就是息和你不是兩碼事,只是一種過程。假若你能達到那樣的理解水平,你的定就是很高的了。以此,就有興高采烈的歡喜,有寂止和心的安寧,但是這可能只是短暫的一刹那,你的心可能又一次散漫。你的思想可能奇怪,你可能發現定下來很困難。這沒有關係,你應“繼續勇敢地敦促”,即是你未得到禪境,這種定也會帶來諸多益處。它會幫助思想明淨,理解深入,心理平衡和安寧。它會改進你的身心健康,使你相適應。
佛陀說:
諸比丘,數息觀,若發展並常修持,產生多種結果,有許多益處。諸比丘,數息觀,若發展並常修持,完成修“四念處”。四念處,若發展並常修持,產生修七覺支。七覺支,若發展並常修持,由於智慧,產生解脫。[xliv]
數息觀,已敍述如上,比初學所需者要多。但是在本章關於三摩地的範圍內,不可能更詳細地說。希望瞭解詳情的人,可參考上面所提到的書。[xlv]
定作為佛陀教義的中心,他經常強調精神訓練的重要性。他建議並鼓勵別人得到自製,例如他所說的下面這些話:
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矯箭,
木匠之繩木,智者自調禦。[xlvi]
關於這首偈文的故事,從各方面說,都是重要的。舍利弗尊者的一個弟子名叫智賢,很年輕,在僧團中仍是一個沙彌。有一天,他跟在長老的後面進村乞食。他們向前走時,看到一條溝。沙彌便問老師:
──尊者,此為何物?
──一條溝。
──彼等以此作何用?
──彼等用此引水灌溉農田。
──此水是否被賦予某種生命,此水有心否?
──無。
──尊者,彼等能引此無理性、無活力之物去彼等歡喜之任何地方否?
──能。
接著沙彌想:
──若彼等能引如此無活力之物去彼等希望之地。有心之人為何不能使其心在控制之下,贏得此生之聖果(阿羅漢果)?
他們繼續前行,又看到一些造箭之人正在工作。沙彌問:
──尊者,此等人在作何事?
──彼等是裝羽之人,以羽毛來矯正箭的方向。
──此等箭有理性否?
──無,彼等無理性。
接著沙彌想:
──若彼等能造此箭,有心之人為何不能集中注意於心,使其在控制之下,因而努力達到目的?
他們繼續前行,看到一些車輪製作者正在工作。沙彌又問:
──尊者,彼等在作何事?
──彼等制輪,使木適合於輪形。
──此木有心否?
──無。
接著沙彌想:
──此等人能使無心之木成輪,有感覺之人為何不能控制其心,過清淨生活?
如是沙彌仔細思考此三事,對長老說:
──尊者,請您接過缽與衣,我要回去。
長老同意沙彌的請求。沙彌向他致敬後,便往回走。他進入長老之住室,坐下修定。他就自身修觀,集中自己的思想於所觀之境,由此得到了智慧,證得了阿羅漢果。沙彌這樣做,是在他出家後的第八天。他雖年輕,但在定中成熟了。通過控制其心,覺悟到了真諦。[xlvii]
佛陀提到這些聖者,他說:
比丘入屏處,彼之心寂靜,
審觀于正法,得受超人樂。
若人常正念,諸蘊之生滅,
獲得喜與樂,知彼得不死。[xlviii]
-------------------------------------------------------------
注釋:
[i] 亞歷山卓.大衛.尼爾(alexandra Davil Neel)著《與西藏神秘主義者和魔術家在一起》,其中有西藏神秘主義者有趣的故事。
[ii] 欲知詳情,請閱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J.B.萊因(J.B.Rhine)、佛吉尼亞大學(Virginia University)的伊恩.史蒂文生(Ian Stevenson)等人的菱以及這些教授向科學出版物提供的論文,吉納.塞米納拉(Gina Cerminara)的書和《凱斯報告》(Cayce Reports)。
[iii] 《增支部》第二卷第一七七頁;《相應部》第一卷第三九頁,此為偈文,提問者是一神人。
[iv] 是《優波離經》(Upali-sutta)。
[v]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O二頁。
[vi]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O頁。
[vii] 《經集》第七二一偈。
[viii] R.L.史蒂文生(R.L.Stevenson)。
[ix] 《增支部》第二卷第一四三頁。
[x] 《相應部》第三卷第三頁。
[xi] Meditation一字,實際不與佛教術語Bhavana相當。Bhavana意為“發展”或“修養”,即心的發展或心的修養。Bhavana的真實意義是修養,就是消除一切邪惡和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發展或修養一切善的和健康的心理因素,目的是產生輕安。集中的心,看到一切事物現象的真實性質,從系縛的斷除證得無上的安寧──涅磐。
[xii] 《中部》第一卷第三O一頁第四四經。
[xiii] Kammatthana(行業處),意為集中的基礎,就是心集中於某種有益於健康的境物上。
[xiv] 《相應部》第五卷第一四九頁(初次說法)。
[xv] 《中部》第一四九經。
[xvi] 蘇摩著《念的方法》。
[xvii] 《相應部》第三卷第五經。
[xviii] 《相應部》第五卷第三九八頁。
[xix]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OO頁。
[xx] 《增支部》第一卷第六一頁。
[xxi] 《法句》第三七二偈。
[xxii] 《相應部》第五卷第九七頁。
[xxiii] 四禪在經中的公式是:
(A)“諸比丘,於此,有比丘離貪、離不善思惟,此是離生,證得並住于初禪,有適用思惟、持久思惟、喜與樂相隨。”
(B)“又由於減少實用與持久思惟,彼證得並住於二禪,此是內心安靜,是心一境性,無實用與與持久思惟,有喜與樂。”
(C)“又由於離喜,彼以正智住於舍、念,享受身中妙樂,證得並住於三禪,聖者稱此為‘住於舍,念于樂’。”
(D)“又由於棄舍樂與苦,喜、憂已無,彼證得並住於四禪,既非苦,亦非樂,此是舍念清淨。”
(《長部》第一八六經;《中部》第一卷第一五九第一八一經及他處。)
[xxiv] 《法句》第二七七──九偈。
[xxv] 有十束縛(結):1.Sakkaya-ditthi(身見);2.Viciccha(疑);3.Silalabbata-paramasa(戒禁取);4.Kamaraga(欲貪);5.Vyapada(嗔);6.Ruparaga(色貪);7.Aruparaga(無色貪);8. Mana(慢);9.Uddhacca(掉舉);10.Avijja(無明);(《長部》第三三《等誦經》)。
[xxvi] “流”是“道”的同義語(《義疏》)。
[xxvii] 《經集》中的《寶經》第十偈表明了同樣的思想。詳見偈文和術語的解釋,見諾納摩裏(Nanamoli)比丘著《小品閱讀與說明》第二O四頁(倫敦巴厘聖典會,1960)。
[xxviii] 此五被稱為“下分”結(束縛),因為它們束縛人在下界,即所知道的欲界。見《中部》第六經、第六四經。
[xxix] 見《中部》第六經;《相應部》第五卷第六一頁。
[xxx] 此五是“上分”結(束縛),因為它們束縛人到上界。見《長部》第三三經;《相應部》第五六一頁。
[xxxi] 這是貪色界和無色界或者是貪色界禪和無色界禪。雖然這些貪不像官能快樂那麼粗,但它們仍是精細的貪欲,所以妨礙上等的證悟。
[xxxii]《相應部》第三卷第三二二頁。
[xxxiii] 《法句》第三九、第四一二偈。
[xxxiv] 此處婆羅門或大梵一詞,從斷惡的意義上講,它是阿羅漢的同義語。參看《法句》第三八八偈。
[xxxv] 《經集》第六三一偈。
[xxxvi] 《清淨道論》第三章。
[xxxvii] 《清淨道論》第三章。
[xxxviii] 《清淨道論》第三章。
[xxxix] 《清淨道論》。
[xl] 《解脫道論》。
[xli] 特魯曼.伍德講師在皇家藝術學會講《靜心衛生學》。
[xlii] 《相應部》第五卷第三二六頁。
[xliii] 也見《中部》第一一八《入出息念經》和《入出息相就》;《相應部》第五卷第三一一頁。
[xliv] 《中部》第一一八經。
[xlv] 也見迦葉波長老著《關於以數息為基礎的定》(可倫坡,1962)。
[xlvi] 《法句》第八O偈;《長老偈》第八七七偈。
[xlvii] 《法句義疏》第二卷第一四一頁。
[xlviii] 《法句》第三七三、三七四偈。
第十五章 結束語
現在應當清楚了,四真諦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佛陀在四十五年說法中所教導的,包含著這些真諦,即苦、集、滅、道四諦。深入思考的人,會解釋說這些真諦是人和人的目的,是人的究竟解脫,這就是結論。我們稱之為人,從最終的意義上說,是心和身的結合,或者是五取蘊。在人類階段,苦不是也不能獨立地存在於人的心和身之外。因此,這就變得很清楚了,苦不是別的什麼,而是人自己。正如佛陀所說的:“五取蘊是苦。”接著我們知道了第二諦是貪欲,它是苦因。現在,此貪欲何處所生?哪里有五取蘊,哪里就生起貪欲。第三諦是寂滅,是此種貪欲的息滅,是涅磐──究竟解脫。這,也不是在人之外。最後第四諦是脫離此苦,脫離此生死輪回的方法。
現在詳細分析起來,我懂得,在這裏是試圖指出輪回和輪回的原因,涅磐和涅磐的方法。輪回只是一種心身五取蘊的相續。換句話說,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是物質世界,不是太陽和月亮,不是河流和大海,不是岩石和樹木,而是有情。從這種意義上說,輪回是五取蘊構成的人的另一名稱。這是第一個真諦。在第二個真諦中,我們看到輪回的息滅。這是斷結之後的無上安全──涅磐。在這方面,可能要注意的是在上座部中,認為輪回正好與涅磐相反。因為我們看到輪回是五取蘊的相續,而涅磐則是此種執取的息滅。人在此生中,享受官能的快樂,是不能從輪回中解脫的。只要他的貪欲和依戀不息滅,他就會執著諸蘊和諸蘊有關的法。但是解脫了的人,現世體驗涅磐的快樂。因為他不執取官能的外境,他已經斷除貪欲和依戀,從此以後,不再有諸蘊相續,不再有生死輪回。
最後第四真諦是八正道。在四真諦中,正如現在你可能已經發現的,八正道是唯一談修持的。在佛教中,不管修什麼行,都是在八正道的範圍以內。它是佛陀生活方式的ABC和XYZ。道是使我們能夠擺脫輪回纏結和證得涅磐的方法。在佛教中,涅磐是唯一的非緣起法。所以有必要記住:道對涅磐並不起因和緣的作用。它只是一種方法。
由於此八正道是佛教唯一說修持的,我們應當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這種實踐的教義上用功。因為理論和推測,對一個講修持的人來說是毫無用處的。
平安和快樂沒有近路好走。正如佛陀在許多次說法中所指出的,這是唯一的道路。它是導致清淨生活達到是高峰的道,是精神領域從低到高的道,是逐步訓練,即訓練語言、行為和思想,產生真實的智慧,達到圓滿菩提的最高點並證得涅磐的道。它是一切人的道,不分種族、階段或信仰,是我們醒悟生命每時每刻都要修的道。
佛陀指出此正道的唯一目的,是用這樣一些話說的:
佛是覺者,彼為覺悟而說法;佛是調伏者,彼為調伏而說法;佛是寂靜者,彼為寂靜而說法;佛是渡過者,彼為渡過而說法;佛是涅磐者,彼為證得涅磐而說法。[i]
假若這是佛陀的說法和指出道路的目的,很清楚,道的聽者和信奉者的目的,應當也是相同的,而不是任何別的什麼。例如,一位仁慈和理解的醫生,其目的應是治好向他求醫人的病,而病人的目的,我們知道,是希望醫生盡可能快地治好自己的病,這是病人的唯一目的。
我們也應懂得,雖然有佛陀的指導、警告和訓示,但是法的實際在道上的修持,是留給我們自己的。我們應當以充沛的精力克服一切困難前進,注意我們沿著正道走的步子──曆劫諸佛走過並指出的道路。[ii]
佛陀為說明渡過的概念,用一個木排作比喻。[iii]讓我們來聽他說吧:
諸比丘,我用木排作比喻說法,計畫是渡過,非為保留。聽,注意聽我說。
諸比丘答:是,世尊。
佛陀繼續說:
諸比丘,有人出發旅行,來到一寬闊水邊,近岸危險;遠岸安全,但無船渡過至遠處彼岸,亦無橋樑。彼想:“此水面伸展實寬大,近處岸邊不安全,但遠處岸邊無危險。較好之辦法,乃我收集草、樹葉、樹枝與木柴紮成一排,以此作為幫助,用我之手腳劃至遠處岸邊。”
諸比丘,接著該人即造一木排,用手腳努力劃水,安全渡至遠處岸邊。渡過之後,彼想:“此木排用處甚大,以其為幫助,我已安全到達遠處岸邊。最好我用頭或肩把它帶走,以備他處需要。”
諸比丘,汝等以為如何?若彼如是作木排,對否?若已渡至遠處岸邊之人想:“此木排用處甚大,以其為幫助,我安全到達遠處岸邊,我最好將其拖上岸或讓其隨水漂流到我需要之地去。”諸比丘,若彼如是處理木排,對否?諸比丘,即是如此,我以木排比喻說法,本意為渡過,非為保留。諸比丘,通過用木排作比喻,汝等解法,要棄舍善法,何況不善法?[iv]
有人可能會問,為何道被稱為八正道?為何在每一道之前冠上“正”字?簡單的答復是:還有道不是正道,是虛妄之道,是錯道,在錯道八因素之前,每一因素冠上“錯”字。佛陀在兩次教導中,用比喻使正確和錯誤區別開來。
佛陀對帝須長老說:
帝須,若有二人,其中一人無知識,另一人有知識,知道路。無知識之人問有知識之人道路,有知識者答:“是,是此道,繼續行走片刻,汝將見岔路,不走左邊,走右邊;再前行片刻,汝將見稠密森林,……繼之是一大沼澤水池,……陡峭絕壁……再前行不遠,汝將見一喜人之伸展平地。”
帝須,現在,我將說明比喻之意。
無知識之人,意為世俗之人;有知識之人,意為如來,阿羅漢,無上覺者。岔路,意為使人困惑之事物;左邊之道,是八錯誤之道,既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右邊之道,是八正道,即正見,等等;密林是無明之別名;大沼澤水池是感官之快樂;陡峭絕壁是苦惱與失望;喜人之伸展平地,帝須,此是涅磐之名。帝須(在比丘生活中),高興!高興!我將建議汝,我將教汝。[v]
第二個比喻與上述比喻有些相似,是在《中部》第十九經中發現的。在這裏,佛陀說的是長滿樹木河谷裏的一大群鹿,該地是沼澤池。現在有一人不希望那群鹿快樂,而是要使它們毀滅。假若他封鎖安全之道,開放一條不可靠的路,在路上設上引誘物,用繩拴一隻母鹿作為誘餌,那大群鹿就會被傷害和損失。
但是另有一個,希望群鹿快樂和安全,開放安全之道,封閉不可靠之路,去掉引誘物母鹿,大鹿群就不會受傷害並繁殖。佛陀接著解釋他的比喻說:沼澤地是感官快樂的另一名稱;大鹿群是眾生;第一個人代表魔鬼;不可靠的路是八邪道,即邪見,等等;引誘物是情欲快樂;母鹿是無明;希望群鹿幸福的是如來,是阿羅漢、是無上覺者;安全可靠之路是八正道,即正見,等等。
佛陀說:
諸比丘,我已開放安全、可靠與快樂之路,關閉不可靠之路。已去掉引誘物與誘餌。諸比丘,具有悲憫之師長希望為弟子福利應作者,我已以悲心為汝等作。在此是樹,在此是單獨之棚屋。諸比丘,修定,不放逸,以後不後悔,我如是告誡汝等。
具有悲心之師長佛陀已不在,但是他留下了無上之法遺教。此法不是他發明而是他發現。法是永恆的規律,在一切地方,與男人和女人,與佛教徒和非佛教徒,與東方人或西方人都在一起。法沒有稱號,不知有時間、空間和種族的限制,它遍一切處、遍一切時。每個依法生活的人,法就為他帶來光明,他自己看到和體會到法,不能傳給他人。因為法要自證。佛陀喬達摩發現了法,像過去諸佛所發現的一樣。假若我們希望以自己的心眼如實看到法,而不是像書本中所說的法,我們就應當走這條古道。在《長老偈》中,圓滿的解脫者已經以熱情的語言說到此道和究竟解脫,其他的人聽他們講體會,心生歡喜,受到鼓舞。但是僅是歡喜和鼓舞不能達到所希望的目的。所以,需要修道。《長老偈》中說:
需要慈愛與悲心,善於控制在戒行。
勤奮決心有目的,經常勇猛向上進。
浪費時間有危險,熱心肯定是安全。
當汝見此安危境,然後培修八道行。
汝等如是為自作,將觸[vi]涅磐不死程。[vii]
“古道”向一切人開放。在涅磐中無區別。佛陀提及八正道,與四輪輕便車相比較。他說:
無論是女還是男,此車無別均等待。
彼等來乘同一車,共同進入涅磐城。[viii]
從上面所說,很清楚,沒有此車的人,和有此車而未像指示所說的行進達到目的的人,是不能到達他的目的。在《中部》第一O七經中,佛陀與伽那迦.目犍連婆羅門之間有一段有趣的對話。佛陀答復婆羅門的問題,詳細說明他是如何教育和訓練自己的弟子的。用心聽的婆羅門希望知道他所教育的弟子是否都證了究竟涅磐,還是只有某些弟子證了究竟涅磐?[ix]佛陀的答復是:有些受他教育的人證得了究竟涅磐,但有些人還沒有。婆羅門接著向佛陀提出問題:
是何原因,尊敬之喬達摩,是何理由,既是有涅磐,既是有趨證涅磐之道,既是有尊敬之喬達摩作導師,為何有些弟子受教證得究竟涅磐,但有些人又未能?
善哉,婆羅門,我在此答復汝。在此我問汝,婆羅門,汝意雲何?汝知去王舍城之路否?
是,座下,我知去王舍城[x]之路。婆羅門,於此,汝意雲何?有人可能前來要去王舍城,走到汝前,彼可能說:“先生,我要去王舍城,請告我去王舍城之。”汝可能答:“是,好人,此路去王舍城,直走片刻,汝將見一村莊;再直走片刻,汝將見一市場小鎮;再走片刻,汝將見王舍城及其美麗之公園、森林、田地與池塘。”彼由汝忠告指點,但彼可能向西走錯路。接著第二人前來希望去王舍城,……(如前)……“汝將見王舍城及其美麗之……池塘。”由於汝之忠告與指點,彼可能安全到達王舍城。是何原因?婆羅門,既是有王舍城,既是有到達王舍城之路,既是有汝作指導,雖同有汝之忠告與指點,但為何一人可能向西走錯路,而另一人則安全到達王舍城?
尊敬之喬達摩,於此事中,我能何所為?尊敬之喬達摩,我是道路指示者。
即是如此,婆羅門,有涅磐,有到達涅磐之道,有我作導師。但我有些弟子,經我忠告與指點,證得不變之涅磐,有些則未證得。婆羅門,於此事中,我能何所為?婆羅門,道路指示者是如來。[xi]
有人認為老的東西作廢了,便匆忙批評起來,甚至可能會有匆忙的結論說:八正道,喬達摩佛陀發現八正道,已經是二十五個世紀了,過時,因此不適合於現在的情況了。但這種結論是膚淺的,其想法是不對的。一件事物,不管它是舊還是新,重要的是看它能否使用。
從遠古以來,世界上有許多問題,每一個時代都各有自己的問題,我們對它們的態度也不同,許多解決的辦法亦已試驗過。八正道將這些問題歸納為一個問題,佛陀稱之為苦。他說問題的根源是貪欲或自私的動機與無明或錯誤的見解。現在的問題是:現代人是否已經找到解決的辦法,或者我們僅僅是使問題惡化?人現在是否住在安全的狀態中?是快樂還是恐懼?是否繼續不斷地緊張?他的道路是走向神志清醒,還是走向發瘋?
現在,讓我們來看什麼是“古道”。古道是由八個因素構成的,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哪一個因素我們能廢棄放在一邊?哪一個因素妨礙人的世俗或其他方面的發展?肯定,只有頭腦發昏的人,才會說正道過時了。因為它雖然古老,但它有一種永駐的新鮮。正如前面已經說過的所有的問題能夠被歸納成一個問題,那就是苦。曆劫諸佛提出解決的辦法是八正道。正如布丁的證明是在食物中,這種解決的證明是它的實踐。倫敦巴厘聖典會創建會長裏斯.大衛斯說:
佛教的或非佛教的,我已經考察了世界各大宗教的制度,我未發現它們當中有哪一種制度超過了佛陀八正道的完美和見解,我甘願依照那種道形成我的生活。
佛陀的偉大,今天仍放光彩,就像太陽抹掉較小的光輝一樣。他的古道,仍在向疲倦的旅行者招手,要他來到涅磐的安全和寧靜的休息所。在結束語中這樣說,我認為是不誇張的。
正如古語說:
有些人快跑,有些人慢行,有些人痛苦地向前爬,但是都保持在前進。都會到達目的地。
祝願一切眾生幸福快樂!
注釋:
[i] 《中部》第三五經;《長部》第二五經。
[ii] 《相應部》第二卷第一O六頁。
[iii] 《中部》第二二經。
[iv] 根據《義疏》,這裏的“法”,意思是止(定)與觀,執著如此之高的精神成就尚且要捨棄,諸多的惡法就不必說了。
[v] 《相應部》第三卷第一O八頁第四八經。
[vi] “觸”即證悟,《義疏》讀作Phusanta(觸)。
[vii] 《長老偈》第九七九、九八O偈。
[viii] Kindred Sayings第一卷第四五頁。
[ix] Accantanittham Nibbhanam(畢竟究竟涅磐)。
[x] 在印度,是一座大城鎮,現名Rajgir,佛陀在該處竹林精舍住了許多時間。佛陀逝世後三個月,就是在此城一個石窟中舉行了第一次法──毗奈耶結集。此石窟至今仍然可見。
[xi] 《中部》第三卷第五五、五六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