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0

藏、漢佛教對聞思修三慧的見解--聖嚴師父

藏、漢佛教對聞思修三慧的見解

丹:
在西藏傳統的學習佛法的過程中,尤其是格魯巴(黃教)主張先聞、後思、再修,由這個過程貫穿一個學佛者的一生經歷。我的疑惑是,如何區分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三者間本質上的差別?譬如聞無常所生之智慧與思、修無常所生之智慧,他們所緣的對象一樣,但智慧層面的本質有何區別?




師:
中國禪宗很少考慮這些問題,在禪宗語錄中幾乎沒有討論到這三慧的問題。但我們知道不論是小乘或大乘的經論,都談及這個問題,像南傳的《清淨道論》,漢傳的《楞嚴經》、《瑜伽師地論》中,都曾討論三慧的問題。在《楞嚴經》中還具體地講到「從聞思修而入三摩地」,三摩地即解脫慧、如來智慧,此即是說有三個次第的智慧,依之而證入如來解脫慧。但在部派和大乘經論中,對於聞思修的觀念也並不完全相同,有的分層次講,有的則認為三者皆是「慧」,並無差別。我們在《阿含經》和律藏中可以看到一聞佛法即得解脫的例子,所謂聲聞,即是因聞法而生慧、因見而生慧,緣覺亦然。比如當時有許多善來比丘,一次見 佛聞法,立即證得阿羅漢果。從聞思到證得之間,根本沒有修的階段。但到後來的論典中,則有次第的主張,因為論典是須有組織層次的,聽聞之後,加以審察、思考,然後如實而修。聽的時候已有了智慧,審察時又產生一層智慧,如實而修時又產生更深一層的智慧,這就是依聞思修的次第而逐漸深入。那這三種智慧是否有淺深之別呢?當然是有的,但就慧的本身而言,應同是無漏慧,不是有漏慧。也有人認為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可能都還是知見的非是實證的,實證是指親自體驗到了,所以唯有修所成慧才真正是實證的,這種解釋法是否可靠,值得商榷。由於個人修持淺,證驗也不夠,所以對這個問題,我沒有多少心得。
諦深法師你在西藏有沒有聽過關於這個問題的解釋法呢?丹:

對於這三個階段的智慧,有相似智慧和真實智慧之分,如果在聞這個階段所產生的智慧不是相似慧而是真實智慧的話,那與思所得慧一樣,思所得慧如是真實而非相似慧的話,便與修所得慧一樣。正如一條線,從細處拉到最粗處,起頭雖細,但仍是線,中間乃至最後都是線。師:

這樣的解釋法很周全穩當,兩邊都顧慮到了,也不說它絕對是有漏或無漏慧。相似慧尚未證到勝義諦,非第一義諦,所以是有漏吧?(訪問日期: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沒有留言: