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ewsletter-09-三法印即是一法印,即是一實相印,亦即空性
這期筆記是法光 阿含經.20070421-增上慧學p.5-87~的筆記. 還請慧日講堂班同學有興趣也可參考.
p.5-87… 之前已附 雜335經,請自行回頭再看。
楊老師提到:能現觀緣起才能知三法印,能現觀三法印才能現觀緣起,乃是雙向的互動…p.5-88,同時提及有關印順導師說 一實相即是三法印(或四法印)…後附4個出處資料供參:2.《佛法概論》:三法印即是一法印,3.《中觀論頌講記》:二 略釋中觀. 4.《以佛法研究佛法》5.《印度佛教思想史》(之前筆記已經出現過 太重要,所以再次列出)。
感謝
========================
[24]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0712c12] 聞如是。
[0712c13] 爾時。尊者舍利弗往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26]以在舍衛城夏坐。意欲人間遊化。
[0712c15]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時。舍利弗即從[27]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0712c17] 時。舍利弗去未久。有一比丘懷誹謗意。白世尊言。舍利弗與諸比丘共諍競不懺悔。今遊行人間。
[0712c19]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速往持吾聲。喚舍利弗。
[0712c21] 佛勅目連.阿難。汝等使諸房中召諸比丘詣世尊所。所以然者。舍利弗所入三昧。今當在如來前作師子吼。
[0712c23] 是時。諸比丘聞佛教已。各集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彼比丘受世尊教。即往至舍利弗所。語舍利弗言。如來欲得相見。
[0712c26] 爾時。舍利弗往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佛告舍利弗言。卿向者去未久。有[28]穢行比丘來至我所。而白我言。云舍利弗比丘與諸比丘共諍亦不悔過。在人間遊化。審實爾乎。
[0713a02] 舍利弗白佛言。如來自當知之。
[0713a02] 世尊告曰。我自知耳。但今大眾各懷狐疑。汝今於大眾中。可以己辯而自明淨。
[0713a04] 舍利弗白佛言。自出母胎年向八十。每自思惟。未曾殺生。亦不妄語。正使於調戲之中亦不妄語。亦復未曾鬪亂彼此。設不專意之時。或能有此行耳。我今。世尊。心意清淨。豈當與梵行人共鬪諍乎。亦如此地。亦受淨。亦受不淨。屎尿穢惡皆悉受之。膿血[1]涕唾終不逆之。然此地亦不言惡。亦不言善。我亦如是。
[0713a12] 世尊。心不移轉。何得與梵行人共諍而遠遊行。心不專者能有此耳。我今心正。何得與梵行人共諍而遠遊乎。亦如水。亦能使好物淨。亦能使不好物淨。彼水不作是念。我淨是.置是。[2]此亦如是。無有異想。何得與梵行人共鬪而遠遊乎。猶如熾火焚燒山野。不擇好醜。終無想念。我亦如是。豈當有意與梵行人共諍乎。亦如掃[3]灑。不擇好醜。皆能除之。終無想念。猶如牛無其雙角。極自良善。亦不[4]凶暴。善可將御。隨意所至。終[5]無疑難。
[0713a22] 唯然。世尊。我心如是。亦不[6]與想有所傷害。豈當與梵行人共諍而遠遊乎。亦如旃陀羅女著弊壞衣。在人間乞食亦無禁忌。我亦如是。世尊。亦無想念。當興諍訟而遠遊也。亦如脂釜。處處漏壞。有目之人皆悉觀見處處漏出。我亦如是。世尊。九孔之中漏出不淨。豈當與梵行人共諍。猶如女人年少端[7]正。復以死[8]尸繫彼女頸。而厭患之。世尊。我亦如是。厭患此身如彼無異。豈當與梵行人共諍而遠遊乎。此事不然。世尊。自當知之。彼比丘亦當知之。設當有是者。願彼比丘受我懺悔。
[0713b04]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汝今可自悔過。所以然者。若不悔者頭便破為七分。
[0713b06] 是時。彼比丘心懷恐怖。衣毛皆竪。即從[*]坐起。禮如來足。白世尊言。我今自知犯舍利弗。唯願世尊受我懺悔。
[0713b09] 世尊告曰。汝比丘。自向舍利弗懺悔。若不爾者頭便[9]為七分。
[0713b10] 是時。彼比丘即向舍利弗頭面禮足。白舍利弗言。唯願受我懺悔。愚不別真。
[0713b12]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今可受此比丘悔過。又以手摩頭。所以然者。若當不受此比丘懺悔者。頭破為七分。
[0713b15] 爾時。舍利弗以手摩頭。語比丘曰。聽[10]汝懺悔。如愚如惑。此佛法中極為曠大。能隨時悔過者。[11]善哉。今受汝懺悔。後更莫犯。如是再三。
[0713b18] 是時。舍利弗告彼比丘曰。汝更莫犯。所以然者。有六法入地獄。六法生天。六法至涅槃處。云何為六。欲害他人。我[*]以起此害心。便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我當教人使害他。於中起害心。[*]以得害人於中起歡喜。我當得此不馨之問。未起[12]此事便[13]快愁憂。是謂有此六法。令人墮惡趣。
[0713b25] 云何有六。令人至善處。所謂身戒具足。口戒具足。意戒具足。命根清淨。[14]不殺害心。無[15]妬嫉心。是謂有此六法。生於善處。
[0713b28] 云何修六法至於涅槃。所謂六思念法。云何為六。所謂身行慈無瑕穢。口行慈無瑕穢。意行慈無瑕穢。若得利養之具。能與人等共分之而無悋想。奉持禁戒無瑕疵。智者所貴。如是之戒能具足諸有邪見.正[16]見.賢聖出要。[17]能得盡苦本。如是諸見皆悉分明。是謂六法得至涅槃。汝今。比丘。當求方便。行此六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0713c06] 爾時。彼比丘重從[*]坐起。禮舍利弗足。我今重自[18]懺。如愚如惑而不別真。唯願舍利弗。受我悔過。後不復犯。
[0713c09] 舍利弗曰。聽汝悔過。賢聖法中極為曠大。能自改往修來。莫復更犯。
[0713c12] 聞如是。
[0713c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第一最空法。汝等善思念之。
[0713c14]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0713c15] 世尊告曰。彼云何[19]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云何假號.因緣。所謂[20]是有[21]則有。此生則生。無明[22]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23]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如是苦陰成此因緣。
[0713c23] 無是則無。此[24]滅則滅。無明[25]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痛滅。痛滅則愛滅。愛滅則[26]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死滅。死滅則愁.憂.苦.惱。皆悉滅盡。除假號之法。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滅時則滅。亦不知滅處。除其假號之法。彼假號法者。此起則起。此滅則滅。此六入亦無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1]六入亦無人造作。由父母而有胎者亦無。因緣而有。此亦假號。要前有對。然後乃有。猶如鑽木求火。以前有對。然後火生。火亦不從木出。亦不離木。若復有人[2]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緣合會。然後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復如是。皆由緣會於中起病。此六入起時則[3]起。亦不見來。滅時則滅。亦不見滅。除其假號之法。因由父母合會而有。
先當受胞胎 漸漸如凍[4]酥
遂復如[5]息肉 後轉如像形
先生頭[6]項頸 轉生手足指
支節各各生 髮毛[7]瓜齒成
若母飲食時 種種若干饌
精氣用活命 受胎之原本
形體以成滿 諸根不缺漏
由母得出生 受胎苦如是
[0714a20] 比丘當知。因緣合會。乃有此身耳。[8]又復。比丘。一人身中骨有三百六十。毛孔九萬九千。脈有五百。筋有五百。虫八[9]萬戶。比丘當知。六入之身有如是災變。比丘。當念思惟。如是[10]之患。誰作此骨。誰合此筋脈。誰造此八[*]萬戶虫。
[0714a25] 爾時。彼比丘作是[11]念思惟。[12]便獲二果。[13]阿那[14]含.若阿羅漢。
三百六十骨 在此人身中
[15]古佛之所演 我今亦說之
筋有五百枚 脈數亦如是
虫有八[16]萬種 九萬九千毛
當觀身如是 比丘[17]勤精進
速得羅漢道 往至涅槃界
此法皆空寂 愚者之所貪
智者心歡悅 聞此空法本
[0714b07] 是謂。比丘。此名第一最空之法。與汝等說如來之所[18]說行之法。我今[*]以為起慈哀心。我今[*]以辦。常當念修行其法。在閑居之處。坐禪思惟。勿有懈怠。今不修行。後悔無益。此是我之教訓。如是。諸比丘。當[19]作是學。
引順導師《佛法概論》:三法印即是一法印
平常說:小乘三法印,大乘一實相印。這是似乎如此,
而並不恰當的。《阿含經》與聲聞學者,確乎多說三法印;大乘經與大乘學者,
也確乎多說一法印。這三印與一印,好像是大乘、小乘截然不同的。其實,這不
過多說而已。佛法本無大小,佛法的真理並沒有兩樣,也不應該有兩樣。無常、
無我、寂滅,從緣起法相說,是可以差別的。豎觀諸法的延續性,念念生滅的變
異,稱為無常。橫觀諸法的相互依存,彼此相關而沒有自體,稱為無我。從無常
、無我的觀察,離一切戲論,深徹法性寂滅,無累自在,稱為涅槃。《雜含》(
卷一0‧二七0經)說:「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
慢,順得涅槃」,這是依三法印而漸入涅槃的明證。然而真得無我智的,真能體
證涅槃的,從無我智證空寂中,必然通達到三法印不外乎同一法性的內容。由於
本性空,所以隨緣生滅而現為無常相。如實有不空,那生的即不能滅,滅的即不
能生,沒有變異可說,即不成其為無常了。所以延續的生滅無常相,如從法性說
,無常即無有常性,即事相所以有變異可能的理則。彼此相依相成,一切是眾緣
和合的假有,沒有自存體。所以從法性說,無我即無有我性,無我性,所以現象
是這樣的相互依存。這樣,相續的、和合的有情生死,如得無我智,即解脫而證
得涅槃。涅槃的不生不滅,從事相上說,依「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消散
過程而成立。約法性說,這即是諸法本性,本來如此,一一法本自涅槃。涅槃無
生性,所以能實現涅槃寂滅。無常性、無我性、無生性,即是同一空性。會得佛
法宗旨,三法印即三解脫門,觸處能直入佛陀的正覺。由於三法印即同一空性的
義相,所以真理並無二致。否則,執無我,執無常,墮於斷滅中,這那裡可稱為
法印呢!
佛為一般根性,大抵從無常、無我次第引入涅槃。但為利根如迦旃延等,即
直示中道,不落兩邊。聲聞弟子多依一般的次第門,所以在聲聞乘中,多說三法
印。大乘本是少數利根者,在悟得無生法忍,即一般聲聞弟子以為究竟了的境界
,不以為究竟,還要悲願利他。從這無生的深悟出發,所以徹見三法印的一貫性
,惟是同一空性的義相,這才弘揚真空,說一切皆空是究竟了義。拘滯名相的傳
統學者,信受三法印而不信一法印;久之,大乘者也數典忘祖,自以為一法印而
輕視三法印了。惟有龍樹的中觀學,能貫徹三印與一印。如《智論》(卷二二)
說:「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故,皆屬因緣,無有自在,無有自在故無我;無常
,無我,無相,故心不著,無相不著故即是寂滅涅槃」。又說:「觀色念念無常
,即知為空。……空即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說有廣略」。
這真是直探佛法肝心的名論!」( Y 8p165~167 )
印順導師《中觀論頌講記》:二 略釋中觀
一 直說
本論簡名「中論」,詳名「中觀論」。論的內容,暢明中觀,從所詮得名,
所以稱為「中觀論」。中是正確真實,離顛倒戲論而不落空有的二邊。觀體是智
慧,觀用是觀察、體悟。以智慧去觀察一切諸法的真實,不觀有無顛倒的「知諸
法實相慧」,名為中觀。(阿含經)八正道中的正見(正觀),就是這裡的中觀
。正就是中,見就是觀,正見即中觀,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觀慧有三:聽聞讀
誦聖典文義而得的聞所成慧,思惟抉擇法義而生的思所成慧,與定心相應觀察修
習而得的修所成慧。還有現證空性的實相慧。觀是通於先後的,那麼不與定相應
的聞思抉擇諸法無自性,也叫做中觀。尤須知道的,定心相應的有漏修慧,同樣
的是尋求抉擇、觀察,不但是了知而已。
觀的所觀,是中,就是緣起正法。正確的觀慧,觀察緣起正法,而通達緣起
法的真實相,所以中觀就是觀中。本論所開示的,是正觀所觀的緣起正法,這可
從本論開端的八不頌看出。先說了八不,接著就稱讚佛陀的「能說是(八不)因
緣」(緣起),是「諸說中第一」;八不是緣起的真相,八不的緣起,才是佛說
的緣起正法。緣起是說一切法皆依因託緣而生起、而存在,沒有一法是無因而自
性有的。這在《阿含經》中,佛特別的揭示出來。有外道問佛說什麼法,佛就以
「我說緣起」,「我論因說因」答覆他。這是佛法的特質,不與世間學術共有的
,佛弟子必須特別的把握住他。
緣起是因果性的普遍法則,一切的存在,是緣起的。這緣起的一切,廣泛的
說:大如世界,小如微塵,一花一草,無不是緣起。扼要的說:佛教的緣起論,
是以有情的生生不已之存在為中心的。佛說緣起,是說明生死緣起的十二鉤鎖。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即緣起的定義。「所
謂無明緣行,行緣識……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純大苦聚
滅」;這是緣起的內容。緣起是一切,而眾生對緣起的認識是否正確,可以分為
三類:一、凡夫身心的活動,一切的一切,無不是緣起,但日坐緣起中,受緣起
法的支配,而不能覺知是緣起;也就因此得不到解脫。二、聲聞,佛對他們說緣
起,他們急求自證,從緣起因果的正觀中,通達無我我所,離卻繫縛生死的煩惱
,獲得解脫。他們大都不在緣起中深見一切法的本性空寂,而從緣起無常,無常
故苦,苦故無我我所的觀慧中,證我空性,而自覺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
作已辦,不受後有」。他們從緣起的無常,離人我見,雖證入空性,見緣起不起
的寂滅,然不能深見緣起法無性,所以還不能算是圓滿見緣起正法。三、菩薩,
知緣起法的本性空,於空性中,不破壞緣起,能見緣起如幻,能洞達緣起性空的
無礙。真正的聲聞學者,離欲得解脫,雖偏證我空,也不會執著諸法實有。但未
離欲的,或者執著緣起法的一一實有,或者離緣起法而執著別有空寂。執有者起
常見,執空者起斷見,都不能正見中道。《般若經》說:「菩薩坐道場時,觀十
二因緣不生不滅,如虛空相不可盡,是為菩薩不共中道妙觀」。菩薩以此不共一
般聲聞的中道妙觀,勘破非性空的實有,非緣有的邪空,不落斷常,通達緣起的
實相。菩薩的緣起中道妙觀,就是本論所明的中觀。
有人說:緣起是佛教的核心,我們說明他就可以了,何必要大談其空呢?這
太把緣起看簡單了!《阿含經》說:「十二緣起,甚深甚深,難見難了,難可通
達」;而「緣起之寂滅性,更難了知,更難通達」!要知道,生死的流轉,涅槃
的還滅,都是依緣起的世間而開顯的。從緣起的生滅方面,說明世間集。「此有
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生死相續的因果,不外惑業苦的鉤鎖連環。生生不
已的存在,是雜染的流轉。從緣起的寂滅方面,說明世間滅。「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生死狂流的寂然不生,體現了緣起的寂滅性,是清淨的還滅。
可以說:因為緣起,所以有生死;也就因為緣起,所以能解脫。緣起是此有故彼
有,也就此無故彼無。緣起,扼要而根本的啟示了這兩面。一般聲聞學者,把生
滅的有為,寂滅的無為,看成隔別的;所以也就把有為與無為(主要是擇滅無為
),生死與涅槃,世間與出世間,看成兩截。不知有為即無為,世間即出世間,
生死即涅槃。所以體悟緣起的自性,本來是空寂的,從一切法的本性空中,體悟
世間的空寂,涅槃的空寂。這世間與涅槃的實際,「無毫釐差別」。《般若經》
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這個道理。緣起的自性空,是一切法本來如
是的,名為本性空。一切法是本性空寂的,因眾生的無始顛倒,成生死的戲論。
戲論息了,得證涅槃的寂滅,其實是還他個本來如此。緣起自性空,所以說緣起
的實性是空的,性空的妄相是緣起的。如果不談空,怎能開顯緣起的真相,怎能
從生滅與寂滅的無礙中,實現涅槃的寂滅?本論開顯八不的緣起,所以建立世俗
諦中唯假名,勝義諦中畢竟空。因此,龍樹學可以稱為性空唯名論。
緣起法是世間的一切。緣起的因果事相,眾生已經是霧裡看花,不能完全了
達。緣起法內在的法性,更是一般人所不能認識的。佛陀悟證到緣起的真相,徹
底的開顯了甚深的法性,就是三法印(三種真理)。從緣起生滅的非常上,顯示
了剎那生滅的「諸行無常」。緣起是有情為本的,從緣起和合的非一上,開示了
眾緣無實的「諸法無我」。從緣起的非有不生的寂滅上,闡明了無為空寂的「涅
槃寂靜」。緣起法具體的開顯了三法印,是即三即一而無礙的。後世的學者,不
知緣起就是「空諸行」,從實有的見地上去解說。側重生滅無常印的,與涅槃無
為脫了節;側重寂滅真常的,也不能貫徹生滅無常。緣起以有情為本,所以《阿
含經》特別側重了有情無實的諸法無我。如果深刻而徹底的說,有情與法,都是
緣起無自性(我)的,這就到達了一切法空的諸法無我。這不是強調,不是偏重
,只是《阿含經》「空諸行」的圓滿解說。這一切法空的諸法無我,貫徹了無常
與真常。即空的無常,顯示了正確的緣起生滅;即空的常寂,顯示了正確的緣起
寂滅。凡是存在的,必是緣起的,緣起的存在,必是無我的,又必是無常的,空
寂的。唯有從性空的緣起中,才能通達了三法印的融然無礙。他貫通了動靜與常
變,掃除了一切的妄執。龍樹論特別的顯示一切法空,就是緣起的一實相印。從
即空的緣起去談三法印,才知三法印與一實相印的毫無矛盾,決不是什麼小乘三
法印,大乘一實相印,可以機械地分判的。即一實相印的三法印,在聲聞法中,
側重在有情空,那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在大乘法中,遍通到一
切法,側重在法空,那就是緣起生滅的假名,緣起無實的性空,緣起寂滅(空亦
復空)的中道。本論說:「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這三一無礙的實相,是緣起正法。聲聞簡要的直從緣起的妄相上出發,所以
體認到的較單純,狹小,像毛孔空。菩薩深刻的從緣起的本性上出發,所以體認
到的比較深刻,廣大,像太虛空。上來所說的,雖從緣起,緣起的集滅,緣起的
即空,即假,即中,作三層的說明,其實只是佛說的「正見緣起」。
二 遮顯
中國學者,把融貫看為龍樹學的特色。不錯,龍樹是綜合的融貫者,但他是
經過了批判的。這不像一般學者,不問他是否一貫,籠統的把他糅合起來。現在
為了要明瞭龍樹思想的真義,不得不分析一下。龍樹學的特色,是世俗諦中唯假
名,勝義諦中畢竟空,這性空唯名論,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也是《阿含經》
中的根本大義。凡是初期的大乘經,都異口同音的,認為勝義皆空是徹底的了義
之談。後期的大乘學,雖承認大乘經的一切空是佛說,但不以一切空為了義的徹
底的,給他作一個別解。大乘佛法,這才開始走上妙有不空去。這又分為兩派:
一是偏重在真常寂滅的,一是偏重在無常生滅的。要理解他們的不同,先須知道
思想的演變。龍樹依《般若經》等,說真俗無礙的性空唯名。但有一分學者,像
妄識論者,從世俗諦中去探究,以為一切唯假名是不徹底的,不能說世俗法都是
假名。他們的理由,是「依實立假」,要有實在的,才能建立假法。譬如我是假
的,而五蘊等是實在的,依實在的五蘊等,才有這假我。所以說,若假名所依的
實在事都沒有,那假名也就無從建立了。這世俗諦中的真實法,就是因緣所生的
離言的十八界性。這真實有的離言自性,在唯識論中,又解說為三界的心心所法
。意思說:離言的因緣生法,是虛妄分別識為自性的,所以成立唯識。這樣,世
俗可分為二類:一、是假名的,就是假名安立的遍計執性。二、是真實的,就是
自相安立的依他起性。假名的遍計執性,是外境,是無;真實的依他起性,是內
識,是有。所以唯識學的要義,也就是「唯心無境」。這把世俗分為假名有的、
真實有的兩類,與龍樹說世俗諦中,一切唯假名,顯然不同。在這點上,也就顯
出了兩方的根本不同。虛妄唯識論者,以為世俗皆假,是不能建立因果的,所以
一貫的家風,是抨擊一切唯假名為惡取空者。他們既執世諦的緣生法(識)不空
,等到離遍計執性而證入唯識性時,這勝義的唯識性,自然也因空所顯而不是空
,隱隱的與真心論者攜手。」( Y 5p5~13 )
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我,也是自以為「以佛法來研究佛法」的。我以為所研究的佛法,不但是空
有,理事,心性,應該是佛教所有的一切──教,理,行,果。教,是一切經律
論;也可包含得佛教的藝術品,六塵都是教體,這都有表詮佛法的功能。理,是
一切義理,究竟深義。行,是個人的修行方法;大眾的和合軌律。果,是聲聞、
緣覺與佛陀的聖果。這一切佛法,要以什麼去研究,才算以佛法研究佛法?我以
為:所研究的佛法,是佛教的一切內容;作為能研究的方法的佛法,是佛法的根
本法則,普遍法則──也可說最高法則。佛所說的「法性,法住,法界」,就是
有本然性,安定性,普遍性的正法。這是遍一切處,遍一切時,遍一切法的正法
。大而器界,小而微塵,內而身心,一切的一切,都契合於正法,不出於正法,
所以說:「無有一法出法性外」;「一切法皆如也」。這是一切的根本法,普遍
法,如依據他,應用他來研究一切佛法,這才是以佛法來研究佛法。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成果,才不會是變了質的,違反佛法的佛法。
怎樣是「法性」,「法住」,「法界」的正法?從相對而進入絕對界說,法
是「空性」,「真如」,也稱為「一實相印」。從絕對一法性而展開於差別界說
,那就是緣起法的三法印──諸行無常性,諸法無我性,涅槃寂靜(無生)性。
因為無有常性,所以豎觀一切,無非是念念不住,相似相續的生滅過程。因為無
有我性,所以橫觀一切,無非是展轉相關,相依相住的集散現象。因為無有生性
,所以直觀一切,無非是法法無性,不生不滅的寂然法性。龍樹論說:三法印即
是一法印。如違反一法印,三法印也就不成其為法印了。不錯,真理是不會異樣
的。這是佛所開示的──一切法的究竟法,也是展開於時空中的一般法。研究佛
法,應該把握這樣的法則,隨順這樣的法則來研究!我以為,這才算是以佛法來
研究佛法,才能正確地體認不違反佛法的佛法。然而,我們果曾應用這佛法去研
究佛法了嗎?
一、諸行無常法則:佛法在不斷的演變中,這是必須首先承認的。經上說: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住」,這是依諸法的恆常普遍性說。一旦巧妙的
用言語說出,構成名言章句的教典,發為思惟分別的理論,那就成為世諦流布,
照著諸行無常的法則而不斷變化。至於事相的制度,表顯佛法的法物等,更在不
斷演化中。
且以佛教的制度為例:釋尊最初在鹿苑度五比丘出家,人數少,根性利,所
以只簡單的提示了師友間的生活標準。到出家的信眾一多,不論從人事的和樂上
看,修學的策導上看,環境的適應上看,都非有團體間共守的規約不可。十二年
後制戒,組織也就一天天的嚴密起來。僧團的規律,因種種關係,制了又開,開
了又制。佛滅後,弟子間因思想與環境的不同,分化為大有出入的僧制:有從嚴
謹而走上瑣碎的,如上座部;有從自由而走上隨宜的,如大眾部。佛教到中國來
,雖沒有全依律制,起初也還是依律而共住的。後來,先是律寺中別立禪院,發
展到創設禪院的叢林,逐漸的產生祖師的清規。這清規還是因時因地而不同。到
現在,又漸有不同於過去戒律中心,禪那中心,而出現義學中心的僧團。總之,
佛法的思想、制度,流行在世間,就不能不受著無常演變法則所支配。若把它看
成一成不變的東西;或以為佛世可以變異,後人唯有老實的遵守,說什麼「放之
四海而皆準,推之百世而可行」;或以為祖師才能酌量取捨,我們只有照著做:
這就是違反了佛法──諸行無常法則的佛法。
無常是生滅的。生是緣起的生起,不是因中有果而生,無果而生。我們得應
用諸行無常的無性緣生,去研究理解佛法中某一宗派,某一思想,某一行法,某
一制度,某一事件的產生。且以無著的唯識學為例:如果說:像無著所說的唯識
學,在佛世已圓滿而具體的成立,無著不過從慈氏那邊聽來,原樣不動的把它傳
出而已。這等於說,本來成就了的東西,從新出現,這是「自生」,不是諸行無
常的因緣生。若說:佛世根本沒有,無著假託彌勒而獨創的;或從某一學派直接
產生的,這也不正確,這是「它生」。如果說:唯識學雖是本有的,但由種種學
派的引發,種種環境的需要而出現的,這還是「共生」,而不是緣生。若說:自
然而有,沒有因緣可說,那更是「無因生」的邪見了。那到底是怎樣產生、成立
的呢?是緣生,緣成,是幻化無性的發展過程。先須理解:無著的唯識學,是發
展中的成立階段,到此時,充分而確定地成立了唯識學的特質,唯識學的精義。
本沒有不變的自體性,在不斷的演化中成立,成立了也還是不斷的演化。佛世,
有唯識的傾向,有可以解說為唯識的章句。演化到無著學的階段,是從種種問題
,種種思想,經無限錯綜演化而來;這其中自然有主要的因緣。成立唯識思想的
條件,在印度佛教界的某一角落裡,發展到快要成熟;除了時代思潮或順或逆的
激發,特別是受了無著的師承,熏修,與個人的嚴密思想的融合發揮,才有無著
唯識學的出現。成立了,經世親、陳那、護法諸大師的傳弘,還是在不斷的演化
中。然而,始終不曾離棄唯識學的特質,主要的意義,始終還是唯識學。如含有
大量墨色素的流水,水雖不息的流變,而在不失墨色的特徵以前,永遠還是墨水
一樣。
再說到諸行無常的滅,在空行緣起的見地中,滅不是沒有,斷滅,是因緣和
合中的一種現象,它與生是同樣的存在。忽略了滅是緣起法之一,才說「滅不待
因」。所以研究佛學,對於學派、思想與制度的衰滅廢棄,都應一一研究它的因
緣。同時,滅是緣起,所以它必然要影響未來,成為後後的思想制度生滅的因緣
。的確,滅去的已經滅去,歷史不會重演,但歷史的事實,在緣起的演化中,對
未來始終起著密切的影響。」( Y 16p1~7 )
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偈中所說的「亦為是假名」,「
論」意是:空性也是假名的。如『智度論』說:「畢竟空但為破著心故說,非是實空」;「畢竟
空亦空」▼ 11.014。空性是假名說,緣起也是假名說的。『般若經』初,以一切但有名字──唯名
nāmamātratā,說菩薩、般若波羅蜜不可得。假名──波羅聶提prajñapti,或譯施設,
假施設。『大品般若』立三種假:法假dharma-prajñapti、受假upādāya-prajñapti、
名假nāma-prajñapti。法假,如蘊、處、界等法(或類別七十五法,或百法)。受假,如五
蘊和合為眾生,是依眾緣和合而有的。名假,是世俗共許的名字▼ 11.015。這一切,都是假名的。『中
論』的「空則不可說,非空不可說,空不空叵說,但以假名說」▼ 11.016的假名,正是prajñapti的對
譯。然「亦為是假名」的假名,原語為prajñapti upādāya,正是三假中的受假(或譯為取施設
、因施設)。龍樹說「亦為是假名」,在三種假中,特取「受假」,這不致為一般誤解為「有法
施設」,也不同於空華,龜毛等名假。「亦為是假名」的假名,是不常不斷、不一不異等緣起,
沒有實性而有緣起用,如『空之探究』中廣說▼ 11.017。『般若經』說空性,說一切但有名字──唯名
;龍樹依中道的緣起說,闡揚大乘的(無自)性空與但有假名。一切依於空性,依性空而成立一
切;依空而有的一切,但有假名(受假),所以我稱之為「性空唯名論」。
龍樹以無自性義,成立緣起即空,空即緣起,也就貫通了「佛法」(大乘稱之為「聲聞法」
)與「大乘佛法」的對立。如「佛法」說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而大乘說一實相印,即一切法本空、本不生、本來寂滅。知一切行無常anityatā,無常
故苦duḥkha,苦故無我我所nir-ātman-mamakāra,以無我我所執而得涅槃nirvāṇa,
是『阿含經』的一致意見。「大乘佛法」依據一切法本不生的見地,竟說:「色是無常,……受
想行識是無常,……是名說相似般若波羅蜜」。應該說:「不壞色故觀色無常,不壞受想行識觀
識(等)無常」▼ 11.018。不壞,是沒有變易的。不壞色等觀無常,也就是『維摩詰經』所說:「不生
不滅是無常義」▼ 11.019。不生不滅,怎麼說是無常呢﹖『大智度論』卷二二(大正二五‧二二二中──下、
二二三中)說:
「問曰:摩訶衍[大乘]中說諸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此中云何說一切有為作法無常,
名為法印?二法云何不相違?答曰:觀無常即是觀空因緣,如觀色念念無常,即知為空。
……空即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說有廣略」。
「摩訶衍中有一實,今何以說三實(法印)?答曰……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故皆屬因
緣,無有自在,無有自在故無我。無常無我無相故心不著,無相不著故即是寂滅涅槃。以
是故,摩訶衍法中。雖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其實)無相即寂滅涅槃」。
無常是念念生滅的,涅槃是不生不滅,一般每以此而看作不相同的二法。然「佛法」以無常
(苦)故無我我所,以無我我所能契入涅槃。無我我所是空義,龍樹以空(即無我我所)為中心
,無常故空;空即無相涅槃。以空貫通了生滅與無生滅,而有「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的
結論。無我我所是空義,然「佛法」並沒有說一切法空,不生不滅!對於這,龍樹也有良好的通
釋,如『智度論』說:「聲聞乘多說眾生空,佛乘說眾生空、法空」▼ 11.020。「佛法」並不是不說法
空,如『智度論』所說,三種法門中的「空門」▼ 11.021。「佛法」只是「多說眾生空」而已,如『大
智度論』卷二六(大正二五‧二五四上)說:
「不大利根眾生,為說無我;利根深智眾生,說諸法本末空。何以故?若無我則捨諸法」
。
「佛法有二種說:若了了說,則言一切法空;若方便說,則言無我」。
依龍樹論意,說無我,說一切法空,只是應機不同;說得含渾些,說得徹底些。所以「佛法
」說無我,「大乘佛法」說一切法空,是相通而不相礙的。修行者從觀法而契入實相,『中論』
的「觀法品」,是觀五蘊無我入門的,如說:「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滅我我所故,名得無
我智。……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 11.022。可見佛法本來不二,隨機
而方便不同,真正的解脫門是沒有別異的。
大乘經說一切法空,一切不可得,對於根性鈍的,或沒有善知識引導的,可能會引起誤解,
從『佛印三昧經』等,可見『般若經』等,已引起不重正行的流弊。同時,外道也有觀空的,所
以龍樹論一再辨別,主要是二諦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 11.023。眾生生活在世俗中,沒有
世俗諦的名、相、分別,不可能契入第一義空;不依世俗諦的善行,怎麼能趣向甚深空義?如『
大智度論』說:「觀真空人,先有無量布施、持戒、禪定,其心柔軟,諸結使薄,然後得真空」
;「不行諸功德,但欲得空,是為邪見」▼ 11.024。所以雖一切法空平等,沒有染淨可得,而眾生不了
,要依世俗的正見、善行,才能深入。『金剛般若經』也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1.025
。要知道,空性即緣起,也就是不離如幻māyā、如化nirmita的因果。如『論』說:「
若無常、空相,則不可取,如幻如化,是名為空」▼ 11.026。空是如幻如化的,幻化等譬喻,是「以易
解空,喻難解空」;「十喻為解空法故」▼ 11.027。一切法空,一切是如幻如化的:「如幻化象馬及種
種諸物,雖知無實,然色可見、聲可聞,與六情[根]相對,不相錯亂。諸法亦如是,雖空而可見可
聞,不相錯亂」▼ 11.028。所以,「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 11.029。為離情執而勝解一切法空不可得,
不是否定一切善惡邪正;善行、正行,是與第一義空相順而能趣入的。即使徹悟無生的菩薩,也
修度化眾生,莊嚴佛土的善行,決不如中國所傳的野狐禪,「大修行人不落因果」。龍樹「性空
唯名」的正確解行,是學佛者良好的指南▼ 11.030!」( Y 34p130~134 )
謝謝
1 of 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