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7

J-Newsletter-35 漏盡的阿羅漢(Arhat)、「無餘依涅槃」之相關資料

J-Newsletter-35 漏盡的阿羅漢(Arhat)、「無餘依涅槃」之相關資料



大乘稱有關漏盡的阿羅漢(ARHAT)以及無餘依涅槃境界多「灰身滅智」「善惡因果一切俱捨」,就好像絕對的死亡絕對的空無…以下彙整相關資料:有《阿毘達磨發智論》卷2-說無餘依涅槃諸結永盡…、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二、《雜阿含經》卷5-9 YAMAKA問阿羅漢涅槃是不是「身壞命終更無所有」而被舍利弗斥為惡邪見但是也並未說明清楚、《雜阿含經》卷38:(一○七六)陀驃摩羅子請求佛陀同意入涅槃經過、以及引順導師《學佛三要》:「十一、佛教之涅槃觀」--提供參考。藍吉富老師的〈灰身滅智與留惑潤生〉一文更有詳盡說明

另外經典中多有 阿羅漢有能力決定自己入滅 時機 方式...。 舍利弗(Sariputta)徵求佛陀允許返鄉入涅槃、DabbaMallaputra請求佛陀同意入涅槃後入三昧升空以禪定力自焚、瞿低迦因常常生病六次從阿羅漢退位請求佛陀同意後在仍是阿羅漢的時候入滅--佛陀有一次告舍利弗「...若有捨此身,餘身不相續者,我不說彼有大過也...」乃同意阿羅漢入滅是因為阿羅漢死後已不會再落入輪迴了,以與同意人自殺之不同。

==========================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2: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

 愛養敬力滅  涅槃蘊究竟

 取遍知三歸  此章願具說

云何愛。答諸愛等愛喜等喜。樂等樂。是謂愛。云何敬。答諸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於自在者。有怖畏轉。是謂敬。云何愛敬。答如有一類。於佛法僧。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愛樂心悅。恭敬而住。若於是處。有愛及敬是[2]謂愛敬。云何供養。答此有二種。一[3]財供養。二法供養。云何恭敬。答諸有恭敬有恭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於自在者有怖畏轉。是謂恭敬。云何供養恭敬。答如有一類。於佛法僧。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若於是處。有供養及恭敬。是謂供養恭敬。云何身力。答諸身勇猛強健輕捷。能有所[4]辦。是謂身力。云何身劣。答諸身不勇不猛。不強不健。不輕不捷。無所能辦。是謂身劣。身力身劣。幾處攝。幾識識。答一處攝。謂觸處。二識識。謂身識及意識。如二力士相扠撲時。手腕纔交。互知強弱。又如強者執弱者持。力之勝劣。相知亦爾。

云何擇滅。答諸滅是離繫。云何非擇滅。答諸滅非離繫。云何無常滅。答諸行散壞破沒亡退。是謂無常滅。非擇滅。無常滅。何差別。答非擇滅者。不由擇力。解脫疫癘災橫愁惱種種魔事。行世苦法。非於貪欲調伏斷越。無常滅者。諸行散壞破沒亡退。是謂二滅差別。

如契經說。有二涅槃界。謂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云何有餘依涅槃界。答若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猶存。大種造色。相續未斷。依五根身。心相續轉。有餘依故。諸結永盡。得獲觸證。名有餘依涅槃界。云何無餘依涅槃界。答即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已滅。大種造色相續已斷。依五根身。心不復轉。無餘依故。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涅槃當言學耶無學耶。非學非無學耶。答涅槃應言非學非無學。有作是說。涅槃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云何學。謂學得諸結斷。得獲觸證。云何無學。謂無學得諸結斷。得獲觸證。云何非學非無學。謂有漏得諸結斷。得獲觸證。於此義中。涅槃但應言非學非無學。而汝說涅槃。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耶。答如是。汝何所欲。諸先以世俗道。永斷欲貪瞋恚得。非學非無學離繫得。彼於四諦。未得現觀。修習現觀。得現觀已。證不還果。轉成學耶。答如是。[5]又何所欲。諸先以世俗道。永斷欲貪瞋恚得。非學非無學離繫得。後證不還果時。即彼離繫應轉成學若彼今時。轉成學者。先應是學體常住故。未證不還果。未有學得。已名為學。不應正理。汝何所欲。阿羅漢向。學諸結斷。證阿羅漢果。彼轉成無學耶。答如是。又[6]汝何所欲。阿羅漢向。學諸結斷。證阿羅漢果時。即彼結斷應轉成無學。若彼今時成無學者。先應是無學體常住故。未證阿羅漢果。無無學得。已名無學。不應正理。汝何所欲。[7]諸阿羅漢。無學結斷。退阿羅漢果時。彼轉成學耶。答如是。[]又何所欲。諸阿羅漢。無學結斷。退阿羅漢果時。即彼結斷應轉成學。若彼今時轉成學者。先應是學體常住故。未退阿羅漢果。無有學得。已名為學。不應正理。復次涅槃不應先是非學非無學。後轉成學。先是學。後轉成無學。先是無學。復轉成學。又涅槃不應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若如是者。應成二分諸法。不決定故。應有雜亂。是則不應施設諸法性相決定。佛亦不說涅槃有學有無學性。以涅槃恒是非學非無學諸法決定。無有雜亂。恒住自性。不捨自性。涅槃常住。無有變易。是故涅槃但應言非學非無學。

如契經說。彼成就無學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云何無學戒蘊。答無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云何無學定蘊。答無學三三摩地。謂空無願無相。云何無學慧蘊。答無學正見智。云何無學解脫蘊。答無學作意相應心。已勝解。今勝解。當勝解。云何無學解脫智見蘊。答盡智無生智。無學慧蘊。與解脫智見蘊。有何差別。答無學苦集智。是無學慧蘊。無學滅道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復次無學苦集滅智是無學慧蘊。無學道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復次無學苦集道智。是無學慧蘊。無學滅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是謂差別。

如世尊說苾芻當知。[1]唯一究竟。無別究竟。此中何法名究竟耶。答世尊或時於道說究竟聲。或時於斷說究竟聲。於道說究竟聲者。如世尊說。

 一類聰慢者  不能知究竟

 彼不證道故  不調伏而死

於斷說究竟聲者。如世尊說。

 已到究竟者  無怖無疑悔

 永拔有箭故  彼住後邊身

 此是最究竟  無上寂靜迹

 清淨不死迹  諸相皆盡故

又契經說。有一[2]梵志。名數目連。來詣佛所。請問佛曰。喬答摩尊。教授教誡。諸苾芻等。彼受教已。皆能證得最極究竟涅槃界不。世尊告曰。此事不定。一類能證。[>]類不能。

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有諸外道。雖同施設斷知諸取。而彼不能具足施設。謂但施設斷知欲取見取戒取非我語取。此有何義有作是說。此是世尊。率爾說法。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世尊說法。非[3]全無因。或少因故。復有說者。此言顯彼少分斷者。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異生亦有能斷少分。我語取故。然佛世尊。為天人等。無量大眾廣說法要。無倒開示。令隨類解。有諸外道。竊聞佛說蘊界處蓋念住乃至覺支等名。或有具足。或不具足。是諸外道。若有得聞欲取名者。便作是言。我亦施設斷知欲取。若有得聞見取名者。便作是言。我亦施設斷知見取。若有得聞戒取名者。便作是言。我亦施設斷知戒取。如多苾芻集在一處有諸外道。來作是言。如喬答摩。為諸弟子。宣說法要。謂作是說。汝等苾芻。應斷五蓋如是五蓋。能染污心。[4]令慧力劣。損害覺分。障礙涅槃。於四念住。應善住心。於七覺支。應勤修習。我等亦能為諸弟子。說此法要。則喬答摩所說法要。與我何別。而今汝等獨歸彼耶。然彼外道。尚不能識五蓋名相。況能了達。住四念住。修七覺支。然竊佛語。故作是說。施設斷取。應知亦然。又如外道摩健地[5]迦。不了自身。眾病所集。剎那不住苦空非我。來詣佛所。鼓腹而言。吾今此身。既無諸病。應知即是究竟涅槃。彼尚不知無病名相。況能了達究竟涅槃。然竊佛語。故作是說。施設斷取。應知亦然。何緣外道。但有施設斷知三取非我語取。答彼於長夜。執有真實。我及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彼既執有真實。我等寧肯施設斷我語取。說同施設斷知諸取。斯有何義。答是佛世尊。隨彼言說。如世尊說。彼諸外道。施設實有有情斷壞。然依勝義。無實有情。但隨彼言。而作是說。此亦如是。故無有過。如契經說。有二遍知。謂智遍知。及斷遍知。云何智遍知。答諸智見明覺現觀。是謂智遍知。

云何斷遍知。答諸貪永斷。瞋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是謂斷遍知。世尊或時於智說遍知聲。或時於斷說遍知聲。於智說遍知聲者。如伽他說。

 儒[6]童賢寂靜  能益諸世間

 有智能遍知  貪愛生眾苦

 有智言應作  不作不應言

 [7]智者應遍知  有言無作者

於斷說遍知聲者。如契經說。佛告苾芻。當為汝說。所遍知法。遍知自性。能遍知者。所遍知法。謂五取蘊。遍知自性。謂貪永斷。瞋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能遍知者。謂阿羅漢。諸漏永盡不執如來死後有等。不應記法。

諸歸依佛者。何所歸依。答若法實有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名為佛陀。歸依彼所有無學成菩提法。名歸依佛。諸歸依法者。何所歸依。答若法實有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名為達磨。歸依如是愛盡離滅涅槃。名歸依法。

諸歸依僧者。何所歸依。答若法實有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名為僧伽。歸依彼所有學無學成僧伽法。名歸依僧。」(CBETA, T26, no. 1544, p. 923, a9-p. 924, c22)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二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四

如是擇滅亦名涅槃。亦名不同類。亦名非聚。亦名非顯。亦名最勝。亦名通達。亦名阿羅漢。亦名不親近。亦名不修習。亦名可愛樂。亦名近。亦名妙。亦名出離。問何故擇滅亦名涅槃。答槃名為趣涅名為出。永出諸趣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為臭涅名為無。永無臭穢諸煩惱業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稠林涅名永離。永離一切[1]三火三相諸蘊稠林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為織涅名為不。此中永無煩惱業縷。不織生死異熟果絹故名涅槃。餘如前說。問何故擇滅亦名不同類。答無同類因故。亦非同類因故。餘如前說。問何故擇滅亦名非聚。答離諸聚故。謂說有為無住相者。彼說有為法必四類共聚。謂自體及三相。若說有為有住相者。彼說有為法必五類共聚。謂自體及四相。復次諸界諸趣諸生諸蘊諸世諸苦皆名為聚。擇滅異彼故名非聚。問何故擇滅亦名非顯。答顯謂稱讚涅槃功德智者極成。不待稱讚故名非顯。復次涅槃功德無邊際故不可稱讚。如說。此八[2]技術無邊不可稱讚故名非顯。復次顯名毀呰涅槃功德究竟圓滿。如末尼珠周圓光淨不可毀呰故名非顯。復次涅槃功德究竟安住。如末尼珠體無增減。隨所置處即便安住不可毀呰故名非顯。復次顯謂顯說涅槃是聖現量所證不可顯說故名非顯。復次諸有為法有因有果。可得以因顯說其果。亦得以果顯說其因。涅槃無為無因無果不可顯說故名非顯復次顯謂顯示。涅槃寂靜無婆羅門剎帝利等種姓差別可以顯示。亦無青黃赤白等相可以顯示。故名非顯。復次顯謂顯現。諸有為法或體是色其相顯現或雖非色而依色轉亦可顯現。涅槃不然故名非顯。問何故擇滅亦名最勝。答以上妙故。如世上妙衣服飲食莊嚴具等名為最勝。涅槃亦爾。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擇滅涅槃於諸法中是最勝法。於諸義中是最勝義。於諸事中是最勝事。於諸理中是最勝理。於諸果中是最勝果。故名最勝。問何故擇滅亦名通達。答通達謂慧涅槃是慧果故亦名通達。如九遍知是智果故亦名遍知。亦如六處是業果故說名故業。復次擇滅涅槃是通達果故名通達。如天眼耳是通果故亦名為通。問何故擇滅亦名阿羅漢。答應受供養故。謂阿羅漢總目應義無有世間上妙供具擇滅涅槃不應受者。復次羅漢名應。阿之言不。擇滅涅槃於諸界趣不應流轉故名不應。復次羅漢名賊。亦名為怨。阿之言無。涅槃中無煩惱怨賊。是故擇滅名阿羅漢。問何故擇滅亦名不親近。答離親近本故。謂有親近有為法者以貪其果。如貪蔭涼花葉果等親近於樹。涅槃無果可令彼貪名不親近。問何故說涅槃智者應親近。答智者。謂佛及佛弟子。彼應解了及起得證故名親近。非貪其果故亦名不親近。問何故擇滅亦名不修習。答不在相續故。若在相續數數現前漸漸增進。名可修習。涅槃不爾故亦名不修習。問若爾頌說當云何通。

 喬答摩樹下  靜慮不放逸

 不久履道迹  涅槃在心中

答以涅槃得依心起故名在心中。非謂涅槃有修習義。問何故擇滅亦名可愛樂。答聖所愛樂故。謂諸聖者怖畏眾苦。涅槃離苦聖者愛樂。復次聖厭生死。彼無生死故聖愛樂。謂涅槃中永離一切流轉事故。復次聖厭破戒。彼無破戒故聖愛樂。謂涅槃中永離一切破戒事故。由涅槃故佛說無漏戒。名聖所愛戒。此戒能證得離破戒滅故。由此亦名時愛解脫待時愛樂得涅槃故問何故擇滅亦名為近答得聖道者現證得故如契經說。精進成就十五法者。名履學迹及近涅槃。復次不選相續而證得故。擇滅名近。謂剎帝利婆羅門等能修道者皆證涅槃。復次不選處所而證得故擇滅名近。謂在城邑或阿練若修習聖道皆得涅槃。復次由勝解故擇滅名近。謂諸聖者滅忍滅智現在前時。由勝解力如對目前明了觀故。復次如近事故擇滅名近。謂隨在處皆可證得。如品類足說。云何遠法。謂過去未來法。云何近法。謂現在法及諸無為。復次依近得故擇滅名近。謂現在世說名為近。依現在世起離繫得證得擇滅故名為近。復次捨近入故擇滅名近。謂現在世說名近法。捨此近法而入涅槃。是故涅槃亦名為近。脇尊者曰。勤修道者直趣涅槃。故名為近。復次聖道所依各有差別。涅槃無定故名為近。能修道者皆證得故。問聖道亦妙。如品類足說。云何妙法。謂學無學法及擇滅無為。何故涅槃獨名為妙。答以涅槃是妙中妙故復次聖道雖妙而雜無常。涅槃不爾故獨名妙。復次聖道雖妙有能對治。厭患善法謂空空等。涅槃不爾故獨名妙。問聖道亦是出離之法。如品類足說。

云何出離法。謂欲界善戒。及色無色界離生善定。并學無學擇滅無為。何故涅槃獨名出離。答涅槃是出離非有出離故。聖道是出離亦是有出離。般涅槃時出離彼故。復次涅槃是真出離法故。謂有漏法有二種捨。一斷捨。二棄捨。無漏有為雖無斷捨而有棄捨。[1]唯有擇滅二捨俱無。名真出離。復次涅槃是究竟出離功德故。如契經說。以色出離欲以無色出離色。以聖道出離無色。以涅槃出離一切有為法。

問已知非擇滅體非離繫。應說何故名非擇滅耶。答不由擇慧得此滅故名非擇滅。非擇果故。復次此滅不由一向劬勞一向加行一向功用[2]簡擇諸法得故。名非擇滅。復次。此滅不要由數數決擇苦等得故。名非擇滅。問若爾此滅由何而得。答由緣闕故。如對一方。餘方所有色聲香味觸等境滅。於彼能緣心心所法。由緣闕故畢竟不生。由此不生得非擇滅。問於何世諸法得非擇滅耶。有作是說。於三世諸法皆得非擇滅。是有為故。問若爾於何不得此滅。得與不得復有何異有餘師說。但於過去未來諸法得非擇滅非於現在。以現在法在身行故。問若爾此滅應一一念得已還捨捨已復得。謂未來法入現在時。彼非擇滅得已還捨現在諸法入過去時。彼非擇滅捨已復得。然非擇滅無如是義。或有說者。唯於未來法得非擇滅。非過去現在。所以者何。過去諸法已在身行。現在諸法在身行故。問若爾此滅得已應捨。謂未來法入現在時。彼非擇滅得已捨故。然非擇滅無如是義。評曰。此非擇滅唯於未來不生法得。所以者何。此滅本欲遮有為法令永不生。若法不生此得便起。如與欲法繫屬有情。現在正行過去已行未來當行皆有生義。故於彼法不得此滅問擇滅與非擇滅何者為多。有作是說。擇滅多。非擇滅少。所以者何。擇滅通於三世法得。非擇滅唯於未來不生法得故。有餘師說。非擇滅多。擇滅少。所以者何。非擇滅通於有漏無漏法得。擇滅唯於有漏法得。評曰。應作是說。非擇滅多擇滅少。所以者何非擇滅如有為法數量。擇滅但如有漏法數量故。若不爾者諸可生法若得不生應不得非擇滅。二滅自性多少雖爾而依得者。應作四句。有法於彼得擇滅不得非擇滅。謂過去現在及未來可生有漏法。有法於彼得非擇滅不得擇滅。謂未來不生無漏法。有法於彼得擇滅亦得非擇滅謂未來不生有漏法。有法於彼不得擇滅亦不得非擇滅謂過去現在及未[3]來可生無漏法。

問諸有情類。於非擇滅為皆共得不共得耶。答此不決定。於共有法非擇滅則共得。於不共法非擇滅則各別得。諸異生類若住一趣。於餘趣法。剎那剎那得非擇滅。以色等境念念滅時。緣彼眼識等畢竟不生故。如住一趣。一界一地一處亦爾。

問由何善法諸修行者於諸惡趣得非擇滅。答或由布施。或由持戒。或由聞慧。或由思慧或由修慧。諸修行者於諸惡趣得非擇滅。由布施者。有雖十二年開門大施而於惡趣不得非擇滅。如吠邏摩屈路羅等由彼不能厭生死故。有雖於一施一團食而於惡趣得非擇滅。由彼深能厭生死故。由持戒者有雖盡壽持別解脫戒而於惡趣不得非擇滅。如前說故。有雖能持一晝夜戒而於惡趣得非擇滅。如前說故。由聞慧者。有雖具解了三藏文義而於惡趣不得非擇滅。如前說故。有雖解了一四句頌而於惡趣得非擇滅。如前說故。由思慧者。有雖具思惟外內書論而於惡趣不得非擇滅。如前說故。有雖思惟少分觀法而於惡趣得非擇滅。如前說故。即不淨觀持息念等及諸念住。由修慧者。有雖具得八地世俗定而於惡趣不得非擇滅。如前說故。即是外道猛憙子等。有雖修習少分觀門而於惡趣得非擇滅。如前說故。即煖頂忍極鈍根者。得下品忍時。於諸惡趣皆得非擇滅。大德說曰要無漏慧覺知緣起方於惡趣得非擇滅。離聖道不能越諸惡趣故。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菩薩九十一劫不墮惡趣。豈由以無漏慧覺知緣起。應作是說。或施或戒乃至下忍。皆於惡趣得非擇滅。問三惡趣非擇滅為一時得。為別得耶。有作是說。必一時得。問若爾天授如何已得二惡趣非擇滅非地獄耶。答彼於地獄[1]唯除一生。餘一切生與二惡趣皆頓得非擇滅。問既除一生。豈非別得。有餘師說。施戒聞等。若於惡趣得非擇滅。或別或總。順決擇分得必總得。問天授豈不得順決擇分耶。評曰。應作是說忍位總得。前位不定。已說惡趣得非擇滅。當說善趣得非擇滅。增上忍時[]唯除欲界人天七生。色無色界一一處各一生。於餘一切生皆得非擇滅。預流者趣一來果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六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六無間道時。於欲六生得非擇滅。一來者趣不還果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一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九無間道時。於欲一生得非擇滅。爾時得欲界一切生擇滅。不退法者離初靜慮染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初靜慮二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九無間道時。於初靜慮二生得非擇滅爾時於初靜慮一切生皆得擇滅。若退法者離初靜慮染時。若起定。若不起定。俱至第九無間道時。得初靜慮一切生擇滅。不得非擇滅。可退生故。乃至離無所有處染應知亦爾。不退法者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非想非非想處一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九無間道時。於非想非非想處一生得非擇滅。爾時於一切生皆得擇滅。若退法者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八地生得非擇滅。若起定者要至第九無間道時。於八地生得非擇滅。爾時於一切生皆得擇滅。

已說生處得非擇滅。當說煩惱得非擇滅。增上忍時。於三界見所斷煩惱得非擇滅。至見道中隨無間道得彼擇滅。聖於修道不退法者。離欲染時。不起定者加行道時。於欲界修所斷煩惱得非擇滅。若起定者隨至彼彼無間道時得非擇滅。爾時得彼煩惱擇滅。若退法者離欲染時。若起定。若不起定。隨至彼彼無間道時。得彼煩惱擇滅。不得彼非擇滅。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染。隨所應當說。問諸退法者。何時於修所斷煩惱得非擇滅。有作是說。信勝解練根得見至時。時解脫練根得不動時。於修所斷已斷煩惱得非擇滅。評曰。應作是說。若得決定不復退。起彼煩惱時。於彼煩惱得非擇滅。問若時於彼得非擇滅。亦得彼擇滅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先得非擇滅後得擇滅。謂三界見所斷煩惱。及不退法者不起定離三界修所斷煩惱等。有法先得擇滅後得非擇滅。謂退法者離三界修所斷煩惱等。有法俱時得非擇滅及擇滅。謂不退法者若起定離三界修所斷煩惱等。若退法者離欲界前八品染。隨無間道現在前時。彼品染污眼等五識。及相應法等。於現所緣得非擇滅及彼擇滅離欲界第九品染無間道時。彼品染污及善無記眼等五識。及相應法等。於現所緣得非擇滅及彼擇滅。離初靜慮前八品染。隨無間道現在前時。彼品染污眼等三識及相應法等。於現所緣。得非擇滅及彼擇滅。離初靜慮第九品染無間道時。彼品染污及善無記眼等三識。及相應法等。於現所緣得非擇滅及彼擇滅。有法或時於二滅俱不得。謂除前相。

已說煩惱得非擇滅。當說聖道得非擇滅。隨信行者於隨法行道得非擇滅。隨法行者於隨信行信勝解時解脫道得非擇滅。信勝解者若決定依信勝解道得無學果。於見至道得非擇滅。見至者於信勝解時解脫道得非擇滅。時解脫者若決定依時解脫道得究竟者。於不時解脫道得非擇滅。不時解脫者於時解脫道得非擇滅。聲聞種性於聲聞道得決定時。於佛獨覺道得非擇滅。獨覺種性於獨覺道得決定時。於佛聲聞道得非擇滅。佛種性於佛道得決定時。於獨覺聲聞道得非擇滅。阿羅漢果有六種性退法種性若依退道至究竟者。於上五道得非擇滅。思法種性若依思道至究竟者。於上四道及下一道得非擇滅。乃至堪達種性若依堪達道至究竟者。於上一道於下四道得非擇滅。不動種性於下五道得非擇滅。問若勝進時得非擇滅。此滅何故非道果耶。答不為此滅而修道故。謂為涅槃及為離染勤修於道。以修道故於惡趣等得非擇滅。若為此滅而修道者。於惡趣等不得此滅。非於生死不深厭患可於惡趣得非擇滅。故非擇滅不名道果。如品類足論說。云何果法。謂一切有為法及擇滅。云何非果法。謂虛空非擇滅。問非擇滅得是何心果。有作是說。此滅得是引眾同分心果。有餘師說。此滅得是續生心果。評曰。應作是說。隨住何心得非擇滅。即說此得是彼心果。問於何法得非擇滅耶。答於三界繫不繫法得。生欲界者於四法得。生色無色應知亦然。非擇滅得隨生何地即彼地繫。[]唯是無覆無記性攝。[]唯是等流。隨所依力起此得故。問非擇滅得於何法中漸漸增長。答若生欲界於欲界繫五識身等非擇滅得漸漸增長。亦有意識定緣現在。於此等法非擇滅得亦漸增長。然難知故不別顯示。於色界繫三識身等及於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法。於無色界遍處法中非擇滅得漸漸增長。若生色界於欲界繫五識身等。非擇滅得漸漸增長。於色界繫三識身等。及於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法。於無色界遍處法中非擇滅得漸漸增長。生無色界於欲界繫五識身等。於色界繫三識身等。及於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法。於無色界遍[1]處法中非擇滅得漸漸增長。問聖者生色界。於欲色界何法得非擇滅耶。答若欲界沒生初靜慮。除欲界依上地起變化心品及所起法。於餘欲界法。及依欲界起色界法。皆得非擇滅。若欲界沒生第[2]二靜慮除欲界初靜慮。依上地起上三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靜慮依上地起四識身等。於餘欲界初靜慮法。及依欲界初靜慮起色界上地法。皆得非擇滅。若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除初靜慮。依上地起上三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靜慮依上地起四識身等。於餘初靜慮法及依初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欲界沒生第三靜慮。除欲界初二靜慮。依上地起上二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靜慮依上地起四識身等。於餘欲界初二靜慮法。及依欲界初二靜慮起色界上地法。皆得非擇滅。若初靜慮沒生第三靜慮。除初二靜慮依上地起上二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靜慮依上地起四識身等。於餘初二靜慮法。及依初二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第二靜慮沒生第三靜慮。除第二靜慮依上地起上二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於餘第二靜慮法及依第二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欲界沒生第四靜慮。[3]除欲界初三靜慮。依第四靜慮起第四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靜慮依第四靜慮起四識身等。於餘欲界初三靜慮法。及依欲界初三靜慮起第四靜慮法。皆得非擇滅。若初靜慮沒生第四靜慮。除初三靜慮。依第四靜慮起第四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并初靜慮依第四靜慮起四識身等。於餘初三靜慮法。及依初三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第二靜慮沒生第四靜慮。除第二第三靜慮依第四靜慮起第四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於餘第二第三靜慮法及依第二第三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第三靜慮沒生第四靜慮。除第三靜慮。依第四靜慮起第四靜慮果變化心品及所起法。於餘第三靜慮法。及依第三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問聖者生無色界。於欲色無色界何法得非擇滅耶。答若欲界沒生空無邊處。於欲色界法及依欲色界起無色界法。皆得非擇滅。若初靜慮沒生空無邊處。於四靜慮法及依四靜慮起上下界法。皆得非擇滅。若第二靜慮沒生空無邊處。於後三靜慮法。及依上三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第三靜慮沒生空無邊處。於後二靜慮法。及依上二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第四靜慮沒生空無邊處。於第四靜慮法。及依第四靜慮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若欲界沒乃至生非想非非想處。於欲色界下三無色法。及依欲色界下三無色起有頂法。皆得非擇滅。若初靜慮沒乃至生非想非非想處。於色界下三無色法。及依色界下三無色起上下地法。皆得非擇滅。乃至若無所有處沒生非想非非想處。於無所有處法。及依無所有處起有頂法。皆得非擇滅。問聖者生無色界已得欲色界法非擇滅不。答不得。先已得故。問聖者生無色上地已得下地法非擇滅不。答不得。先已得故。問為先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多。為後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多耶。答前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多。後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少。如飲光佛時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多。能寂佛時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少。能寂佛時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多。慈氏佛時般涅槃者得非擇滅少。問何等阿羅漢住最後心時。成就非擇滅最多。欲界耶。色界耶。無色界耶。答無色界。阿羅漢住最後心時。成就非擇滅最多。一切色法不現行故。爾時雖無先未得。今始得非擇滅者。而有無量非擇滅得猶現在前名多成就。有餘於此作問答言。頗有蘊界處不相續永滅。於彼不得非擇滅耶。答有。謂無色界阿羅漢住最後心時。雖有無量蘊界處不相續永滅。而於彼畢竟不得非擇滅。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無有蘊界處不相續永滅於彼不得非擇滅者。問無色界阿羅漢住最後心時。於不相續永滅蘊界處。豈非不得非擇滅耶。答雖非今得而名成就。先已得故。謂無色界阿羅漢若決定般涅槃時。除未來世正起剎那。於餘蘊界處皆得非擇滅。

如契經說。有二涅槃界。謂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二涅槃界。一有餘依涅槃界。二無餘依涅槃界。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1]辨。云何有餘依涅槃界。云何無餘依涅槃界。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皆應分別之。復次前說。云何擇滅。謂諸滅是離繫。此離繫是涅槃。然涅槃有二種。一有餘依。二無餘依。今欲分別此二差別。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有自性。無餘依涅槃界無自性。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有自性。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有漏。無餘依涅槃界是無漏。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無漏。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有為。無餘依涅槃界是無為。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無為。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善。無餘依涅槃界是無記。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善性。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道非道果。無餘依涅槃界是道果非道。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道果。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道果。無餘依涅槃界非道果。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俱是道果。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諦攝。無餘依涅槃界非諦攝。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是諦攝。或復有執。有餘依涅槃界是無學。無餘依涅槃界非學非無學。為遮彼執顯二種涅槃界皆非學非無學。由此所說種種因緣故作斯論。云何有餘依涅槃界。答若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猶存。大種造色相續未斷。依五根身心相續轉。有餘依故。諸結永盡得獲觸證名有餘依涅槃界。此中壽命者。謂命根。問何故不說眾同分耶。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復次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以命根眾同分俱是牽引業果。命根一向是異熟故。此中偏說。依此有餘色心等轉。於中大種是所依故。最初說之。依此大種所造色生。依所造色心心所起。心是主故。此中偏說大種造色者總顯色身依五根身心相續者顯心心所。亦有生等不相應行。難了知故屬前法故。不別顯說。如是諸法相續未斷所得諸結永盡。名有餘依涅槃界。有作是說。大種造色是身五根。是根心相續是覺此身根覺相續未斷。諸結永盡名有餘依涅槃界。如契經說。身根覺未斷名有餘依涅槃。有餘依故者。依有二種。一煩惱依。二生身依。此阿羅漢雖無煩惱依而有生身依。復次依有二種。一染污依。二不染污依。此阿羅漢雖無染污依而有不染污依故。所得諸結永盡名有餘依涅槃界。得獲觸證。文字雖別同顯一義。云何無餘依涅槃界。答即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已滅大種造色相續已斷。依五根身心不復轉。無餘依故。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此中壽命已滅者顯命根及眾同分已滅。俱是牽引業果故。且舉命根。當知亦即說眾同分大種造色相續。已斷者總顯色身相續已斷。依五根身心不復轉者。顯心心所不復相續。不說生等義如前說。有作是說。大種造色者顯身。五根身者顯根。心相續者顯覺。如是色身心心所法。或身根覺相續已斷。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謂阿羅漢將般涅槃。身中風起令不調適。不調適故內火羸劣。火羸劣故所食不消。食不消故不起食欲。無食欲故不復飲食。不飲食故大種損減。大損減故造色諸根亦隨損減根損減故心心所法無所依止不復相續。心心所法不相續故。命根等斷。命等斷故名入涅槃。無餘依故者無二種依。一無煩惱依。二無生身依復次一無染污依。二無不染污依無餘依故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問此中何故不說得獲觸證言耶。答依現在得說得等言。現在得斷是故不說。復次依補特伽羅故施設得獲觸證。此中無有補特伽羅[]唯有法性。是故不說。頗有阿羅漢不住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耶。答理雖無有而依此中所說亦有。謂此中說具有三事者名有餘依涅槃界。三事皆無者名無餘依涅槃界。生無色界阿羅漢。無色身故非住有餘依涅槃界。有心轉故非住無餘依涅槃界。生有色界阿羅漢入滅盡定。已無心轉故非住有餘依涅槃界。有色身故非住無餘依涅槃界。生欲界不具根阿羅漢。不具五根故非住有餘依涅槃界。有色身故非住無餘依涅槃界。有說。此文應作是說。云何有餘依涅槃界。答若阿羅漢壽命猶存諸結永盡得獲觸證。云何無餘依涅槃界。答即阿羅漢壽命已滅諸結永盡。若作是說則生三界阿羅漢。若有色身。若無色身。若有心轉。若無心轉。若具五根。若不具五根。但有壽命皆名住有餘依涅槃界。壽命滅已皆名住無餘依涅槃界。應作是說。而不爾者是本論師為欲饒益諸弟子眾令易解故作如是說。問異生有學所得離繫。彼是何等涅槃界攝。答彼非二種涅槃界攝。謂諸異生所得離繫。但應名斷名離名滅名諦。不名遍知。不名沙門果。不名有餘依涅槃界。不名無餘依涅槃界。若諸有學所得離繫。名斷名離名滅名諦。有位名遍知。有位不名遍知。有位名沙門果。有位不名沙門果。不名有餘依涅槃界。不名無餘依涅槃界。若諸無學所得離繫。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名沙門果。有時名有餘依涅槃界。有時名無餘依涅槃界。」(CBETA, T27, no. 0, p. 163, a19-p. 168, c1)

==========================

《雜阿含經》卷5:「[11](一○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比丘名焰摩迦。起惡邪見。作如是言。如我解佛所說法。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

時。有眾多比丘聞彼所說。往詣其所。語焰摩迦比丘言。汝實作是說。如我解佛所說法。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耶。

答言。實爾。諸尊。

時。諸比丘語焰摩迦。勿謗世尊。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說。汝當盡捨此惡邪見。

諸比丘說此[12]語時。焰摩迦比丘猶執惡邪見。作如是言。諸尊。唯此真實。異則虛妄。如是三說。

時。諸比丘不能調伏焰摩迦比丘。即便捨去。往詣尊者舍利弗所。語尊者舍利弗言。尊者。當知彼焰摩迦比丘起如是惡邪見言。我解知佛所說法。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我等聞彼所說[13]已。故往問焰摩迦比丘。汝實作如是知見耶。彼答我言。諸尊。實爾。異則愚說。我即語言。汝勿謗世尊。世尊不作此語。汝當捨此惡邪見。再三諫彼。猶不捨惡邪見。是故我今詣尊者所。唯願尊者。當令焰摩迦比丘息惡邪見。憐愍彼故。

舍利弗言。如是。我當令彼息惡邪見。

時。眾多比丘聞舍利弗語。歡喜隨喜。而還本處。

爾時。尊者舍利弗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出城。還精舍舉衣鉢已。往詣焰摩迦比丘所。時。焰摩迦比丘遙見尊者舍利弗來。即為敷座洗足。安停脚机奉迎。為執衣鉢。請令就[]座。

尊者舍利弗就[]座.洗足已。語焰摩迦比丘。汝實作如是語。我解知世尊所說法。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無所有耶。

焰摩迦比丘白舍利弗言。實爾。尊者舍利弗。

舍利弗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云何焰摩迦。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答言。尊者舍利弗。無常。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不。

答言。是苦。

復問。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復問。云何。焰摩迦。色是如來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受.想.行.識是如來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復問。云何。焰摩迦。異色有如來耶。異受.想.行.識有如來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復問。色中有如來耶。受.想.行.識中有如來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復問。如來中有色耶。如來中有受.想.行.識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復問。非色.受.想.行.識有如來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如是。焰摩迦。如來見法真實。如住無所得。無所施設。汝云何言我解知世尊所說。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無所有。為時說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復問。焰摩迦。先言我解知世尊所說。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無所有。云何今復言非耶。

焰摩迦比丘言。尊者舍利弗。我先不解.無明故。作如是惡邪[1]見說。聞尊者舍利弗說已。不解.無明。一切悉斷。

復問。焰摩迦。若復問。比丘。如先惡邪見所說。今何所[2]知見一切悉得遠離。汝當云何答。

焰摩迦答言。尊者舍利弗。若有來問者。我當如是答。漏盡阿羅漢色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寂靜.清涼.永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有來問者。作如是答。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焰摩迦比丘。汝應如是答。所以者何。漏盡阿羅漢色無常。無常者是苦。[3]若無常.苦者。是生滅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尊者舍利弗說是法時。焰摩迦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尊者舍利弗語焰摩迦比丘。今當說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長者子。長者子大富多財。廣求僕從。善守護財物。時。有怨家惡人。詐來親附。為作僕從。常伺其便。晚眠早起。侍息左右。謹敬其事。遜其言辭。令主意悅。作親友想.子想。極信不疑。不自防護。然後手執利刀。以斷其命。焰摩迦比丘。於意云何。彼惡怨家。為長者親友。非為初始方便。害心常伺其便。至其終耶。而彼長者。不能覺知。至今受害。

答言。實爾。尊者。

舍利弗語焰摩迦比丘。於意云何。彼長者本知彼人詐親欲害。善自防護。不受害耶。

答言。如是。尊者舍利弗。

如是。焰摩迦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五受陰作常想.安隱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於此五受陰保持護惜。終為此五受陰怨家所害。如彼長者。為詐親怨家所害而不覺知。焰摩迦。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於此五受陰不著.不受.不受故不著。不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尊者舍利弗說是法時。焰摩迦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尊者舍利弗為焰摩迦比丘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CBETA, T02, no. 99, p. 30, c12-p. 31, c14) Yamaka(焰摩迦)。

==========================

《雜阿含經》卷38:「[3](一○七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4]陀驃摩羅子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願於佛前取般涅槃。

世尊默然。如是三啟。佛告陀驃摩羅子。此有為諸行。法應如是。

爾時。尊者陀驃摩羅子即於佛前。入於三昧。如其正受。向於東方。昇虛空行。現四威儀。行.住.坐.臥。入火三昧。身下出火。舉身洞然。光焰四布。青.黃.赤.白.頗梨紅色。身下出火。還燒其身。身上出水。以灑其身。或身上出火。下燒其身。身下出水。上灑其身。周向十方。種種現化已。即於空中。內身出火。還自焚其身。取無餘涅槃。消盡寂滅。令無遺塵。譬如空中然燈。油炷俱盡。陀驃摩羅子空中涅槃。身心俱盡。亦復如是。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燒鐵丸  其焰洞熾然

 熱勢漸息滅  莫知其所歸

 如是等解脫  度煩惱淤泥

 諸流永已斷  莫知其所[5]

 逮得不動跡  入無餘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CBETA, T02, no. 99, p. 280, b25-c17) 陀驃摩羅子]Dabba Mallaputta.

==========================

引順導師《學佛三要》:「十一、佛教之涅槃觀」( Y 15p213 )

一 涅槃之意義

我國佛教徒,都說學佛是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標。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槃。涅槃是學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稱為「一切聖者之所歸趣」。得涅槃,在佛法中佔著主要地位,如神教以生天為最後目標一樣。到底什麼是涅槃呢?對於涅槃的意義,要有透闢的了解,才會以此目標而盡力以赴,以求得最終理想的實現。然在佛法中,這是甚深而最難理解的,我想從淺入深的加以敘述。

涅槃,是印度話,含有否定、消散的意義。我國古譯作「滅」,「滅度」,即意味著某些東西的消散了,消除了,又超越了的意思。除了這消散、超越的意義以外,還含得有:自由,安樂,舒適的意義,或可用「樂」字來代表;當然這是不同於一般快樂的。唐玄奘譯為圓寂:圓是圓滿,是應有的一切功德都具足了;寂是泯寂,一切不良的成分都消散了。這就是平等,自在,安樂的理想境地。「涅槃」這一名詞,不是佛所新創的術語。古代婆羅門教,及後來的印度教,都可說是以涅槃為歸趣的。涅槃,可說是印度文明的共同理想。但名詞雖同,內容卻不一樣。依佛法說,他們的涅槃觀,都是不究竟的。最庸俗的,以物欲享受的滿足為涅槃。如有一個外道,在飽食以後,拍拍他的肚子說,這就是涅槃了。一般印度宗教的涅槃,如呼吸停止,或心念似乎不起等,自以為涅槃,其實都不外乎禪定的境界。那麼佛法的涅槃觀,是怎樣的呢?

二 從生死說起

一、身心和合‧死生相續:要了解涅槃,最好從生死說起。若不明白生死,也就不會理解涅槃。因為涅槃是消散了,安樂了的意義,而消解的就是生死;生死是苦,所以超生死的是樂,這像光明是黑暗的反面一樣。那什麼是生死呢?例如人,從入母胎,出生,長大,由壯而老,末了是死:這就是生死的現象。生死有什麼問題呢?因為人並不是死了就完事的。佛法的根本信念,是:我們是有情識的有情體,生了會死,而死了並不等於沒有,死了還是要生的。現在這一生,也是從過去的死而來的。無始以來,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一直在如此的生死死生的無限延續中。像太陽從東方升起,向西方沒落,落而又起,起而又落一樣。本來,凡是宗教,都有來生的信仰,信仰死了還有。如死了就沒有的話,就根本不成其為宗教。如天主、耶穌教等,說人死了,不是生天國,就是落地獄。可是他們只說未來有,不說過去有。佛法則從死後有生,了解到生前有死,一直是生死死生的無限延續。這樣的死生相續,死生就成為問題了。好像一個國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亂極則治,治而復亂。有史以來,一直是這樣,永久這樣下去,真是太無意義,應該有永久的治平,一治永治而不再紛亂才好。這樣,我國就有大同的思想。我們每一個有情,也是這樣。生在這個世間,為了物質的佔有,享受,常常是求之不得。人與人在一起,有種種恩怨,是是非非,也引起苦痛。

身體會生病,會衰老,最後是死。人在這從生而死的過程中,種種痛苦,沒法解免得了。如死了就什麼沒有的話,倒也罷了,可是事實並不如此,此生死了,死了又生。而且,有時生到天國,好像快樂些,不久又墮落下來,還到人間,或者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去。這樣的升了又墮,墮了又升,叫你無可奈何的,一生又一生的受苦下去,簡直沒個了局。這真成為大問題了!

人在世間,或是有錢的,有權勢的,有著作的,有發明的,受到人的恭敬,尊重,過著良好的生活。在這得意時,滿以為人生是頂理想的。可是時間過去,富的變貧了,權力喪失了,言論成為陳腐,發明又有新的來代替了。自以為滿意的人生,成為幻滅,陷於空虛的痛苦中。在這樣的生死延續過程中,就發生一種要求,要得到永遠的自由,永恆的安樂。這與要求天下大同,永久太平一樣。

人是多數怕死的,其實死有什麼可怕?怕的是死了又生,生了還是苦,或者更苦,才是無可奈何的事。宗教都有此同一心境,唯有儒者,對此不加重視,所以沒有引起生死問題(儒者是不成為宗教的)。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對於死後,就這樣的不了了之。佛教深刻的注意到此,那怎樣去解決呢?要從人生是苦認識起。應該知道,病痛是苦,健康也一樣是苦。事業失敗時是苦,富貴在手時,也一樣是苦。不但人間是苦,地獄是苦,就是神教徒仰望的天國,也還是苦。因為生天還會墮落人間及地獄,沒有解除了墮落的可能性。如國家治平了,隨時會成為變亂,因為變亂的可能性,始終未曾解決。健康還會衰老,富貴會成為貧賤。人生的本質,是含有苦痛因素的,不能保持永恆的。所以生死的延續過程,始終是苦苦樂樂,哭哭笑笑。這個身心和合,死生相續的自己,就是真正的苦惱。

一般宗教,多數把人分為肉體與靈魂。以為人死了,肉體壞了,而靈魂是永恆的,還是那樣的,或者生到天上。不但多數的神教這樣說,甚至佛教的通俗說,也有類同此說的。一般的靈魂,印度有一特殊術語,叫做「我」。認為這本來是自由的,安樂的,不知怎的(當然各有各的解說),成為世間的苦痛有情,像囚在監牢裡似的。能脫出這苦難的塵世,就回復自在與安樂,這都是外道的想法。但一般都作此想:若沒有我,誰在生死輪迴受苦呢?又是誰了生死呢?但佛法不作此說,不承認有此常恆安樂的自我。反認為這種自我的執見,自我的愛染,正是生死苦惱的根源。「無我」,這是佛法異於一切宗教的特色。神教的幻想產物──我,靈,經科學考驗,解剖分析,都是無法得到的。所以佛但說身心和合,和合的相續的身心,經佛的智慧觀察起來,不是別的,只是五蘊,或說六界,或說六處。總之,無非身心的綜合活動,形成個體的假我而已。因此,佛法不像外道那樣,宣說真我、常我,而說:「但見於法,不見於我」。結胎出生,只是身心綜合活動的開始。到死了,舊的組合解體,又有新的組合自體活動開始。前生與後世的死生相續,即是身心的和合活動。

二、報由業感‧業從惑起:這是佛教一切學派所公認的事理。眾生在從生到死的一生中,在家庭,在社會,為國家,做的事,說的話,真是不計其數。這些身體的活動,語言的表達,都由善性惡性的內心所推動,都會留下一種或善或惡的力量,叫做業,深深的在我們自己的身心中保存著,深切的影響自己,決定自己。這是大家可以體驗到的,如前天做了一件好事,一想起來,就會身心愉快。事情雖已過去,影響仍然存在。作了惡事,也是一樣。他會內心痛苦,好像大石壓在心頭,坐臥不寧。甚至不經意所作的,雖然力量極微,也會留存力量。如故意而作的,則成善業惡業,影響力更大。惡業,現生能障礙我們向善,如加入了黑社會,就會受他控制,不容易離開他,走上自新的路。這種惡力量,一直支配自己,死了會受到惡業所感的惡果。善業,現生能抗拒惡力量,引發我們向善,將來會因善行而得樂果。行善有善、樂的結果,作惡有惡、苦的結果,這是一定的。平常人都勸人行善止惡,但為什麼要行善呢?一般人總是以為:做好事或壞事,是會影響家庭,社會,國家的。這當然是對的,但影響最深切的,還是我們自己。如人類,有聰明也有愚癡;有強健也有病弱;對人有有緣或無緣;做事有順利或乖逆。人生千差萬別的遭遇,都由於過去的(或是今生以前所作的)業力所感,所以說「報由業感」。這個問題,只有佛才能徹底的說明他,解決他,神教者是無能說明的。有人拉了一個生來就瞎了眼的人,來到耶穌的面前,問:「為什麼這個人生下來就是瞎子呢?是誰的罪呀?他也是從上帝那裡來的,為什麼別人的眼睛明亮,而上帝卻使他瞎眼呢」?這個問題,在神教中,原是不可能解答的。好在耶穌也還聰明,他說:「這不過上帝要在他身上,表現他的大能及權威罷了」!他隨手摸了瞎眼一下,眼睛便明亮了。當時,好多人讚美神,相信神的權威。其實,這一問題,根本不曾解決。現在世界上,千千萬萬生來就瞎了眼的,到底為了什麼?也是為了顯現上帝的權威嗎?假使這千千萬萬的生盲,死了也還沒有得到醫治,而是上帝的意思,那上帝是最極殘酷的暴君了。像這些,唯有佛法的「報由業感」,才能解答問題。換句話說:一生一生所感受的,都從前生的善惡業力所招感。今生作了善惡業,又會感來生的苦樂果。依著業力的影響,眾生便無休止的,一生又一生,受著不同的果報。自作自受,無關於神的賞罰?

生死果報,既由業力而來,那麼想解了生死,大家也許以為:把業力取消了就得。可是,業是不能取消(可以減少他的影響力)的,也是不必取消的。佛說:業從惑起,所以斷除了惑,生死就解脫了。什麼是惑?惑是煩惱的別名,就是內心種種不正當的,不清淨的分子。有人以為:作惡業,從貪,瞋,癡,慢等煩惱所引發,可以說業從惑──煩惱而起。我們整天為國家,為民眾服務,這些善業,那裡也從煩惱起呢?不知道,這還是離不了煩惱。煩惱的根本,是(人無我愚)「我見」。作善作惡,一般人都是為我而作:為我的生活;為我的財富,健康;為我的名譽,權力;為我的家;為我的民族,國家:一切都以我為前提,以我為中心。如不是為了我的,就不感興趣了。所以不但作惡事,是由煩惱所引起;即使作善事,也還是離不了煩惱。從煩惱而來的善事業,是不徹底的,可以變質的,可以演變而成為惡的。例如辦慈善事業,當然是善的。可是為了「我的」,見到別人辦的同一慈善事業,就會競爭,甚至有意無意的破壞他。好的事情,要由我來做,別人做,就不表同情,或者破壞他。這樣,好的事情,由於有「我見」在作祟,不是偏執自己的意見,就是偏重自己的利益,結果變壞了。為了我的家,我的國,我的教,處處從我出發,不能說沒有一些好的,但是與煩惱雜染相應,有時會演變得害盡世人,如西方神教徒的宗教戰爭之類。所以,一般人的活動,善的惡的,都不離「自我」的推動力,都是不離煩惱。

這樣,善的感樂果,惡的就感苦果。在身心的動作時,一切都為著我,一切都拉來攝屬於我,最好聽我的意見,受我的支配──這就是「我見」的表現。我的意義是「主宰」:主是一切由我作主,宰是一切由我支配。我,便是生死的根源,罪惡的根源。我見,像一種凝聚的力量,使一切人,事,社會,國家,都無不通過我見,而構成關係,而集合於一(有集合,就有分散,有我也就有人了)。有此我見,形成一種向心力,起著凝聚集合作用。每一眾生的身心,不論人或動物,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個的個體呢?就是因為有了我見,所作的善業或惡業,受我見的影響,攝引,凝聚,招感為有異於其他的個體。如青年男女,結合為一個家庭。後來意見不和,鬧翻了,便離婚。可是,一遇到因緣,又結合組織新的家庭。為什麼離了又合?這由於自身的要求,為了自我而吸引對方的集合力。眾生的個體也如此:老了,死了,身心組合破壞了。但由於我(見與愛)的欲求,引發以我見為本的善惡業力,又感得一新的身心組合,新的個體。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的永遠延續下去。假使沒有這我見的集合力,就能解脫這生死不斷的現象。阿羅漢,佛,是已經了脫生死的。但他們在生時,與常人一樣,說話,做事,有種種的活動。他們的行業是善的(佛是純善的),但他們的善行,並不會成為招感生死的業力。

為什麼呢?因為聖者不像我們以「我見」為中心,會集成一個個體,一個破壞了,又要求個體的延續。聖者的我見,已經破除了,通達無我,所以一了百了,從此了脫生死。一切人在現實的身心世界中,永遠是顛倒的,都有自我永恆的要求(無常計常,無我執我),好像自己是不會死的。等到死到頭來,還要求延續,求未來的存在(這叫「後有愛」),所以死了,便依善惡業力去感果。如善業有力的,此後感得好果;惡業力強的,就感苦果。所以,未能了生死的,還是多作善業,比較妥當。總之,死生由業,業由煩惱,煩惱的根本是我見。我見不破,生死問題永遠不能解決。

三 涅槃之一般意義

一、斷惑則得涅槃:上面已經說明,要解脫生死,必從斷煩惱,斷煩惱的根本──我見下手。眾生一向在生死中,有生有滅;若了生死而得涅槃,即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涅槃的特性。佛弟子修持定慧,漸斷煩惱,現生便能體驗到不生不滅的境地,叫做得涅槃。到這,我見為本的煩惱斷盡了,發業的力量也沒有了,也就不再感生死果。

由於不起我見,作一切事,不再依自我中心而出發。現在人,都會唱一些高調,什麼大公無私啦,為大眾謀幸福啦,實則最熱心於公共福利的,也不免以我為活動的主力。唯有聖者,從最深徹的智慧中,徹底通達無我,才是最高的德行。斷煩惱的,必有高超的智慧,自覺到我見消除,煩惱不再起,生死永得解脫。很多人都誤會了!以為死了才叫涅槃。不知道真正得涅槃的,絕大多數,都是在生存世間時,早就親切體證到涅槃了。如真能破除我見,體證涅槃的,一切是自由自在,無罣無礙,真是「哀樂不入於胸次」,「無往而不自得」。凡能親切體驗不生不滅的,名為證得涅槃。

現在的佛弟子,很少想現生得涅槃的。不是根機鈍,就是太懶散,這才把了生死這個問題,完全推到死了以後。從前,有一位比丘,獨自禪坐修行,有一外道見了說:「你是在修來生的安樂吧」!比丘答:「不,我修的是求現生樂」。

因為涅槃的境地,是學者現生所能到達的,現生能得大自在,大解脫的。無奈末世的人根鈍,不肯精進,無所成就,觀念才慢慢的轉了,都把了生死與得涅槃,看成死後的事。佛教的本意,是注重現生體驗的,要現生證得涅槃的。

二、業盡報息則入涅槃:我們的生死身,從過去的業力所感而來。有了這身心組織,便不能沒有欠缺,不能沒有苦痛。只要你誕生了,這一既成事實,在現生中,是不能完全解除的。所以,了脫生死,決不從苦果的改變上去著力。也不從業力的消除上去著力,因為有煩惱才會造業,才會使業感果。如果能證無我,斷煩惱,得涅槃,業力就不會起作用,生死的連索,便從此截斷了。對於這,許多人不明白,發生誤會,引出很多疑問。他們以為:有什麼業,感什麼報,這是佛說的。而且,作業而受果的,即使經過千劫萬劫,業力仍永不消失。因此就誤解:我們的生死,無法了脫。因為前生作了好多業,還沒有受報得了,而今生又作了好多善惡業。將來再感生死時,也還是要造業的。這樣,豈不是業力愈造愈多,永遠受報不了,這怎能了生死而不受苦果呢?這個想法,就是不知道佛法的因果道理。要知道,有了業要感果,但還要有助緣,煩惱就是業力感果的要緣。

如黃豆,是不是會生芽呢?會生長黃豆呢?誰都會說:是的,黃豆會生芽,會生黃豆。但黃豆的生芽結果,還要具足種種的因緣。例如,豆種要沒有變壞,要有適宜的溫度,水分等。如豆種壞了,或沒有水分等緣,他是不會生芽的。例此,業力所以會感生死果,也要煩惱來為他作滋生的助緣。如斷了煩惱,沒有助緣,業力也就無力生果了。所以說:業盡報息,則入涅槃。業盡的盡,不是沒有了,只是過去了,再也起不了作用。這樣,煩惱一斷,業種就乾枯了,生死的果報,也就從此永息。

眾生都是有情愛的。母子,夫妻等愛,無論愛到怎樣深,都是有條件的愛;只有愛自己──我愛,才是無條件的。

所以佛說:「愛莫過於己」。人愛自己的生存;到了病勢嚴重時,還存有大概會活下去,可能會好起來的欲望。到了絕望時,也要把希望寄於未來,這叫後有愛。有的,只要聽到死字,就害怕起來。其實,病才痛苦,死了又不知苦痛,怕什麼呢?他是怕沒有這個「我」呀!怕財富,權位,眷屬,都成為不是「我的」呀!由於這我愛的欲求,才會招感生死而不斷。如自我的愛見斷盡了,永不再感生死苦果;此生的報體結束了,就是入涅槃。

出家人死了,一般都說某某和尚入涅槃,這實在太恭維了。如不斷煩惱而死去,一定是死生相續,怎能說入涅槃呢?當破了我見,斷盡煩惱,證入法性時,名為得涅槃。涅槃是親切的體證了,但還不能沒有苦。有此身體存在,餓了還是要吃,冷了還是要穿,辛苦了還是會疲勞,會老,會病。不過,比平常人不同,雖然身體有苦,而不致引起憂愁懊惱等心苦,這叫有餘涅槃,就是上文的「斷惑則得涅槃」。到最後死了,這個身心的組合離散了,不再引生新的自體,新的苦果,這叫無餘涅槃,也就是「業盡報息則入涅槃」。

四 涅槃之深究

一、蘊苦永息之涅槃:煩惱的根本是我見,是迷於無我的愚癡,這唯有無我的深慧,才能破除他。有了甚深的空(無我)慧,便能破我見,體驗到人生的真理,獲得大自在。這是現生所能修驗的,也是聖者所確實證明的。等到此生的報體結束後,不再受生死果,這就是入涅槃了。大阿羅漢都是這樣的,釋迦佛八十歲時,也這樣的入了涅槃。如進一層推求,就難於明白。一般人想:入了涅槃,到那裡去呢?證了涅槃,是什麼樣子呢?關於這,佛是很少講到的。總是講:生死怎樣延續,怎樣斷煩惱,怎樣就能證涅槃。入了涅槃的情形,原是不用說的,說了也是不明了的。比方一個生盲的人,到一位著名的眼科醫生處求醫,一定要問個明白,眼明以後,是什麼樣子的,醫生怎麼說也沒有用吧!因為他從來無此經驗,沒法想像。只要接受醫治,眼睛明亮了,自然會知道,何必作無謂的解說。若一定要問明了才肯就醫,那他的眼睛,將永無光明的日子。涅槃也是這樣,我們從無始以來,都在生死中轉,未曾證得涅槃,所以入涅槃的境地,怎麼想也想不到,怎麼說也說不到,正如生盲要知的光明情形一樣。佛教是重實證的,只要依著佛的教說──斷煩惱,證真如的方法去修習,自然會達到自覺自證,不再需要說明了。

凡夫心境,距離聖境太遠了,無法推測,也不易說明。但世人愚癡,總是要作多餘的詰問。所以,佛曾因弟子所問而說過譬喻。佛拿著一個火,手一揮動,火就息滅了。佛問弟子:火到那裡去呢?這不能說火是什麼情形,也不能說火到那裡去了。生死滅了,證入涅槃,要問是什麼樣子,到什麼地方去,也與火滅了一樣的不可說明。再說一個經中常說的譬喻吧!因冷氣而結水成冰,有大冰山,小冰塊,什麼情形都有,各各差別。這像眾生從無始以來,各有煩惱,各各業感,各各苦果,也是各各差別不一。冷氣消除了,冰便溶化為水而歸於大海。這如發心修行的,斷煩惱,解脫生死苦果而入涅槃一樣。這時候,如問:冰到那裡去了,現在那塊冰是什麼樣子,那是多餘的戲論。

既已溶化,不能再想像過去的個體;水入大海,遍一切水中,所以是「無在無不在」。解脫生死而證入涅槃,也是這樣,不能再以舊有的個體去想像他。有些人,總覺得入涅槃以後,還是一個個的,還是會跑會說的,不過奇妙得很而已。這只是把小我的個體去推想涅槃,根本不對!如說某人入涅槃,是可以的;以為入涅槃後,仍是一個個的,便成大錯。如說黃河的水,長江的水,流到海裡,是可以這樣的。但在流入大海以後,如還想分別:那是黃河水,那是長江水,這豈非笑話。眾生為什麼在生死海中,不能徹底解脫?就因為以我為中心,執著一個個的個體為自我,總是畏懼沒有我,總要有個我才好。因此,永遠成為個體的小我,一切苦痛就跟著來了。得了涅槃的,如大小冰塊的溶入於大海,豈可再分別是什麼樣子!到達涅槃,便是融然一味,平等平等。經上說:「滅者即是不可量」。涅槃(滅)是無分量的,無數量的,無時量與空量的。平等法性海中,不可分別,不能想作世間事物:一個個的,有分量,有方所,有多少。

從前,印度有一位外道,見人死了,會說:某人生天,某人生人間,某人墮地獄。但一位阿羅漢入滅了,外道看來看去,再也看不出,不知道現在什麼地方。這是說明了:入了涅槃,是無所從來,也無所去的;無所在,也無所不在的。我們沒有證得涅槃,總是把自我個體看為實在,處處從自我出發。聽到消除了自我的涅槃,反而恐怖起來。所以理解涅槃是最困難的,難在不能用我及有關我的事物去擬想,而人人都透過我見去擬想他,怎麼也不對。入了涅槃,身心都泯寂了。泯,滅,寂,意思都相近。這並非說毀滅了,而是慧證法性,銷解了相對的個體性,與一切平等平等,同一解脫味

到這裡,就有另一問題,大小乘便要分宗了!

小乘的修學者,做到生死解脫了,便算了事。苦痛既已消除,也再不起什麼作用了。這是小乘者的涅槃觀,大乘卻有更進一步的內容。這可分兩點來說:()、約體證的現(相)實(性)一味說:聲聞者證入法性平等時,離一切相。雖也知道法性是不離一切相的,但在證見時,不見一切相,唯是一味平等法性。所以說:「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聲聞學者的生死涅槃差別論,性相差別論,都是依據古代聖者的這種體驗報告而推論出來。但大乘修學者的深悟,在證入一切法性時,雖也是不見一切相(三乘同入一法性;真見道),但深知道性相的不相離。由此進修,等到證悟極深時,現見法性離相,而一切如幻的事相,宛然呈現。這種空有無礙的等觀,稱為中道;或稱之為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由於體證到此,所以說:「慧眼無所見而無所不見」。依據這種體證的境地,安立教說,所以是性相不二論,生死涅槃無差別論。在修行的過程中,證到了這,名為安住「無住涅槃」,能不厭生死,不著涅槃,這是小乘證悟所不能及的。但大小的涅槃,不是完全不同,而是大乘者在三乘共證的涅槃(法性)中,更進一層,到達法性海的底裡。

()、約修持的悲願無盡說:小乘者的證入涅槃,所以(暫時)不起作用,除了但證空性,不見中道而外,也因為他們在修持時,缺乏了深廣的慈悲心。像游泳的人,如發生了危險,那不想救人的,只要自己爬到岸上休息,便覺得沒事,更不關心他人的死活。有些想救人的,自己到了岸,見別人還在危險中,便奮不顧身,再跳進水裡去,把別人拉到岸上來。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有大慈悲,有大願力,發心救度一切眾生,所以自己證悟了,還是不斷的救度眾生。在為人利他所受的苦難,菩薩覺得是:無上的安慰,最大的喜樂,沒有比這更幸福了。

由於菩薩悲願力的熏發,到了成佛,雖圓滿的證入涅槃,但度生無盡的悲願,成為不動本際而起妙用的動力,無盡期的救度眾生,這就大大不同於小乘者的見地了。但圓滿成佛以後,救度眾生,不再像眾生一樣,救此就不救彼,在彼就不在此。佛的涅槃,是無在無不在的,是隨眾生的善根力所感而起應化的──現身,說法等。佛涅槃是有感必應,自然起用,不用作意與功力的。佛般涅槃,像日光的遍照一切一樣。一個個的眾生,像一所所的房屋。有方窗,光射進來,就有方光;有圓孔,光射進來,就有圓光。光是無所謂方圓的。所以,現一切身,說一切法,都是隨眾生的機感而現的。如釋迦佛的在此土誕生,出家,成佛,說法,入涅槃,都是應化身;圓證涅槃的佛,是早已證法身了。因此,如想像圓證涅槃的佛,是一個個的,在這裡在那裡的,是壽長壽短的,便不能了知大乘涅槃的真義,不知應化身的真義了。必須放棄小我個體的觀念,才有悟解證入涅槃的可能。

涅槃,是沒有人與我等種種分別。所以了解涅槃,非從生死苦果,即小我個體的消散去了解不可。入了涅槃,如說永恆,這即是永恆,因為一切圓滿,不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也就不會變了。說福樂,這便是最幸福,最安樂;永無苦痛,而不是相對的福樂了。要說自由,這是最自由,是毫無牽累與罣礙的。沒有一絲毫的染污,是最清淨了。所以,有的經中,描寫涅槃為「常樂我淨」。這裡的我,是自由自在的意思,切不可以個體的小我去推想他。否則,永久在我見中打轉,永無解脫的可能。以凡夫心去設想涅槃,原是難以恰當的。所以佛的教說,多用烘雲托月的遮顯法,以否定的詞句去表示他,如說:不生不滅,空,離,寂,滅等。可是眾生是愚癡的,是執我的,多數是害怕涅槃的(因為無我了);也有不滿意涅槃,以為是消極的。純正而真實的佛法,眾生顛倒,可能會疑謗的,真是沒法的事。好在佛有無量善巧方便,為了這種深深執我的眾生,又作另一說明。

二、身心轉依之涅槃:「轉依」,是大乘佛教的特有術語。轉依即涅槃,表示身心(依)起了轉化,轉化為超一般的。這可說是從表顯的方法來說明涅槃。依,有二種:()、心是所依止,名為「染淨依」。依心的雜染,所以有生死;依心的清淨,所以得涅槃。心是從染到淨,從生死到涅槃的通一性。在大乘的唯識學中,特重於這一說明。()、法性(空性)是所依止,名為「迷悟依」。法性是究竟的真性,迷了他,幻現為雜染的生死;如悟了,即顯出法性的清淨德性,就名為涅槃。從心或從法性──依的轉化中,去表顯涅槃的德用,是大乘有宗的特色。

()、約染淨依說轉:我們的煩惱,業,苦果,是屬於雜染的;聖者的戒定慧等功德,是屬於清淨的。而染與淨,都以心為依止。這個所依心,唯識學中名為阿賴耶識,即心識活動的最微細部分;最深細的阿賴耶識,成為生死與涅槃的樞紐。眾生的生死苦,由於心識中有不淨種子(功能)。由此不淨的種子,生起煩惱,業,果。如從不淨種,生起貪、瞋等煩惱心行,於是所有的身口行為,都成為不淨業,如殺、盜、淫等。即使是作善,因從自我出發,所作的也是雜染業,要感生死苦果(生人天中)。

此報由業感,業從惑起的因果,實在都是從不淨的種子而發現。現起的不淨行,又還熏成種種不淨的種子。雜染種子積集的染心,持種起現,又受熏成種,因果不斷,這才延續流轉於苦海之中。這個雜染種子所積集的雜染心──阿賴耶識,從業感報來說,他是受報的主體,所以叫異熟識。從形成個體的小我來說,他是攝取及執取的阿賴耶識,而被我見錯執為自我(因為阿賴耶識,有統一性,延續性,而被錯執為是常是一的自我)的對象。依阿賴耶識而有雜染的種現不斷,那不是永遠不能解脫雜染的生死嗎?不!好在心的深處,還有清淨的種子。

所以,眾生是既非純善的,也不是純惡的,而是心中含藏著一切染淨功能種子。眾生並不是沒有清淨的功能──無漏種子,而是向來被雜染功能遮蔽了,才成為雜染的一家天下,煩惱業苦現行,不得解脫。要求得解脫,就要設法,把心中深藏的清淨種子,使他發現出來。如信三寶,聽法,誦經,持戒等,即是開始轉化。像走路一樣,向來走錯了,現在要換個方向走,向佛道走去。依佛法而作不斷的熏習,漸使雜染的力能減低,清淨的功能增強,發展為強大的清淨潛力。再進步,把雜染的功能完全壓伏,從無漏的清淨種子,現起清淨的智慧等,煩惱自然被伏斷了。一向為雜染所依的雜染心,現在轉化為清淨法的所依,就叫做轉依(究竟轉依在佛位)。悟證以後,清淨的功德現前,雜染的力能被壓伏,但染法的潛力還在,不時還要起來。這要經過不斷的治伏階段,與煩惱餘力搏鬥,到最後,達到純淨地步,才徹底消除了不淨的種子,而得究竟的清淨解脫,也就是得到究竟的涅槃。

修持的方法,不外乎修戒定慧,修六度,四攝。到達轉染成淨,不但消除了一切雜染,而且成就無量的清淨功德,無邊殊勝力量。所以大乘的涅槃,不是什麼都沒有了,也不是毫無作用。究竟轉依了的清淨心,和現在的雜染阿賴耶識不同。現在是虛妄分別的,與雜染相應的。到那時,轉識成智,是無分別的。圓滿的大智慧,具足種種利生妙用,一切清淨的功德都成就。

清淨的功德成就,在《阿含經》中,也透露這一消息。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回到自己的家鄉,入了涅槃。他的弟子均提沙彌,如法的火化了以後,把舍利──骨灰帶回去見佛,非常的悲傷。

佛就問他:「均提!你和尚入滅了,他無漏的戒定功德,和深廣的智慧,也都過去而沒有了嗎」?

「沒有過去」。「既然生死苦滅去了,一切清淨功德都不失,那何必哭呢」!

這是同於大乘涅槃,具足功德的見地。約染淨依說,著重戒定慧功德的熏修,轉染成淨,苦果消散了,卻具足一切功德。所以成了佛,能盡未來際度眾生,隨感而應,現身說法。

對於佛果的大般涅槃,切勿作「我」想,我想與涅槃是永不相應的。轉依的佛涅槃,以大菩提(覺)為本,徹證無我法性,所以佛佛平等,相融相入。具足一切功德的佛涅槃,徹證無我,沒有分別,所以從對立矛盾等而來的一切苦痛,成為過去。

()、約迷悟依說轉:佛有無量善巧,為了適應眾生,還有另一方便,約迷悟依說轉依。這個依,指法性而說,或名真如。真是非假的,如是不二的,這就是一切法空性,事事物物的實相。眾生為什麼輪迴生死?即因不悟法性,顛倒妄執,造業受苦。若修持而悟證了法性,即得解脫。法性是不二的,所以說:「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心經》所說的:「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也就是這個。諸法空性,雖本來如此,但無始以來,有無明、我見,不淨的因果系,迷蒙此法性,像烏雲的籠蓋了晴空一樣。雖然迷了,雜染了,而一切眾生的本性,還是清淨的,光明的,本來具足一切功德的。一般人都覺得,生死流轉中,有個真常本淨的自我,迷的是我,悟了解脫了,也還是這個我。現在說:眾生雖然迷了,而常住真性,不變不失。這對於怖畏空無我的,怖畏涅槃的,是能適應他,使人容易信受的。佛在世時,有外道對佛說:「世尊!你的教法,什麼都好,只有一點,就是「無我」,這是可怕的,是無法信受的」。佛說:「我亦說有我」,這就是如來藏。外道聽了,便歡喜信受。照《楞伽經》說:由於「眾生畏無我」;為了「攝引計我外道」,所以方便說有如來藏。眾生迷了如來藏,受無量苦;若悟了如來藏,便得涅槃,一切常住的,本具的清淨功德,圓滿的顯發出來。中國佛教界,特別重視這一方便,大大的弘揚。但是,如忽略了佛說如來藏的意趣,便不免類似外道的神我了。

要知道,這是佛為執我外道所說的方便。其實,如來藏不是別的,即是法空性的別名。必須通達「無我如來之藏」,才能離煩惱而得解脫。

約法空性說,凡聖本沒有任何差別,都是本性清淨的,如虛空的性本明淨一樣。在眾生位,為煩惱,為五蘊的報身所蒙蔽,不能現見,等於明淨的虛空,為烏雲所遮一樣。如菩薩發心修行,逐漸轉化,一旦轉迷成悟,就像一陣風,把烏雲吹散,顯露晴朗的青天一樣。雲越散,空越顯,等到浮雲散盡,便顯發純淨的晴空,萬里無雲,一片碧天,這就名為最清淨法界,也就是究竟的涅槃。

五 結說

生死是個大問題,而問題全由我執而來,所以要了生死,必須空去我見。無我才能不相障礙,達到究竟的涅槃。凡聖的分別,就在執我與無我。聖者通達無我,所以處處無礙,一切自在。凡夫執我,所以觸處成障。入了涅槃,無牽制,無衝突,無迫害,無苦痛,一切是永恆,安樂,自在,清淨。而這一切,都從空無我中來。

涅槃的見地,如苦痛的消散,無分別,無分量,寂靜,平等,這在大小乘中,都是一樣的,都是從無我觀中,消除個我的對立而說明的。而大乘的特色,主要在悲智一如的淨德,隨感而應。

涅槃,不是說明的,不是想像的。要覺證他,實現永恆的平等與自由,必須從實踐中,透過無我的深慧去得來。(慧瑩記)



20070716

J-Newsletter-34 華嚴宗思想略圖

J-Newsletter-34 華嚴宗思想略圖

彙整華嚴宗重要思想略圖如下(出處:楊惠南教授的《佛教思想發展史論》p.337~346)
提供參考。

(下圖請按shift+mouse click 新開視窗瀏覽)



20070712

J-Newsletter-33 「立本於根本佛教之純樸,宏闡初期大乘佛教之行解」

J-Newsletter-33 「立本於根本佛教之純樸,宏闡初期大乘佛教之行解」


再讀印順導師對於佛法的判攝。並附彙整之佛教分期與四悉檀對照。
-------------------
《華雨集第四冊》:
四 印度佛教嬗變的歷程
探求印度佛教史實,而作五期、四期、三期,及「大乘佛法」三系的分判,與我國古德的教判相通,但抉擇取捨不同,因為我是從歷史觀點而論判的。印度佛教的創始到衰滅,「凡經五期之演變;若取喻人之一生,則如誕生、童年、少壯、漸衰而老死也」(『印度之佛教』)。在『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自序」,說得更明白些:「印度佛教的興起、發展又衰落,正如人的一生,自童真、少壯而衰老。童真,充滿活力,是可稱讚的,但童真而進入壯年,不是更有意義嗎?壯年而不知珍攝,轉眼衰老了。老年經驗多,知識豐富,表示成熟嗎?也可能表示接近衰亡。所以我不說愈古愈真,更不同情於愈後愈圓滿,愈究竟的見解」。在印度佛教興滅的過程中,明顯的見到:佛教興起於中印度的東部;漸從中印度而擴展到南印與北印(及東西印度),更發展到印度以外,而有南傳與北傳佛教的傳播。但西元四世紀以後,北印與南印的佛教日漸衰落,萎縮到中東印度,最後因印度教與回教的入侵而滅亡。衰滅,固然有外來的因素,但發展與衰落,應有佛教自身內在的主因,正如老人的終於死亡,主因是身心的日漸老化一樣。所以我尊重(童真般的)「佛法」,也讚揚(少壯般的)初期的「大乘佛法」,而作出:「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法之行解,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興佛教」的結論。
「佛法」,「大乘佛法」的初期與後期,「秘密大乘佛法」,印度先後傳出的教典,都說這是甚深的,了義的,究竟的。如『法華經』說是「諸經中王」,『金光明經』也這樣說;「秘密大乘」的教典,有些是名為「大呾特羅王」,「大儀軌王」──漢譯作「大教王」的。以牛乳五味為譬喻的,『大般涅槃經』如醍醐,而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譬喻醍醐的,是「陀羅尼藏」。總之,每一時代的教典,都自稱為最甚深、最究竟的。到底那些教典是最甚深的,那就在信解者的理解不同了。
先從修證的「正法」來說:「佛法」中,緣起是甚深的,以法性、法住、法界、(真)如、不變易性來表示他;又說涅槃是最甚深的。「要先知法住(知緣起),後知涅槃」,所以佛弟子是觀緣起的無常、苦、無我我所──空,能斷煩惱而證究竟涅槃的。初期大乘的『大般若經』,與文殊相關的多數教典,是「以真如為定量」,「皆依勝義」的。不分別、了解、觀察緣起,而直觀一切法的但名無實,而修證一切法空,一切法皆如,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無生。『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明確的說:「深奧處者,空是其義,……(真)如、法性[界]、實際、涅槃,如是等法,是為深奧義」。空(性、真)如等種種名字,無非涅槃的異名。涅槃最甚深,本是「佛法」所說的,但「皆依勝義」──無蘊、處、界,無善無惡,無凡無聖,無修無證,一切法空的深義,一般人是容易誤解的,所以『般若經』說:「為久學者,說生滅、不生滅如化」。說一切法如幻化,涅槃也如幻化,如幻如化(依龍樹論)是譬喻空的。這是『般若經』的深義,是久學者所能信解修證的。又說「為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那就近於「佛法」說緣起如化,涅槃不如化了。『般若經』的深義,是容易引起誤解的,所以西元二、三世紀間,代表「初期大乘」的龍樹論,依『般若經』的一切法空與但名無實,會通了「佛法」的緣起中道,而說「因緣所生[緣起]法,我說即是空(性),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並且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回歸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佛法」的立場。由於緣起而有,是如幻如化都無自性的,所以緣起即空。而「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正由於一切法空,所以依緣起而成立一切。『法華經』也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諸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空寂與緣起的統一(大乘是世間即涅槃的),龍樹成立了「中觀」的「性空唯名論」,可說通於「佛法」而又彰顯「為久學者說」的甚深義。「後期大乘」的『解深密經』,是「瑜伽行派」──「虛妄唯識論」所宗依的經典。經上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於是(『般若』等)經中,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一),已清淨障(二),已成熟相續(三),已多修勝解(四),已能積集上品福智資糧(五),彼若聽聞如是法已,……依此通達善修習故,速疾能證最極究竟」。為五事具足者說,能信解、通達、修證的,就是『般若經』的「為久學者說」。但五事不具足的根機,對深奧義引起的問題不少。依『解深密經』說:有的不能了解,有的誤解(空)為什麼都沒有,有的進而反對大乘。因此,『解深密經』依三性來作顯了的解說:一切法空,是約遍計所執自性說的;依他起自性──緣起法是有的;圓成實自性──空性、法界等,因空所顯是有而不是沒有的。這樣的解說──「了義說」,那些五事不具的,也能信修大乘佛法了。這一解說,與『般若經』的「為初發意(心)者說」,是大致相同的。對甚深秘密,作不深不密的淺顯說明,稱為了義說。適應不同根性而有此二類,『般若經』與『解深密經』本來是一致的,只是論師的解說不同吧了!
「後期大乘」經,以如來藏、我、佛性、自性清淨心為主流,西元三世紀起,不斷的流傳出來。如『大般涅槃經』「前分」,說如來大般涅槃,是常樂我淨。如來是常住的,那(能成佛的)一切眾生應有如來了,這就是真我。「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我者即是如來」。『大般涅槃經』與『如來藏經』等說:相好莊嚴的如來,在一切眾生身內,但是為煩惱(業苦)所纏,還沒有顯現,如人在胎藏內一樣,這是「真常我」說。「我」是有知的,所以與為客塵所染的自性清淨心[心性本淨]相合,也就是「真常心」。如來藏說,以為『般若』等「一切空經是有餘說」,是不究竟的,提出了空與不空,如『大般涅槃經』說:「空者,謂無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不空者,謂真實善色,常樂我淨,不動不變」。如來真解脫──大般涅槃(如來)是不空的,空的是生滅有為的諸行,這與『般若經』「為初發意者說」的,倒是非常吻合!後來『勝鬘經』以「如來空智」──如來空性之智(有如智不二意義),而說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也是這一意義。
「有異法是空,有異法不空」,與我國空即不空,不空即空的圓融說不同。在世俗語言中,「如來」有神我的意義,胎「藏」有『梨俱吠陀』的神話淵源,所以如來藏、我的思想,與傳統的(「佛法」與「初期大乘」)佛法,有相當的距離。因此,或者以「空」、「緣起」來解說佛性(不再說如來藏了),眾生「當(來)有佛性」,而不是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如『大般涅槃經』「後分」所說。或以如來藏為依真如的不了義說,如「瑜伽行派」。然在如來藏說主流,以為這是最甚深的,唯佛能了了知見,十住菩薩也只能少分見;聲聞與一般人,只能仰信,只存在於理想、信仰心中。如來藏說,有印度神學意味,而教典的傳出,正是印度教復興的時候;如解說為適應信仰神我的一般人的方便,應該是正確的!『大般涅槃經』「師子吼品」說:五百位梵志,不能信受佛說的「無我」。經上說:「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者豈非我耶」?梵志們聽說有我,就發菩提心了。其實,「佛性者實非我也,為眾生故說名為我」。融攝「虛妄唯識」的『楞伽經』也這樣說:「為斷愚夫畏無我句,……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當依無我如來之藏」。傳統的佛法者,這樣的淨化了如來藏的真常我說,但適應一般人心的,真常我、真常心的主流──「真常唯心論」者,如『楞伽經』後出的「偈頌品」,『大乘密嚴經』,說「無我」是沒有外道的神我,真我是有的,舉種種譬喻,而說真我唯是智者所見的。這一適應神學(「為眾生故」)的如來藏、我、佛性、自性清淨心,是一切眾生本有的──「佛德本有」說,為「秘密大乘佛法」所依;在中國,臺、賢都依此而說「生佛不二」的圓教。
再從方便來說:「佛法」──緣起甚深,涅槃更甚深,解脫生死,真是談何容易!這不是容易成就的,所以釋尊有不想說法的傳說。佛到底慈悲說法了,有好多人從佛出家,也有廣大的在家信眾,但解脫的到底是少數。為了化導大眾,種善根而漸漸的引向解脫(不一定在今生),在正常的八正道外,別有適應信強慧弱(主要為在家)的六念法門──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心)念自己歸信的三寶功德,念自己持行的戒德,念自己所作的布施功德,念(自己所能得的)天界的莊嚴。在憂愁,恐怖,特別是瀕臨病重的死亡邊緣,如修六念,可以心無怖畏而得內心的平安。這有點近於一般宗教,但不是祈求他力的救護。修念佛等方便,如與慧相應,那信增上人也可能證果,這就是「四證淨」。由於「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發展為「大乘佛法」。
「初期大乘」,念佛有了非常的發展,如『法華經』說:「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異方便」是特殊的方便:「念佛」的因行而形成菩薩的六度大行;念佛而造佛舍利塔,(西元一世紀起)造佛像,供養、禮拜佛塔與佛像;稱念佛名,都是成佛的特別方便(釋尊時代是沒有的)。偉大的菩薩六度大行,要久劫修行,這是怯劣根性所難以奉行的,所以有「往生淨土」的「易行道」;通於一切淨土,而往生西方阿彌陀佛淨土,受到大乘佛教界的尊重。還有,在十方現在一切佛前,禮拜、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等,也是為怯劣根性說的,如信願堅固,可以引入正常的菩薩道。以上所說的念佛法門,是一般(可淺可深)的,重要的是「觀想念佛」。由於那時的佛像流行,念佛的都念佛的相好莊嚴。觀佛身相而成就的,是般舟(一切佛現在前立)三昧。依此念佛三昧的定境,而理會出「是心作佛」,「三界唯心」(「虛妄唯識論」者的唯識說,也是從定境而理解出來的)。到了「後期大乘」,說一切眾生本有如來藏,我,自性清淨心,也就是本有如來德性,於是修念佛觀的,不但觀外在的佛,更觀自身是佛。「秘密大乘佛法」,是從「易行道」來的「易行乘」,認為歷劫修菩薩行成佛,未免太迂緩了,於是觀佛身,佛土,佛財,佛業(稱為「天瑜伽」),而求即生成佛。成佛為唯一目標,「度眾生」等成了佛再說。念佛觀,在佛法的演化中,是有最深遠影響的!方便道的「念法」,「初期大乘」中,有了獨到的發展。如『般若』、『法華經』等,說讀經,(背或諷)誦經,寫經,布施經典等,有重於現生利益的不可思議功德,並稱般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一切咒王」。咒術,本是「佛法」所禁止的,漸漸的滲入「大乘佛法」,主要是為了護法,降伏邪魔。誦經與持咒,有共同的傾向,也與稱名的念佛相通;音聲佛事,特別是咒語,成為「秘密大乘」修持的要目。「念佛」、「念法」外,「念天」是非常重要的!
「佛法」容認印度群神──天的存在,但梵天、帝釋、四大王眾天的鬼神,佛弟子是不信敬、不禮拜的。佛與在家、出家弟子,諸天卻表示了恭敬、讚歎、歸依、(自動的來)護法的真誠(邪神惡鬼在外)。佛與人間弟子,勝過了天神,是佛法的根本立場。「大乘佛法」興起,由於『本生』中,菩薩有天神、畜生身的,所以有天菩薩在大乘經中出現,如『海龍王經』,『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密跡金剛力士經』等。『華嚴經』圓融無礙,有無數的執金剛神,主城神,主地神,……大自在天,來參加法會,都是大菩薩。善財童子參訪的善知識,也附入了不少的主夜神(女性夜叉)。夜叉菩薩名為金剛手,或名執金剛、金剛藏,在『華嚴經』中,地位高在十地以上。「初期大乘」經,深(觀)廣(大菩薩行)而與通俗的方便相統一,入世而又有神秘化的傾向。到了「後期大乘」,如『楞伽經』、『大集經』,說到印度著名的天神,都是如來的異名;在鬼、畜天的信仰者,所見的如來就是鬼、畜。在理論上,達到了「天佛一如」,也就是「神佛不二」,這是與印度教的興盛有關的。到了「秘密大乘佛法」,念天的影響更深。如倣五部夜叉,及帝釋在中間,四大天王四方坐的集會,而有五部如來的集會方式。天菩薩著重忿怒相,欲樂的身相。觀自身是佛的佛慢,也名為天慢。而忉利天與四大王眾天的男女交合而不出精,也成為實現大樂,即身成佛的修證理想。欲界天神──大力鬼王與高等畜生天的融入佛教,不但有五甘露──尿、屎、骨髓、精、血,五肉──狗肉、牛、馬、象、人肉等鬼神供品;而「佛法」所禁止的咒術以外,占卜、問鏡、觀星宿,火祭──護摩,這些印度神教的,都納入「秘密大乘」。念天而演變到以「天(鬼神)教」方式為佛法主流,真是世俗所說的「方便出下流」了!重信仰,重秘密(不得為未受法的人說,說了墮地獄),重修行,「索隱行怪」的「秘密大乘佛法」,是「念佛」與「念(欲)天」的最高統一。
五 佛教思想的判攝準則
在印度佛教思想史的探求中,發現了一項重要的判攝準則。南傳佛教的覺音三藏,我沒有能力讀他的著作,但從他四部(阿含)注釋書名中,得到了啟發。他的四部注釋,『長部』注名「吉祥悅意」,『中部』注名「破斥猶豫」,『相應(即「雜」)部』注名「顯揚真義」,『增支部』注名「滿足希求」。四部注的名稱,顯然與龍樹所說的四悉檀(四宗,四理趣)有關,如「顯揚真義」與第一義悉檀,「破斥猶豫」與對治悉檀,「滿足希求」與各各為人(生善)悉檀,「吉祥悅意」與世界悉檀。深信這是古代傳來的,對結集而分為四部阿含,表示各部所有的主要宗趣。民國三十三年秋,我在漢院講『阿含講要』,先講「四阿含經的判攝」,就是依四悉檀而判攝四阿含的。在原始聖典的集成研究中,知道原始的結集,略同『雜阿含』,而『雜阿含』是修多羅,祇夜,記說等三分集成的。以四悉檀而論,「修多羅」是第一義悉檀;「祇夜」是世界悉檀;「記說」中,弟子記說是對治悉檀,如來記說是各各為人生善悉檀。佛法有四類理趣,真是由來久矣!這可見,『雜阿含』以第一義悉檀為主,而實含有其他三悉檀。進一步的辨析,那「修多羅」部分,也還是含有其他三悉檀的。所以這一判攝,是約聖典主要的理趣所在而說的。
四悉檀傳來中國,天臺家多約眾生的聽聞得益說,其實是從教典文句的特性,所作客觀的判攝。依此四大宗趣,觀察印度佛教教典的長期發展,也不外乎四悉檀,如表:

(可SHIFT+CLICK下圖新開視窗檢視大圖)




五十九年所寫成的『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我從教典的先後,作了以上的判攝。這裏再為敘述:從長期發展的觀點,來看每一階段聖典的特色,是一、以『雜阿含經』(『相應部』)為本的「四部阿含」(四部可以別配四悉檀),是佛法的「第一義悉檀」,無邊的甚深法義,都從此根源而流衍出來。二、「大乘佛法」初期的「大乘空相應經」,廣說一切法空,遣除一切情執,契入空性。『中論』說:「如來說空法,為離諸見故」,是依『寶積經』說的。所以「大乘空相應經」的特色,是「對治悉檀」。三、「大乘佛法」後期,為真常不空的如來藏、我、佛性說,點出眾生心自性清淨,為生善、成佛的本因,重在「為人生善悉檀」。「各各為人生善」,是多方面的。心自性清淨,就是「心性本淨」,是出於「滿足希求」的『增支部』的。『成實論』也說:「佛為懈怠眾生,若聞心本不淨,便謂性不可改,則不發清淨心,故說本淨」。


在「後期大乘」中,就成為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我、佛性說:這是一。如來藏說,是念自己身心中有佛。「初期大乘」的念佛往生淨土,念佛見佛的般舟三昧;「佛法」六念中念佛,都是為信增上者,心性怯劣怖畏者說的:這是二。這些「為人生善」的教說,都有「易行」誘導的傾向。四、「秘密大乘佛法」的流行,融攝了印度神教所有的宗教行儀。如說:「劣慧諸眾生,以癡愛自蔽,唯依於有著。……為度彼等故,隨順說是法」。在修持上,重定力,以欲天的佛化為理想,所以在身體上修風,修脈,修明點,從欲樂中求成佛,是「世界悉檀」。佛法一切聖典的集成,只是四大宗趣的重點開展。我應用牧女賣乳而一再加水為喻:為了多多利益眾生,不能不求適應,不能沒有方便,如想多賣幾個錢,而在乳中加些水一樣。這樣的不斷適應,不斷的加入世俗的方便,四階段集成的聖典,如在乳中一再加水去賣一樣,終於佛法的真味淡了,印度佛教也不見了!


這一判攝,是佛法發展階段的重點不同,不是說「佛法」都是第一義悉檀,「秘密大乘佛法」都是世界悉檀,所以說:「一切聖典的集成,只是四大宗趣的重點開展,在不同適應的底裏,直接於佛陀自證的真實」。「佛法的世界悉檀,還是勝於世間的神教,因為這還有傾向於解脫的成分」。這一切都是佛法;「秘密大乘」是晚期佛教的主流,這是佛教史上的事實,所以我不能同意「入篡正統」的批評。


都是流傳中的佛法,所以不會徹底否定某些佛法。但我不是宗派徒裔,不是學理或某一修行方法的偏好者。我是為佛法而學,為佛法適應於現代而學的,所以在佛法的發展中,探索其發展的脈絡,而了解不同時代佛法的多姿多態,而作更純正的,更適應於現代的抉擇。由於這一立場,三期、四期的分判,相當於古德的分判,而意見不同,主要是由於純正的、適應現代的要求。也就作成這樣的結論:「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指「初期大乘」)之行解,(梵化之機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歟」!」


六 契理而又適應世間的佛法


什麼是「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佛弟子所應特別重視的,是一切佛法的根源,釋尊的教授教誡,早期集成的聖典──「阿含」與「律」[毘尼]。在「阿含」與「律」中,佛、法、僧──三寶,是樸質而親切的。「佛」是印度迦毘羅衛的王子,經出家,修行而成佛,說法、入涅槃,有印度的史跡可考。『增壹阿含經』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佛不是天神、天使,是在人間修行成佛的;也只有生在人間,才能受持佛法,體悟真理[]而得正覺的自在解脫,所以說:「人身難得」。「佛出人間」,佛的教化,是現實人間,自覺覺他的大道,所以佛法是「人間佛教」,而不應該鬼化、神化的。


不過在佛法的長期流傳中,由於「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不免漸漸的理想化、神化,而失去了「如來兩足[]尊」的特色!「僧」(伽),是從佛出家眾弟子的組合。佛法是解脫道,依聖道修行而實現解脫,在家、出家是一樣的。但在當時──適應那時的印度風尚,釋迦佛是出家的;佛法的傳宏,以佛及出家弟子的遊行教化而廣布,是不容爭議的。適應當時的社會,在家弟子是沒有組織的。對出家眾,佛制有學處──戒條,且有團體的與經濟的規制。出家眾的組合,名為僧伽,僧伽是和樂清淨(健全)的集團。和樂清淨的僧伽,內部是平等的,民主的,法治的,以羯磨而處理僧事的。出家眾,除衣、缽、坐臥具,及少數日用品外,是沒有私有財物的。寺院、土地、財物,都屬於僧伽所有,而現住眾在合法下,可以使用。而且,這不是「現前(住)僧」所有,佛法是超越民族、國家的,只要是具備僧格的,從各處來的比丘(及比丘尼),如長住下來,就與舊住的一樣。所以僧伽所有物,原則是屬於「四方僧」的。僧伽中,思想是「見和同解」,經濟是「利和同均」,規制是「戒和同遵」。這樣的僧伽制度,才能和樂共住,精進修行,自利利他,達成正法久住的目的。但「毘尼[]是世界中實」,在律制的原則下,不能沒有因時、因地的適應性。可惜在佛法流傳中,重律的拘泥固執,漸流於繁瑣形式。而一分專重修證,或重入世利生的,卻不重毘尼,不免形同自由的個人主義。我想,現代的佛弟子,出家或在家的(現在也已有組織),應重視律制的特質。


律是「法」的一分。法的第一義,是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依正確的知見而修行,才能達成眾苦的解脫。如約次第說,八正道是聞、思、修(正定相應)慧的實踐歷程。這是解脫者所必修的,所以稱為「古仙人道」,離此是沒有解脫的。修行者在正見(而起信願)中,要有正常的語言文字,正常的(身)行為,更要有正命──正常的經濟生活。初學者要這樣的學,修行得解脫的更是這樣。佛法在中國,說圓說妙,說心說性,學佛者必備的正常經濟生活,是很難得聽到的了!依正見而起正語、正業、正命,然後「自淨其心」,定慧相應而引發無漏慧,所以在五根(信、精進、念、定、慧)中,佛說慧──般若如房屋的棟樑一樣,是在先的,也是最後的。佛法是理性的德行的宗教,依正見而起信,不是神教式的信心第一。依慧而要修定,定是方便,所以也不是神教那樣的重禪定,而眩惑於定境引起的神秘現象。佛弟子多數是不得根本定的,沒有神通,但以「法住智」而究竟解脫,這不是眩惑神秘者所能理解的。有正見的,不占卜,不持咒,不護摩(火供),佛法是這樣的純正!正見──如實知見的,是緣起──「法」的又一義。世間一切的苦迫,依眾生,人類而有(依人而有家庭、社會、國家等),佛法是直從現實身心去了解一切,知道身心、自他、物我,一切是相依的,依因緣而存在。在相依而有的身心延續中,沒有不變的──非常,沒有安穩的──苦,沒有自在的(自己作主而支配其他)──無我。


世間是這樣的,而眾生、人不能正確理解緣起(「無明」),對自己、他人(他眾生)、外物,都不能正見而起染著(「愛」)。以無明,染愛而有造作(業),因行業而有苦果。三世的生死不已是這樣,現生對自體(身心)與外境也是這樣,成為眾生無可奈何的大苦。如知道「苦」的原因所在


「集」(無明與愛等煩惱),那從緣起的「此生故彼生」,理解「此滅故彼滅」,也就是以緣起正見而除無明,不再執著常、樂、我我所了,染愛也不起了。這樣,現生是不為外境(及過去熏染的)所干擾而解脫自在,死後是因滅果不起而契入「寂滅」──不能說是有是無,只能從一切苦滅而名為涅槃,涅槃是無上法。佛法是理性的德行的宗教,以解脫生(老病)死為目標的。這是印度當時的思想主流,但佛如實知緣起而大覺,不同於其他的神教。這是佛法的本源,正確、正常而又是究竟的正覺。修學佛法的,是不應迷失這一不共世間的特質!


什麼是「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中期是「大乘法」的興起,是菩薩行為本而通於根本佛法的。依涅槃而開展為「一切法不生」,「一切法空」說。涅槃是最甚深的,當然可說是第一義悉檀,但重點的開展,顯然存有「對治」的特性。如一、「佛法」依緣起為本,闡明四諦、三寶、世出世法。在佛法流傳中,顯然是異說紛紜,佛教界形成異論互諍的局面。大乘從高層次──涅槃超越的立場,掃盪一切而又融攝一切,所以說:「一切法正,一切法邪」(龍樹說:「愚者謂為乖錯,智者得般若波羅蜜故,入三種法門無所礙」,也就是這個意思)。


二、佛說緣起,涅槃是緣起的寂滅,是不離緣起「此滅故彼滅」而契入的。在佛法流傳中,傾向於世間與涅槃──有為與無為的對立,所以大乘說「色(等五蘊)即是空,空即是色(等)」,說示世間實相。與文殊有關的教典,說「煩惱即菩提」等;依『思益經』說:這是「隨(人所)宜」的對治法門。三、傳統的僧伽,在寺塔莊嚴的發展中,大抵以釋尊晚年的僧制為準繩,以為這樣才是持戒的,不知「毘尼是世界中實」,不能因時、因地而作合理的修正,有些就不免徒存形式了!專心修持的,不滿拘泥守舊,傾向於釋尊初期佛教的戒行(正語、正業、正命,或身、語、意、命──四清淨),有重「法」的傾向,而說「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尸羅[]波羅蜜」。如「對治悉檀」而偏頗發展,那是有副作用的。然『般若經』的深義,專從涅槃異名的空性、真如去發揚,而實是空性與緣起不二。如廣說十八空(性),而所以是空的理由,是「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這是本性空。「非常非滅」也就是緣起,如『小品般若經』,舉如焰燒炷的譬喻,而說「因緣[緣起]甚深」。怎樣的甚深?「若心已滅,是心更生否?不也,世尊!……若心生,是滅相否?世尊!是滅相。……是滅相當滅否?不也,世尊!……亦如是住,如(真)如住不?世尊!亦如是住,如(真)如住。……若如是住,如如住者,即是常耶?不也,世尊」!從這段問答中,可見緣起是非常非滅的,與空性不二。所以經說如幻如化,是譬喻緣起,也是譬喻空性的。『般若經』深義,一切法如幻如化,涅槃也如幻如化。這一「世間即涅槃」的大乘法,如不知立教的理趣,會引起偏差的。


龍樹作『中論』,依大乘法,貫通『阿含』的中道緣起,說不生不滅,不常不斷[非常非滅],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的八不緣起。一切法空,依空而四諦、三寶、世出世法都依緣起而成立。遮破異計,廣說一切法空,而從「無我我所」契入法性,與釋尊本教相同。一切法依緣起而善巧成立,特別說明『阿含』常說的十二緣起。在龍樹的『智度論』中,說到緣起的一切法相,大體與說一切有系說相近(但不是實有而是幻有了)。「三法印即一實相印」,依根性而有巧拙的差異:這是「通」於『阿含』及初期大乘經的!說到「大乘佛法」的修行,主要是菩提願,大悲與般若(無所得為方便)。由於眾生根性不一,學修菩薩行的,也有信願增上,悲增上,智增上的差異(經典也有偏重的),但在修菩薩行的歷程中,這三者是必修而不可缺少的。如有悲而沒有菩提願與空慧,那只是世間的慈善家而已。


有空慧而沒有悲願,那是不成其為菩薩的。所以大乘菩薩行,是依此三心而修,主要是六度,四攝。布施等是「佛法」固有的修行項目,大乘是更多的在家弟子發心,所以布施為先。菩薩大行的開展,一則是佛弟子念佛的因行,而發心修學;一則是適應世間,悲念世間而發心。龍樹論闡揚的菩薩精神,我在『印度之佛教』說:「其說菩薩也,一、三乘同入無餘涅槃,而(自)發菩提心,其精神為忘己為人。二、抑他力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為盡其在我。三、三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為任重致遠。菩薩之精神可學,略可於此見之」。菩薩行的偉大,是能適應世間,利樂世間的。初期「大乘佛法」與「佛法」的差異,正如古人所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什麼是「(梵化之機應慎)」?梵化,應改為天化,也就是低級天的鬼神化。西元前五0年,到西元二00年,「佛法」發展而進入「初期大乘」時代。由於「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理想化的、信仰的成分加深,與印度神教,自然的多了一分共同性。


一、文殊是舍利弗與梵天的合化,普賢是目犍連與帝釋的合化,成為如來(新)的二大脅侍。取象溼婆天(在色究竟天),有圓滿的毘盧遮那佛。魔王,龍王,夜叉王,緊那羅王等低級天神,都以大菩薩的姿態,出現在大乘經中,雖然所說的,都是發菩提心,悲智相應的菩薩行,卻凌駕人間的聖者,大有人間修行,不如鬼神──天的意趣。無數神天,成為華嚴法會的大菩薩,而夜叉菩薩──執金剛神,地位比十地菩薩還高。這表示了重天神而輕人間的心聲,是值得人間佛弟子注意的!


二、神教的咒術等,也出現於大乘經中,主要是為了護法。但為了護持佛法,誦咒來求護持,這與「佛法」中自動的來護法不同,而有祈求的意義。神教的他力護持,在佛法中發展起來。


三、「念佛」(「念菩薩」)、「念法」法門,或是往生他方淨土,或是能得現生利益──消災,治病,延壽等。求得現生利益,與低級的神教、巫術相近。「大乘佛法」普及了,而信行卻更低級了!我不否認神教的信行,如去年有一位(曾參禪)來信說:「否則,……乃至奧義書、耆那教諸作者聖者就是騙子了」!我回信說:「不但奧義書、耆那教不是騙子,就是基督教……其至低級的巫術,也不完全是騙人的。宗教(高級或低級的)總有些修驗(神秘經驗),……如有了些修驗,大抵是信心十足,自以為是,如說給人聽,決不能說是騙子。……不過,不是騙人,並不等於正確,否則奧義書、耆那教也好,何必學佛」?「初期大乘」的神化部分,如看作『長阿含經』那樣,是「世界悉檀」、「吉祥悅意」,那大可作會心的微笑。如受到「方便」法門功德無邊(佛經的常例,越是方便,越是功德不可思議)的眩惑,順著世俗心而發展,那是會迷失「佛出人間」,人間大乘正行而流入歧途的。


什麼是「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如「後期大乘」的如來藏、佛性、我,經說還是修菩薩行的。如知道這是「各各為人生善悉檀」,能順應世間人心,激發人發菩提心,學修菩薩行,那就是方便了。如說如來藏、佛性是(真)我,用來引人向佛,再使他們知道:「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當依無我如來之藏」;「佛性者實非我也,為眾生故說名為我」,那就可以進一步而引入佛法正義了。只是信如來藏我的,隨順世俗心想,以為這才是究竟的,這可就失去「方便」的妙用,而引起負面作用了!又如「虛妄唯識論」的『瑜伽師地論』等,通用三乘的境、行、果,「攝事分」還是『雜阿含經』「修多羅」的本母呢!


無著,世親的唯識說,也還是依無常生滅,說「分別自性緣起」(稱十二緣起為「愛非愛緣起」)。這是從說一切有部、經部而來的,重於「果從因生」的緣起論。如知道這是為五事不具者所作的顯了解說,那與龍樹的中道八不的緣起論,有相互增明的作用了。古代經論,解理明行,只要確立不神化的「人間佛教」的原則,多有可以採用的。人的根性不一,如經說的「異欲,異解,異忍」,佛法是以不同的方法──世界,對治,為人,第一義悉檀,而引向佛法,向聲聞,向佛的解脫道而進修的。這是我所認為是能契合佛法,不違現代的佛法。( Y 28p69-92 )

J-Newsletter-32佛陀即將入滅,以四事之教(無常、苦、無我、寂靜涅槃)安慰人民



釋尊辭別Vesali城,人民害怕如來即將滅度,佛陀以四事之教(無常、苦、無我、寂靜涅槃)安慰人民...

更說偈曰:

 一切行  者當有

 不  最第一



《增壹阿含經》卷3642 八難品〉:

(三)

聞如是。

一時。佛在毘舍離奈祇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漸漸復在人中遊化。

是時。世尊還顧觀毘舍離城。尋時便說此偈。

 今觀毘舍離  更後不復覩

 亦復更不入  於是當別去

是時。毘舍離城中人民。聞說此偈。普懷愁憂。從世尊後。各各墮淚。自相謂曰。如來滅度將在不久。世間當失光明。

世尊告曰。止。止。諸人勿懷愁憂。應壞之物欲使不壞者。終無此理。吾先以有四事之教。由此得作證。亦復以四部之眾。說此四事之教。云何為四。一切行無常。是謂一法。一切行苦。是謂二法。一切行無我。是謂三法。涅槃為滅盡。是謂第四法之本。如是不久。如來當取滅度。汝等當知。四法之本。普與一切眾生而說其義。

爾時。世尊欲使毘舍離城人民還歸。即化作大坑。如來將諸比丘眾在彼岸。國土人民而在此岸。是時。世尊即擲己鉢在虛空中與彼人民。又告之曰。汝等。好供養此鉢。亦當供養高才法師。長夜之中獲福無量。是時。世尊與彼鉢已。即時詣拘尸那竭國。

是時。拘尸那竭國人民五百餘力士集在一處。各作此論。我同共造奇特之事。使後命終之時。名稱遠布。子孫共傳。昔日拘尸那竭力士勢叵及。

斯須。復作是念。當造立何功德。爾時。去拘尸那竭國不遠有大方石。長百二十步。廣六十步。我等當共竪之。盡其筋力。欲得竪立。而不剋獲。亦不動搖。何況能舉乎。是時。世尊便往至彼所。而告之曰。諸童子。欲何所施為。

時。諸童子白佛言。我向者各作此論。欲移此石。使世世稱傳其名。施功已來。乃經七日。然不能令此石移轉。

佛告諸童子。卿等欲使如來竪此石乎。

童子報言。今正是時。唯願世尊當安此石。

是時。世尊以右手摩抆此石。舉著左手中。擲著虛空中。是時。彼石乃至梵天上。

是時。拘尸那竭力士不見此石。而白世尊曰。此石今何所至。我等今日咸共不見。

世尊告曰。此石今乃至梵天上。

童子白佛言。此石何時當來閻浮利地上。

世尊告曰。我今當引譬喻。智者以譬喻自解。設復有人往梵天上。取此石投閻浮地者。十二年乃到。然今如來威神所感。正爾當還。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彼石尋時還來。虛空之中雨諸天華若干百種。

是時。彼童子五百餘人遙見石來。各各馳散。不安本處。佛告童子。勿懷恐懼。如來自當知時。

爾時。世尊舒左手[>]接彼石。著右手中而竪之。是時。三千大千剎土六變震動。虛空之中神妙之天。散種種憂鉢蓮華。是時。五百童子皆嘆未曾有。甚奇。甚特。如來威神實不可及。此石今長百二十步。廣六十步。然以一手而安處之。

是時。五百童子白佛言。如來以何力移動此石。為神足之力。為用智慧之力安處此石乎。

佛告童子曰。吾亦不用神足之力。亦復不用智慧之力。吾今用父母之力安處此石。

諸童子白佛。不審如來用父母之力。其事云何。

世尊告曰。吾今當與汝引譬。智者以譬喻自解。童子當知。十駱駝之力。不如一凡象力。又復十駱駝及一凡象之力。不如一迦羅勒象力。又復十駱駝及一凡象力并迦羅勒象力。不如一鳩陀延象力也。正使十駱駝.一凡象力。乃至鳩陀延象力。不如一婆摩那象力也。復計此象之力。不如一迦泥留象力也。復計諸象之力。復不如一優鉢象力也。復計爾許象之力。復不如一鉢頭摩象力也。復計挍爾許象力。復不如一拘牟陀象力也。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分陀利象力也。復取計挍。復不如一香象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摩呵那極之力。復計挍之。復不如一那羅延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轉輪聖王之力。復取計挍之。不如一阿維越致之力。復取計挍之。不如一補處菩薩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道樹下坐菩薩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如來父母遺體之力。吾今以父母之力安處此石。

爾時。五百童子復白世尊言。如來神足力者。其事云何。

世尊告曰。吾昔有弟子名目犍連。神足之中最為第一。爾時。共遊在毘羅若竹園村中。爾時。國土至儉。人民相食。白骨盈路。然出家學士乞求難得。聖眾羸瘦。氣力虛竭。又復村中生民之類。皆懷飢色。無復聊賴。是時。大目犍連來至我所。而白我言。今此毘羅若極為飢儉。乞求無處。生民困悴。無復生路。我亦躬從如來受此言教。今此地下有自然地肥。極為香美。唯願世尊聽許弟子。反此地肥令在上。使此人民得食噉之。又使聖眾得充氣力。

我爾時告目連曰。諸地中蠕動之虫。欲安處何所。目連白言。當化一手似此地形。又以一手反此地肥。使蠕動之虫各安其所。我爾時復告目連曰。汝當有何心識欲反此地。目連白言。我今反此地形。猶如力人反一樹葉而無疑難也。我爾時復語目連曰。止。止。目連。不須反此地肥。所以然者。眾生覩此當懷恐怖。衣毛皆竪。諸佛神寺亦當毀壞。是時。目連前白佛言。唯願世尊聽許聖眾詣欝單曰乞食。

佛告目連。此大眾中無神足者。當云何詣彼乞食。目連白佛言。其無神足者。我當接詣彼土。佛告目連。止。止。目連。何須聖眾詣彼乞食。所以然者。將來之世亦當如是飢儉。乞求難得。人無顏色。爾時。諸長者婆羅門當語比丘言。汝等何不詣欝單越乞食。昔日釋種弟子有大神足。遇此饑儉。皆共詣欝單曰乞食。而自存濟。今日釋迦弟子無有神足。亦無威神沙門之行。便輕易比丘。使彼長者居士。普懷憍慢之心。受罪無量。目連當知。以此因緣。諸比丘眾不宜盡往詣彼乞食。

諸童子當知。目連神足其德如是。計目連神足之力。遍三千大千剎土。無空缺處。不如世尊神足之力。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可以譬喻為比。如來神足其德不可量也。

諸童子白佛言。如來智慧力者。何者是乎。

世尊告曰。我昔亦有弟子名舍利弗。智慧之中最為第一。如大海水縱橫八萬四千由旬。水滿其中。又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入水亦如是。然閻浮里地。南北二萬一千由旬。東西七千由旬。今取較之。以四大海水為墨。以須彌山為樹皮。現閻浮地草木作筆。復使三千大千剎土人民盡能書。欲寫舍利弗比丘智慧之業。然童子當知。四大海水墨.筆.人之漸漸命終。不能使舍利弗比丘智慧竭盡。如是。童子。我弟子之中智慧第一。不出舍利弗智慧之上。計此舍利弗比丘。遍滿三千大千剎土。無空缺處。欲比如來之智慧。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可以譬喻為比。如來智慧力者。其事如是。

是時。童子復白佛言。頗更有力出此力者乎。

世尊告曰。亦有此力出諸力之上。何者是。所謂無常力是。今日如來夜半在雙樹間。為無常力所牽。當取滅度。

爾時。諸童子咸共墮淚。如來取滅度何其速哉。世喪眼目。

爾時。君茶羅繫頭比丘尼是婆羅陀長者女。此比丘尼便作是念。吾聞世尊取滅度不久。然日數已盡。今宜可往至世尊所親覲問訊。是時。彼比丘尼即出毘舍離城。往至世尊所。遙見如來徑將諸比丘眾及五百童子。欲詣雙樹間。

爾時。比丘尼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聞世尊取滅度將在不久。

世尊告曰。如來取滅度正在今日夜半耳。

是時。比丘尼白佛言。我今所以出家學道。又不果所願。然世尊捨我滅度。唯願說微妙之法。使果其願。

世尊告曰。汝今當思惟苦之原本。

比丘尼復白佛言。實苦。世尊。實苦。如來。

世尊告曰。汝觀何等義而言苦乎。

比丘尼白佛言。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如是。世尊。我觀此義已。故言謂苦。

是時。比丘尼思惟義已。即於座上得三達智。是時。比丘尼白佛言。我不堪見世尊取滅度。唯願聽許先取滅度。

是時。世尊默然可之。是時。比丘尼即從座起。禮世尊足。尋於佛前。身飛虛空。作十八變。或行.或坐.或復經行。身放烟火。踊沒自由無所觸礙。或出水火。遍滿空中。是時。比丘尼作無央數之變已。即於無餘涅槃界而取滅度。是時。當取滅度之日。八萬天子得法眼清淨。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智慧捷疾者。所謂君茶羅比丘尼是也。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汝往雙樹間與如來敷座。使頭北首。

對曰。如是。世尊。即受佛教。往雙樹間。與如來敷座。還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曰。敷座已訖。使頭北首。宜知是時。

即時。世尊往彼樹間。就所敷座。是時。尊者阿難白世尊言。有何因緣。如來敷座言頭北向。

佛告阿難。吾滅度後。佛法當在北天竺。以此因緣故。使敷座北向。

是時。世尊分別三衣。爾時阿難白佛。以何等故。如來今日分別三衣。

佛告阿難。我以當來之世檀越施主故。分別此衣耳。欲使彼人受其福故。分別衣爾。

是時。世尊須臾之頃。口出五色光。遍照方域。爾時。阿難復白佛言。復以何因緣。如來今日口出五色光。

世尊告曰。我向作是念。本未成道時長處地獄。吞熱鐵丸。或食草木。長此四大。或作騾.驢.駱駝.象.馬.猪.羊。或作餓鬼。長四大形。有受胎之厄。或受天福。食自然甘露。我今以成如來。以根力覺道成如來身。由此因緣故。口出五色光爾。

是時。須臾之間口出微妙之光。勝於前光。是時。阿難白世尊言。復以何因緣。如來重出光勝於前者。

世尊告曰。我向者作是念。過去諸佛世尊取滅度。遺法不久存於世。我復重思惟。以何方便。使我法得久存在世。如來身者金剛之數。意欲碎此身如芥子許。流布世間。使將來之世。信樂檀越不見如來形像者。取供養之因。緣是福祐。當生四姓家.四天王家.三十三天.豔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因此福祐。當生欲界.色界.無色界。或復有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辟支佛道。若成佛道。由此因緣故。出斯光明爾。

是時。世尊躬自襞僧伽梨四疊。右脇著地。脚脚相累。是時。尊者阿難悲泣涕零。不能自勝。又自考責。既未成道。為結所縛。然今世尊捨我滅度。當何恃怙。

是時。世尊知而告諸比丘曰。阿難比丘今為所在。

諸比丘對曰。阿難比丘今在如來床後。悲號墮淚。不能自勝。又自考責。既不成道。又不斷結使。然今世尊捨我涅槃。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阿難。無為愁憂。夫物處世。應當壞敗。欲使不變易者。此事不然。勤加精進。念修正法。如是不久亦當盡苦際。成無漏行。過去世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亦有如此侍者。正使將來恒沙諸佛。亦當有此侍者如阿難比。轉輪聖王有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於是。轉輪聖王欲出國界時。人民見者。莫不喜悅。爾時。轉輪聖王有所言教。其有聞者。靡不喜悅。聞其言教。乃無厭足。爾時。轉輪聖王默然。正使人民見王默然。亦復歡喜。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有此四未曾有之法。

比丘當知。阿難今日亦有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正使阿難比丘默然至大眾中。其有見者。莫不喜悅。正使阿難比丘有所說者。其聞語者。皆共歡喜。假使默然亦復如是。正使阿難比丘至四部眾中。剎利.婆羅門眾中。入國王.居士眾中。皆悉歡悅。興恭敬心。視無厭足。正使阿難比丘有所說者。其聞法教。受無厭足。是謂。比丘。有此四未曾有之法。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當云何與女人從事。然今比丘到時。著衣持鉢。家家乞食。福度眾生。

佛告阿難。莫與相見。設相見莫與共語。設共語者。當專心意。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莫與女交通  亦莫共言語

 有能遠離者  則離於八難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六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2 No. 0125 增壹阿含經」(CBETA, T02, no. 125, p. 748, c24-p. 751, b25)

《增壹阿含經》卷1826 四意斷品〉:

(九)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爾時。世尊欲詣羅閱城夏坐。舍利弗亦欲詣羅閱城夏坐。千二百五十弟子皆欲詣羅閱城夏坐。然舍利弗.目揵連夏坐竟。當取涅槃。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舍利弗.目揵連等。遊羅閱城迦蘭陀竹園。受夏坐已。爾時。世尊告舍利弗。今千二百五十弟子。為汝等在此夏坐。然舍利弗.目揵連比丘當取滅度。云何舍利弗。堪任與諸比丘說妙法乎。我今脊痛。欲小止息。

舍利弗對曰。如是。世尊。

爾時。世尊躬襞僧迦利。右脇著地。脚脚相累。計意在明。

爾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我初受戒時。以經半月。得四辯才而作證。義理具足。我今當說之。分別其義。使汝等知。布現分別之。諦聽。善思念之。

諸比丘對曰。如是。是時。諸比丘從舍利弗受教。

舍利弗告曰。何等是四辯才。我得證者所謂義辯。我由此得證所謂法辯。我由此得證所謂應辯。我由此得證所謂自辯。我今當廣分別其義。若當四部之眾有狐疑者。我今現在可問其義。若復。諸賢。於四禪有狐疑者。若復。諸賢。於四等心有狐疑者。可問我。今當說之。設復。諸賢。於四意斷有狐疑者。可問我義。我今當說。四神足.四意止.四諦。有狐疑者。便來問我義。我今當說之。今不問者。後悔無益。我今唯有世尊.無所著.等正覺所有深法。所行眾事。亦問我義。我當說之。後勿有悔。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到時。著衣持鉢。欲入羅閱城乞食。是時。執杖梵志遙見目連來。各各相詣謂曰。此是沙門瞿曇弟子中。無有出此人上。我等盡共圍已。而取打殺。

是時。彼梵志便共圍捉。各以瓦石打殺而便捨去。身體無處不遍。骨肉爛盡。酷痛苦惱。不可稱計。

是時。大目揵連而作是念。此諸梵志圍我取打。骨肉爛盡。捨我而去。我今身體無處不痛。極患疼痛。又無氣力可還至園。我今可以神足還至精舍。是時。目連即以神足還至精舍。到舍利弗所。在一面坐。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語舍利弗言。此執杖梵志圍我取打。骨肉爛盡。身體疼痛。實不可堪。我今欲取般涅槃。故來辭汝。

時舍利弗言。世尊弟子之中。神足第一。有大威力。何故不以神足而避乎。

目連報言。我本所造行極為深重。要索受報。終不可避。非是空中而受此報。然我今日身極患疼痛。故來辭汝。取般涅槃。

舍利弗言。諸有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多廣演其義。若彼人意中欲住劫.過劫。乃至不滅度。何以不住而滅度乎。

目連報言。如是。舍利弗。如來言。若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欲住壽經劫者。亦可得耳。但如來住劫住者。我亦住耳。但今日世尊不久當取般涅槃。眾生之類壽命極短。又我不忍見世尊取般涅槃。然我身體極為疼痛。欲取般涅槃。

爾時。舍利弗語目連言。汝今小停。我當先取滅度。是時。目連默然不對。

是時。舍利弗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欲取滅度。唯願聽許。

是時。世尊默然不對。時舍利弗再三白世尊言。我今正是時。欲取般涅槃。

是時。世尊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不住一劫。乃過一劫。

舍利弗白世尊言。我躬從世尊聞。躬自承受。眾生之類受命極短。極壽不過百歲。以眾生命短。故如來壽亦短。若當如來住壽一劫者。我當亦住壽一劫。

世尊告曰。如舍利弗言。以眾生命短。故如來壽亦短。然復此事亦不可論。所以然者。過去久遠阿僧祇劫。有佛名善念誓願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當於爾時。人壽八萬歲。無有中夭者。彼善念誓願如來當成佛時。即其日便化作無量佛。立無量眾生在三乘行。有在不退轉地住者。復立無量眾生在四姓家。復立無量眾生在四天王宮.艶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迦夷天.欲天.色天.無色天。亦於其日。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而今舍利弗言。以眾生壽短。故如來壽命亦短。云何。舍利弗。而作是說。如來當住一劫。至一劫。我亦當住一劫。至一劫。然復眾生。不能知如來壽命長短。舍利弗當知。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為四。世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佛土境界不可思議。是謂。舍利弗。有四不可思議。

舍利弗言。如是。世尊。有四不可思議。世界.眾生.龍宮.佛土實不可思議。然長夜恒有此念。釋迦文佛終不住一劫。又復諸天來至我所。而語我言。釋迦文佛不久在世。年向八十。然今世尊不久當取涅槃。我今不堪見世尊取般涅槃。又我躬從如來聞此語。諸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上足弟子先取般涅槃。然後佛取般涅槃。又最後弟子亦先取般涅槃。然後世尊不久當取滅度。唯願世尊聽取滅度。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

舍利弗即住如來前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而入初禪。從初禪起。入二禪。從二禪起。復入三禪。從三禪起。復入四禪。從四禪起。復入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起。入不用處.識處.空處。從空處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時。尊者舍利弗從四禪起已。告諸比丘。此名師子奮迅三昧。

是時。諸比丘[>]未曾有。甚奇。甚特。尊者舍利弗入三昧。速疾乃爾。

爾時。舍利弗即從坐起。頭面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當於爾時。眾多比丘從舍利弗後。時舍利弗還顧語。諸賢。各欲所至。

眾多比丘報曰。我等欲得供養尊者舍利。

舍利弗言。止。止。諸賢。此則為供養已。吾自有沙彌。足得供養我耳。汝等各還所在。思惟道化。善修梵行。盡於苦際。如來出世。甚難可遇。時時乃出。猶優曇鉢華時時乃出。如來亦復如是。億劫乃出。人身亦復難剋。有信成就亦復難得。欲求出家學如來法亦復難得。一切諸行欲使不滅盡。此亦難得。滅於愛欲永盡無餘。滅盡涅槃。今有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云何為四。一切諸行無常。是謂初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一切諸行苦。是謂第二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一切諸行無我。是謂第三法本末。如來之所說。涅槃為永寂。是謂第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是謂。諸賢。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

爾時。諸比丘咸共墮淚。今舍利弗滅度。何速乃爾。

爾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止。止。諸賢。慎莫愁憂。變易之法。欲使不變易者。此事不然。須彌山王尚有無常之變。況復芥子之體。舍利弗比丘而免此患乎。如來金剛之身。不久亦當取般涅槃。何況我身。然汝等各修其法行。得盡苦際。

是時。尊者舍利弗往詣精舍。到已。收攝衣鉢。出於竹園。往詣本生住處。是時。尊者舍利弗漸漸乞食至摩瘦國。爾時。尊者舍利弗遊於摩瘦本生之處。身遇疾病。極為苦痛。時。唯有均頭沙彌供養。目下除去不淨。供給清淨。

是時。釋提桓因知舍利弗心中所念。譬如力士屈申臂頃。從三十三天沒不現。來至舍利弗精舍中。至已。頭面禮足。復以兩手摩舍利弗足。自稱姓名。而作是說。我是天王帝釋。

舍利弗言。快哉。天帝。受命無窮。

釋提桓因報言。我今欲供養尊者舍利。

時舍利弗報言。止。止。天帝。此則為供養已。諸天清淨。阿須輪.龍.鬼及諸天之眾。我今自有沙彌。足堪使令。

時。釋提桓因再三白舍利弗言。我今欲作福業。莫見違願。今欲供養尊者舍利。

是時。舍利弗默然不對。

時。釋提桓因躬自除糞。不辭謙苦。

是時。尊者舍利弗即以其夜而般涅槃。是時。此地六變震動。有大音聲。雨諸天華。作倡伎樂。諸天側塞虛空。神妙諸天亦散拘牟頭華。或以栴檀雜碎之香而散其上。時。舍利弗已取滅度。諸天皆在空中。悲號啼哭。不能自勝。虛空之中。欲天.色天.無色天。悉共墮淚。亦如春月細雨和暢。爾時。亦復如是。今尊者舍利弗取般涅槃。何其速哉。

是時。釋提桓因集一切眾香。而耶維尊者舍利弗身。種種供養已。而收舍利及衣鉢。而付均頭沙彌。又告之曰。此是汝師舍利及衣鉢。往奉世尊。到已。以此因緣。具白世尊。若有所說者。便奉行之。

是時。均頭報言。如是。拘翼。

是時。均頭沙彌捉衣.持鉢及舍利。往至阿難所。白阿難曰。我師已取滅度。今持舍利.衣鉢來。用上世尊。

時阿難見已。即墮淚而作是語。汝亦來共至世尊所。以此因緣。共白世尊。若世尊有所說。我等常奉行之。

均頭報言。如是。尊者。

是時。阿難將均頭沙彌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曰。此均頭沙彌來至我所。白我言。我師已滅度。今持衣鉢來奉上如來。我今日心意煩惱。志性迷惑。莫知東西。聞尊者舍利弗取般涅槃。悵然傷心。

世尊告曰。云何。阿難。舍利弗比丘用戒身般涅槃乎。

阿難對曰。非也。世尊。

世尊告曰。云何。阿難。用定身.慧身.解脫所見身。而取滅度乎。

阿難白佛言。舍利弗比丘不用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所見身。而取滅度。但舍利弗比丘恒喜教化。說法無厭足。與諸比丘教誡。亦無厭足。我今憶此舍利弗深恩過多。是以愁悒耳。

世尊告曰。止。止。阿難。莫懷愁憂。不常之物。欲使恒在者。此事不然。夫生有死。云何。阿難。過去諸佛盡非滅度乎。譬如燈炷。油盡即滅。如從寶藏.定光至今七佛及弟子眾。盡非般涅槃乎。如是辟支佛審諦.高稱.遠聞.尼嗟優尼般嗟伽羅。優般伽羅。爾許辟支佛盡非滅度乎。賢劫之初。大國聖王名曰善悅摩訶提婆。如是轉輪聖王今為所在。豈非盡非般涅槃乎。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一切行  者當有

 不  最第一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八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2 No. 0125 增壹阿含經」(CBETA, T02, no. 125, p. 639, a12-p. 641, a27)





Jen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