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4

J-Newsletter-17 有關煩惱(Kles/a)與隨眠(Anuśaya)


過去潛在微細的煩惱勢力是不是心相應行(心所)

1.煩惱:(術語)梵語吉隸舍Kles/a,貪欲瞋恚愚痴等諸惑,煩心惱身,謂為煩惱。智度論七曰:「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同二十七曰:「煩惱名,略說則三毒,廣說則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煩惱。」註維摩經二曰:「肇曰:七使九結惱亂眾生,故名為煩惱。」止觀八曰:「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又與心作煩,令心得惱,即是見思利鈍。」大乘義章五曰:「勞亂之義,名曰煩惱。」唯識述記一本曰:「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故名煩惱。」梵語雜名曰:「煩惱,吉隸舍。」--印呂佛學辭典.

2.有關隨眠Anuśaya.)。在 平川彰 的《印度佛教史》p.147說道『《俱舍論》的〈隨眠品〉裡,將煩惱稱為隨眠(Anuśaya),立了六隨眠(貪、瞋、慢、無明、見、疑),其中見開為五見(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合而為「十隨眠」,將此開於三界五地分為「九十八隨眠」…此外〈隨眠品〉裡更說到「十纏」(無慚、無愧、嫉、慳、惡作、睡眠、掉舉、惛沈、忿、覆),與前面的九十八隨眠合起來稱作「百八」煩惱…』。

p.175…說一切有部系統裡,先前的《入阿毘達磨論》中說到「煩惱即是隨眠」,但是也和巴利一樣舉出七隨眠。這是欲貪、瞋、有貪、慢、無明、見、疑,是《阿含經》以來的說法,其中欲貪與有貪同是貪,將此合為一個成六隨眠。在阿毘達磨裡,提到隨眠的情況是專指這六隨眠,在《俱舍論》中當作「根本煩惱」的也是…在說一切有部裡把隨眠與煩惱視為同一,但是在大眾部或經量部裡則將兩者區別開來。經量部理解為「煩惱之眠位名隨眠,於覺位名纏」,凡夫雖未斷貪或瞋等煩惱,但是這些煩惱也並非經常現起,依這意義將煩惱解釋成平常以種子的狀態保存在無意識的領域,也變成與記憶相同,由煩惱的應然狀態,要求要有作為其保存場所的阿賴耶識。但是說一切有部採取了一切法剎那滅的立場,說明煩惱是保存在未來世的時間上的場所,以得之線而連接到自己(相續)。在以此得之線而連結著的觀點上,說明凡夫在眼前不生起煩惱之時,也沒辦法斷煩惱…。

(could also cf 阿含要略 p.2-89,4-21,4-27,5-146)

================================

導師說明!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一、由隨眠於此心有隨增性;二、由隨眠於此心有同伴性」。

這裏的「隨增性」,並非有漏的定義。「隨增」是隨眠的定義之一▼ 85.005。心與隨眠相應而起時,隨眠不但為心的同伴,而又與心「互相隨順而增長」。這是解說「有隨眠心」,正是為了對破心相有雜染,而心性清淨的異說。所以,這不是「增諸煩惱」,反而是煩惱使心增長其雜染。『大毘婆沙論』說隨眠有二義:一、相應隨眠,二、所緣隨眠。相應隨眠是隨增性,所緣隨眠是隨縛性▼ 85.006。」( Y 36p472 )

======================

同上資料出處:「四、『甘露味論』引用『發智論』、『品類論』、『大毘婆沙論』時,應重視本論的綜合性與發展性。如:1.不相應行,『品類論』雖概括的說:「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 87.004;但沒有說異生性。「辯攝等品」有異生法,意義也不同。對於這,本論不取異生法,卻綜合了『品類論』的不相應行,及『大毘婆沙論』所說的異生性。2.『發智論』成立的九十八隨眠,本於經說的七隨眠。『品類論』「辯隨眠品」,明九十八隨眠,又立十二隨眠。本論以為:如不分界與部,隨眠應只有十種,所以說:「實十使」▼ 87.005。這是約隨眠自性,開見隨眠為五見,合欲貪及有貪隨眠為一。這一隨眠自性的分別,成為後來阿毘達磨論師的正義。

( Y 36p482~483 )

========================

3.導師的《唯識學探源》:

二、有部的心相應行說 薩婆多部的見解,未來還要生起煩惱,這是因為煩

惱沒有得到非擇滅。過去的煩惱,因有不相應的「得」的力量,使煩惱屬於有情

,沒有和它脫離關係。在這樣的思想下,過去煩惱的勢力,或能生煩惱的功能,

老實說用不著。它有了「三世實有」,再加上「得」和「非得」,凡聖縛解的差

別就可以建立。

「若說一類,非於多時為欲貪纏纏心而住;設心暫爾起欲貪纏,尋如實知

出離方便。彼由此故,於欲貪纏能正遣除,并隨眠斷」。

依經典(轉引《俱舍論》卷一九)的明文,很可以看出纏和隨眠的分別。「

起欲貪纏」,「為欲貪纏纏心而住」,纏是煩惱的現起而與心相應的。此外別有

隨眠,除有部以外,一切學派都把它看成與現纏不同。唯有有部學者,認為隨眠

是纏的異名,也是與心相應的心所。像《俱舍論》(卷一九)說:

「毘婆沙師作如是說:欲貪等體,即是隨眠。豈不違經?無違經失。并隨

眠者,并隨縛故;或經於得假說隨眠,如火等中立苦等想。阿毘達磨依實

相說,即諸煩惱說名隨眠,由此隨眠是相應法。何理為證知定相應?以諸

隨眠染惱心故,覆障心故,能違善故」。

它用「或設劬勞為遮彼起而數現起」的隨縛義:「謂能起得恆隨有情常為過

患」的恆隨義,解釋隨眠。以阿毘達磨者自宗的正理,判佛說為假說。不過它用

三個定義證明隨眠是心相應行,在其它的學派看來,這都不成為隨眠的作用。

三、大眾分別說系的心不相應說 大眾系分別說系,一致以隨眠為心不相應

行,與纏不同。《異部宗輪論》說:

「隨眠非心非心所法,亦無所緣。隨眠異纏,纏異隨眠。應說隨眠與心不

相應,纏與心相應」。

要理解大眾分別說系的隨眠,應記得它是心性本淨論者,它怎樣重視性淨塵

染的思想。真諦譯的《隨相論》,有關於隨眠的解釋:

「如僧祇(即大眾)等部說:眾生心性本淨,客塵所汙。淨即是三善根。

眾生無始已來有客塵,即是煩惱,煩惱即是隨眠等煩惱,隨眠煩惱即是三

不善根。……由有三不善根故起貪瞋等不善,不善生時,與三不善根相扶

,故言相應」。

覆障淨心的客塵,就是隨眠。它說隨眠是三不善根,但奘門的傳說(見《唯

識義蘊》卷二),隨眠與纏一樣,也有十種。據《順正理論》(卷四六)的記載

,分別論者的隨眠,只許七種。或許分別論者立七隨眠,大眾部等以三不善根為

隨眠吧!總之,在凡夫位上,隨眠是從來不相離的。因隨眠生起貪等不善心所,

才是相應。它把相應解釋做「與不善根相扶」,依一般共同的見解應該是說心所

與心相應。眾生的心性本淨,又沒有貪等煩惱現起,然而還是凡夫,不是聖人,

歸根是隨眠在作障。這依隨眠的存在,分別凡聖的界線,窺基的《宗輪論述記》

,與智周的《唯識演祕》,都曾經說到;但說到無心定,是完全錯誤了。《宗輪

論述記》說:

「在無心位起善等時,名異生等,但由隨眠恆在身故。若是心所,無心等

位應是聖人」。

大眾系與分別說系,根本不許有無心的有情,怎麼依無心有惑的見解,來成

立隨眠是不相應呢?大眾部的見解,不思不覺間也有隨眠存在(見《順正理論》

卷四五),它不像相應心所的纏,要在心識活動中出現。它雖不與心相應,卻也

展開它的黑影,影響那清淨的心性,使它成為有漏。隨眠與纏,確是種子,現行

的關係,如《大毘婆沙論》(卷六0)說:

「纏從隨眠生」。

《順正理論》(卷四五)也說:

「且分別論執隨眠體是不相應,可少有用,彼宗非撥過去未來,勿煩惱生無有因故」。

這都是隨眠生纏的明證。《成唯識論義蘊》(卷二)也有詳細的引述:

「問:大眾隨眠為是種不﹖答:俱舍十九牒彼計云:若執煩惱別有隨眠心

不相應名煩惱種;此中復說名貪等故,如現貪等。若不對種,何名現貪?

故知此師隨眠是種。現行貪等與心相應,故此隨眠名不相應」。

隨眠是現行貪等種子,可說毫無疑問。但勿以為它是種子,就輕視它的力量

。它雖沒有積極的活動到精神界去,它在不生現行的時候,還是染汙淨心的。隨

眠比較心性,雖說是客塵,但無始以來就有,隨眠也該是本有的。我們進一步要

問,現起煩惱有沒有增長隨眠的力量?換句話說,隨眠有沒有新熏的?玄奘門下

傳說的大眾、分別說系,「彼許種子而無熏習」(《成唯識論學記》卷四);「

破大眾部,然彼無熏習義」(《成唯識論述記》卷四)。但考尋論典,它們確是

有熏習的,像《成實論》(卷三)說:

「汝法中,雖說心不相應使(使,是隨眠的異譯),與心相應結纏作因。

……汝法中,雖說久習結纏,則名為使」。

久習結纏則名為使」,可說是熏習最明顯的證據(它的熏習論,後面還要

說)。成實論主自宗,主張「是垢心(纏)修集則名為使」(見《成實論》卷一

0),與「久習結纏則名為使」相近。但成實論宗,是在煩惱相續展轉增盛的意

義上建立隨眠,還是現行的心法,不像不相應行的隨眠論者,建立在心心所法以外。

大眾系他們發現了煩惱的潛在力,這或是本具,或是新熏的,最初展開了種

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的思想。但一般人的見解,要發生疑問:煩惱有種子,其

它一切法為什麼沒有呢﹖《成實論》主曾這樣的責問過(論卷三):

「身口等業亦有久習相,是亦應有似使心不相應行」!

《俱舍論》主也曾責難過(論卷一九):

「若執煩惱別有隨眠心不相應名煩惱種,應許念種非但功能,別有不相應能引生後念。

此既不爾,彼云何然」!

這確乎是很費解的。現存參考的資料既不完全,我們也無從作適當的解說。

不過,在佛家業感的緣起論裡,是否色法也要各從自種生?煩惱的潛能是隨眠;

業是動力,大眾部各派,都不許它是色性,把它建立在內心的活動上。這內心的

活動,至少大眾部是承認有熏習的。明淨的心性,在相續的演化下,成為無漏和

善法的根據。惑業的能力,遇相當的現緣,招感一切色法。這要不要業力以外的

種子,還值得注意。怕由心所生的論調,大眾部它們還是非常徹底的呢!


四、犢子系的亦心相應亦心不相應說 隨眠,不是心所法,這似乎是佛的本

意。不但有經文的明證,就是從學派上看,也只有部系才主張隨眠即纏。有部系

中,除迦旃延尼子派以外,像譬喻經部師,大德法救(見《婆沙》卷五一),也

都主張纏和隨眠不同。不過,這要在過未無體的思想下,才會感到隨眠潛在的需

要。犢子系是三世實有論者,它也建立了「得」,不知怎樣解釋不相應行隨眠的

作用!這難怪要受眾賢的批評了。《順正理論》(卷四五)說:

「然犢子部信有去來,執有隨眠非相應法,如是所執極為無用。如彼論言

:諸欲貪纏,一切皆是欲貪隨眠,有欲貪隨眠非欲貪纏,謂不相應欲貪隨眠」。

依犢子系的見解,隨眠是一切煩惱的總名;其中心相應的一分,又叫做纏。

還有那不相應行的一分,與纏不同,它多少調和了隨眠的諍論。

經部非相應非不相應的隨眠說,留到下面去再談。」( Y 10p128~136 )

==========================================================

俱舍論 原文: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隨眠品第五之一

[0098b18] 前言世別皆由業生。業由[1]隨眠方得生長。離隨眠業無感有能。所以者何。隨眠有幾。頌曰。

 隨眠諸有本  此差別有六
 謂貪瞋亦慢  無明見及疑

[0098b23] 論曰。由此隨眠是諸有本故業離此無感有能。何故隨眠能為有本。以諸煩惱現起能為十[2]事故。一堅根本。二立相續。三治自田。四引等流。五發業有。六攝自具。七迷所緣。八導識流。九越善品。十廣縛義。令不能越自界地故。由此隨眠能為有本。故業因此有感有能。此略應知差別有六。謂貪瞋慢無明見疑。頌說亦言。意顯慢等亦由貪力於境隨增。由貪隨增義如後辯。及聲顯六體各不同。若諸隨眠體唯有六。何緣經說有七隨眠。頌曰。

 六由貪異七  有貪上二界
 於內門轉故  為遮解脫想

[0098c07] 論曰。即前所說六隨眠中分貪為二。故經說七。何等為七。一欲貪隨眠。二瞋隨眠。三有貪隨眠。四慢隨眠。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欲貪隨眠依何義釋。為欲貪體即是隨眠。為是欲貪之隨眠義。於餘六義徵問亦爾。[>]爾何失。二俱有過。若[3]貪體即是隨眠。便違契經。如契經說。若有一類。非於多時為欲貪纏纏心而住。設心暫爾起欲貪纏尋如實知出離方便。彼由此故於欲貪纏能正遣除并隨眠斷。若是欲貪之隨眠義。隨眠應是心不相應。便違對法。如本論說。欲貪隨眠三根相應。毘婆沙師作如是說。欲貪等體即是隨眠。豈不違經。無違經失。并隨眠者并隨縛故。或經於得假說隨眠。如火等中立苦等想。阿毘達磨依實相說。即諸煩惱說名隨眠。由此隨眠是相應法。何理為證知定相應。以諸隨眠染惱心故。覆障心故。能違善故。謂隨眠力能染惱心。未生善不生。已生善退失。故隨眠體非不相應。若不相應能為此事。則諸善法應無起時。以不相應恒現前故。既諸善法容有起時。故知隨眠是相應法。此皆非證。所以者何。若許隨眠非相應者。不許上三事是隨眠所為。然經部師所說最善。經部於此所說如何。彼說欲貪之隨眠義。然隨眠體非心相應。非不相應。無別物故。煩惱睡位說名隨眠。於覺位中即名纏故。何名為睡。謂不現行種子隨逐。何名為覺。謂諸煩惱現起纏心。何等名為煩惱種子。謂自體上差別功能。從煩惱生能生煩惱。如念種子是證智生能生當念功能差別。又如[1]等有前果生能生後果功能差別。若執煩惱別有隨[2]心不相應名煩惱種。應許念種非但功能別有不相應能引生後念。此既不爾。彼云何然。差別因緣不可得故。若爾[3]六六契經相違。經說於樂受有貪隨眠故。經但說有。不言爾時即有隨眠。何所違害。於何時有。於彼睡時。或假於因立隨眠想。傍論且止。應辯正論。言貪分二。謂欲有貪。此中有貪以何為體。謂色無色二界中貪此。名何因唯於彼立。彼貪多託內門轉故。謂彼二界多起定貪。一切定貪於內門轉故。唯於彼立有貪名。又由有人於上二界起解脫想。為遮彼故。謂於上界立有貪名。顯彼所緣非真解脫。此中自體立以有名。彼諸有情多於等至及所依止深生味著故。說彼唯味著自體。非味著境。離欲貪故。由此唯彼立有貪名。既說有貪在上二界。義准欲界貪名欲貪。故於頌中不別顯示。即上所說六種隨眠。於本論中復分為十。如何成十。頌曰。

 六由見異十  異謂有身見
 邊執見邪見  見取戒禁取

[0099b02] 論曰。六隨眠中見行異為五。餘非見五積數總成十故於十中五是見性。一有身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五非見性。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又即所說六種隨眠。於[4]本論中說九十八。依何義說九十八耶。頌曰。

 六行部界異  故成九十八
 欲見苦等斷  十七七八四
 謂如次具離  三二見見疑
 色無色除瞋  餘等如欲說

[0099b12] 論曰。六種隨眠由行部界有差別故成九十八。謂於六中由見行異分別為十。如前已辯。即此所辯十種隨眠。部界不同成九十八。部謂見四諦修所斷五部。界謂欲色無色三界。且於欲界五部不同乘十隨眠成三十六。謂見苦諦至修所斷。如次有十七七八四。即上五部。於十隨眠一二一一如其次第。具離三見二見見疑。謂見苦諦所斷具十。見集滅諦所斷各七。離[5]有身見[6]邊見[7]戒取。見道諦所斷八。離有身見及邊執見。修所斷四。離見及疑。如是合成三十六種。前三十二名見所斷。纔見諦時彼則斷故。最後有四名修所斷。見四諦已後後時中數數習道彼方斷故。如是已顯。十隨眠中薩迦[8]見唯在一部。謂見苦所斷。邊執見亦爾。戒禁取通在二部。謂見苦見道所斷。邪見通四部。謂見苦集滅道所斷。見取疑亦爾。餘貪等四各通五部。謂見四[9]及修所斷。此中何相見苦所斷。乃至何相是修所斷。若緣見此所斷為境名見此所斷。餘名修所斷。如是六中見分十二。疑分為四。餘四各五。故欲界中有三十六。色無色界五部各除瞋。餘與欲同。故各三十一。由是本論以六隨眠[10][11][12]界殊說九十八。於此所辯九十八中八十八見所斷。忍所害故。十隨眠修所斷。智所害故。如是所說見修所斷為決定爾。不爾云何。頌曰。

 忍所害隨眠  有頂唯見斷
 餘通見修斷  智所害唯修

[0099c12] 論曰。忍聲通說[13][14][15][16]忍。於忍所害諸隨眠中有頂地攝唯見所斷。唯類智[17]方能斷故。餘八地攝通見修斷。謂聖者斷唯見非修。法類智忍如應斷故。若異生斷唯修非見。數習世俗智所斷故。智所害諸隨眠。一切地攝。唯修所斷。以諸聖者及諸異生。如其所應。皆由數習無漏世俗智所斷故。有餘師說。外道諸仙不能伏斷見所斷惑。如[18]大分別諸業契經說。離欲貪諸外道類有緣欲界邪見現行。及梵網經亦說。彼類有緣欲界諸見現行。謂於[19]前際分別論者。有執全常。有執一分。有執諸法無因生等。非色界惑緣欲界生。於欲界境已離貪故。定是欲界諸見未斷。毘婆沙師釋彼經義。起見時暫退。如[20]提婆達多。由行有殊分見為五。名先已列。自體如何。頌曰。

 我我所斷常  撥無劣謂勝
 非因道妄謂  是五見自體

[0100a01] 論曰。執我及我所是薩迦耶見。壞故名薩。聚謂迦耶。即是[1]常和合蘊義。迦耶即薩名薩迦耶。此薩迦耶即五取蘊。為遮常一想故立此名。要此想為先方執我故。毘婆沙者作如是釋。有故名薩。身義如前。勿無所緣計我我所。故說此見緣於有身。緣薩迦耶而起此見。故標此見名薩迦耶。諸見但緣有漏法者。皆應標以薩迦耶名。然佛但於我我所執摽此名者。令知此見緣薩迦耶。非我我所。以我我所畢竟無故。如契經說。苾芻當知。世間沙門婆羅門等。諸有執我等隨觀見一切。唯於五取蘊起。即於所執我我所事執斷執常名邊執見。以妄執取斷常邊故。於實有體苦等諦中。起見撥無名為邪見。一切妄見皆顛倒轉並應名邪。而但撥無名邪見者。以過甚故。如說臭[2]惡執惡等。此唯損減。餘增益故。於劣謂勝名為見取。有漏名劣。聖所斷故。執劣為勝總名見取。理實應立見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見取。於非因道謂因道見。一切總說名戒禁取。如大自在生主。或餘非世間因妄起因執。投水火等種種邪行。非生天因妄起因執唯受持戒禁。數相應智等。非解脫道妄起道執。理實應立戒禁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戒禁取。是謂五見自體。應知。若於非因起是因見。此見何故非見集斷。頌曰。

 於大自在等  非因妄執因
 從常我倒生  故唯見苦斷

[0100b01] 論曰。執大自在生主或餘為世間因生世間者。必先計度彼體是常一我作者方起因執。纔見苦時於自在等。常執我執永斷無餘故。彼所生因執亦斷。若爾有執投水火等種種邪行是生天因。或執但由受持戒禁等便得清淨。不應見苦斷。然本論說有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士夫補特伽羅受持牛戒鹿戒狗戒便得清淨解脫出離。永超眾苦樂至超苦樂處。如是等類非因執因。一切應知。是戒禁取見[3]所斷。如彼廣說。此復何因是見苦斷。迷苦諦故有太過失。緣有漏惑皆迷苦故。復有何相別戒禁取。可說彼為見道所斷。諸緣見道所斷法生。彼亦應名迷苦諦故。又緣道諦邪見及疑。若撥若疑無解脫道。如何即執此能得永清淨。若彼撥無真解脫道。妄執別有餘清淨因。是則執餘能得清淨。非邪見等。此緣見道所斷諸法。理亦不成。又若有緣見集滅諦所斷邪見等執為清淨因。此復何因非見彼斷。故所執義應更思擇。如前所說。常我倒生。為但有斯二種顛倒。應知顛倒總有四種。一於[]常執常顛倒。二於諸苦執樂顛倒。三於不淨執淨顛倒。四於無我執我顛倒。如是四倒其體云何。頌曰。

 四顛倒自體  謂從於三見
 唯倒推增故  想心隨見力

[0100b28] 論曰。從於三見立四倒體。謂邊見中唯取常見以為常倒。諸見取中取計樂淨為樂淨倒。有身見中唯取我見以為我倒。有說。我倒攝身見全。我倒如何攝我所見。如何不攝。由倒纏故。諸有計我。於彼事中有自在力是我所見。此即我見由二門轉。是我屬我。若是別見由我為我見亦應別。何故餘惑非顛倒體。要具三因勝者成倒。言三因者。一向倒故。推度性故。妄增益故。謂戒禁取非一向倒。緣少淨故。斷見邪見非妄增益。無門轉故。所餘煩惱不能推度。非見性故。由具三因勝者成倒。是故餘惑非顛倒體。若爾何故契經中言於無常計常。有想心見倒。於苦不淨[]我亦然。理實應知。唯見是倒。想心隨見亦立倒名。與見相應行相同故。若爾何故不說受等。彼於世間不極成故。謂心想倒世間極成。受等不然。故經不說。如是諸倒預流已斷。見及相應見所斷故。有餘部說。倒有十二。謂於無常計常倒中有想心見三種顛倒。乃至於[]我計我倒亦爾。於中八唯見斷。四通見修斷。謂樂淨想心。若謂不然。未離欲聖離樂淨想。寧起欲貪。毘婆沙師不許此義。若有樂淨想心現行。便許聖者有樂淨倒。聖者亦起有情想心。是則亦應許有我倒。非於女等及於自身離有情想心有起欲貪故。由契經說。若有多聞諸聖弟子。於苦聖諦如實見知。乃至爾時彼聖弟子。無常計常想心見倒皆已永斷。乃至廣說。故知想心唯取見倒相應力起。是倒非餘。然聖有時暫迷亂故。率爾於境欲貪現前。如於旋火輪[1]藥叉迷亂。若爾何故尊者慶喜告彼尊者辯自在言。

 由有想亂倒  故汝心燋熱
 遠離彼想已  貪息心便淨

[0101a05] 故有餘師復作是說。八想心倒學未全斷。如是八種[2]。由如實見知聖諦方得永斷。離[3]無餘永斷方便。故此所說不違彼經。為唯見隨眠有多差別。為餘亦有。慢亦有。云何。頌曰。

 慢七九從三  皆通見脩斷
 聖如殺纏等  有脩斷不行

[0101a12] 論曰。且慢隨眠[4]差別有七。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令心高舉總立慢名。行轉不同故分七種。於劣於等如其次第謂己為勝謂己為等令心高舉總說為慢。於等於勝如其次第謂勝謂等總名過慢。於勝謂勝名慢過慢。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令心高舉名為我慢。於未證得殊勝德中謂已證得名[5]增上慢。於多分勝謂己少劣名為卑慢。於無德中謂己有德名為[6]邪慢。然本論說慢類有九。一我勝慢類。二我等慢類。三我劣慢類。四有勝我慢類。五有等我慢類。六有劣我慢類。七無勝我慢類。八無等我慢類。九無劣我慢類。如是九種從前七慢三中離出。從三者何。謂從前慢過慢卑慢。如是三慢若依見生行。次有殊成三三類。初三如次即[7]過慢[8][9]卑慢。中三如次即卑慢慢過慢。後三如次即慢過慢卑慢。於多分勝謂己少劣卑慢可成。有高處故。無劣我慢高處是何。謂於如是自所愛樂勝有情聚[10]雖於己身知極[11]劣而自尊重。如是且依發智論釋。依品類足釋慢類者。且[12]我勝慢從三慢出。謂慢過慢[13]慢過慢三。由觀劣等勝境別故。如是七慢何所斷耶。一切皆通見修所斷。諸脩所斷聖未斷時為可現行。此不決定。謂有脩所斷。而聖定不行。如殺生纏是脩所斷。而諸聖者必不現行。殺生纏者。顯由此惑發起故思斷眾生命。等言為顯盜婬誑纏無有愛全有愛一分。無有名何法。謂三界[]常於此貪求名無有愛。[14]有愛一分謂願當為[15]藹羅筏拏大龍王等。此諸纏愛一切皆緣脩所斷故唯脩所斷。已說慢類等。有是脩所斷。何緣聖者未斷不起。頌曰。

 慢類等我慢  惡作中不善
 聖者而不起  見疑所增故

[0101b19] 論曰。等言為顯殺等諸纏無有愛全有愛一分。此慢類等我慢惡悔。是見及疑親所增長。雖脩所斷而由見疑背已折故。聖不能起。謂慢類我慢有身見所增。殺生等纏邪見所增。諸無有愛斷見所增。有愛一分常見所增。不善惡作是疑所增。故聖身中皆定不起。九十八隨眠中幾是遍行幾非遍行。頌曰。

 [16]苦集所斷  諸見疑相應
 及不共無明  遍行自界地
 於中除二見  餘九能上緣
 除得餘隨行  亦是遍行攝

[0101c02] 論曰。唯見苦[17]所斷見疑及彼相應不共無明力。能遍行自界地五部故。此十一皆得遍行名。謂七見二疑二無明十一。如是十一於自界地五部諸法遍緣。隨眠為因遍生五部染法。依此三義立遍行名。此中所言遍緣五部。為約漸次。為約頓緣。若漸次緣餘亦應遍。若頓緣者誰復普於欲界諸法頓計為勝能得清淨或世間因。不說頓緣自界地一切。然說有力能頓緣五部。雖爾遍行亦非唯此。以於是處[18]我見行。是處必應起我愛慢。若[19]於是處淨勝見行。是處必應希求高舉。是則愛慢應亦遍行。若爾頓緣見脩斷故。應言此二何所斷耶。應言脩所斷。雜緣境故。或應見所斷。見力引故。毘婆沙師作如是說。此二煩惱自相非共。無頓緣力故非遍行。是故遍行唯此十一。餘非。准此不說自成。於十一中除身邊見。所餘九種亦能上緣。上言正明上界上地。兼顯無有緣下隨眠。此九雖[20]通緣自上。然理無有自上頓緣。於緣上中且約[21]說。或唯緣一或二合緣。故本論言。有諸隨眠是欲界繫緣色界繫。有諸隨眠是欲界繫緣無色界繫。有諸隨眠是欲界繫緣色無色界繫。有諸隨眠是色界繫緣無色界繫。約地分別准界應思。生在欲界若緣大梵起有情見。或起常見。如何身邊見不緣上界地。不執彼為我我所故。邊見必由身見起故。若爾計彼為有情常是何見攝。對法者言。此二非見是邪智攝。何緣所餘緣彼是見。此亦緣彼而非見耶。以宗為量故作是說。為遍行體唯是隨眠。不爾。云何并隨行法。謂上所說十一隨眠并彼隨行皆遍行攝。然除彼得。非一果故。由此故有作是問言。諸遍行隨眠皆遍行因不。答言。於此應作四句。第一句者。謂未來世遍行隨眠。第二句者。謂過現世彼俱有法。第三第四如理應辯。九十八隨眠中。幾緣有漏。幾緣無漏。頌曰。

 見滅道所斷  邪見疑相應
 及不共無明  六能緣無漏
 於中緣滅者  唯緣自地滅
 緣道六九地  由別治相因
 貪瞋慢二取  並非無漏緣
 應離境非怨  靜淨勝性故

[0102a17] 論曰。唯見滅道所斷邪見疑彼相應不共無明。各三成六。能緣無漏。餘緣有漏[1]此自成。於此六中緣滅諦者。各以自地滅為所緣。滅互相望非因果故。謂欲界繫三種隨眠。唯緣欲界諸行擇滅。乃至有頂三種隨眠。唯緣有頂諸行擇滅。緣道諦者緣六九地。謂欲界繫三種隨眠。唯緣六地法智品道。若治欲界若能治餘皆彼所緣。以類同故。色無色界八地各有三種隨眠。一一唯能通緣九地類智品道。若治自地若能治餘皆彼所緣。以類同故。何故緣滅自地非餘。緣道便通六九同類。以諸地道互相因故。雖法類品亦互相因。而類智品不治欲界。故類智品道非欲三所緣。法智品既能治色無色。應為彼八地各三所緣。非此皆能治色無色。苦集法智品非彼對治故。亦非全能治色無色。不能治彼見所斷故。二初無故。非彼所緣。即由此因顯遍行惑有緣苦集諸地無遮。境互為緣因。非能對治故。何緣貪瞋慢戒禁取見取見。無漏斷非無漏緣。以貪隨眠應捨離故。若緣無漏便非過失。如善法欲不應捨離。緣怨害事起瞋隨眠。滅道非怨故非瞋境。緣動事起慢隨眠。滅道寂靜故非慢境。於非淨法執為淨因名戒禁取。滅道真淨故不應為戒禁取境。於非勝法執為最勝名為見取。滅道真勝故亦不應為見取境。是故貪等不緣無漏。九十八隨眠中。幾由所緣故隨增。幾由相應故隨增。頌曰。

 未斷遍隨眠  於自地一切
 非遍於自部  所緣故隨增
 非無漏上緣  無攝有違故
 隨於相應法  相應故隨增

[0102b21] 論曰。遍行隨眠。普於自地五部諸法所緣隨增。以能遍緣自地法故。所餘五部非遍隨眠。所緣隨增唯於自部。唯以自部為所緣故。此據總說。別分別者。六無漏緣九上緣惑於所緣境無隨增義。所以者何。無漏上境非所攝受及相違故。謂若有法為此地中身見及愛攝為己有。可有為此身見愛地中所有隨眠所緣隨增理。如衣潤濕埃塵隨住。非諸無漏及上地法為諸下身見愛攝為己有故緣彼下惑非所緣隨增。住下地心求上地等。是善法欲非謂隨眠。聖道涅槃及上地法與能緣彼下惑相違故。彼二亦無所緣隨增理。如於炎石足不隨住。有說。隨眠是隨順義。非無漏上境順。諸下隨眠故。雖是所緣而無隨增理。如風病者服乾藥病者於藥非所隨增。已約所緣辯隨增義。今次應辯相應隨增。謂隨何隨眠於自相應法由相應故於彼隨增。諸說隨增。謂至未斷故。初頌首標未斷言。頗有隨眠不緣無漏不緣上界而彼隨增但於相應非所緣不。有。謂緣上地諸遍行隨眠。九十八隨眠中幾不善幾無記。頌曰。

 上二界隨眠  及欲身邊見
 彼俱癡無記  此餘皆不善

[0102c16] 論曰。色無色界一切隨眠唯無記性。以染污法若是不善有苦異熟。苦異熟果上二界無。他逼惱因彼定無故。身邊二見及相應癡欲界繫者亦無記性。所以者何。此與施等不相違故。為我當樂現在勤脩施戒等故。執斷邊見能順解脫。故世尊說。於諸外道諸見趣中此見最勝。謂我不有我所亦不有。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又此二見迷自事故。非欲逼害他有情故。若爾貪求天上快樂及起我慢例亦應然。[2]先軌範師作如是說。俱生身見是無記性。如禽獸等身見現行。若分別生是不善性。餘欲界繫一切隨眠與上相違皆不善性。於上所說不善惑中。幾是[3]不善根。幾非不善根。頌曰。

 不善根欲界  貪瞋不善癡

[0103a02] 論曰。唯欲界繫一切貪瞋及不善癡不善根攝。如其次第世尊說為貪瞋癡三不善根。性唯不善煩惱為不善法根立不善根。餘則不爾。所餘煩惱非不善根。義准已成。故頌不說。於上所說無記惑中。幾是無記根。幾非[ >]記根。頌曰。

 [1]無記根有三  無記愛癡慧
 非餘二高故  外方立四種
 中愛見慢癡  三定皆癡故

[0103a11] 論曰。迦濕彌羅國諸毘婆沙師說無記根亦有三種。謂諸無記愛癡慧三。下至異熟生亦無記根攝。何緣疑慢非無記根。疑二趣轉。慢高轉故。彼師謂疑二趣相轉。性動搖故不應立根。慢於所緣高舉相轉。異根法故亦不立根。為根必應堅住下轉。世間共了故彼非根。外方諸師立此有四。謂諸無記愛見慢癡。無記名中遮善惡故。何緣此四立無記根。以諸愚夫脩上定者不過依託愛見慢三。此三皆依無明力轉。故立此四為無記根。諸契經中說十四無記事。彼亦是此無記攝耶。不爾。云何。彼經但約[2]應捨置問立無記名。謂問記門總有四種。何等為四。頌曰。

 應一向分別  [3]詰捨置記
 如死生殊勝  我蘊一異等

[0103a27] 論曰。且問四者。一應一向記。二應分別記。三應反詰記。四應捨置記。此四如次。如有問者。問死生勝我一異等。記有四者。謂答四問。若作是問。一切有情皆當死不。應[4]一向記一切有情皆定當死。若作是問。一切死者皆當生不。應[5]分別記有煩惱者當生非餘。若作是問。人為勝劣。應[6]反詰記。為何所方。若言方天應記人劣。若言方下應記人勝。若作是問。蘊與有情為一為異。應捨置記。有情無實故一異性不成。如石女兒白黑等性。如何捨置而立記名。以記彼問言此不應記故。有作是說。彼第二問亦應一向記非一切當生。然問者言一切死者皆當生不。理應分別記彼所問。總答不成。雖令總知仍未解故。又作是說。彼第三問亦應一向記。[7]亦勝亦劣。所待異故如識果因。然彼問者一向為問。非一向記故應成分別記。但此應詰問意所方故此名為應反詰記。又作是說。彼第四問既全不記蘊與有情若異若一。云何名記。然彼所問理應捨置。記言應捨置。如何不名記。對法諸師作如是說。一向記者。若有問言世尊是如來應正等覺耶。所說法要是善說耶。諸弟子眾行妙行耶。色乃至識皆無常耶。苦乃至道善施設耶。應一向記契實義故。分別記者。若有直心請言。願尊為我說法。應為分別。法有眾多。謂去來今。欲說何者。若言為我說過去法。應復分別。過去法中亦有眾多色乃至識。若請說色。應分別言。色中有三。善惡無記。若請說善應分別言。善中有七。謂離殺生廣說乃至離雜穢語。若彼復請說離殺生。應分別言。此有三種。謂無貪瞋癡三善根所發。若彼請說無貪發者。應分別言。此復有二。謂表無表。欲說何者。反詰記者。若有諂心請言願尊為我說法。應反詰彼。法有眾多欲說何者。不應分別。乃至[8]彼默然而住。或令自記無便求非。豈不二中都無有問唯有請說亦無有[9]唯反詰言欲說何者。如何此二成問記耶。如有請言為我說道。豈非問道。即由反[10]記彼所問。豈非記道。若爾應俱[11]反詰記。不爾。問意直諂有殊。記有分別無分別故。捨置記者。若有問言。世為有邊為無邊等。此應捨置不應為說。今依契經辯問記相。如大眾部契經中言。苾芻當知。問記有四。何等為四。謂或有問應一向記。乃至有問但應捨置。云何有問應一向記。謂問諸行皆無常耶。此問名為應一向記。云何有問應分別記。謂若有問諸有故思造作業已為受何果。此問名為應分別記。云何有問應反詰記。謂若有問士夫想與我為一為異耶。應反詰言。汝依何我作如是問。若言依我。應記與想異。此問名為應反詰記。云何有問但應捨置。謂若有問。世為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世為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如來死後為有非有亦有亦非有非有非非有。為命者即身。為命者異身。此問名為但應捨置。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9 No. 1558 阿毘達磨俱舍論

[0098001] Anuśaya.

==================================

謝 謝

Jensen 潘健明

1 of 1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