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ewsletter-12復次緣起有四種。一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四遠續。此說分位遠續。彼說剎那連縛+12支緣起的一二三世觀
《阿含要略》 p.5-91~p.93 增上慧學,
就阿毘達磨 分析緣起之表解
Reference material:,查大27-117b.
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3:[3]大毘婆沙論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一
及
2.要略 p.5-93.其中[12支緣起的一二三世觀]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二大理則
3.印順導師的《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緣起法
惟 楊老師說 12支緣起的…損減說明,在字詞上可用「還滅」一詞,但是法義上仍以「轉出」用詞為宜!請參考.
其中 『…有為法是有生有滅的流轉法;此流轉法的寂滅,不生不住不滅,名無為法。所以無為是離愛欲,離雜染,達到寂然不動的境地,即佛弟子所趨向的涅槃。這不生不滅的涅槃,成立於緣起法上。如海水起波浪一樣,水本性是平靜的,它所以不斷的後浪推前浪,是由於風的鼓動;如風停息了,海水就會歸於平靜。這浪浪的相續不息,如流轉法;風息浪靜,如寂滅性的涅槃。因為緣起的有為生滅法,本是從眾多的關係而生起的。既從因緣關係的和合而生起,他決不會永久如此的。如除息眾多的因緣,如無明、愛等,不就能顯出一切寂滅性嗎!所以涅槃的安立,即依於緣起。這在大乘經中,稱為諸法畢竟空。諸法終歸於空』
概論之中 p.150說到『識緣名色 名色也緣識』的展轉相依如《雜288》所說「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一併查找原文如後。
4.《雜阿含經》卷12:(二八八)
===============================================
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3:[3]大毘婆沙論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一
一補特伽羅。於此生十二支緣起。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過去未來體非實有。現在雖有而是無為。為止彼宗顯過去未來體是實有。現在是有為世所攝故。或復有執。緣起是無為如分別論者。問彼因何故作如是執。答彼因經故。謂契經說。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性。佛自等覺為他開示乃至廣說。故知緣起是無為法。為止彼宗顯示緣起是有為法墮三世故。無無為法墮在三世。問若緣起法非無為者。如何會釋彼所引經。答經說因果決定義故。謂佛出世若不出世。無明決定是諸行因。諸行決定是無明果。如是乃至生決定是老死因。老死決定是生果。法住法性是決定義。非無為義。經意如是。若不爾者。契經亦說。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性色常色相。乃至識常識相。地常堅相乃至風常動相。喝梨德鷄常是苦味。羯竹迦盧呬尼常是辛味。豈五蘊等亦是無為。彼既有為。緣起亦爾。謂五蘊等自相決定說如是言。緣起亦依因果決定。作如是說。為止如是他宗異執顯示正理故作斯論。
此中論者所發論端應辯五事。一者何故唯說一補特伽羅。二者說何等一補特伽羅。三者何故唯說此生。四者說何等此生五者說何等現在。何故唯說一補特伽羅者。[4]為避論文煩廣失故。若說一切補特伽羅論文煩廣亦為無用。說一則知餘亦爾故。說何等一補特伽羅者。若有遍歷此十二支如陟梯[1]蹬。是此所說。謂若過去起無明行。引得現在識名色六處觸受。復於現在起愛取有。引得未來生老死者。是此所說一補特伽羅。若有過去起無明行。引得現在識乃至受。現在不復起愛取有引得未來生老死者。非此所說。如智蘊說。成就八支名學行者。何等學者是彼所說。若有遍歷三摩鉢底如陟梯[*]蹬。是彼所說。謂若先入有尋有伺定。次入無尋無伺定。次入無色定。次入滅盡定。出滅盡定起有漏心現在前者。彼中說之。若有先入有尋有伺定。次入無尋無伺定。次入無色定。次入滅盡定。出滅盡定起無漏心現在前者。非彼所說。又如經說。先見女人形容端正少壯充悅。次復見彼衰老羸瘦。次復見彼重病困苦。次復見彼死經一日乃至七日。次復見彼膖脹膿爛。次復見彼骨節分離無血肉等。[2]後復見彼骸骨腐爛如鳩鴿色。若有女人遍經如上所說諸位。是彼經說。若不爾者非彼所說。此中亦爾。但說遍歷十二支者不說其餘。何故唯說此生者。說現在生則知過去未來亦爾故不說餘。說何等此生者。一眾同分說為此生。說何等現在者。說眾同分現在。不說剎那現在及分位現在。
一補特伽羅於此生十二支緣起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耶。答二過去。謂無明行。二未來。謂生老死。八現在。謂識名色八處觸受愛取有。問此十二支過去未來現在皆具。何故但說過去未來各有二支現在有八。答無慧眼者以現在因推未來果。以現在果推過去因。可知亦有故作是說。以現在因者。謂愛取有。推未來果者謂生老死。以現在果者。謂識名色六處觸受。推過去因者。謂無明行。世尊欲令無慧眼者。以現因果推有去來。由此即能辦所作事。過去世果未來世因。由此為門亦可知有。故此論者但作是說。復次說有過去二支即遮生死本無今有執。說有未來二支即遮生死有已還無執。說有現在八支成立生死因果相續。如是如來化事已滿故作是說。復次說有過去二支即遮常見。說有未來二支即遮斷見。說有現在八支即顯中道。如是如來化事已滿故作是說。復次說有過去二支即顯生死有因。說有未來二支即顯生死有果。說有現在八支即顯因果相續。由此有情能辦所作故作是說。復次說有過去二支除前際愚。說有未來二支除後際愚。說有現在八支除中際愚。由此有情能辦所作故作是說。復次此中但說一生因果。餘生因果義准可知。故作是說。
品類足論作如是言。云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問此與彼論所說何異。答此說不了義。彼說是了義。此是有餘說。彼是無餘說。此說有密意。彼說無密意。此說有別因。彼說無別因。此說是世俗。彼說是勝義。此唯說有情數緣起法。彼通說有情數非有情數緣起法。此唯說有根緣起法。彼通說有根無根緣起法。此唯說有心緣起法。彼通說有心無心緣起法。此唯說執受緣起法。彼通說執受非執受緣起法。復次緣起有四種。一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四遠續。此說分位遠續。彼說剎那連縛。問何故此論唯說有情數緣起法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復次不應責此作論者意。以作論者依經作論。契經唯說有情數緣起法故此亦爾。問因論生論。何故世尊唯說有情數緣起法耶。答觀所化故。謂佛觀彼所化有情宜聞。唯說有情數緣起法。則能解了辦所作事故作是說。復次順有支故。謂有情數隨順有支其義最勝。有情數法從無始來輪轉三有相續不絕。有義最勝說名為有。有情數法隨順此有故名有支。是故世尊唯說有情數緣起法。此論依彼亦唯說有情數緣起法。復次諸有情類從無始來輪轉生死受大苦惱。皆由迷執有情數法。是故世尊但為開示有情數緣起法。此論依彼故作是說。
問如是緣起自性是何。答五蘊四蘊是此所說緣起自性。謂欲色界五蘊為自性。若無色界四蘊為自性。如說。自性我物相分本性亦爾。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緣起。緣起是何義。答待緣而起故名緣起。待何等緣。謂因緣等。或有說者。有緣可起故名緣起。謂有性相可從緣起。非無性相非不可起。復有說者。從有緣起故名緣起。謂必有緣此方得起。有作是說。別別緣起故名緣起。謂別別物從別別緣和合而起。或復有說。等從緣起故名緣起。問有法從四緣生。謂心心所有法從三緣生。謂滅盡無想定有法從二緣生。謂一切色及餘不相應行。云何等從緣起故名緣起耶。答即以此事故名為等。謂應從四緣生者。皆四緣生非三非二。應從三緣生者。皆三緣生。非四非二。應從二緣生者。皆二緣生非三非四。是故名等。復次依增上緣故說為等。謂一一法於正起時各除自性。餘一切法皆與彼為增上緣故。復次皆同時生故說為等。如說。一切有情心等生等住等滅。復次皆一剎那故說為等。復次一切皆有此十二支。從無始來乃至證得無學果位故說為等。問諸有情類或有前般涅槃者。或有後般涅槃者。如何可說緣起法等。答皆具十二故說為等。復次皆得涅槃方捨緣起故說為等。復次緣起總相無始無終。一切有情同有此法故說為等。復次前般涅槃者。於緣起法前少後多。後般涅槃者。於緣起法前多後少故說為等。謂諸有情皆有無量過去未來諸緣起法。雖行世者有少有多而其體數一切皆等。
如契經說。彼告苾芻。吾當為汝說緣起法及緣已生法。問緣起法與緣已生法差別云何。有作是言。無有差別所以者何。品類足論作如是言。云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云何緣已生法。謂一切有為法。故知此二無有差別。有餘師說。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此名緣起法彼名緣已生法故。復次因名緣起法。果名緣已生法。如因果。如是能作所作。能成所成。能生所生。能轉所轉。能起所起。能引所引。能續所續。能相所相。能取所取。應知亦爾。復次前生者名緣起法。後生者名緣已生法。復次過去者名緣起法。未來現在者名緣已生法。復次過去現在者名緣起法。未來者名緣已生法。復次無明名緣起法。行名緣已生法。乃至生名緣起法。老死名緣已生法。脇尊者言。無明唯名緣起法。老死唯名緣已生法。中間十支亦名緣起法。亦名緣已生法。尊者妙音作如是說。過去二支唯名緣起法。未來二支唯名緣已生法。現在八支亦名緣起法。亦名緣已生法。尊者望滿說有四句。有緣起法非緣已生法。謂未來法。有緣已生法非緣起法。謂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五蘊。有緣起法亦緣已生法。謂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五蘊。諸餘過去現在法。有非緣起法亦非緣已生法。謂無為法。集異門論及法蘊論俱作是說。若無明生行。決定安住不雜亂者。名緣起法。亦名緣已生法。若無明生行。不決定不安住而雜亂者。名緣已生法。非緣起法。乃至生[1]除老死應知亦爾。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若法是因名緣起法。若法有因名緣已生法。復次若法是和合名緣起法。若法有和合名緣已生法。復次若法是生名緣起法。若法有生名緣已生法。復次若法是起名緣起法。若法有起名緣已生法。復次若法是能作名緣起法。若法有能作名緣已生法。大德說曰轉名緣起法。隨轉名緣已生法。尊者覺天作如是說。諸法生時名緣起法。諸法生已名緣已生法。契經所說緣起法緣已生法如是差別。
此中但說時分緣起。謂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蘊。尊者設摩達多說曰。一剎那頃有十二支。如起貪心害眾生命。此相應癡是無明。此相應思是行。此相應心是識。起有表業必有俱時名色。諸根共相伴助即是名色及與六處。此相應觸是觸。此相應受是受。貪即是愛。即此相應諸纏是取。所起身語二業是有。如是諸法起即是生。熟變是老。滅壞是死。瞋癡心殺有十一支無愛支故。雖有此理而此中說時分緣起。依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蘊非剎那頃有十二支。然識身論復作是說。於可愛境由無知故起貪著時。此中無知是無明。有貪著者是行。了別境者是識。識俱諸蘊是名色。名色所依諸根是六處。六處和合是觸。能領觸者是受。欣所受者是愛。愛增廣是取。引後有業是有。諸蘊起是生。諸蘊熟變是老。諸蘊滅壞是死。內熱是愁。哀泣是悲。五識相應不平等受是苦。意識相應不平等受是憂。心燋是惱。乃至廣說。問前說[2]後說有何差別。答前說是一心。[*]後說是多心。前說是剎那。[*]後說是相續。是謂差別。彼論雖說多心相續十二有支而不同此。以彼所說十二有支多是別法。或同時起。此論所說十二有支皆具五蘊時分各異。施設論說。云何無明。謂過去一切煩惱。彼不應作是說。若作是說則捨自相。應作是說。云何無明。謂過去煩惱位。云何行。謂過去業位。云何識。謂續生心及彼助伴。云何名色。謂結生已未起眼等四種色根。六處未滿中間五位。謂羯[1]剌藍頞部曇。閉尸。鍵南。鉢羅奢佉。是名色位。云何六處。謂已起四色根。六處已滿即鉢羅奢佉位。眼等諸根未能與觸作所依止。是六處位。云何觸。謂眼等根雖能與觸作所依止。而未了知苦樂差別。亦未能避諸損害緣。觸火觸刀食毒食糞。食婬具愛猶未現行是觸位。云何受。謂能別苦樂。亦能避損害緣。不觸火觸刀不食毒食糞。雖已起食愛而未起婬及具愛。是受位。云何愛。謂雖已起食愛婬愛及資具愛。而未為此四方追求不辭勞倦。是愛位。云何取。謂由三愛四方追求。雖涉多危嶮而不辭勞倦。然未為後有起善惡業。是取位。云何有。謂追求時亦為後有起善惡業。是有位。云何生。謂即現在識位。在未來時名生位。云何老死。謂即現在名色六處觸受位。在未來時名老死位。復次有說。無明有二種。一雜事二不雜事。復有二種。一顯事二不顯事。無明緣行亦有二種。一思業二思已業。行緣識亦有二種。一與悔俱。二不與悔俱。識緣名色亦有二種。一可愛趣攝二不愛趣攝名色緣六處亦有二種。一長養。二異熟。六處緣觸亦有二種。一有對觸。二增語觸。觸緣受亦有二種。一身受。二心受。受緣愛亦有二種。一婬欲愛。二資具愛。愛緣取亦有二種。一見門轉。二愛門轉。取緣有亦有二種。一內門轉。二外門轉。有緣生亦有二種。一剎那生。二眾同分生。生緣老死。老有二種。一[2]眼所見老。二慧所見老。死有二種。一剎那死。二眾同分死。
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昔持草詣菩提樹。到已敷設結跏趺坐。順逆觀察十二緣起。依此有[3]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老死緣愁悲苦憂惱。問云何菩薩順逆觀察十二緣起耶。答若以因推果名順觀察若以果推因名逆觀察。復次若從細入麁名順觀察。若從麁入細名逆觀察。如麁細如是可見不可見。現見非現見。顯了非顯了。應知亦爾。復次若因近觀遠名順觀察。若因遠觀近名逆觀察。如近遠如是在此在彼。現前不現前。此眾同分。彼眾同分。應知亦爾。問此經中說無明緣行。何故不說無明因行耶。答餘經亦說無明因行。如大因緣法門經說。佛告阿難。老死有如是因。有如是緣。有如是[4]緒。謂生如說生為老死因。乃至說無明為行因。問一經雖說無明因行。而多經說無明緣行。有何意耶。答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染污行。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染污不染污行。復次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罪行。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罪福不動行。復次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因緣。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四緣。故多經說無明緣行。問何故但說無明緣行而不說行緣無明。答亦應說行緣無明而不說者。當知是有餘說。復次無明緣行勢力隨順親近強勝。行緣無明則不如是。復次無明緣行其義決定。行緣無明則不如是。以阿羅漢有漏業不生無明故。復次行緣無明由無明力。如契經說。非理作意由癡生故能引無明。是故但說無明緣行。復次行於無明但有緣義。無明於行有因有緣。是故但說無明緣行。復次此經中說。時分緣起前位諸蘊說名無明。後位諸蘊說名為行。前因後果展轉相引。是故不說行緣無明。問無明為緣通生十二。何故但說無明緣行。答亦應說餘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復次無明緣行勢用隨順。餘則不爾復次無明緣行勢用強勝。餘則不爾。復次無明於行能作近緣。是故偏說。於識等十但作遠緣。是故不說。如近遠在此在彼。現前不現前。此眾同分餘眾同分亦爾。復次無明與行作不共緣。是故偏說。與識等十但作共緣。是故不說。復次此經中說。時分緣起前後次第展轉相生。若說無明緣無明便無前後。若說無明緣識等便非次第。是故但說無明緣行。問此經中說行緣識。有餘處說名色緣識。餘處復說二緣生識。如是三種有何差別。答行緣識說業差別。名色緣識說識住差別。二緣生識說所依所緣差別。復次行緣識說初引時。名色緣識說引已守護時。二緣生識說守護已增長時。復次行緣識說續生時。名色緣識說續生已安住時。二緣生識說安住已領納境時。復次行緣識說業名色。名色緣識說異熟名色。二緣生識說所依所緣名色。復次行緣識說惡趣識。名色緣識說欲界人天識。二緣生識說色無色界識。脇尊者言。行緣識說中有識。名色緣識說生有識。二緣生識說本有識。有餘師說。行緣識說染污識名色緣識及二緣生識說染污不染污識。如染污不染污。有覆無覆。有罪無罪。退不退。應知亦爾。復有說者。行緣識說緣支位識。名色緣識說名色支位識二緣生識說六處支及後位識。問此經中說。識緣名色。餘處復說名色緣識此二種何差別。答識緣名色顯識作用。名色緣識顯名色作用。復次識與名色更互為緣如二[1]束蘆相依而住。如象馬船與乘御者展轉相依得有所至。識與名色亦復如是。識為緣故名色續生名色為緣識得安住。故說此二更互為緣復次識緣名色說初續生時。名色緣識說續生後位。復次識緣名色說續生時識能生名色。名色緣識說續生後識依名色住。復次識緣名色說所生名色。名色緣識說能生名色。復次識緣名色依前後說。名色緣識依同時說。問此經中說名色緣六處應不遍說四生有情。謂胎卵濕生諸根漸起可說名色緣六處。化生有情諸根頓起。云何可說名色緣六處。但應說識緣生六處。有作是說。此經但說欲界三生。不說上界化生。亦無有失。應作是說。此經通說三界四生。謂化生者初受生時。雖具諸根而未猛利。後漸增長方得猛利。未猛利時初剎那頃名識支。第二剎那以後名名色支。至猛利位名六處支。是故此經無不遍失。問六處即在名色中攝。何故說名色緣六處耶。答此前已說。未起眼等四色根時名名色位。四根起已具六處故名六處位。化生雖復六根頓起。而未猛利名名色位。猛利以後名六處位。故無有失。問此經中說六處緣觸。有餘處說。名色緣觸。餘處復說二緣生觸。如是三種有何差別。[2]答六處緣觸顯觸所依。謂顯一切外物和合必因於內。內法勝故但說所依故此經說。六處緣觸名色緣觸。顯觸自性二緣生觸。顯觸所依及所緣別復次六處緣觸說惡趣觸。名色緣觸說欲界人天觸。二緣生觸說色無色界觸。復次六處緣觸說分位觸。名色緣觸說現在觸。二緣生觸說三和觸。復次六處緣觸說觸位觸。名色緣觸說前位觸。二緣生觸說後位觸。問觸受俱起。何故此經但說觸緣受。不說受緣觸耶。答二雖俱起而觸緣受非受緣觸隨順勝故。謂觸於受隨順力勝非受於觸。如燈與明雖復俱起而明因燈在燈因明。此亦如是。復次此經中說分位緣起。前位名觸後位名受。故不應責。問何故前位諸蘊名觸。後位諸蘊名受耶。答前位未能分別苦樂境界差別。但樂觸對種種境界。故說為觸。後位能了苦樂境界。避危就安故說為受復次前說觸受雖復俱起而觸於受隨順力勝故。觸為受因。非受為觸因。因前果後其理必然。不應為責。問何故觸順受勝非受順觸勝耶。答要因觸境方受違順非受違順方乃觸境。故觸於受隨順為勝非受於觸隨順為勝。此依緣起理趣而說。不依相應俱有因說。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三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7 冊 No. 154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CBETA, T27, no. 1545, p. 116, b26-p. 120, c9)
================================================================
2. 12支緣起的一二三世觀…印順導師《佛法概論》:二大理則
佛法的因緣論,雖有此三層,而主要的是事待理成,依此而成為
事實,依此而顯示真性。如上面說到的「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
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即表示了兩方面。說明世間集的因緣,佛法
名之為「緣起支性」;說明世間滅的因緣,名之為「聖道支性」。經中每以「法
性、法住、法界安住」,形容緣起支性。緣起支性即十二有支,主要為說明世間
雜染因果相生的法則。聖道支性即是八正道,要想得到超越世間雜染的清淨法,
必須修聖道為因緣,才能實現。經中曾以「古仙人道」(雜含卷一二‧二八七經
)說此聖道,即可見要到達清淨解脫,不論是過去或未來,大乘或小乘,此八正
道是必經之路,必須依此軌則去實行。緣起支性與聖道支性,是因緣論中最重要
的,可說是佛法中的兩大理則。佛教中的大眾系與分別說系,都說此緣起支性與
聖道支性是無為的,就因為這兩大理則,都有必然性與普遍性。大眾與分別說系
稱之為無為,雖還有研究的餘地,但能重視此兩大理則,不專在差別的事相上說
,可說是有他的獨到處!這兩大理則,都是因緣論。緣起支性是雜染的、世間的
,聖道支性是清淨的、出世間的;因緣即總括了佛法的一切。有情的現實界,即
雜染的。這雜染的因緣理則,經中特別稱之為緣起(釋尊所說的緣起,是不通於
清淨的)法。依此理則,當然生起的是雜染的、世間的、苦迫的因果。清淨的因
緣──聖道支性,依此理則,當然生起的是清淨的、出世的、安樂的因果。佛法
不是泛談因果,是要在現實的雜染事象中,把握因果的必然性。這必然理則,佛
也不能使他改變,成佛也只是悟到這必然理則,依著清淨的必然的因緣法去實行
完成。所以佛說此兩大理則,即對於現實人間以及向上淨化,提供了一種必然的
理則,使人心能有所著落,依著去實踐,捨染從淨。如學者能確認此必然理則,
即是得「法住智」;進一步的實證,即是經中所說的「見法涅槃」了。
圖表
┌─苦(果)─┐
┌─生─┤ ├─世間因果
┌─緣起支性─┤ └─集(因)─┘
因緣─┤ └─滅───滅(果)─┐
└─聖道支性─┐…」 ├─出世因果
└─道───道(因)─┘」( Y 8p144~146 )
=============================================================
3.《佛法概論》:第十一章 緣起法
第一節 緣起的定義與內容
緣起的定義
因緣有雜染的,清淨的,雜染的因緣,即緣起法。緣起法的定
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說明依待而存在的法則。他的內容,是「
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
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總結的說,即「純大苦聚集」,這是經
中處處說到的。在中觀、瑜伽學中,緣起法──或依他起法,通於染淨,成為佛
法中異常重要的理論,所以這值得特別留心!
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簡單的,可解說為「緣此故
彼起」。任何事物的存在──有與生起,必有原因。「此」與「彼」,泛指因果
二法。表明因果間的關係,用一「故」字。彼的所以如彼,就因為此,彼此間有
著必然的「此故彼」的關係,即成為因果系。此為因緣,有彼果生,故緣起的簡
單定義,即是緣此故彼起。在這「此故彼」的定義中,沒有一些絕對的東西,一
切要在相對的關係下才能存在,這是佛陀觀察宇宙人生所得的結論。也就因此,
悟得這一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神造的。佛陀的緣起觀,非常深廣,所以佛說:
「此甚深處,所謂緣起」(雜含卷一二‧二九三經)。如上面所揭出的三句:果
從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都依緣起而說的。佛陀先觀察宇宙人生的事實,
進一步,再作理性的思辨與直觀的體悟,徹底的通達此緣起法。緣起法不僅是因
果事象,主要在發見因果間的必然性,也就是悟得因果的必然秩序。這緣起法,
佛說他是「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這是本來如此的真相。愚癡的凡夫,對於
世間的一切,覺得紛雜而沒有頭緒,佛陀卻能在這複雜紛繁中,悟到一遍通而必
然的法則。觀察到有情在無限生死延續中的必然過程,知道一切有情莫不如此,
於是就在不離這一切現象中,得到必然的理則,這即是緣起法。能徹了這緣起法
,即對因果間的必然性,確實印定,無論什麼邪說,也不能動搖了。
緣起的內容
有情的生死流轉,即在這樣──十二支的發展過程中推移。這
十二支,可以約為三節:一、愛、取、有、生、老死五支,側重於「逐物流轉」
的緣起觀。有情都要「老死」,老死是由生而來的,生起了即不能不死;所以生
不足喜,死也不足憂。可見想長生不死或永生不滅,是永遠不可能的。有情為什
麼會生起呢?即由於「有」。有指過去業力所規定的存在體,三有或者五有。既
有業感存在體,即不能不生起,如種子得到水、土、溫度等緣力,即不能不萌芽
一樣。何以會有?這原因是「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取是攝持
追求的,由內心執取自我,所以在家人執取五欲,出家者又執取種種錯誤的見解
,與毫無意義的戒禁。人類的所以執取趨求,又由於「愛」。這即是有情的特性
,染著自體與境界,染著過去與未來。因為愛染一切,所以執取趨求,所以引起
業果,不得不生,不得不死了。從愛到老死的五支,說明了苦與集的主要意義。
二、識、名色、六處、觸、受五支,是在逐物流轉的緣起觀中,進求他的因
緣,達到「觸境繫心」的緣起。有情的染愛,不是無因的,由於苦、樂、憂、喜
等情緒的領「受」,所以引發染愛。染愛不但是愛著喜樂的,凡是感情掀動而不
得不愛,不得不瞋,戀著而難以放下的一切都是。論到情緒的領受,即知由於(
六)根的取境、發識,因三者和合而起的識「觸」。沒有觸,反應對象而起的領
受,也即不生。這十二支中的觸,專指與無明相應的觸。這樣,即是不能沒有「
六處」的。六處即有情自體,這又從「名色」而有。名色是嬰胎初凝,還沒有完
成眼等六根的階段。這名色要有「識」的執持,才能不壞而增長;此識也要依託
名色,才能發生作用。所以不但識緣名色,名色也緣識,到達色心交感,相依互
存的緣起。如《雜含》(卷一二‧二八八經)說:「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
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
。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三、從識到受,說明現實心身的活動過程,不是說明生死流轉的根源。所以
進一步說:無明緣行,行緣識。這一期生命中的情識──「有識之身」,即有識
的有情的發展,即是生。所以識依於行的「行」,即是愛俱思所引發的身行、語
行、意行,也等於愛取所起的有。「無明」也等於無明觸相應的愛等煩惱。由於
無明的蒙昧,愛的染著,生死識身即不斷的相續,不斷的流轉於生死苦海。苦因
、苦果,一切在沒奈何的苦迫中,成為「純大苦聚」,這即是有情的一切。
第二節 緣起的流轉與還滅
緣起的流轉
依緣起而成的生死相續,佛曾說了「緣起」與「緣生」。佛說
緣起與緣生時,都即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等。這二者
的差別,向來成為難題。緣起與緣生的內容相同,為什麼說為二名?這二者的意
思,是多少不同的。緣起是動詞;緣生是被動詞的過去格,即被生而已生的。所
以緣起可解說為「為緣能起」;緣生可解說為「緣所已生」。這二者顯有因果關
係,但不單是事象的因果,佛說緣起時,加了「此法常住、法住法界」的形容詞
,所以緣起是因果的必然理則,緣生是因果中的具體事象。現實所知的一切,是
緣生法;這緣生法中所有必然的因果理則,才是緣起法。緣起與緣生,即理與事
。緣生說明了果從因生;對緣生而說緣起,說明緣生事相所以因果相生,秩然不
亂的必然理則,緣生即依於緣起而成。
從緣起而緣生,約流轉門說,有兩個重要的意思,不可不知。一、無明緣行
到生緣老死,好像有時間前後的,但這不是直線的前後,螺旋式的前後,是如環
無端的前後。經中說此十二支,主要即說明惑、業、苦三:惑是煩惱,業是身口
意三業。由惑業而引生苦果,依苦果而又起煩惱,又造業,又要招感苦果,惑業
苦三者是這樣的流轉無端,故說生死是無始的,有情一直在這惑、業、苦的軌道
上走。人世間的相續流轉,有前後的因果相生,卻又找不到始終。像時鐘一樣,
一點鐘,二點鐘,明明有前後性,而從一到十二,十二又到一,也不知從何處開
始。佛在這環形的因果相續中,悟到了因果間的迴環性,所以說生死無始。故因
與果,是前後必然而又無始終的。如十二支作直線式的理解,那因更有因,果還
有果,非尋出始終不可。佛說「生死無始」,掃盡了創造的神話,一元進化等謬
說。
二、依緣起而有的緣生,佛法是在彼此關涉的和合中,前後相續的演變中去
體會的。這是組織的、流動的因果觀。這和合相續中的因果必然程序,與一般所
說的──從豆生豆、從瓜生瓜的因果不同,佛沒有說無明緣生無明,而說無明為
緣行。如人的構造是很複雜的:生理方面,有眼、耳等的差別;心理方面,有貪
、瞋、癡等。人是眾緣和合成的,在這和合的相續中,觀察前後因果的必然關係
,所以說為十二支。如由父精母血的和合而起情識的活動;由識能執取名色;名
色能漸漸生長,發展到六處完成;有了六處,就有六觸,不過在胎中的觸相還不
大明顯,等到出生與外界的五塵相觸,這才有顯著的識觸。因此,古人傳說緣起
因果,是「約位」說的,這就是在和合相續的一一階段上說。這等於現代的社會
學者,把幾千年歷史的演變,劃成若干時代。然而工業時代,也還是有種莊稼的
;同樣的,農業社會,也不能說沒有漁獵生活。緣起十二支也是這樣,名色階段
也有識,六處中也有名色,每一階段都可以有(不一定有)其他的。不過從一一
階段的重心、特色不同,分作多少階段。這不過依人生和合相續發展中──佛法
本來是依人而立的去說明不同的階段罷了。知道了這一點,佛法的因果觀,才會
契合于組織的、流動的,即無常、無我的;否則容易流為庸俗的自性因果。
緣起的還滅
探究諸法的原因,發見緣起的彼此依待性,前後程序的必然性
。從推因知果,達到因有果有,因生果生的必然關係。但佛法求知人世間的苦痛
原因,是為了設法消除它。所以流轉門說,乙的存在,由於甲的存在;現在還滅
門中反轉來說,沒有甲也就沒有乙。這如經上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所謂無明滅則行滅,……純大苦聚滅」。這還滅的原理,還是緣起的,即「無此
故彼不起」。所以緣起論的相生邊,說明了生死流轉的現象;還滅邊,即開示了
涅槃的真相。涅槃成立於生死苦迫的取消,是從因果現實而顯示出來。這與一般
宗教的理想界,光靠信仰與想像,不能給以事理的說明,實大有天淵之別!
依緣起而現起緣生的事相,同時又依緣起顯示涅槃。涅槃,即諸法的真性,
也即是法性。經中曾綜合這二者,說有為法與無為法。依《阿含》的定義說:有
為法是有生有滅的流轉法;此流轉法的寂滅,不生不住不滅,名無為法。所以無
為是離愛欲,離雜染,達到寂然不動的境地,即佛弟子所趨向的涅槃。這不生不
滅的涅槃,成立於緣起法上。如海水起波浪一樣,水本性是平靜的,它所以不斷
的後浪推前浪,是由於風的鼓動;如風停息了,海水就會歸於平靜。這浪浪的相
續不息,如流轉法;風息浪靜,如寂滅性的涅槃。因為緣起的有為生滅法,本是
從眾多的關係而生起的。既從因緣關係的和合而生起,他決不會永久如此的。如
除息眾多的因緣,如無明、愛等,不就能顯出一切寂滅性嗎!所以涅槃的安立,
即依於緣起。這在大乘經中,稱為諸法畢竟空。諸法終歸於空,《阿含經》說為
終歸於滅。歸空與歸滅,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如波浪的相續不滅,並非浪性的不
滅,一一浪是本來會滅的。如動亂的因緣離去,波浪即平靜而恢復了水的本性。
浪的趨於平靜,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所以佛依緣起說涅槃,也是理所當然
的。涅槃為學佛者的目的,即雜染法徹底解脫的出離境界,為一般人所不易理解
的。佛法的涅槃,不是什麼形而上的、神秘的,是依於經驗的;從經驗出發,經
理性的思辨而可以直覺體驗的。這立論於緣起的涅槃觀,必須深刻而徹底的體會
,切不可離開現實,專從想像中去摹擬他!」( Y 8p147~156 )
===============================
4.《雜阿含經》卷12:(二八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
爾時。尊者舍利弗晡時從禪覺。詣尊者摩訶拘絺羅。共相問訊慶慰已。於一面坐。語尊者摩訶拘絺羅。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
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
尊者舍利弗問尊者摩訶拘絺羅。云何。尊者摩訶拘絺羅。有老不。
答言。有。
尊者舍利弗復問。有死不。
答言。有。
復問。云何。老死自作耶。為他作耶。為自他作耶。為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答言。尊者舍利弗。老死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亦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生緣故有老死。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為自作.為他作.為自他作.為非自他無因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
復問。彼識為自作.為他作.為自他作.為非自非他無因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彼識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識增名色生。
尊者舍利弗復問。尊者摩訶拘絺羅。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色緣識。此義云何。
尊者摩訶拘絺羅答言。今當說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尊者摩訶拘絺羅。世尊聲聞中。智慧明達。善調無畏。見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證者。謂尊者摩訶拘絺羅。乃有如是甚深義辯。種種難問。皆悉能答。如無價寶珠。世所頂戴。我今頂戴尊者摩訶拘絺羅亦復如是。我今於汝所。快得善利。諸餘梵行數詣其所。亦得善利。以彼尊者善說法故。我今以此尊者摩訶拘絺羅所說法故。當以三十種讚歎稱揚隨喜。
尊者摩訶拘絺羅說老死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說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
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於世尊聲聞中。智慧明達。善調無畏。見甘露法。以甘露法具足身作證者。謂尊者舍利弗。能作如是種種甚深正智之問。猶如世間無價寶珠。人皆頂戴。汝今如是。普為一切諸梵行者之所頂戴.恭敬.奉事。我於今日快得善利。得與尊者共論妙義。
時。二正士更相隨喜。各還所住。」(CBETA, T02, no. 99, p. 81, a9-c3)
=============================
謝謝
願 慈悲喜捨 正大光明
Jensen 潘健明
1 of 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